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臥軌自殺者:讓世界知道我存在

2021-02-17 ELLEMEN睿士

自殺者和防止自殺者的攻防

據說在日本,撥打自殺防止熱線要撥30-40次,不然是打不進去的。

在這個「自殺大國」過去的10年中,有30萬人自殺,相當於冰島人口的總數。

對人類來說,自殺並非罕見,但在日本,自殺卻成了一種文化。每當新聞中出現某某鐵道因事故晚點時,大多數人的猜想都是:有人自殺了。

甚至還出現了「自殺名所」,不是列車高速通過的車站,就是懸崖峭壁。「能死的痛快」,成為自殺者選擇人生歸路的標準,隨記成了人們的觀光勝地。還有專門的書籍出版,教人們如何自殺:如何觸電自殺、如何結繩才能速度更快,痛苦最少。

這種非現實一般的虛幻感覺讓不少日本人認為死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甚至死亡本身都變成了美好的事情。

於是,自殺者和防止自殺的人之間,展開了攻防戰。

自殺事件導致上班族遲到

在日本,自殺事件被新聞媒體報導的頻率不高,但有一個例外,就是跳軌自殺事件。

「因為XXX站發生人身事故,XX線暫時停運。」幾乎每天,這類新聞都會在出現,2008年5月3日,東京新宿站一人跳入鐵軌自殺造成事故,導致5個班次列車停運,影響了3.5萬人出行,成了當天的頭條新聞。

這類自殺事件6成都集中在日本的首都圈地區,即東京、埼玉、千葉、神奈川等地。這一地區鐵路網發達,每天上百萬人從東京周邊地區往返於市中心和住處,對於非常重視時間的日本上班族來講,列車晚10分鐘導致上班遲到幾乎會讓所有人抓狂。不幸的是,這種跳軌自殺事件幾乎每天都會在發生,發生時間有時正好在上下班高峰時期。

平均計算下來,一次跳軌事件的發生會影響3.5萬人的話,每年發生2.1萬次的鐵道人身事故,那麼上班族們每年就要遭遇到平均7-8次鐵路自殺事件。

東京市區鐵路網

對於一向喜歡和他人保持一致的日本人來說,發生自殺事件的鐵道線路,會慢慢變成「自殺名所」,會吸引越來越多想自殺的人。另外,因為遺體損毀嚴重,可能會給善後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乘客造成心理上的損傷,還會引起鐵路設備故障,可以說自殺事件影響到的人潛在範圍更廣、損失更大。

有人認為安裝站臺屏蔽門是能夠防止自殺的最好方式,但很多站臺建成年代早,列車編組車門位置各有不同,加上很多站臺是半露天設置,風吹雨打會經常造成機械故障,所以設置屏蔽門困難很大。

為了解決車門不同位置的問題,東急鐵道公司設計的屏蔽門,但仍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在鐵路上自殺?日本一位心理學家認為,很多自殺者選擇鐵路自殺的背後,可能存在著報復心理:「讓人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還是有存在感的」,但同時,很多人又害怕給陌生人添麻煩,甚至有人為了不影響工作交接,都會選擇在每年3月底前,安排好工作後寫遺書自殺,因為4月是日本新財政年度的開始。

此外,日本社會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孤立於社會的人,他們被當做是看不見的人群。前些年出現的「無緣社會」這一名詞就是這一現象的代表。老人因為被兒女忽視,孤獨死在公寓;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不喜歡和朋友家人吐露自己的內心煩惱,缺少和他人的情感交流,最終患上抑鬱症。

近幾年,年輕人的自殺人數開始上升,18歲以下的兒童每年都會有250多人因為校園暴力和心理問題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要死,就回東京去死」

為了制止自殺人數繼續上升,日本人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

在各個「自殺名所」,各種警告牌變著花樣地試圖勸說自殺者改變想法,珍惜自己的生命。

來看看這些告示牌:

「稍等下,如果有死了才能解決的事,請到這裡跟我們聊聊~」(婦人同情會)👇

「命是爸媽給的,想想你的父母兄弟孩子,別一個人發愁,找我們聊聊吧」👇

也有用詩歌來安慰自殺者的:

「能忍受風吹雪打,依然綻放的花,才是一朵真正的花!」👇

也有採用簡約風格,試圖戳中自殺者內心的:

「你連自己的心也要一同拋棄嗎?!」👇

有不少告示牌是附近的佛教寺廟掛起來的,比如下面:

「爸媽給的命,別草率放棄!」👇

也有一些組織面相特定人群,感覺勸人放棄自殺,還順便做了自家廣告,比如:

「借錢的事情肯定能解決,我們也能幫到你!」(日本全國信用詐騙受害者聯絡會)👇

在有的地方,告示牌下方還放著電話、零錢、名片、香菸以及志願者寫好的安慰話語。👇

也有地方對自殺者給當地帶來的負面氣息感到厭煩,告示牌上的語氣非常嚴厲。在富士山腳下的青木原樹海的一棵樹上,寫著這樣的告示牌👇

「要死,就回東京死!」(守護美麗富士會宣)

「請死在自己家裡!因為你的喪葬費花的是我們的稅金!」(守護美麗富士會宣)👇

也有採用激將法的,比如下面:

「有勇氣自殺的話,活給我們看看!」👇

「有勇氣自殺的話,你倒是死啊!」👇

還有一塊據說降低了一半自殺率的告示牌,它立在海邊的一塊懸崖旁:

「稍等,你電腦的硬碟都刪乾淨了嗎?」👇

日本作家柳美裡在twitter上發了這張照片,結果引起網友各種評論,希望能夠將這塊板子立在東京各個站臺上。

日本的一些鐵道公司除了設置告示牌之外,開始在一些自殺事件高發的車站,安裝一種藍色燈。這種方法來自於東京大學三位研究者的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在一個充滿著藍色光的房間中,經受過很大心理壓力的人,會更快地進入放鬆狀態。

在對日本71個車站將近10年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後,研究者發現藍色燈光對自殺者的心理有積極影響,自殺事件也有相當大的減少。

2015年,JR首都圈總武線上的新小巖站,在5個月內就就發生了5起自殺事件。這個先前默默無名的小站突然成了「自殺名所」。

原因是曾在該站跳軌自殺者在網上寫下了的留言:

「我拼命工作了10年,結果在股票賠了500萬。該去新小巖了。」

「連老婆孩子都見不到面。只能去新小巖了。謝謝大家。」

這樣的留言給不少已經有自殺計劃的人留下印象,不少人因為在炒股中賠到破產的人以為這裡「死得快」。當年7月,一位45歲女性在東京市區通往成田機場的成田快線通過時跳軌,被撞飛到5-6米外的站臺崗亭上當場死亡,第二天在對面站臺就有一男子效仿,再次跳軌。

有一位名叫巖崎的60歲老人拿著500萬日元的退休金炒股,結果被套牢後又借錢炒股,最後背上了將近1000萬日元的債務,因為後悔和自責,決定了斷自己,他來到了新小巖站。

「在網上看到別人自殺的留言,自己也有了這樣的念頭,在車站站臺的椅子上坐著,恍惚中發現自己站到了站臺邊緣處,上半身前後搖擺著,慌忙中,下意識地往後撤了一步,如果遲一些的話,可能就跳軌了。」

為了防止自殺,新小巖站想出了各種辦法。站臺上不但設置了藍色燈,不分白天黑夜亮著,天花板上還使用藍色半透明材料製作的天窗。站臺的廣播音響中,播放著自然中昆蟲的鳴叫聲等等,據說這些都能起到安神的效果。

在站內還設置了三臺電視機,上面循環播放著各種看起來能讓人心情愉悅的畫面:

熱帶海灘風光、山水風景照片、深海生物緩緩遊動、北歐極光風景.

還設置了各種動物的可愛照片,試圖來轉移試圖自殺者的注意力,裡面也缺少不了日本人最愛的大熊貓「胖達」!!

在這裡,街頭髮放的紙巾廣告也變成了防止自殺廣告:

為了在最後一刻挽救試圖自殺者的人們,車站還特意將緊急按鈕使用說明做成醒目大字告訴乘客,一旦有人跳軌,可以直接按下紅色按鈕呼叫站臺工作人員。因為之前,很多人顧慮按下按鈕後會給自己招惹麻煩,很多乘客不敢按下按鈕。

防止自殺熱線:

不說「別想不開」

當然,不能缺少的是那些防止自殺的廣告上的「自殺防止熱線」。很多接線員都是無償接聽電話的志願者,勸說試圖自殺的人們,改變自己的想法。

自殺防止熱線的每一臺電話每年都要接聽大概1萬次通話。接線員們都接受過相關的培訓,即便如此,跟電話那頭在死亡邊緣掙扎的人們對話還是非常困難的。很多人基本保持沉默,也有人幾分鐘才講了一句話,不少人因為患有心理及精神疾病,溝通十分困難。

同樣是人,接線員也要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接線員一個電話接下來,滿心都是想為對方起到積極作用,希望讓對方活下去,但最終都無法預知對方到底選擇了死還是生,但無論如何,接線員都會遵守一個準則:「不說『別死』、『別想不開』等等的話」。

一位叫紀子的接線員退休後就來到了這裡做志願者,她說自己剛開始的時候,都用勸說的語氣讓對方不要採取過激行動,總是形容活著有多麼多麼好,希望對方放下心中的負擔等等,但這樣一來,經常起不到任何作用,聊了不到10分鐘就進行不下去了。

一次,這位接線員接到了一位女性打來的電話。聊到最後,對方說下定了決心要了斷自己,接線員最後沒辦法,說道:「這是你的決定,我尊重你的選擇。」沒想到對方語氣發生了變化,回了一句「謝謝」後掛斷了電話。最終,這位女性選擇了繼續活下去。

「很多接線員至此才明白,接受和包容對方內心想法的重要性,因為自殺者是因為想死才會打電話過來,保持同理心,重視對方的選擇,拉近彼此距離後,對方才會將自己的煩惱和不解全部說出來」,她說。

儘量不去想自己能做多少,因為自己能做到的,就是傾聽。

編輯:Sebastian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日本臥軌自殺者的怨念:世界對我不公,我也不要讓別人好過!
    第二天就有一名男性在月臺另一邊臥軌。慢慢的新小巖車站就成了「自殺勝地」。當時有位日本的心理學家解釋背後原因:「讓人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還是有存在感的」根據圖表能看出來大多人選擇在晚高峰,所有人坐車回家跟家人團聚的時候自殺。「世界對我不公平,我也不讓別人好過。」
  • 看到有人臥軌,火車司機剎車有用嗎?撞死人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在中國的山海關1989年3月26號這一天被人們銘記,因為在這一天詩人海子選擇臥軌自殺,疾馳而來的火車帶走了一位偉大的天才詩人和他隨身攜帶的一本聖經。我們經常也能夠在網上看到有想不開的人選擇臥軌自殺的新聞,那麼當出現這種臥軌自殺事件事件,火車司機剎車有沒有用?火車司機是否要負有責任呢?
  • 網紅小哥po自殺者屍體視頻,扯出日本自殺森林,更有死亡公路存在於世.
    近日他竟然在油管Po了一段在日本自殺森林拍攝到的自殺者屍體視頻畫面裡是一具掛在樹上的自殺者遺體雖然打了馬賽克可是依然讓看到的人毛骨悚然標題為」我們在日本的自殺森林裡發現了一具屍體「 ▼事情發酵後,就連油管也跟著躺槍:  我就發了個飲食失調的視頻,我整個頻道就永久被禁了。倒是羅根·保羅能po屍體的視頻,還拿自殺開玩笑,居然還能上頭條?
  • 美國網紅保羅拍日本自殺者遺體視頻引發眾怒,底線何在?
    這個世界裡,不是什麼都可以拿來開玩笑的。不管是什麼原因,以何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應該說除了逝者的親人和家屬外,「旁人」都應該有一份基本的同情和惻隱之心,這是基於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敬畏。如果這個要求有點高,那麼至少不要侮辱謾罵、不要幸災樂禍和詛咒。
  • 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
    野獸按:8月29日晚在朋友圈驚聞譯者孫仲旭於8月28日下午因抑鬱症自殺離世。 精神醫學專家們在探討自殺時,已發現憂鬱症是最大教唆者,而家族遺傳機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在《難以承受的告別》這本書中也指出,遺族自殺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百分之八十到三百。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自殺者家庭,往後那幾代至少又有一個人自殺……。 我的父親首先接到了某一位舅舅滿口三字經的辱罵電話,他似乎是借著慣常的酗酒裝瘋發洩不滿。
  • 救助自殺者親友:在這裡你說的我都懂!
    自殺者親友是自殺高危人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有關資料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每年有超過80萬人,也就是每4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這已成為全球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每一例自殺約引起135人居喪反應或深受影響,即自殺行為每年會波及約1億800萬人。
  • 行舟樂評:迷幻釘鞋臥軌的火車 來自南方小城的潮溼味
    「時空如夢如雲似海/舊人別後不會回來/以一種超越邏輯的存在」,迷幻而曖昧的音樂,朦朧而縹緲的歌聲,華麗而富有哲思的歌詞,讓「臥軌的火車」從一開始就成為了眾多文藝青年的心頭好。「立於一二年夏,來自南方小城,成員三人。拙於口舌,卻話迷迷之音,總顯不合時宜。14年獨立製作ep《愚夢方醒》,少年小品,不足掛齒。而後於16年發行正式專輯《餘波》,低迷淡然,也謂如願以償。」
  • 自殺者遺族:生死兩相安的漫漫人生路
    不知道該對誰表達憤怒。「我碩士論文年曾以 11 位自殺者遺族為研究對象,發現這 11 位全部在親人自殺的 6 年內曾輟學、失業和離婚,在社會功能上有明顯改變。」呂芯秦說。隨著時間流逝,她慢慢明白,和姐姐的關係並未結束,只是轉變了。她不應去除、逃避,而是要修補、整合。
  • 日本這些「特殊職業」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啊啊啊啊啊...
    談到島國人的腦洞,一直都是令人無比折服的存在,而且他們的腦洞無所不在,比如在職業的設定上。目前這個職業有全職也有兼職,我認為最重要的職業技能,就是力氣大吧如果換成是我哦...臉皮厚一點沒所謂啦...錢要緊啊!
  • 在家舉槍自殺、臥軌、十字弓射殺親人……最近日本的年輕人怎麼了?
    最近兩天的日本新聞看得小編我心慌慌。 1 十字弓射殺親媽 上周三(6月4日)日本NHK新聞報導一名23歲大學男生在家用十字弓射向自己的家人頭部,導致3人當場死亡。
  • 好友自殺後,他訪遍3大自殺聖地,揭秘日本自殺潮
    自述 千賀健史 編輯 張銳嘉千賀健史接受一條採訪今年8月,一條第一次郵件聯繫到千賀健史的時候,他的作品正在大理國際影會展出,「我現在人在東京,但我真的很想去大理看看。」36歲的千賀,大學學的物理專業,「我好奇心旺盛,物理是我了解世界的一種手段。
  • 日本自殺率為何世界第一
    為將減少自殺工作做到全國,日本政府還在各地啟動了諮詢機制,並多地聯合開展工作。但從結果來看,各項對策治標不治本,「療效」似乎並不明顯。惡劣的工作環境、低迷的經濟狀況,還會有更多日本人主動告別世界。日本人喜歡櫻花世界聞名。但日本人喜歡的並不是櫻花花開繁盛的燦爛, 工作拼命是日本人重要的「標籤」之一。日語中有一個詞叫「一生懸命」,很貼切的表達了日本人對工作的態度。
  • 康有為只愛少女,走到哪娶到哪,其中這位日本妻子為他臥軌自殺
    康有為只愛少女,走到哪娶到哪,其中這位日本妻子為他臥軌自殺 提起康有為,想必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講近代歷史總是繞不過去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因為晚清時期著名的戊戌變法就是由康有為和梁啓超兩個人為代表的維新派共同發動的,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維新變法得以展開,但是因為損傷了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守舊派的利益
  • 從我身上壓過去吧| 臺勞工團體臥軌抗議「勞基法」修法,全部被拘
    有人搜到現場一名臺鐵司機的社交媒體帳號,發現他發文稱,「叫我開過去!我又不是有病!」該則貼文引發了臺網友熱議。除了在臺立法機構周邊抗議外,據臺「中央社」報導,當天晚間6時30分,臺勞工團體還到臺北車站第三南下月臺臥軌抗議,他們高喊「拒絕過勞、撤回惡法」和「反對『勞基法』修惡」等口號,要求臺立法機構暫緩修法。之後,大約有10人陸續突破防線,跳下月臺臥軌,臺警方出動逾百名警力到場維護秩序。臥軌抗議正值高峰時期,導致臺北車站混亂。
  • 關注自殺者遺族:抑鬱症患者自殺死亡後,身邊的親戚朋友會怎麼想?
    按每名自殺者至少留下6名遺族估算,我國每年新增172萬名自殺者遺族。 許多自殺的人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可能他們努力與抑鬱症戰鬥但是一直失敗。疾病使得他們解決問題的動力和能力都受損了。他們陷入了深深的無助感和無望感之中。或許有人會說是他們自己選擇了自殺,但我認為實際上是嚴重的心理障礙限制了他們的選擇。
  • 《安娜·卡列尼娜》:自體感的解體是安娜選擇臥軌自殺的元兇
    當然通過閱讀我也對這本書中的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有一點自己的想法。1、面對虛偽的上流社會、封建且思想僵化的丈夫,讓嚮往自由的安娜一直飽受心靈的折磨安娜美麗端莊、高貴典雅、聰慧善良、自然真誠、又富有激情,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美貌和深刻豐富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感情、才智、品德等方面都遠遠高於當時一般的貴族婦女。
  • 自殺者遺族:與悲傷同行
    「如果」,這是在所有自殺者親友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詞。在知乎問題「獲知親人或者朋友自殺後,是什麼感覺」下面,經歷親人自殺的人們渴望在另一個時空中,能夠成功挽回親人的死亡:「如果我當時在他身邊」,「如果我能接到那個電話」,「如果能回到那一天之前」。
  • 重慶墜樓案受害者父親原諒自殺者,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原創|重慶墜樓案受害者父親原諒自殺者,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今年的平安夜註定不平安,重慶沙坪垻一31歲男子從30樓一躍而下,不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還結束了兩位花季少女的生命,摧毀了兩個原本完整幸福的家庭。
  • 美國網紅赴日拍攝自殺者遺體,網友群起攻之
    拍攝完一名上吊自殺者後,羅根·保羅在視頻中這樣說道。 這段視頻為羅根·保羅惹來了大麻煩。據《今日美國報》網站2日報導,Youtube網紅保羅和他的團隊前往日本富士山下有著「自殺森林」之稱的樹海。在進入樹海之後,他們看到了一具掛在樹上的自殺者遺體。保羅與他的夥伴們決定靠近拍攝遺體,並記錄自己的反應。
  • 一次記錄 | 臥軌的火車現場專輯《Live in JIAXING》發布
    錄音地點:Messenger, 浙江嘉興《Live in JIAXING》是臥軌的火車2018年5月18號在嘉興專場演出的現場錄音,專輯中收錄了一首新歌《Sniff》,其餘歌曲均出自專輯《餘波》。臥軌的火車《謎底帝國》Live @ 杭州MAOQ:你們現場一般都會自己錄音嗎?為什麼發布這場演出的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