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家知不知道下元節這個節日,就是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這一天(也就是2020年11月29日)。在我們傳統文化中,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中國文化上講究圓滿,有上就有下。我們常說的上元節就是中國元宵佳節,這是一個闔家團圓的好日子。
每年的十月十五日這一天,信仰道教的人都會在家門口外豎起一根天杆,並在上面掛著黃旗,每當天黑的時候,還要在上面掛上三盞天燈。後來隨著思想的解放,這個習俗倒是荒廢了,現在在我國只有少數地方仍然有這個習俗。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下元節特殊習俗和不一樣的地方。
在以前,有許多打鐵的工匠,他們幹活的地方都變成煙囪林立的工廠。所以每逢下元節的時候,他們就要聚集在一起,拜天拜地,祭拜爐神,這裡的爐神一般就是太上老君,他是道教的代表人物之一。這樣每個地方就形成了不同的,祭祀文化。
從傳統文化中,我們會發現只要跟道教扯上關係,那麼相應的節日就會有吃齋的習慣。在道教文化看來,需要祭天解決的事,就一定要設供齋和設立祭壇,這樣才顯得有誠心。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生命的尊敬,憑藉此來求得幸福安穩,保護家人平安,免去災禍。
除去這些習俗之外,通常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會祭拜祖先。這種享祭祖先往往需要準備豐富多樣的菜餚,在祭祀之後。這些飯菜會留給自家人給吃掉。他們認為在飯桌上,祖先雖然死去,但是他們的魂靈依然存在在我們的身邊。同時,人們也能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將自己的思念之情,以這種方式來懷念親人,告慰他們的一種方式。
不過因為今天需要吃很多的大魚大肉等脂肪含量特別豐富的食材。再加上我們的飲食習慣,日常生活中少不了高油高鹽的食物,我們可以喝一些清腸胃的茶,來改善我們的腸胃健康。在本草綱目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把枸杞子,冬瓜,荷葉和桑葉這些東西混合,可以製成茶包。長期地飲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養胃作用,同時還可以補充水分。但是,這種茶需要一定比例進行混合,製作的時候需要其他的特別要求。所以,我需要有一定的中醫藥知識,不然的話很可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桑葉:緩解小便不暢,胃口不佳等症狀。
冬瓜:降低便秘機率,改善腸道不適。
荷葉:具有清熱下火,幫助排毒養顏的作用。
結語:其實關於下元節的傳說和習俗還有很多,這裡就不給大家再說了。一般就是在這一天做一些香潤可口的油炸食品,然後把這些東西放在大門外當貢品。說了這些大家家鄉的,下元節都有哪些傳統文化和特別的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