下元節究竟是一個什麼節日?有哪些民俗禁忌?

2021-01-18 田園易經

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是正月十五,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元宵節是上元,鬼節是中元,明天是下元。

農曆十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下元節,也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的日子,他掌管九江四瀆、三河五海、十二溪真聖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記載眾生的功業。所以元宵節又稱元誕、元水節等。

下元節的起源

下元節源於道教。道家有上、中、下三元之說,到了魏晉南北朝,道家又把三元與三官聯繫起來,認為三官是天、地、水三官的別稱,即天、地、水三官。

三官大帝分別對應於堯、舜、禹,下元水官,即以治水著稱的大禹王。

三官節的誕生日是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所以三官節又稱「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三官信仰是道教信仰中較為常見的信仰。「天官賜福,地官赦免,水官解厄」,大家都很熟悉。水官,全稱「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又稱水官大帝,屬太清境。

水官由風澤之氣與晨浩之精所組成,掌管江河帝萬靈之事。每年10月15日,即來到人間,校戒罪孽,為人除害。

主要民俗活動是下元節。

修齋

在道教齋法中,元日也是修齋日之一。道家思想認為,凡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避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者等,都應修齋。

享用祭祖禮

隨著日月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漸演變成盛宴,享用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禎祥等傳統祭祀節日。享祭首先反映了對祖先的信仰,人類對祖先的信仰,就是人類對自己的崇拜。

祈禱上帝。

就祭拜內容和對象的演變而言,下元節又融入了許多農業生產中的祭拜習俗,使之再次成為祭拜神、祈裝災邪、求豐收的農祀節日。

食譜習俗

節慶習俗中飲食習俗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下元節也有其獨特的節食方式,比如北京,過了下元節,家家戶戶就會製作「豆泥骨朵」。

紅豆沙是用紅豆沙做成的一種豆餅,叫紅豆沙。就是北京小吃「豆沙包」。這一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的「豆沙包子」,幾百年前在明朝,已成為孟冬十月的一道節令食品。

遺產比黃金更寶貴。

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元節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也尤為珍貴!

下元節。存在著一種非常寶貴的東西,它是建立在一個美好的願望之上,即消除、解決人生道路上的持久的困境和苦厄。作為中國傳統的三元節日之一,祭祀祖先等民俗習俗的傳承顯得更加珍貴!

相關焦點

  • 過下元節的三大禁忌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下元節」,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分別有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而且在民間各自都有其獨特的習俗和禁忌,那麼下元節又會有什麼樣的習俗和禁忌呢?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這幾天相信有的小夥伴坐在家裡也能偶爾聽到鞭炮聲,或者是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個小土包,上面插著幾根香,其實這一切的行為只是有人在緬懷逝去的親人,有人就會問這些行為不是清明節才有嗎,其實農曆七月十五也會有這些習俗,這一天就是中元節,也叫做鬼節。有一種說法就是農曆七月初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則是鬼門關的時候。
  • 陰曆10月15日下元節,民間有哪些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看看
    陰曆10月15日下元節,民間有哪些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看看。每到農曆十月十五日,我們就會把這一天稱為「元宵節」,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間傳統節日。因為有「下元」,自然也有上元,上元節就是中國的元宵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 中元節有什麼禁忌?上元節和下元節又是什麼?
    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得按農曆計算,也就是農曆的七月十五日,通常也被叫做鬼節。據說,中元節這天,眾鬼都可以獲假一天到陽間來。有子孫的鬼可以回家看看自己的後代,並接受後人的祭拜,而那些孤魂野鬼就只能四處遊蕩,伺機找點東西吃。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間有什麼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一看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間有什麼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一看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稱之為「下元節」,亦稱「下元日」,是我國民間極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既然有「下元」,自然也有上元,上元節便是中國元宵佳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時間:2020-06-27 12: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今天是財神節,民間都有什麼祈福的習俗?又有什麼禁忌?
    財神節,興盛於南宋,隨著朝代更替、時間流逝,至今日,財神節已經形成一個完備的節日體系,我們姑且稱之為「財神體系」。 一個節日的形成,沒有廣大普通百姓的擁戴是做不到的,財神節也不例外。財神節到來,民間多有為之慶賀者。 那麼,人們為了迎財神會有哪些祈福習俗呢?又有什麼禁忌呢?
  • 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也是「水官」生日,這天有什麼特色習俗?
    而中元節則是傳統的「鬼節」,每年的七月十四日交節,主要習俗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那麼什麼是下元節呢?這天有什麼講究?第一、什麼是下元節?「下元」顧名思義就是處於下半年,或者一個月的下半旬,而「元」則是指第一、開始的意思。
  • 你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日子嗎?關於下元節的風俗、詩詞你知道多少?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上元節賞燈同遊作詩是為情趣;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祭奠親人作詩是為紀念;而農曆的十月十五就是下元節了,下元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所以也有相應的習俗特徵,那麼大家都具體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日子嗎?下元節習俗又有哪些呢?下元節古代文人墨客作詩又是為了什麼呢?留下了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詩作呢?
  • 翁敏華:從元散曲看元代的節日民俗
    元代的上元燈節與漢族政權時期沒有什麼區別。文人詩詞、戲曲劇本裡,也是寫元宵的最多。寫元宵,又以寫戀情者最多最好。「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朱淑真(一說歐陽修)詞,「眾裡尋他幹百度」的辛棄疾詞,是其代表佳作。元散曲繼承了這一傳統,並有所發展。比較客觀地描寫元宵節俗和節日氣氛的,可舉無名氏的【越調·鬥鵪鶉】《元宵》,五曲組成的一個小套。無名氏作品雖然每每排在集子的最後,其實時代並不一定在後。
  • 韓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韓國節日大全
    韓國自古即為民俗禮儀之邦,節日眾多,其中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更是深深體現韓國人民對傳統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
  • 中秋節馬上到民間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和禁忌?老祖宗傳下的講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馬上到民間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和禁忌?老祖宗傳下的講究 中秋一詞取的是秋季中期的意思,在很久之前也有仲秋節的說法。除此之外,中秋節還有很多雅致的別稱,例如月夕、團圓節、女兒節、八月會等等。
  • 良露初冬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被遺忘的節日下元節
    #十月十五日下元節#《下元節》良露初冬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天地水府風調順,消災降福國民安。《詩寄下元節》餡是秋風皮是詩,情濡香糯意猶痴。桿頭旗颭紅塵夢,應是三官眷顧時。孟冬十月。天寒物藏,落雪覆野。我們通常都知道上元節,中元節,但不知道在寒冬還有個下元節。
  • 中元節能剪頭髮嗎 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中元節能剪頭髮嗎 中元節有什麼禁忌我們都知道,中元節是很受人們重視的一個節日,在中元節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注意事項喝禁忌。那麼中元節可以剪頭髮嗎?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中元節可以剪頭髮嗎據說,早期有些地區,中元節是不能剪頭髮的,因為當時認為,死去的人要入殮下葬,才會把頭髮剪了,故在中元節這個百鬼夜行的節日,人們害怕剪了頭髮,會招來鬼魂的注意,招來死亡,所以在這一天忌諱剪頭髮。當然,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也有不少人不介意這個了。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 民俗禁忌:喪事的一些禁忌
    現在,民俗禁忌中的大多數內容已經廢棄,只是作為一種趣談而存在。 今天就一起去看看老一輩的人們流傳的喪事禁忌都有哪些。生與死,是人生最關鍵的兩件大事。生,是生命的起始;死,是生命的終結。人們把這兩件事看得都很重,而迷信的人認為除了人間以外,還有一個死人去的地方,即陰間。
  • 疫情期間,理髮哪些的禁忌?
    隨著疫情的結束,許多人都要開始上班,在生活中是需要時時刻刻都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例如理髮,照鏡子,剪指甲等等,那麼生活中理髮有什麼樣的禁忌呢?△人的頭髮如同樹木的枝葉,理髮如同修枝去葉,使其樹木更加茂盛。
  • 下元節這個節日很重要,對於他你知道多少?快來看一看
    導語:大家知不知道下元節這個節日,就是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這一天(也就是2020年11月29日)。在我們傳統文化中,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中國文化上講究圓滿,有上就有下。我們常說的上元節就是中國元宵佳節,這是一個闔家團圓的好日子。每年的十月十五日這一天,信仰道教的人都會在家門口外豎起一根天杆,並在上面掛著黃旗,每當天黑的時候,還要在上面掛上三盞天燈。後來隨著思想的解放,這個習俗倒是荒廢了,現在在我國只有少數地方仍然有這個習俗。
  • 【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此刻,我們進入農曆七月——也是我國傳統民俗中「鬼月」已接近半月,農曆七月七月中,最引人注意被稱為的「七月半」/「鬼節」的中元節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 火把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在什麼時間舉行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習俗和民族節日,像火把節、開齋節、潑水節等節日都是少數民族的節日。那麼火把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一、火把節的舉辦時間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 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解厄日,消災降福,一年豐收
    道家起源於中國,很多修齋祈福的節日,自古和中華民俗融為一體。道家重要的日子,三元五臘。其中的「三元」,是指天地水三官,天官賜福正月十五,為傳統元宵佳節。地官赦罪七月十五:為傳統中元節祭祖普渡。其中「三元」中的水官解厄日,則在每年的十月十五,下元節。下元五炁解厄水官,為下元節。在傳統中認為,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經過了千百年的古俗傳承,下元節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禳災邪、祈求豐收的節日。古代朝廷,在這一天會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今年庚子年的下元節,就在這周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