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臥軌自殺者的怨念:世界對我不公,我也不要讓別人好過!

2021-02-19 這才是日本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東京新青年,ID:tokyomen

感覺自己像是在面對無邊的黑暗

不自覺地 好像就要被吸進去了

這是有過自殺念頭的人,常會提到的話。

「活著太累。」

「止不住想死的情緒。」

外國人的眼裡,日本一直都是個自殺大國。

從富士山下的青木原樹海,到列車「人身事故」,

來日本的外國人對他們的自殺文化充滿好奇。

再加上他們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過分解讀,

所以才會被這種包裹著神秘感的日式文化吸引。

過去10年的時間裡,日本約有30多萬人自殺,

這相當於,北歐國家冰島32萬多的人口總和。

因為一些突然的變故,或者是生活的不順利,

讓人沉入一種消極的念頭,想要一了百了。

去年7月的一天,在奈良縣的近鐵郡山車站,

一名16歲的日本高中少女在網上直播自殺。

晚上十點零五分,一輛駛往京都的快速列車,

以非常快的速度,準備通過近鐵郡山車站。

坐在月臺 轉身跳下 列車駛過

看直播的人,目睹了在列車呼嘯而過的時侯,

花季少女輕輕一躍,跳下月臺的恐怖瞬間。

日語的「人身事故」似乎成為了自殺的代名詞。

而東京的新小巖車站就成為了「人身事故」名所,

從2011年到2018年的八年時間裡有47次事故。

當時沒有防護欄,而且通過的快速列車比較多,

在新小巖發生的「人身事故」的人數,逐年上漲。

新小巖發生的自殺人數激增背後的原因,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連鎖效應。

曾有個炒股失敗人,死前在網上留言說:

「10年間辛苦攢下的500萬日元就這麼沒了。」

「我沒臉見妻子和孩子了。只有去新小巖了。」

「謝謝大家。」

2011年的時候,有一位45歲的女性飛身,

直接撞上了通往機場的成田特快列車。

隨後被撞飛5~6米開外的便利店裡,

造成便利店們被撞碎和在場的3人受傷。

負面連鎖效應。

第二天就有一名男性在月臺另一邊臥軌。

慢慢的新小巖車站就成了「自殺勝地」。

當時有位日本的心理學家解釋背後原因:

「讓人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還是有存在感的」

根據圖表能看出來大多人選擇在晚高峰,

所有人坐車回家跟家人團聚的時候自殺。

「世界對我不公平,我也不讓別人好過。」

也說明了很多自殺者滿滿的怨念。

影響他人的出行,讓鐵路公司蒙受損失。

之後的日本JR動日本的新小巖車站,

想了很多辦法,來解決「人身事故」問題。

令人感到放鬆的光線

不直接面對月臺的座位

治癒萌寵代替廣告

隨處可見的防自殺熱線

但是這些措施還是沒能有效的阻止想自殺的人。

這裡就像是個黑洞一樣,吸引著絕望的人。

千葉縣68歲的巖崎彰先生因為炒股失敗,

曾經考慮去新小巖自殺,並且去了那裡。

原本是拿了500萬的全部退休金開始炒股,

結果股價暴跌,不甘心又借錢炒股仍回天乏術。

直到最後,欠下了1000萬日元的外債。

原本平靜的退休生活被完全剝奪,

每天就沉浸在自責與懊悔之中渾渾度日。

於是他決定自殺。

「我知道很多人會選擇在新小巖這裡自殺。」

「在賠了個精光之後,每次看到電車就會想著,會不會有很多和我遭遇一樣境遇的人會有相同的想法。就開始常常在新小巖這裡下車,然後坐在月臺的長椅上發呆。」

「就這樣重複了很多天之後的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在月臺邊緣上半身前後搖晃,我是怎麼走過去的,我都沒有印象了。於是急忙抽身,只差一步我就跳下去了。」

幾年後新小巖這裡安裝上了屏蔽門。

很多人都聽說過:「死者的家屬要支付巨款賠償」。

出事之後鐵路公司會聯繫死者家屬要求賠償。

賠償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

1 修理電車所有的費用

2 因為延遲而導致的退票

3 事故現場的清掃費用

4 因為延遲提供的別的路線所產生費用

(買了月票的人,可以免費乘坐其他制定交通)

賠償額超過1000萬日元,也並不罕見。

一直流傳要支付幾個億的說法,

或許是為了強調事情的嚴重性,

也是減少臥軌自殺的一個方法。

說起減少自殺的方法,還有一個就是,

在日本自殺率比較高的地方設置的標誌。

很多標誌牌都非常的有愛幽默治癒。

「難過的時候,轉換一下心情吧。」

「不如,找找小狸貓把。」

「回想一下 家人的朋友的面容。」

「有勇氣自殺的話,就好好活著!」

「生命是從父母那裡繼承來之不易的,

再冷靜一下想想父母兄弟還有孩子。

不要一個人煩惱,要找人聊聊。」

日本社會的這些自殺對策

事出有因,像是生意失敗,人際關係問題,

生活的拮据和絕望,讓很多人選擇了告別。

像是開頭提到的少女,因為情感問題自殺,

最後在月臺絕望的給男友打了無數通電話。

整個日本社會對於「自殺問題」也想了很多對策,

搜索頁面如果輸入「想死」也不會出現自殺方法,

而是當地的傾訴熱線,幫助產生輕生念頭的人。

傾訴熱心的人也被訓練懂得,最重要的是「傾聽」。

幾近絕望的人不希望聽你的說教,只是要一個朋友,

可以在絕望的泥沼裡面充滿希望的救命繩索。

能夠驅散內心陰暗的東西只有「快樂」。

一個對你報以微笑的路人,

電車裡像天使和你微笑的寶寶。

掛念著你的家人,關心你的朋友,

還有那些所有細微的幸福感。

他們或許不像鑽石那樣閃耀,

但這些星辰點點足以照亮黑暗。

文章的最後,青年君想要分享中島美嘉的故事。

2001年出道之後憑藉《雪之華》走紅整個亞洲,

2005年出演漫改電影《NANA》走上了事業巔峰。

但就是在2010年的時候被確認咽鼓管開放症。

在同年的巡演上哭著跟歌迷們道歉解釋病症,

五官相連,耳疾伴隨著間歇失聰還有嗓音不穩。

「聽力和嗓音對歌手至關重要,

失去了它們我就不再是歌手了。」

後來她在電視節目裡面曾經說過:

「當時停下工作一直在看醫生尋求治療,

然而得到的答案都是很遺憾無法治癒。」

「當時來到了紐約散心,生活卻過的非常迷茫。

一次次被醫生否定,我每天都以淚洗面。」

最後中島美嘉還是堅持復健的訓練,

哪怕把只是手放在音箱上感受震動。

後來發現,這一路走來,並沒有沒有選錯。

重返舞臺的她帶來了《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她用力躲著腳打拍子,摸音箱感受震動跟上節拍。

前段黑暗無比的歌名和歌詞,在最後一刻充滿光亮。

為了描寫濃烈的希望

就必須先描寫深層的黑暗

人生亦是如此

希望看到最後的你

能積極的活著



推薦我們另一個不錯的微信號:這才是美國。↓↓↓

【讀完,如果認為有意思,動動手指點並傳播,就是最好的支持與肯定】

相關焦點

  • 日本臥軌自殺者:讓世界知道我存在
    這種非現實一般的虛幻感覺讓不少日本人認為死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甚至死亡本身都變成了美好的事情。於是,自殺者和防止自殺的人之間,展開了攻防戰。自殺事件導致上班族遲到在日本,自殺事件被新聞媒體報導的頻率不高,但有一個例外,就是跳軌自殺事件。「因為XXX站發生人身事故,XX線暫時停運。」
  • 美國網紅保羅拍日本自殺者遺體視頻引發眾怒,底線何在?
    這個世界裡,不是什麼都可以拿來開玩笑的。不管是什麼原因,以何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應該說除了逝者的親人和家屬外,「旁人」都應該有一份基本的同情和惻隱之心,這是基於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敬畏。如果這個要求有點高,那麼至少不要侮辱謾罵、不要幸災樂禍和詛咒。
  • 心理學: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上
    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 !是我殺了我死亡 ,這一個似乎只能在宗教裡才能夠暢所欲言的東西 ,在日常生活中卻是令人唯恐不及 ,諱莫如深 。我在百度裡都找不到 與之相關的一些文章 。但是 今天有幸 能與大家一起 探討這一個神秘而令我感興趣的話題 ——自殺。
  • 救助自殺者親友:在這裡你說的我都懂!
    自殺者親友是自殺高危人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有關資料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每年有超過80萬人,也就是每4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這已成為全球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每一例自殺約引起135人居喪反應或深受影響,即自殺行為每年會波及約1億800萬人。
  • | 日本文化
    日本人往往本著「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處事態度,就連死後也不想麻煩別人,所以,在一個隱秘的地方默默死去,成了很多自殺者的選擇方式。而那個可以做到默默離開的隱秘地方,就是日本的自殺森林— 青木原樹海 。由於自殺的人太多,導致森林裡存蓄大量的怨念,傳聞有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半夜經常會聽到繩索摩擦的聲音,更有人看見獠牙長舌鬼在森林外徘徊,非常恐怖。
  • 看到有人臥軌,火車司機剎車有用嗎?撞死人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在中國的山海關1989年3月26號這一天被人們銘記,因為在這一天詩人海子選擇臥軌自殺,疾馳而來的火車帶走了一位偉大的天才詩人和他隨身攜帶的一本聖經。我們經常也能夠在網上看到有想不開的人選擇臥軌自殺的新聞,那麼當出現這種臥軌自殺事件事件,火車司機剎車有沒有用?火車司機是否要負有責任呢?
  • 自殺者遺族:生死兩相安的漫漫人生路
    她不願意別人這麼問,因為問題中帶著傷害。她認為,自殺者遺族需要的是接納,是表達。親人因何自殺?這答案要不要找都沒關係,更不需要外人幹涉。「我們在這裡,是因為我們所愛的人已經自殺。」2018 年,呂芯秦在社交網站成立了個線上社團,是不公開的,只接納自殺者遺族,她在入社準則裡的第一句這麼說。
  • 網紅小哥po自殺者屍體視頻,扯出日本自殺森林,更有死亡公路存在於世.
    近日他竟然在油管Po了一段在日本自殺森林拍攝到的自殺者屍體視頻畫面裡是一具掛在樹上的自殺者遺體雖然打了馬賽克可是依然讓看到的人毛骨悚然標題為」我們在日本的自殺森林裡發現了一具屍體「 ▼「自殺森林」位於日本富士山西北麓的「青木原樹海」是形成於1000多年前的原始森林曾是外網評選「世界10大自殺聖地」首位日本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 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
    野獸按:8月29日晚在朋友圈驚聞譯者孫仲旭於8月28日下午因抑鬱症自殺離世。 精神醫學專家們在探討自殺時,已發現憂鬱症是最大教唆者,而家族遺傳機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在《難以承受的告別》這本書中也指出,遺族自殺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百分之八十到三百。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自殺者家庭,往後那幾代至少又有一個人自殺……。 我的父親首先接到了某一位舅舅滿口三字經的辱罵電話,他似乎是借著慣常的酗酒裝瘋發洩不滿。
  • 從我身上壓過去吧| 臺勞工團體臥軌抗議「勞基法」修法,全部被拘
    有人搜到現場一名臺鐵司機的社交媒體帳號,發現他發文稱,「叫我開過去!我又不是有病!」該則貼文引發了臺網友熱議。除了在臺立法機構周邊抗議外,據臺「中央社」報導,當天晚間6時30分,臺勞工團體還到臺北車站第三南下月臺臥軌抗議,他們高喊「拒絕過勞、撤回惡法」和「反對『勞基法』修惡」等口號,要求臺立法機構暫緩修法。之後,大約有10人陸續突破防線,跳下月臺臥軌,臺警方出動逾百名警力到場維護秩序。臥軌抗議正值高峰時期,導致臺北車站混亂。
  • 自殺者遺族:與悲傷同行
    「如果」,這是在所有自殺者親友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詞。在知乎問題「獲知親人或者朋友自殺後,是什麼感覺」下面,經歷親人自殺的人們渴望在另一個時空中,能夠成功挽回親人的死亡:「如果我當時在他身邊」,「如果我能接到那個電話」,「如果能回到那一天之前」。
  • 好友自殺後,他訪遍3大自殺聖地,揭秘日本自殺潮
    自述 千賀健史 編輯 張銳嘉千賀健史接受一條採訪今年8月,一條第一次郵件聯繫到千賀健史的時候,他的作品正在大理國際影會展出,「我現在人在東京,但我真的很想去大理看看。」36歲的千賀,大學學的物理專業,「我好奇心旺盛,物理是我了解世界的一種手段。
  • 從「不是我的我不要」看藍奕邦的「怨」
    第四節指出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並不是別人「當獎品頒給我我就要要」,因為「未到手的我從來未要」,再次說明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毋須多想。成敗得失都不需計較,亦不怕別人取笑,不需「求饒」,也不會去「計較你共我爭多少」。〈不是我的我不要〉要表達的是一種豁達的傲氣,既然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毋須刻意強求,也不必自怨自艾。
  • 非常激勵人的句子,不要遇到一點小事,就滿世界抱怨老天不公
    4.遇到一點小事,不要抱怨上帝的不公。偶爾可以抱怨一下,但不能整天抱怨。沒有人喜歡整天面對一個愛抱怨的女人。你要明白,抱怨很多是沒有用的。抱怨一天遠不如努力一段時間有收穫。所以,努力吧,把所有的抱怨和不滿變成動力,展現給世人。5.一個人有智力問題,是次品;人的靈魂有問題,就是危險品。經營人心就是經營企業。
  • 日本自殺率為何世界第一
    為將減少自殺工作做到全國,日本政府還在各地啟動了諮詢機制,並多地聯合開展工作。但從結果來看,各項對策治標不治本,「療效」似乎並不明顯。惡劣的工作環境、低迷的經濟狀況,還會有更多日本人主動告別世界。日本人喜歡櫻花世界聞名。但日本人喜歡的並不是櫻花花開繁盛的燦爛, 工作拼命是日本人重要的「標籤」之一。日語中有一個詞叫「一生懸命」,很貼切的表達了日本人對工作的態度。
  • 康有為只愛少女,走到哪娶到哪,其中這位日本妻子為他臥軌自殺
    康有為只愛少女,走到哪娶到哪,其中這位日本妻子為他臥軌自殺 提起康有為,想必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講近代歷史總是繞不過去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因為晚清時期著名的戊戌變法就是由康有為和梁啓超兩個人為代表的維新派共同發動的,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維新變法得以展開,但是因為損傷了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守舊派的利益
  • 在家舉槍自殺、臥軌、十字弓射殺親人……最近日本的年輕人怎麼了?
    最近兩天的日本新聞看得小編我心慌慌。 1 十字弓射殺親媽 上周三(6月4日)日本NHK新聞報導一名23歲大學男生在家用十字弓射向自己的家人頭部,導致3人當場死亡。
  • 日本富士山下,竟然有片「自殺森林」!美麗的外表下藏著詭異
    日本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活火山,但人們並沒有對它敬而遠之,反而絡繹不絕的來欣賞這裡的櫻花,因為人們總是會被美麗的事物吸引。但日本富士山下,竟然有片「自殺森林」!美麗的外表下藏著詭異,讓人不寒而慄。
  • 《oh我的鬼神大人》:愛情與怨念?
    本劇屬於女性題材故事,也算雙女主,樸寶英演的人類,但是因為家族遺留的問題,容易看到那種東西,為了愛情,而接近男主角;另外一個女主,是因為怨念而不願離開,一直遊蕩在人世。然後兩位女主因為各自的目的,一個為了愛情,一個為了解除怨念,然後合二為一,要把男主給吃定了。
  • 重慶墜樓案受害者父親原諒自殺者,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對於自殺者的行為,網友一致譴責他的不負責行為,並提出自殺者應該對兩位受害者的家屬提出經濟賠償。可是,從事發到如今,自殺者的父母一直沒來認領,最近自殺者的叔叔才得到消息趕來重慶。據說自殺者的父母已經離異多年,自殺者常年在外,應該是很少與家人聯繫,所以小編推測,該男子選擇自殺可能與家庭環境的影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