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不甘心被疫情搶走了太多的關注度,今年的美國大選無疑是加戲比較厲害的一次。目前看來,被無數中國人厭惡的川普要暫離白宮至少四年了。
川普作為一名商人,炒作的本領自然不在話下,卻在這個媒體極度發達的時代輸給一個比自己還老的老頭,是他不能接受,估計也很難理解的。但是他不得不承認的是,民主黨的支持者已經佔據了比他更大的媒體勢力。
從傳統觀點來看,川普是一名真小人。在外面,他到處退群,毫不掩飾America first的霸道;對內,他簡單粗暴,殺伐果斷,對富人和移民格外冷酷。在川普的執政下,美國似乎在走向復興。從政績上看,要不是這場疫情的搶戲,川普幹得其實不錯,至少很多政策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果效,至少不像歐巴馬那樣不負大家巨大的期望。但是,個性張揚的川普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極其喜歡批評媒體,甚至質疑媒體。在我看來,這也是他最終連任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川普不善於甚至有些不屑於討好如今的媒體。
在拜登團隊宣布大選獲勝以後,NBA頭號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發了一條推特,本來是他2016年總決賽G7最後一刻關鍵封蓋伊戈達拉的照片,被P成了拜登封蓋川普。
勒布朗詹姆斯的推特截圖
詹姆斯所代表的NBA絕大多數球員都是黑人,不喜歡川普。歐巴馬在其執政期間,每年都會在白宮接待當年的NBA總冠軍球隊。這樣的傳統在川普時代就就結束了。川普曾在採訪中對NBA頗有微詞,在他看來,NBA作為一個體育聯盟,越來越像一個政治組織,這是他所不喜歡的現象。
今年的NBA賽季,中斷了兩次。第一次是在3月份中旬,由於美國疫情嚴重,被迫暫停。7月份,NBA通過在奧蘭多迪士尼園區採取封閉式比賽的方式複賽。但是由於黑人布萊克被槍擊事件,複賽園區內的球員們決定罷賽以示抗議,最後NBA還是驚險的完成了整個賽季。
川普指責NBA太講政治的背後,是NBA球員所代表的黑人對川普不講政治的抗議。
川普作為一名現任美國總統,顯然不會不講政治。按照這幾年媒體的批評,川普絕非不講政治,而是不講政治正確。而對美國黑人來說,政治正確主要就是禁止歧視黑人這一金科玉律。對其他美國人來說,政治正確則意味著更多的東西。
如今,不僅是美國,幾乎所有的地方,只要還有人能講話的地方,都在講政治正確。簡單粗暴的講,就是任何人在包括網絡在內的公共場合發表意見時必須要注意用詞,站對立場,以免被全社會攻擊,落得所謂的「社會性死亡」的結局。對很多名人明星名企來說,身敗名裂只在政治不正確的一瞬間。
政治正確這個詞近幾年越來越被網絡所熟知。所謂的政治正確一開始就是為了保護弱勢群體免受一些侮辱性、歧視性的詞彙的傷害。因此,一些詞彙被更加中性的詞彙所代替。最著名的就如黑人的英文單詞nigger換成了black people。這樣的理念自然會受到黑人以及LGBT這類群體的擁戴,如今已然成了泛濫之勢,甚至矯枉過正,變了味道。
就如上文提到的黑人被槍擊事件,估計在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人看來,這是一起完全犯不著的警民衝突。那名黑人稍微聽話點,警察都不會開槍。根據其他人的爆料,這名黑人前科不少,暴力傾向明顯,警察的防備自然更強。而且,警察連開七槍都未將其打死,視頻裡面,還有警察拿著類似紗布的東西,像是要給被槍擊的黑人一些處理。整個過程中,警察其實挺冷靜的。
但是對美國的黑人而言,布萊克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Black lives matter 的標語在全美立即就鋪開了。根據很多NBA球員的說法,布萊克手無寸鐵,在三個孩子面前被警察連開七槍,這對三個孩子造成了巨大了心理陰影,這是人無法接受的。他們的重點已經不是警察開槍是否合法的問題,而成了是否合情的問題了。而且很多人的說法都是這樣的,這說明大家似乎有了統一的口徑。
通往白宮的馬路被塗上巨大的BLACK LIVES MATTER
但是,真相是什麼其實已經不重要了,站隊已經開始了。以詹姆斯為代表的黑人精英們必須立刻表態,且只能站在黑人那一邊。因為,這是最基本不過的政治正確了。
雖然從十八歲進入NBA時,詹姆斯已經過上了與絕大部分黑人完全不一樣的上流社會的生活,但是在政治正確的大環境下,他也必須站在黑人這一邊。除了膚色站隊,NBA的球星們在很多社會話題上,也不能不站隊。魔術師詹森在自己的兒子被公開為性戀之後,立刻宣布以此為豪。同樣以兒子是彎的而自豪的,還有韋德。
我們可以簡單設想,如果詹姆斯說那名黑人被槍擊是活該,魔術師表示以兒子為同性戀為恥,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也許等待詹姆斯的,就像魔術師當年遇到的一樣,沒有人願意和他同場競技,他旗下的所有的公司業務都會被全社會抵制。也許,魔術師將被迫出售自己名下的所有星巴克門店,就像前快船老闆被迫出售掉俱樂部一樣。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時至今日,政治正確在潛移默化之間已經剝奪了所有人的言論自由。
政治正確,如果望文生義一點,都會覺得這是極權國家才該有的東西,如今卻在標榜言論自由的美國等西方社會泛濫起來。這個物種也太神奇了吧!
除了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政治正確,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政治正確就是全球範圍內對同性戀的態度轉變。在歐巴馬執政期間,美國通過了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朋友圈和微博裡,全部是一片歡呼的聲音。我很好奇的是,他們為什麼要歡呼。一名自稱是基督徒的作家,在他的朋友圈裡面同樣表達了對所謂自由的歌頌。那種感覺,就像是終於打勝仗了一樣。畢竟,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國家,同性戀這種被聖經明確定罪的行為被承認為合法,已經不只是世俗勢力挑戰宗教傳統那麼簡單的事情了,而是向社會傳統進行極力「報復」的傾向了。
耶路撒冷的同性戀大遊行上一名男子身穿彩虹色的以色列國旗T恤
作為同性戀的大本營,同時也是民主黨的大本營,美國加州,無疑是在全球範圍內為同性戀製造聲量最重要的力量。矽谷的科技精英和好萊塢的明星們掌握了大量的媒體資源,去宣傳同性戀群體在諸多領域的成功,搞得好像同性戀平均成就比全社會更高一樣。
根據富人引導時尚的原則,我甚至都懷疑支持同性戀以及成了一種社會潮流。面對潮流,大部人會無意識的隨波逐流,這跟無知網民被動機不良的人輕鬆帶節奏一樣。這幾年,搞基、基友這類詞的出現頻率高了許多,說明社會對同性戀的態度變得溫和起來,這就是被帶節奏的直接後果。而且,此潮流向來喜歡四個字:逆我者亡!對隨波逐流支持同性戀的人而言,只要沒有跟隨,那就是逆流的毒瘤。
在文藝領域,尤其是電影行業,同性戀無疑更容易讓一名導演獲得關注乃至名聲的題材。在科學領域,同性戀是否是先天性的討論也越來越有熱度。對支持同性戀的人來說,這不是一種罪惡,甚至連一種病都算不上,理應獲得自由和尊重。
在網絡上,同性戀群體無疑算是最極端的鍵盤俠了。不管你是任何領域的何等人物,只要敢對他們稍有微詞,必定會遭至全網的敵意和孤立。社會潛規則已經變了,從強烈的牴觸變成了必須支持才行,想保持中立都不行。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說這是同性戀在向社會傳統進行報復了。
此外,作為政治正確的中堅力量,女權主義在世界各國儘管表現形式不一樣,但都呈現出了壯大之勢。
從歷史上看,女性在兩性中的比較中,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家庭地位,都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很多語言中,的確有不少對女性有輕蔑性的稱呼。這也是女權主義者要求男女平等的根據。一二百年以來,女權主義者在受教育、選舉到就業的每個領域都插上了自己的旗幟。
前幾年,浙大某教授在微博發表了女性不太適合做科研之類的言論,立刻遭到漫天的指責。可是理性分析一下,再看看客觀數據,這位教授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甚至相當中肯,頂多算是有些冒犯,絕對算不算絲毫的歧視。但是在這個政治正確的時代,他就是不能把一句很普通的真話講出來。還好這位教授不在美國,不然飯碗估計都保不住了。
我並不反對給予女性該有的尊重,只是不願意看到把男女雙方看成了對立的關係。由於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別,男女無論在社會還是家庭中,必然有不同的分工,在某些領域,如地質勘查、建築施工及警察軍隊裡面,由於行業的特殊性,必須要優先考慮男性,。但是有些所謂的女權主義者卻將某些男性居多的高薪行業看成了對女性的歧視,加以抗議。這就有些無理取鬧了。
同時,女性與男性相比,普遍要更加感性一點,與男性對理性正義的訴求相比,她們更在意感情上是否能接受。譬如,老闆在開會時把所有人都臭罵一頓,男員工在意的是老闆罵的對不對,罵的對他就認了;而女員工往往會流下眼淚,她們覺得不管如何,老闆都是不該罵人的。假如在男女罵員工時,老闆都用了帶有侮辱性的詞彙,被罵的男員工很難會想到這是性別歧視,而女權主義者則很有可能舉起大旗,揭竿而起。
問題是,老闆明明對男女員工都罵了,也沒有罵的輕重之分,怎麼就構成了性別歧視了呢?如果老闆自己也是女的呢?
其實,目前看來所有的政治正確,都呈現著同一種膚淺:我不在意你說的對不對,我只在意我聽完了不好受,或者只是不喜歡不高興。
而政治正確之所以這麼有市場,表面上看是網絡時代媒體話語權的轉移,即從少數精英轉移到了人數更多的缺乏思辨能力的網民,深層次原因則是,人們已經不知道也不在意到底什麼是對的或者不對的了。
甚至我可以很悲哀的講,這個時代,幾乎已經容不下一句客觀理性的話了。我們所有人想要對一件公共事件發聲時,第一個動作必須是站隊。要麼左,要麼右,不左不右只會引來左右雙方的圍攻。
如今,真正的理性根據還可以去哪裡找呢?
我想到了良心這個東西。
良心是一個人天生就具有的理性。雖然毫無依據,卻因為良心的負罪感,人就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這就是良心的最基本的功能。
在良心裡,有對真相的尊重和執著;
在良心裡,有對罪惡的反感和排斥;
在良心裡,有對同類的愛和同情。
良心是我們去找回理性根據唯一的路。每一次拒絕良心的感覺,都是一個人在通往說謊者的路上邁出的一步,直到他完全喪失良心或者放棄良心。就像呆在黑暗裡的人,摔得鼻青臉腫之後,不會去尋找光,反而厭惡光,讓人看見自己的樣子。他寧願一直呆在黑暗裡,還能趁機摸黑打其他人幾拳,不管有沒有打對人,也算是給自己報了仇。
而人群非理性的仇恨,則正是所有類型的極權主義最需要的土壤,包括最新的政治正確這一種。
政治正確要獲得支持其實很簡單,只要能給受過欺壓的人歸類,就大致可以篩選出一個全新的弱勢群體了。在其他的政治正確這麼有用的情況下,每一種政治正確都會對有些人來說變得有利可圖,趨之若鶩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當越來越多的政治正確出現時,我們便擁有了一個布滿了高壓線的天空。
最後,一點光都照不進來了。
向來孤傲麻木的我本來想以一句「子曰:唯女子與黑人難養也。」來概括我眼中的政治正確,但是良心不允許我如此的政治不正確啊!
作為一名基督徒,我其實是不太關心政治的,我也不相信這樣的現狀憑人的努力會被改變。從聖經裡面,我們大致就可以看出,在神原初的安排裡,我們該如何去看待這些所謂的政治正確。
關於黑人(種族):
在此並沒有希利尼人和猶太人、受割禮的和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歌羅西書三章11節)
也就是說,在基督裡,種族的不同算不得什麼,更不可能成為對立分裂的依據。
關於女性(兩性):
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召會的頭;祂自己乃是身體的救主。召會怎樣服從基督,妻子也要照樣凡事服從丈夫。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召會,為召會舍了自己,(以弗所書五章23~25節)
在基督裡,丈夫和妻子是愛和服從的關係,而不是形式上的平起平坐那樣的所謂的平等。
關於同性戀:
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中燒,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羅馬書一章27節)
神造人有男有女,神命定的婚姻也是一男一女,同性戀是神所明確定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