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重踩油門」,新零售或成三文魚未來發展新趨勢?

2020-12-22 騰訊網

全文共1071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天氣逐漸炎熱,國內的新冠疫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沉寂了兩三個月的餐飲業終於「重踩油門」,開始回歸正軌。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以餐飲業為主要消費渠道的部分水產品,例如三文魚的銷售,逐漸回溫。只是相較於餐飲行業,三文魚新零售銷售板塊發展或將更加強勁。

價格下跌,產量增加,

下半年預計出現供給過剩

從全球大範圍來看,自歐美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來,三文魚的價格較疫情前下跌了 30%,航空運輸「客改貨」成為普遍現象,也大大增加了物流難度。國外三文魚企業壓力頗大。

在此情況下,全球三文魚的產量仍在上升。根據 SpareBank Markets 1 分析師 Thomas Myrholt 的預測,2020 年光是挪威三文魚的產量就將增加 7-9%,且因為目前消費者需求低迷,2020 年下半年或將出現供給過剩的情況。

危機改變習慣,

三文魚新零售或成未來趨勢

受疫情的不可抗力的影響,在餐飲行業不得已「急剎車」時,新零售銷售及家庭消費開始上升。

相對於國外三文魚行業的困境,國內的三文魚生產商在面對成本增加、價格下降等負面市場陣痛時,表現得則更加靈活,為解決全球三文魚困境給出了「中國答案」。

國內三文魚行業的消費量雖然大部分都是依靠酒店餐飲,但是隨著早前新零售電商和物流行業的崛起,三文魚行業早已轉變發展模式,將一部分銷售重心轉移到新零售電商版塊。此次疫情,更是給三文魚新零售行業帶來了機遇。

在當前形勢下,比起外出就餐,消費者們顯然更傾向於居家鑽研廚藝,因此,輕包裝、易烹飪或者開袋即食的三文魚產品無疑更能博得消費者的青睞

以盒馬鮮生、蘇鮮生等大型商超電商為首的新零售平臺,早已蓄勢待發,利用自身成熟的水產供應鏈,充足供應冰鮮水產品和養殖魚類,同時保證水產品的安全可追溯,滿足市民餐桌需求。

除此之外,伴隨著物流行業的積極復工,消費者們只要在生鮮 APP 上點下訂單,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特色鮮味。

至於暫時的供給過剩也不必太過擔憂,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餐飲業已經慢慢「踩起油門」,準備強勢回歸,並不會讓市場等待太久。

等到餐飲業回歸後,消費者的需求也會逐步上升,到時生產商有充足的供應應對需求,也不會造成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引發不必要的銷售動蕩。

改革從未停止,創新仍不止步。全球三文魚產業看似發展平穩,實則仍存在諸多弊端,需要形成更加緊密的供應鏈和價值鏈

危機只是暫時的,從危機中吸取的寶貴經驗便是最大的機遇。我們有理由相信,疫情結束後,三文魚需求將恢復強勁,而全球三文魚產業也會在此次危機中,獲得新的前進指南。

相關焦點

  • 洞悉餐飲業現狀與未來
    同時,受到疫情影響,一些餐飲企業無法正常開業,這倒逼它們將自己的食材、調味品、招牌菜等開發成可供零售的標準化商品,最終藉助零售渠道或者自己的官方微商城賣給消費者,餐飲零售化的進程被大大加速。  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也認為,零售化餐飲食品未來會和到店餐飲「平起平坐」,會成為繼外賣之後,餐飲行業下一個強勁的增長點。
  • 「一人食」會成為疫情過後餐飲業的新趨勢嗎?
    2020年由於疫情的原因,讓餐飲業陷入低谷,幾乎所有人都悲觀地認為餐飲業沒希望了,認為現在投身於餐飲業無異於「自殺」!可資本是從來不會說謊的。今年上半年,餐飲行業獲得融資的企業超過20家,其中不少是得到了億元以上的投資。
  • 警惕「掛著空擋踩油門」
    可實際上轉了一圈,一套流程走完,存在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改革發展仍是原地踏步,就像是「掛著空擋踩油門」。一輛車要想翻山越嶺,必須掛上檔、踩油門,才可疾速行駛、不斷前行。幹工作、促發展、搞服務也是如此,沒有實打實的鑽「矛盾窩」、接「燙手芋」,在「矛盾窩」門口轉轉不敢進去,對「燙手芋」輕拿輕放。問題沒有解決一縷,工作就定然沒有一絲進步。
  • 臺灣臺中房市新趨勢:逐地鐵而居
    臺灣省臺中市重大建設與投資不斷,加上中科園區5萬名科技族群帶旺房市與百貨零售餐飲業,這批科技族群,原本是沿著74號線快速道路匝道附近購屋置產,隨著臺中地鐵綠線即將開通,地鐵藍線也緊鑼密鼓規劃中,「逐地鐵而居」的軌道經濟,預料將成為引領臺中房地產未來10年發展的新趨勢。
  • 豈能掛著空擋踩油門
    新華社蘭州11月17日電題:豈能掛著空擋踩油門新華社記者姜偉超甘肅省人社廳在人才引進上不甘放權、頂風設卡,近日被甘肅省委省政府通報查處。在「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的當下,仍有一些地方、單位、行業、領域的個別官員因貪戀手中權力,用「土政策」抵銷「好政策」,掛著空擋踩油門,讓中央的改革措施在他們那裡空轉,形成阻礙改革進程、拖累地方發展的「中梗阻」。這種頑疾,必須嚴查不怠、徹底解決。甘肅省今年2月出臺新的人才引進政策,將引進高層次人才由過去的事前審批改為事後備案。
  • 離合器與油門交換位置,就不會踩錯剎車?
    汽車的發展歷史已經有一百多年,這種布局經歷了長時間的檢驗,被驗證是最合理的。首先我們來細數一下駕駛員需要操作的東西:方向盤、換擋杆、方向燈、雨刮器、手剎、儀錶板各類按鈕、油門、離合器、剎車。駕駛員可以用於操控這些部件的身體部分只有兩隻手和兩隻腳。
  • 新零售開啟消費新場景·吾禾鮮森
    新零售 New Retail  餐飲行業新風口  後疫情時代 各地餐飲業經濟復甦  Economicrecovery of catering industry  新冠疫情發生後,全國絕大部分的餐飲企業都關閉了堂食,其發展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危急時刻,企業紛紛自救,加大「數位化」轉型,開啟餐飲+新零售消費新場景以應對挑戰,尋求突圍之路。
  • 「返場」後的下半場 鄭州餐飲業拼什麼
    原標題: 「返場」後的下半場 餐飲業拼什麼上半年,鄭州餐飲行業開拓外賣自救、試水線上新零售,多位餐飲老闆認為下半年要更注重練內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猶如一場來勢洶洶的森林大火,使原本欣欣向榮的餐飲生態遭到破壞:有餐飲街上的店鋪半數關門轉讓;即便復工之後,很多餐飲店營收也長時間維持在去年同期的兩三成。
  • 馬雲曾提出的新零售概念,21年或可基本實現!
    據《騰訊營銷洞察》數據表示,2020年中國社交零售的滲透率目前以達到71%。通過線上社交媒體、社交電商,或在其他線上媒介通過KOL和社群的方式購買決策產品,已經從零售行業的新趨勢成發展為主流趨勢。 新零售的概念,在過去的2020年裡已經初步展現。
  • 後疫情時代 餐飲業復甦之路該何去何從?
    一、後疫情時期,餐飲業迎來發展新趨勢   「年夜飯退訂、食材囤積、歇業抗疫、關店止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中國餐飲業一次大震動。據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 開車時右腳控制油門和剎車,右腳怎麼踩才是正確姿勢,你先踩哪個
    汽車發展史在汽車發展的過程中,手動擋汽車一開始是左腳控制離合,右腳控制剎車和油門的。等到自動變速箱出現後,離合器被取消了,但是油門和剎車卻被保留了下來。駕駛習慣現在自動擋車型在中國已經非常普及,有的人會設想,為何不把油門剎車設計成一邊一個呢?理論上說是可以的,但如果形成這樣的不良習慣,一旦駕駛手動擋車型,駕駛者誤把油門當剎車的可能性會更高。
  • 鄭州餐飲業的新變化:麵食、粉類快餐店試水中央廚房,半成品外賣受...
    馬千惠/文 王訪賢/圖【上半場】【回溯】餐飲業加速轉型線上,外賣成首選自救措施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1月~2月全國餐飲業收入為4194億元,同比下降43.1%。【變化】麵食、粉類中式快餐店,試水中央廚房線上新零售但是,對於以麵食、粉類為主的中式快餐店來說,外賣、新零售這種線上銷售模式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配送時間的長短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口感和顧客的消費體驗。
  • 空擋踩油門,會傷車嗎?
    針對「不小心空擋踩油門了,對車有影響嗎?」這一問題,實事求是的講,如果只是短時間、偶爾發生的一次,即使發動機轉速瞬間達到4000、5000轉,對車的影響也可以小到忽略不計。現在發動機的製造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脆弱。
  • 自動擋的車是一隻腳踩油門剎車,還是兩隻腳各控制油門剎車?
    自動擋的車是一隻腳踩油門剎車,還是兩隻腳各控制油門剎車?在我們考取駕照的時候,所用的車型都是手動擋的車型,這是為何?當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手動擋有三個踏板,而自動擋有兩個踏板,並且都是在靠右的位置,這是為了用一隻腳控制油門和剎車,也是涉及到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控制問題,防止誤操作油門當剎車。為何現在自動擋車型越來越受歡迎,原因就是簡單好開,那怎麼樣才能開好自動擋汽車呢,是用一隻腳,還是兩隻腳?我們來探討一下,希望能對一些朋友有所幫助,做到安全駕駛。
  • 新手開車右腳正確踩油門和剎車的方法
    對於新司機來說開車時右腳該怎麼放,很多人都錯了,當我們腳不踩油門時就應該把腳放在剎車上,如有這個習慣非常好,沒毛病。你不踩油門了意味著可能你想停車或是減速快到紅綠了。我們的左腳開車時是用不到的,只有在手波車換檔時需要左腳踩離合,右腳要控制油門和剎車,你的右腳要麼在油門上,要麼在剎車上,這一點是肯定的,你必須這麼做,也只能這麼做,因為你的右腳沒地方放。我們右腳放的位置要以剎車為主的地方,即跟剎車是垂直的,要踩油門時腳跟不動,只移動我們的腳尖去踩油門。我們踩油門大多數都是輕輕踩,踩得比較淺,大油門踩到底的時候比較少。
  • 人人都在談的餐飲新零售,一家牛排檔口是怎麼做的?
    今年3月,海底撈正式推出「開飯了」,通過電商平臺和自有APP進行售賣;兩個月後,西貝旗下新零售品牌「賈國龍功夫菜」落戶天津開發區……眾多大品牌紛紛轉進新零售市場,這給許多餐飲釋放了一個信號:餐飲未來的角逐將會在新零售市場中上演。在技術與概念的推動下,餐飲行業整體都在進行一場全方位的變革。
  • 盤點70個新零售案例發現他們都踩了這個坑
    這簡直是一部餐飲業的《冰與火之歌》。在2018年,餐飲新零售的風頭一時無兩。到了今年,餐飲新零售卻頻頻遇冷,諸多項目或夭折、或轉型、或調整,許多產品的銷量也不盡如人意,唱衰之聲漸漸興起……餐飲新零售還能不能做?怎麼做?有哪些坑千萬不能踩?內參君統計並探訪了70家餐飲品牌的零售業務現狀,且來一看究竟。
  • 開車需要養成好習慣:在不踩油門時,腳最應該放在剎車上
    如今的科技發展,非常的迅猛,在汽車的製造業上也是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我們開手動擋的車子時,可能離合,油門跟剎車之間的配合會讓很多人手足無措,而現在的車子幾乎全部都成了自動擋,沒有了離合,開起來也方便多了。但是即便如此,對於一個新手司機來說,開車上路還是會顯得非常的緊張。
  • 餐飲發展分析報告:疫情之下的餐飲業 誰會是活下來的那一個?
    也就是說,於行業的長遠發展而言,一場衝擊也是洗牌,幫消費者篩出優秀企業。對比2003年非典時期餐飲行業波動數據顯示,在當年非典疫情較重的5月份,全國餐飲業零售額同比下降15.5%;但到了6月份,全國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3.4%,一舉扭轉了5月份負增長的被動局面。
  • 餐飲業又要「斷炊」?這些股票不淡定了,專家:整體影響有限!
    來源:e公司北京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各地紛紛下架產品,三文魚頓時成為眾矢之的。疫情之後正在復甦的餐飲行業遭受突如其來的襲擊,不少經營日料生魚片的餐廳消費額頃刻間下滑過半。疫情之下,靜待覆蘇的餐飲業會否遭遇二次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