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女子月跑200公裡患膝損傷 醫生:已磨成60歲的膝蓋

2020-12-19 紅網

醫護人員在為患者進行講解。

紅網時刻12月8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近日,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醫療技術部主任範志奇接診了一名32歲膝關節損傷患者。患者劉女士陳述,自己月每天跑步七八公裡,這個習慣已堅持近3年,除了遇到極端天氣,幾乎沒有中斷過。近來,她跑完步拉伸時總感到膝蓋酸、腿疼,尤其是爬樓梯或做下蹲動作時,疼痛感更明顯,於是前來就診。

範志奇檢查後發現,劉女士的膝蓋磨損得很厲害,已達到「跑步膝」的損傷程度。這樣一個月跑兩百多的跑量,使膝蓋承受了很大壓力,而髖骨和股骨的反覆撞擊,對髖股關節和半月板(這兩處都在膝蓋附近)均造成了嚴重磨損,膝蓋已經是50、60歲人的狀況了,今後這名「跑步大神」不適宜進行對膝關節有負擔的運動。

範志奇介紹,作為人體最大、最複雜的屈伸關節,膝關節就像一個軸承,在人體運動時承受著整個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膝關節由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脛骨和髖骨,以及腓骨、肌肉、肌腱、韌帶、軟骨、半月板、滑膜、滑囊等共同組成。在這些結構成分中,任何一處出現問題都可以引起膝關節不適。

長期跑步,膝蓋為什麼容易「中槍」?

競技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由此可見,高強度和過量的跑步確實會引發關節問題,但對於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跑步則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所以正確的運動方式能起到保護膝蓋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膝蓋承受著人體活動的各種衝擊力。體重50kg的人,站立時膝蓋負重為50kg;走路時增加至體重的兩倍;而爬山或者走樓梯時為體重的3~4倍;如果劇烈運動,比如打籃球或者踢足球,膝蓋承受的重量會達到體重的6倍左右;但是有的動作雖然不劇烈,但對膝蓋的影響卻特別大,比如蹲或跪,膝蓋的承重可達8倍。

因為膝關節的韌帶容易受傷。韌帶一旦受傷,膝關節的正常功能就會出現問題,人體的活動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並帶來不適、疼痛感。

臨床上,膝關節以內側副韌帶損傷最為常見,主要是因小腿脛骨外翻、外旋進而造成韌帶拉傷,這多發於突然的變向及變速類型運動,比如足球、籃球、羽毛球。當運動員急停、緊急變向、跌倒、踩空時,如果這個衝擊力使膝關節脛骨外翻(通常還會伴有脛骨外旋),就容易引起內側副韌帶的損傷。有20%至70%的內側副韌帶損傷同時伴有其它韌帶的損傷。由於內側副韌帶深層及後斜韌帶附著於內側半月板,因而有5%的內側副韌帶損傷伴有內側半月板的撕裂。此外,前十字韌帶損傷合併內側半月板損傷也較為常見,主要是因為膝關節過伸或過度外翻所致。

膝關節韌帶受傷後如何治療休養

範志奇提醒,膝關節韌帶急性損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立刻用冷水衝洗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目的。然後,在傷處覆蓋繃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並發骨折的,在加壓和包紮後需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4小時至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要注意,溫度不能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再出血。為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如果是前交叉韌帶斷裂或者部分斷裂,則需要手術縫合,術後外固定4周至6周。

患者基本痊癒後,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比如,每天在床上做抬腿運動。由於韌帶血液供應差,恢復起來比較慢,千萬不可操之過急,若造成韌帶二次撕裂,恢復時間會更長。患者在積極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鍊的同時,每天可堅持用熱水泡腳,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平時怎樣保護膝關節

多喝牛奶,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要多曬太陽。

膝關節怕冷、怕風、怕溼。所以膝關節的日常保養要注意少著涼、少受風、少接觸冷水。

運動前熱身10分鐘至15分鐘,適量做一些拉伸、原地彈跳、活動關節等準備活動。跑步節奏應從緩慢開始到逐漸加速。運動結束後做一些整理運動,如拉伸小腿後方和大腿前後方肌肉,持續10分鐘至15分鐘,有助於關節肌肉放鬆。

運動期間注意運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蓋受到來自腳下的直接衝擊。

出現膝蓋不適症狀時,適當減小運動量和運動頻率,避免進行劇烈跑、跳和負重運動。

平時多做腿部肌肉鍛鍊,如負重深蹲、貼牆練習等,儘量減少對膝蓋的壓力。

爬山的人,出發前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來回循環10分鐘,以加強對膝蓋的保護。

喜歡慢跑的人,要選擇一雙軟底、透氣、合腳的運動鞋;高強度訓練者3個月要換一雙鞋;中等強度訓練者半年換一雙鞋。腳部著地時腳跟應著地,依次為腳底、腳尖著地,讓整個腳底平穩滾過地面,並避免跳躍。

體重過重會傷害人的膝蓋,因此肥胖者應加強運動,少食脂肪含量高、糖分高的食物,減輕體重才能較好地保護膝蓋。

需要提醒的是,久坐不動比登山對膝關節的損傷還要大,因為長時間靜止不動,下肢血液循環緩慢,給膝關節的供血供氧都會大大減少,就像人體營養不良更容易生病一樣,膝關節的損傷會更加嚴重。因此,人到中老年要想保護膝關節、延緩膝關節的退化,合理運動是必須的。

範志奇建議,對於剛接觸運動的普通人,每周進行3次跑步,每次30到60分鐘,大約5公裡的距離即可滿足活動需求,具體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膝關節狀態不一樣。如果你的膝關節短期內出現酸脹不適,且恢復不了,一定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女子每月跑步200公裡,膝蓋總疼,檢查後發現:已磨成60歲的膝蓋
    有位年輕女子每月跑步200公裡,膝蓋總疼,經過檢查後發現,她的膝蓋已經磨成了60歲人的膝蓋,跑步卻跑出了膝蓋損傷,這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正確跑步?接下來就跟大家好好說說,望你能避開誤區。女子每月跑步200公裡,半月板和髖骨關節都受到了嚴重的磨損這位女子每月跑200公裡,按30天一個平均每天算下來,一天跑將近7公裡,這個習慣她堅持了3年。
  • 男子月跑300公裡受傷,醫生:已磨成60歲膝蓋,如何跑步不傷膝?
    近日,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史冬泉,接診了一名39歲膝關節損傷患者。這個患者是名跑友,平均月跑量300公裡。醫生表示這樣跑一年3600公裡的跑量,我的車一年才跑9000公裡,現在膝蓋已經是50、60歲人的狀況了,今後這名「大神」不適宜進行對膝關節有負擔的運動,但可以遊泳。
  • 跑步不傷膝蓋的方法——中醫如何防治膝關節損傷
    (一)比較常見的跑步傷膝原因及分析跑步導致的膝蓋損傷原因眾多,比較常見的是下面幾種。一則,跑量、跑速加得太多太猛為了全馬跑進330、300,為了10公裡跑進50分、40分,為了月跑量跑夠300公裡,500公裡……很多人常常不考慮自己的身體能否承受,只是拼命加大跑量和跑速,這樣就容易導致膝關節疼痛。
  • 60歲的人上下樓梯膝蓋疼,是怎麼回事?教你一個動作測膝蓋好壞
    除了血管老化比較常見以外,還有膝蓋受到磨損也很常見,尤其是在年輕時不注意保護膝蓋,經常運動、做重體力活動、體重過重(BMI超過24),都將會影響膝蓋的健康。當膝蓋處那層軟骨被磨損掉,周圍的骨頭再次長出,還容易出現骨刺。
  • 12個既運動又保護膝蓋的方法,非常實用!
    因為富有力量的膝周肌肉和韌帶,本就是「天然護膝」,要時常鍛鍊才能有勁兒。走跑長時間佩戴護膝,會代替一部分膝周肌肉功能,使肌肉力量慢慢衰弱,對保護膝蓋真的沒啥好處。03「跑步膝」是跑出來的嗎?並不是。長期跑步不是一定會患「跑步膝」。
  • 42歲男子膝蓋疼,卻被確診滑膜炎。醫生:百人有百症,早治早好
    膝蓋腫脹疼痛,走不了路,工作也耽誤了,特別是對於中年人來說,作為家庭的支柱,如果膝關節出現問題,無疑了增添了很大的壓力。孫先生今年42歲,白天跑滴滴,晚上做代駕,每天很辛苦就為了多掙點錢,能給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
  • 十堰60後「跑友」跑60公裡慶60歲生日 曾八次戰全馬
    醫生讓我多運動,改善身體狀況。」這年8月的一天,曹培文早早醒來,思考他會什麼運動?遊泳沒學過、羽毛球沒人打、玩籃球沒地方……最後,他選擇了簡單有效的運動——跑步。第二天,曹培文早早起床,穿著一雙舊球鞋,繞著村子跑步。屋後是成片的蓮花,跑累了摘蓮葉當扇子,採幾顆嫩蓮子當早餐,再慢慢走回家。
  • 每天跑步6公裡,數年後膝蓋軟骨磨得只剩一半,怎麼跑步不傷膝?
    冬天天氣冷,容易手腳冰涼,很多人開始跑步鍛鍊,讓身體變得更暖和,可以看到路上跑步鍛鍊的人更多了,仔細觀察了身邊跑步的年輕人,發現他們存在很多問題,如果不及時改正,會嚴重損傷膝軟骨。早在前幾年,網絡上就有新聞報導,有個小夥子每天堅持跑步6公裡,數年後膝蓋毀了,一檢查,發現膝蓋軟骨磨得就剩一半了,不禁讓人驚嘆,本想鍛鍊身體,沒想到最後卻傷害了身體。膝蓋軟骨是什麼?
  • 如何養護膝蓋,膝關節 什麼運動有助於膝蓋康復
    當膝伸直而股四頭肌鬆弛時,髕下部與股骨髁間窩輕輕接觸;當膝屈至90°時,髕上部與髁間窩接觸;當膝全屈時,整個髕骨的關節面緊貼髁間窩。膝關節在長期伸屈中,髕股之間反覆摩擦、互相撞擊,致使軟骨面被磨損而致髕骨勞損。時間長了就引起了磨損性損傷,出現活動不便、退變、跛行、殘疾等,如果用手按壓膝關節前方的髕骨,常有特殊的鈍痛和磨擦感。
  • 160斤妹子每天跑5公裡,膝蓋跑廢了!大體重人群能否用跑步減肥?
    記得之前看到過一條消息,說的是一位妹子有160斤重,每天跑5公裡,一個月之後就把膝蓋跑廢了,再也不能跑步了。所以現在很多體重大的人既想跑步,又不敢跑步,十分的糾結。其實,大體重的人是可以跑步的,科學的跑步是不會傷膝蓋的,還會強化膝蓋軟骨的。
  • 不保護好膝關節,小心你跑的步都白跑了!
    c.膝蓋長時間處於固定姿勢出現疼痛:對於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來說,由於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膝蓋會感到疼痛。患跑步膝的人久坐之後膝蓋也容易酸麻脹痛。跑步有利於膝蓋健康實際上,與久坐不運動相比,跑步有利於你的膝蓋健康。
  • 跑步後膝蓋外側、內側疼痛?跑步膝的原因和防治
    「跑步膝」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不經常運動的人常會受到影響。所有膝關節重複屈伸的運動都有可能引起膝蓋周圍疼痛。大概是因為跑步人群受此影響尤為突出,因此成了跑步特有的名詞。跑步時,膝關節承受身體重力以及地面的反衝力。
  • 「醫聊」越跑越疼?聽膝蓋說說怎樣讓跑步不受傷~
    醫聊第32期嗨~我是你的膝蓋骨。你在各種運動,尤其是跑步的時候特別需要我。我們家有三個兄弟,老大叫大腿骨(也叫股骨),老二叫小腿骨(也叫脛骨),小弟叫髕骨,我們共同組成了你的膝關節。然而跑步光有骨頭也不行,誰見過骷髏會跑步?
  • 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有位槓精醫生出場了……
    而是有位「槓精」醫生,查閱了大量最新文獻,想要用權威的信息和論證,來「挑戰」回答下跑步界的「老大難」問題: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話說,產生這種想法時,這位醫生正在遂昌的綠水青山間恣意地奔跑。迎面而來的,是滿目的蔥綠,清甜的空氣,還有姑娘們的笑靨如花。
  • 年紀大了,不打籃球則好,打完籃球,膝蓋就會痛,該怎麼辦?
    每次打完給膝蓋充分時間休息,養身籃球值得擁有。我也天天打球,膝蓋之前也疼,買個好點的護膝還是很有必要的,現在每天帶護膝打兩個多小時感覺好多了,而且我打球幾乎每個球都是跑跳或者原地起跳,打球膝蓋有損傷很正常,長期打球必須得懂得保護好自己才能達到運動目的。
  • 每天跑5公裡、10公裡,對膝蓋好還是壞?健身達人幫你解答!
    導語:現如今最常見的運動方式就是跑步了,有些人每天5公裡、10公裡的跑量,其實跑量並不算大,甚至是有厲害的人能夠一天跑到15公裡或者是20公裡,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跑步的人膝蓋是沒有問題的,而有些人跑步的時候膝蓋卻出現了不少的問題,這實際上是與自己本身體質的原因有著很大的關係。
  • 摒棄毀膝蓋的6個壞習慣!骨科醫生教你一套護膝操
    從猿進化成人,從四肢行走進化成兩腳直立行走,膝蓋在人類快速的進化過程中,承受了它本不該承受之重!因此很多朋友飽受膝關節病痛的折磨。下面醫生先教您一套膝蓋保健動作,再告訴你生活中哪些壞習慣在損傷膝蓋,您至少中一個。5個鍛鍊保護膝關節的動作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才能更好地保護膝關節。
  • 60歲大爺堅持日行萬步,沒到兩個月,膝蓋卻「壞」了,是何原因?
    受這種觀念的影響,今年60歲的張大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出門走路。但是堅持了兩個月以後,最近膝蓋變得紅腫疼痛,連正常的走路也受到了影響。大爺來到醫院做檢查,醫生告訴他,膝關節磨損嚴重,膝蓋壞了。大爺疑惑,表示每天都日行萬步,應該達到鍛鍊了呀,這膝蓋怎麼會壞?
  • 4個拉伸動作,避開跑後膝蓋痛!
    絕大部分所有跑步的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膝蓋不舒服的情況,甚至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跑步膝」。 其實臨床上並沒有跑步膝這個說法,因為「跑步膝」大多是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的,很多人就將這些膝蓋疼痛稱為跑步膝了。
  • 膝痛怎麼辦?醫生:「護膝運動」做起來,讓膝蓋強壯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在我的門診病患中,經常會有人和我反應,膝蓋前疼痛,往往是在上下樓時特別明顯,甚者會在下樓梯或是走下坡路的時候,腿打軟。這些病人大多都是五十歲左右的,50歲這個年齡,關節已經使用了50年,如果這些年對自己的關節使用量比較大,也沒有太注意做過保護,那麼這就相當於身體給我們提了個醒,告訴我們要保護關節了,一、通過鍛鍊讓膝蓋強壯正常兩個關節當中是有軟骨的,隨著軟骨磨損之後它就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