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未放棄過變得更好,事情也總會有所轉機,或早或晚,但該來的始終會到來。」
文/大象跳舞(微信公眾號:大象跳舞)
新春剛過,21年的工作眼看著又要緊鑼密鼓地開始了。長假歸來,大家免不了需要調整適應一下,正好借這個機會,和各位品牌營銷從業的小夥伴們聊聊天。
一起回顧一下,這不平凡的2020年,也一起聊聊21年已然在發生的機遇與變化。
回顧2020
2020年,每一個品牌人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本想著大幹一場的時候,突如其來的「黑天鵝」打亂了我們所有的規劃與準備。
2020年疫情限制了人們的出行自由,也澆滅了春節期間的消費欲望。餐飲業、娛樂業、消費品行業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非常時期,就要出奇制勝。
面臨危機,不同品牌用盡十八般武藝闖關,藉助線下餐飲轉外賣、線下轉電商、「全民皆兵」做銷售、促銷「造節」拉消費等一系類方法,尋求自救。
疫情倒逼品牌轉型,也推動了消費品行業的快速轉變。
轉變一:商品供應鏈發生轉變
上半年,國內受疫情影響,商家們紛紛開始做直播帶貨求自救,除了品牌門店以外,廠家與批發商也開始直接面向消費者做生意。同時頭部主播開始興建供應鏈,整合消費品上遊渠道資源博出位。
轉看下半年,國內疫情基本得到遏制,消費形式轉好,但海外疫情實在不爭氣,很多原本做外貿易的boss直接轉內銷。沒辦法,為了生活。
而直播帶貨的風頭大熱,吸引了大量廠家和批發商的入局,供應鏈縮短,商品得以直達消費者,令後者拿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也讓前者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轉變二:社交零售模式崛起
2020年,是「社交零售」和「內容電商」井噴式發展的一年。
如果2019年,我們可能還覺得拼多多是向生活低了頭,抖音上都是段子手,直播帶貨騙子多。
那麼2020年,你卻會發現自己家在上次直播間的囤貨還沒用完,發現爸媽已經開始深陷「拼團」和直播購物,無法自拔。
據《騰訊營銷洞察》數據表示,2020年中國社交零售的滲透率目前以達到71%。通過線上社交媒體、社交電商,或在其他線上媒介通過KOL和社群的方式購買決策產品,已經從零售行業的新趨勢成發展為主流趨勢。
新零售的概念,在過去的2020年裡已經初步展現。
轉變三:社交零售渠道「雙向」下沉
社交零售的利好,確實在2020年影響了千家萬戶。
首先是,受社交零售影響的消費人群的年齡段下沉到了中老年人。
他們更樂比較,傾社群,愛拼購,他們更容易被商品介紹信息激發興趣,也更願意在家人或朋友的社群裡主動參與拼團裂變,湊實惠。
其次是,受社交零售影響的消費地域已經開始滲透到3-4線城市。
ta們對顏值在線的商品情有獨鍾,並且更願意接受KOL/KOC的種草與互動。
社交零售,無論是從消費人群的年齡段上還是地域分布上,在2020年都深入影響了更多的人。
2020年確實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僅僅是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困難,還有其對於社會、對於我們個人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曾到來。
擁抱2021
2021年,我們堅定決心奮進,相比過去,我們更勇於擁抱變化。
隨著中國國力日益強盛,供應鏈飛速革新,社交零售大勢所趨,屬於國民品牌崛起的機遇正在到來。
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御泥坊,悅詩風吟,元氣森林,認領一頭牛,王飽飽,wonderlab,鍾薛高,泡泡瑪特等新興起的國貨之光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然而,新興品牌的崛起路徑也和傳統品牌的發展有著很多的不同之處。
不同一:傳統品牌以貨為本,新興品牌以用戶為本
傳統品牌實體門店的導購話術、銷售技巧,還是傳統電商的詳情頁展示、專題頁展示都是基於貨品的特點,單方向對用戶去輸出內容講解產品優勢賣點。我們很難在用戶進店之前,準確的把握到消費需求。
而新零售品牌是通過KOL/KOC的內容種草,社交媒體,社交電商的成交引導,都是在基於用戶喜好的基礎上傳播商品價值,品牌通過社交媒體的互動,不斷觸及並積累更多喜愛品牌的目標用戶。最終基於用戶需求購買成交。
不同二:傳統品牌單一渠道布局,新興品牌多渠道並行
傳統零售品牌的布局多經歷過直營、加盟、聯營、代理的發展路徑。從最初的街鋪到後來的百貨大樓和購物中心,開店是零售人開疆拓土的必經之路。而實體,也是零售的根源所在。
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似乎再一次告訴我們滿足於實體單一的渠道布局似乎已經不夠了。品牌要更加重視電商和社交新零售的探索與布局。
新興品牌在渠道布局方面更加多元,多變。社交零售,直播帶貨,線下實體等等,基於品牌產品用戶特點的不同有所側重。
以新興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為例,3年實現上市的完美日記正是發家於社交平臺的商業典型。品牌初期紮根小紅書,通過內容種草打響知名度,沉澱了一定品牌影響力後,配合天貓電商形成閉環,再通過布局一二線城市為主的購物中心-門店深入品牌的實體根基,最終實現了社交零售+電商+線下實體的三管齊下。
不同三:傳統品牌 規模性廣告大滲透,新興品牌品牌價值的精細化運營
電視廣告,明星代言,線下商超密集滲透,是傳統品牌最常見的廣告打法。這種大滲透、大渠道的方法,在信息條件相對閉塞的過去是沒問題的。而對於當下的今天,顯然已經不適合了,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
遺憾的是,大多數品牌雖然意識到了新媒體廣告的重要性,但在廣告投放策略上,仍舊採用過去大規模甚至有些盲目的方式。新媒體生態非常複雜且多元化,對此缺乏了解的人貿然進行廣告投放,很難有效果收益,同時嚴重浪費預算。
不太懂營銷也不太懂網紅,但希望可以找到網紅營銷種草或者賣貨。都需要專業新媒體營銷運營團隊,來幫助品牌避免踩坑。
我們上文中所聊到在社交零售、新媒體平臺崛起的新興品牌無一例外,都是在品牌價值精細化運營的基礎上,配合營銷計劃,有策略性地有節奏地進行效果投放,最終實現了品牌的超越。
結語
放眼當下,國內市場空前利好,又迎來社交新零售井噴式發展。
也許2021年,是品牌人大有可為的一年。
最後,祝福各位品牌小夥伴們,鵬程萬裡,牛氣沖天。
2021年,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