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丱兮城為「徐福東渡」唯一起航點的鐵證論述

2021-02-20 浮生

徐福兩次入海東渡

       秦朝時期,方士徐福分別於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及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兩次入海東渡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仙藥。第二次入海求仙到達日本後不歸。

        多年前曾看過皮立慶先生一篇徐福從黃驊東渡入海尋求長生不老仙藥的相關文章,感觸頗深。文中寫到秦朝時方士徐福率眾在黃驊建築丱兮城為東渡做準備,後由黃驊東部海域入海東渡為秦始皇求仙藥,尋仙未果而乘船直達日本不歸。本人這幾年也一直追劇一部歷史感頗強的動畫作品《秦時明月》,劇中部分片段著重敘述了徐福東渡的故事,忽然的很想了解這段曾經就發生在我們黃驊的歷史大事件。


       結合之前的文章,在查閱相關資料及實地走訪證實在羊二莊鎮西北一處地下掩埋著一座古遺址,這就是丱兮城。丱兮城正是當時徐福為秦始皇東渡入海尋求仙藥專門修建一座城市。我的老家為羊二莊鎮許官村,原來在我每次回老家都會行走在這座歷史古城。這不僅讓我有點小小的激動, 也讓我更想了解這座千年古城的種種謎團。


徐福其人

        徐福東渡為秦朝時期重要的歷史事件,那麼我們就先講講徐福其人吧。徐福為秦著名方士。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故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頗高。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然而,秦始皇等來的卻是徐福空手而歸。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見秦始皇。徐福自稱見到海神,海神以禮物太薄,拒絕給予仙藥。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謊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於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弓弩手,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成為迄今有史記載的東渡第一人。


徐福第二次東渡日本不歸

        就在今天的日本仍保存著不少徐福遺蹟:九洲島佐賀縣有徐福登陸紀念碑。他們在哪裡登上「亶洲」也有了說法。

  徐福東渡日本產生了巨大影響,使日本從沒有文字,也沒有農耕的原始社會(繩文時代),忽然飛躍到會使用青銅的彌生時代。大正年間(1911—1925年),日本的考古學家們在日本的西南海岸,發現了大量的銅鐸、銅劍、銅鉾。這些金屬器物,與中國大陸及朝鮮半島出土的均極為相似,有的則完全一致。考古學家認為,這是從公元前四世紀或三世紀起,至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的器物。這些武器很可能是徐福東渡時帶來的。

  世人皆知的日本開國者是神武皇帝。但神武皇帝是誰,從何而來,在日本古代史中是一個神話。《日本書紀》稱,「神武天皇乘天盤,自高天飛降而來。」很多臺灣學者以及日本學者提出,神武皇帝就是中國的徐福。

        據日本學者推算,當時日本的總人口只有七~八萬。徐福攜帶著先進文化、先進技術、先進武器,在日本做天皇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在日本列島,秦、徐、八夕、羽田、羽太、波多、幡多、八田、伴等都是秦人後裔的姓氏。和當地人通婚,繁衍的後代的姓氏恐怕就難以計數了。

丱兮城在哪裡?

        也許作為黃驊人,很多人並沒有聽過丱兮城這個名字,更不知道丱兮城的位置,當然也就更不知道丱兮城作為徐福東渡為秦始皇求仙藥得起航的歷史事件。

        我們先來講講丱兮城,丱兮城遺址在黃驊市羊二莊鎮西北2.5公裡處,也就是八裡莊東、羊二莊西北通往許官村的路口處,人稱「四裡橫道」。丱在古代即兒童之意,丱兮城之名取自千童僑居之意,所以歷史記載中又稱其為千童城。丱兮城遺址歷經朝代更嬗2200餘年,今依稀可辨的遺址面積12.3萬平方米,東西長390米,南北寬315米。現在在此處依然可採集到繩紋磚,繩紋方格印大瓦等文物。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為求長生死生之藥,派方士徐福帶數千名童男童女去海上求仙尋不死之藥,僑居的城池叫丱兮城。徐福東渡扶桑是中國航海史上一件大事,他渡海前曾築丱兮城。


丱兮城的歷史考究

        最早提到丱兮城這一名字的是南朝顧野王(公元519—581年)編著於陳朝時期(公元557—589年)的《與地誌》:「高城東北有丱兮城,秦始皇遣徐福發童男女千人,至海求蓬萊,因築此城僑居童男女,號丱兮,漢因置千童縣。」《與地誌》成書時,高城縣治已遷大留裡(公元556年遷今黃驊舊城村),以後的府、縣誌從其說。

        第二是清同治修《鹽山縣誌》:丱兮城址,距秦置之柳縣密邇,三代入海故道必皆浮海,其僑居以待,亦因其所然。而柳縣故址即今羊二莊村域。

        第三是《鹽山新志》:丱兮城,城在今治東北七十裡羊二莊之西北。

        第四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丱兮城,在直隸鹽山縣東北,相傳秦始皇遣徐福發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築城僑居童男女,故名。

        第五是《資治通鑑》《讀史方輿紀要》《畿輔通志》及府縣誌均沿用以上說法。


        由此可知,丱兮城遺址在羊二莊西部古枊河岸邊,以直達大口河河口入海。現在在此處依然可採集到繩紋磚,繩紋方格印大瓦等秦朝文物。

秦時黃河從是黃驊入海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是不是又開始疑問了?黃驊這片土地,曾經是約2600——2000年前古黃河入海的最後一站,我們黃驊是古黃河流域,這裡的土地由母親河孕育了600多年。記住了,黃河曾經在黃驊奔騰了600多年啊!錯不了,(可以自己百度去)在秦朝時期,黃河在黃驊入海。


        秦代時,黃驊境內設二縣,章武在西,柳縣在東(章武縣城舊址在今黃驊市常郭鎮故縣村)。秦代,黃河上遊植被豐富,泥沙沉積少,遠沒有現在「懸河」的情況,黃河是古代我國北方水運交通最便利的航道。黃河在春秋、戰國、秦、西漢時期,即公元前602年改道後至公元25年在今黃驊入海,是古今眾多學者專家一致認定的史實。經過眾多專家考證,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教科書《中國古代史地圖冊》以及《中國歷史》都明確標記公元前602年至東漢初,黃河由黃驊入海。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河北平原黑龍港地區古河道圖》載,古黃河流經路線,一條由今河北省鹽山縣後劉莊北,經留舍村南,海興縣丁村東入黃驊境再經許官北、張八寨,入羊二莊東北海豐鎮入海。另一條為黃河在西漢時期(公元前109年)決口所形成的屯氏河,由孟村縣辛店、塔上、高寨入黃驊境,經許官南,海興縣丁北村,經海豐鎮入海。

        可見,黃驊市是秦代黃河的入海口是確定的。

秦時從內陸鹹陽到海邊最捷徑路線

        我們都知道秦朝當時的國都在鹹陽。在秦朝秦始皇在鹹陽經渭水(渭河)東行150公裡便可入黃河,然後可乘船一路東下直達渤海。黃河為鹹陽至海邊提供最便捷的水路交通,在中國古代水路一直都是最安全便捷的交通。我們之前說過,秦時的黃河上遊植被豐富,泥沙沉積少,遠沒有現在「懸河」的情況,黃河是古代我國北方水運交通最便利的航道。從鹹陽乘船一路東下直達黃驊,在那那樣的年代在陸地上這種大規模的長途行進是很難完成的,也只有乘船走水路最為便捷,這將省去陸地的各種舟車勞頓,所以黃驊為當時最佳的交通位置。


從黃驊出海是一條優良的航海路線

        在黃驊出海起航,是一條優良的航海路線。地球上的大洋環流和大氣環流,對海洋氣候的形成和航海旅行具有重大的影響。古代航海,大多採用順海流、順風漂流方式。由黃驊出海至日本,具有順海流、順風漂流的便利。北赤道暖流進入東海後,在舟山群島以東,日本九州島以西海域,分為兩支,一支流向日本九州島,形成日本暖流;另一支則沿朝鮮半島西海岸,進入黃海、渤海後,在黃驊附近發展成為寒流,沿渤海南岸,黃海西岸,復回到舟山與日本九州之間。可見,有黃驊出海,沿寒流至日本九州以西海域後,順日本暖流至九州是可能的。同時,東亞地區長達半年之久的西北季風,為徐福東渡創造了良好條件,使徐福由此順風漂流至日本成為現實。



古文獻記載

     很多遺址、記載、傳說,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都存在著驚人的一致性,為黃驊為徐福東渡入海口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首先位於羊二莊西北2.5公裡處,有一處長滿野草的平臺,他就是秦始皇為求不死之藥,派方士率領數千童男童女,去海上尋仙求藥、東渡日本前,僑居的城池——丱兮城。歷經朝代更嬗2200年,依稀可辨的遺址面積達12.3萬平方米。經文物挖掘採集到一批秦漢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繩文磚、繩文方格印紋大瓦等文物。丱在古代即兒童之意,丱兮城之名取自千童僑居之意,所以歷史記載中又稱其為千童城。

    羊二莊一帶在春秋戰國時期稱饒安(古饒安),位於當時齊國北部沿海。秦時,置柳縣。為紀念此次東渡,漢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將柳縣改置為千童縣。千童縣建制從漢高祖五年到東漢靈帝改制(靈帝改制是指將千童縣改成饒安縣,並將縣城遷移至鹽山縣舊縣鎮也就是最近改稱的千童鎮),即從建千童縣至廢千童縣,其間,共有三百七十多年的時間。


 

古詩詞的印證

        關於丱兮城,歷史上也曾留下大量的詩文。

   流傳下來的,以《丱兮城》為詩名的有六首,其中以明朝吏部尚書王忠肅公王翱的《丱兮城》詩最有名,詩云:「秦帝求仙築丱城,千童意換爾長生。羨安誕誘無消息,萬古猶慚二世名。」

  明朝霍當詩中有「入海徐生竟不還,日本至今風浪惡,教人空恨水潺潺」。

  明朝楊文卿詩中有「桃源人為離秦亂」。

  清朝韓以仁詩中有「徐福遺蹤渤海灣,千童一去無消息」。清朝劉曾珂則有「兒泣女涕聚此城,悉聽徐福乘風舉……第一或在蓬萊峰」等詩句。

  從這些詩文中,可以看出對徐福逃離秦國,由丱兮城東渡日本,在日本秘密建國,我國古代人們就有著一致的觀點。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裡,遺址、記載、傳說對這徐福築丱兮城由柳縣東渡日本這一事件存在如此的一致性,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


鹽山千童祠

戰國古墓的發現

        2016年1月份在黃驊羊二莊鎮丱兮城遺址旁發現一座古墓,隨即我市文物部門及省文物部門的專家進行了搶救性挖掘,最後考察鑑定此處為戰國時期的一座古墓,此墓葬規格較高,現場出土大量陶製碎片。其中部分陶片均刻有古代文字。

        有趣的是,在丱兮城旁古幕出土的其中一塊陶片上,發現一塊帶有類似 「羋」 字的陶片,經查閱相關資料是 「羋」 字的可能性很大。

        在距離丱兮城只有幾十米的距離發現戰國時期古墓,更能充分說明丱兮城在秦朝就真實存在的事實,更為徐福東渡在黃驊丱兮城起航平添一有力證據。

陶片上的文字依稀可辨認出類似 「羋」 字

古老傳說的印證

   同時,千百年來,在羊二莊一帶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徐福東渡時,丱兮城周圍方圓百裡正遇大旱,徐福在柳縣賑糧濟民,救助了許多百姓,深受災民擁戴,出海之時,徐福撞巨鍾,聚千童,百姓送者甚眾。

        後有人訛傳徐福入海化作仙石。為紀念徐福,明朝時百姓聚資在羊二莊建造了石爺廟,內塑徐福石像,掛放巨鍾。巨鍾內徑數米,全銅鑄成,撞擊之聲,響徹百裡。

        此廟保存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文革中被毀,巨鐘被砸碎,可幸的是徐福塑像尚存,其英武之氣清晰可見。

        有老者講,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時期,日本曾派一小隊在此護衛,日軍將領、軍士常在此行禮膜拜,不敢動此一物。

徐福東渡之爭

       徐福尋仙東渡從黃驊入海的歷史事實無需爭辯。但是目前由於徐福的出生地和當年東渡的上船地至今在學術上仍存在爭議,不同的徐福傳說在沿海地區廣為流傳,所以多個城市為了旅遊開發等經濟利益大肆渲染、炒作徐福東渡傳說也就不足為奇了。 


        今天我們講了很多,講的都為徐福東渡在黃驊丱兮城起航的各類證據。目前還有幾處城市也在宣稱為徐福東渡起航之處,近期我們將繼續整理資料拿出證據來一 一否認其他城市不是徐福東渡起航點

       希望大家繼續期待,

       也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丱兮城,婉兮孌兮,總角丱兮。

未幾見兮,突而弁

        據悉2016年我市將對丱兮城進行部分考古挖掘,也許隨著日後的挖掘開發,這段千古之謎定然會呈現在我們面前。

相關焦點

  • 丱兮城發掘:「徐福東渡」的「渾水」會澄清嗎?
    丱兮城發掘:「徐福東渡」的「渾水」會澄清嗎?
  • 黃驊古蹟 徐福東渡故地——福兮丱(guàn)兮,黃驊人與日本人祖先的故事
  • 日本波多野結衣家族和徐福息息相關,避禍是徐福東渡日本的目的
    當時徐福的好友被殺害,為了避禍,急忙向秦始皇請示再來一次東渡,便開始了第二次東渡,這次東渡路線與第一次相同,歷經千辛萬苦,徐福真的找到了傳說中的三神山。徐福來到「平原廣澤」(可能是日本九州島),他感到當地氣候溫暖、風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來」自立為王不回來了。
  • 日本第一天皇就是徐福,中國拿出四大鐵證,日本人曾親口傳唱!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日本的首任天皇——神武天皇的身份一直是個謎,日本史書記載說神武天皇是神的子孫,但是更多人認為,神武天皇就是秦始皇派去為自己求取長生不老藥而東渡的徐福。對於這一言論,日本人死活都不肯承認,但是中國學者通過對歷史的研究,拿出了幾大鐵證證明了日本的第一天皇就是徐福。
  • 資訊|本宮宏志新連載,徐福東渡日本傳說改編為漫畫
    日本的漫畫中有很多都是取材於中國的歷史或者傳說,前後一百來年的中國三國歷史已經被日本 ACG 作品作為題材玩了 N 年,《王者天下》也是以戰國末期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史為主題
  • 東渡帶了3000名童男童女的徐福,是不是日本的祖先
    因為徐福當時是他的御醫,因此這件事情就交給徐福來辦。徐福最懂秦始皇,當時秦始皇就想滅六國,統一天下。就因為這樣的欲望,所以才想得到長生不老之藥。世上哪有什麼長生不老藥,要有的話他自己早就先吃了,也輪不道秦始皇了,徐福的東巡就是公費旅遊,但不僅僅是報點車馬費,住宿費那麼簡單,因為他是帶著團隊去的,還有秦始皇極切的期許,很可能是事先的陰謀,他率隊出鹹陽,登泰山,沿渤海東行,過黃縣,走成山,登芝罘島,南至琅邪,到衡山,入洞庭,一路遊山玩水,回來後用了那麼多錢財,總得向秦始皇匯報點成績吧,我估計他就騙秦始皇,
  • 徐福東渡的三大疑點
    徐福因此在日本被尊為農耕神、蠶桑神和醫藥神,日本紀念徐福的祭祀活動歷千年而不衰。但是,自從司馬遷在《史記》中第一次記載徐福東渡活動以來,也把與徐福有關的疑謎留給了後人。疑團之一,徐福東渡是否到達日本?全國有24%的面積為平原。較大的平原有關東平原、濃尾平原、畿內平原等。除日本列島外,其他島嶼沒有「平原廣澤」的地理特徵。另外,徐福東渡日本,在後世的史書資料中也有記載。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也有記載:「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後漢書》中,把徐福入海求仙事件附在倭國之後。
  • 徐福「欺騙」了秦始皇的感情,東渡一去不復返,原來是另有內幕?
    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徐福東渡這一事件了。此事件最早記於《史記》中,徐福兩次越海東渡,帶走了大批的童男童女、種子和工匠們,但到頭來卻一去不復返,音信全無。雖然從現在來看,徐福去往仙山求取仙藥這個事情聽起來非常的虛無縹緲的,但是他東渡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的確是有史料支撐的,不僅有著《史記》的記載,另外漢初丞相蕭何留下的秦朝竹簡也證實了這件事。
  • 徐福東渡,帶去的童男童女真是當今日本人的祖先嗎?
    徐福東渡的故事,最早出自於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的是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而其一去不復返的故事。「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 徐福東渡,於是有了日本人?丨歷史八卦諮詢處
    ● 徐福東渡日本看見徐福就想吃徐福記的實習編輯 / 馬馬馬徐福東渡日本?最早記錄「徐福東渡>● 「徐福東渡這就意味著,在中日兩國熱鬧了上千年的「徐福東渡」,其實既沒有準確的歷史記載,也沒有確鑿的考古證據,無法證實,無法證偽,可信度和一個臉上長麻子的老阿姨發明了麻婆豆腐差不多。所以,歷史有可能是這樣的:徐福出海後不知所終,對中國心懷仰慕的日本人看見《史記》等的記載,認為本國的幸福生活一定是徐福帶來的。
  • 徐福東渡為何要帶童男童女?原來他的「鬼心眼兒」有這麼多...
    奉秦始皇之命出海尋訪長生不老藥,東渡日本在當地稱王居住並繁衍後代,個個都那麼傳奇,而今天很多日本人還承認自己是徐福的後代呢。那麼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徐福出海為什麼要帶那麼多童男童女呢?後來他知道徐福這個人很有能耐,於是便派遣徐福出海尋找神仙,為他帶來長生不老藥。徐福在出海之前向秦始皇要了五百童男和五百童女,便帶船隊出海了,可是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秦始皇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裡。徐福離開後,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他出生的村子改名為徐福村,並為之建廟紀念。
  • 日本第一代神武天皇,可能就是徐福本人,這點連首相都不得不承認
    自封為「始皇帝」之後,他除了整日裡巡遊各地外,就是一心想著長生不老。第二次出巡的時候,他特別選中了五嶽之首的泰山,想要在這裡封禪,以此來表明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刻石封禪之後,秦始皇還登上了煙臺的芝罘島遙望大海。目光所至,只見海面上諸多人物若隱若現,更遠的地方似乎還有雲氣繚繞的高山屹立......
  • 日本人認徐福為天皇!真神了?
    安倍的辭職,孫立平教授看到了文明,司馬南看到的是「大腸兒出了點事兒」,這就是文不文明的差別。 好多中國人喜歡給日本當祖宗,雖然,我們的學術界認為徐福東渡,三千童男童女生了日本人這事是扯淡,日本本島早就有原住民。但這只是生理意義上的人,日本卻認為,文化意義上的人,徐福就是他們的祖宗,並相信徐福東渡這事兒就是真的。
  • 徐福東渡到的也不是日本!!
    我們看這裡的記載就會發現,這裡說有夷洲及澶洲,我們按照漢朝前叫倭國,漢朝後叫日本為東夷的說法來推斷,這裡的這個夷洲應該是日本,而扶桑在古代又稱澶洲,如果兩者是一個國家,那這裡的記載就是矛盾的,總不能說成是有日本及日本嗎?這不符合邏輯。
  • 日本神武天皇究竟是不是徐福?中國拿出十大鐵證日本不承認都難
    日本的最高統治者稱天皇,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是現今世界中唯一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日本皇室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天皇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徵而存在,也是實際上的國家元首,神武天皇的身世在日本一直是個謎,日本史書上說他是神的子孫,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有人認為,所謂的神武天皇就是東渡日本的徐福。
  • 中國歷史上三大神秘人物,徐福東渡日本,最後一位羽化登仙
    鬼谷子鬼谷子名叫王詡,戰國人,是兵家和謀略家以及縱橫家的大成者,因長相奇特而隱居鬼谷, 他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一生成就集百家所長,後世許多學派都尊其為祖,雖然鬼谷子長年過著隱居的生活,不問世事,但是他卻在一方天地中算盡了天下。
  • 徐福是日本初代天皇,日本人是3000童男童女的後代?首相自稱秦始皇...
    不少江湖騙子看準秦始皇的心事,都想著法子利用這點給自己撈點好處。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徐福了。這個騙了秦始皇兩次的男人,第二次出航給秦始皇「尋藥」就一去不復返了。
  • 徐福帶著五百童男童女去了哪裡?
    徐福是今山東青島龍口即原黃縣人,著名方士。博學多才,精通醫學、天文、航海,徐福才識和膽略過人。他為逃避秦朝苛政,利用秦始皇想長生不老的機會,便上書,說自己能找到長生不老的藥願為皇帝效勞。秦始皇就相信了徐福,便派徐福尋求長生不死之藥,於是徐福開始了東渡日本的大規模探險活動。
  • 徐福:尋找仙境的方士
    徐福是個有宗教信仰的人,不過佛教是在漢朝傳入中國的,徐福根本和他無緣,而道教雖說視道家老子為神,但值得注意的是:道教與道家是決然不同的兩碼事。道家所講的道學不是宗教,也不主張立教。於是就在秦始皇誅殺洩密近臣不久,侯生、盧生突然棄職逃走,秦始皇對此十分震怒,他皇帝的尊嚴受到了莫大的傷害,方士在他眼裡不但是求神問卜聯通神和他的橋梁,同時也是他長生不死的唯一希望,花多少銀子,死多少人也許他不會放在心上,然而現在徐福求藥數年未歸,侯生、盧生棄他而去,這個唯一的希望之火滅了。
  • 光是徐福就有這麼多!
    2000多年前,徐福東渡日本,傳播華夏文明,譜寫千秋佳話,贏得了中、日、韓各國人民的敬仰。2000多年後的今天,在徐福故裡贛榆縣,在中國的江蘇、浙江、山東、河北等地,以及海外的日本和韓國,人民緬懷徐福,紛紛成立徐福研究會,建立徐福紀念館,舉辦徐福文化節,雕塑徐福像,讓徐福跨越2000多年時空變遷,重又走入人們的視線,從古代走入現代,從中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