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天浴》:從一名少女的隕落,見證人性的罪惡與救贖

2021-01-08 舒容說

嚴歌苓的小說,總是寥寥數語,便使故事裡的情緒潛入骨髓,久難抹去。她對小人物的關懷以及人性的洞悉,折射出深刻的哲思與巨大的悲憫,同時又具有高度的藝術魅力。《天浴》是她的短篇代表作之一,純真無邪的少女被集體罪惡狠狠拽入深淵直至香消玉損,在極惡與極善碰撞中,徒留幻滅的絕望。後來陳衝執導了同名電影,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李小璐也由此成為了最年輕的金馬獎影后,直到現在,也沒人能超越她的這項成就。然而,人們過多關注頭銜本身,卻忽略了融入這部電影需要消耗的心力,在價值觀尚未牢穩的年紀,帶來的影響是一生的。

01天浴:罪惡的伊始與最後的救贖

故事在廣播體操中拉開序幕,整齊的隊伍,乾淨的白襯衫,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蛋,透著無盡的美好,當時正趕上「上山下鄉」,文秀也是其中一員。臨行前,母親為她洗澡,父親為她準備乾淨的衣服,愛慕她的男孩子羞澀地送來了萬花筒。文秀懷揣著對瑰麗世界的好奇與喜悅,踏上了徵程,那時她還沒有意識到前路的荊棘險峻。

廠裡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唯一的娛樂便是看電影。在暗黑的場景下,總有不明所以的手伸過來,傲嬌的文秀狠狠大罵,戳破了大家心知肚明的「隱秘」,於是她被領導派去和老金學放牧。

偌大的草原上只有一頂帳篷,條件十分艱苦,文秀自然是不情願與老金同住,但有人告訴她,老金年輕時因與人產生糾紛,失掉了「命根兒」,大可放心。老金是藏族人,大約四十來歲,面相有些兇狠,卻是個老好人,他喜歡唱歌,像羊哭,像馬笑,聽得文秀從坡上軲轆下去,似乎聽到了自己的心事和夢想。

老金對文秀很好,文秀喜歡洗澡,老金便在山坡上挖了個大坑,墊上黑塑料布,用遠處馱來兩袋子水灌滿,為文秀建造了一個天然浴池,文秀欣喜萬分,撲通就跳入了被曬得暖洋洋的浴池,她晃動著白嫩的身子,「如同投在水裡被水搖亂的白月亮」。

然而,這般美色怎會不引來注目,兩個趕著嫠牛的男人不懷好意地走來,老金情急之下按下了扳機,他們落荒而逃。文秀大笑,她看到了保護自己的老金,卻沒有看到這只是罪惡的伊始。

轉眼六個月過去了,文秀換上了包袱裡乾淨的衣服,梳著整齊的辮子,在領口圍上絲巾,痴痴地等著來接她回去的人,然而,日升日落,她卻始終沒有等到。

直到一天,來了一個供銷員,他告訴文秀,場部的女知青早就憑藉關係和人緣,遷返回城了,對於文秀這種沒錢沒勢的姑娘,僅有的資本便是身體和臉蛋了。回家心切的文秀,來不及思量權衡,一頭扎進唯一的出路裡。

得逞的供銷員唱著歌走了, 承諾不久後就會來接她。歸來的老金心痛不已,他騎著馬兒到十裡開外的小河為她打來清水,對文秀而言,洗乾淨就可以當一切沒有發生,就如同她偷偷摸一下自己,身體就會復原了一般。

文秀天真地以為奉獻自己可以換回成都的戶口和工作,她看不穿這拙劣的謊言,更看不透蘋果只是供銷員對被徵服獵物的「嘉獎」,文秀用稚嫩的雙手環抱著這希望之果。

文秀沒有等來接她回家的人,卻等來了接二連三「關緊」的人,她一個也不敢惹,只好乖乖順從。有時候一天好幾撥,一個剛走,下個就來,在這樣的境遇下,曾經的倔強、清高不復存在,她變得放浪形骸,沒有任何尊嚴可言。

文秀懷孕了,男人們都避而遠之,躺在醫院的文秀,血和淚還沒有流幹,又被「張三趾」凌辱,人性的惡,真是毛骨悚然。

最終,文秀倒在了天浴池裡,那是最後的救贖,洗淨汙濁的一生,在大自然裡還她聖潔如初。

02關係中的強與弱

那些聞聲而來的男人們身份各異,有當地牧民,有供銷員,有場部領導,或者同為知青,他們處境不同,彼此間還有壓制抗衡,但在文秀面前,他們都變成了強者,只需「男人」這個集體姓名,便可以肆意擺弄這個瘦弱的姑娘,甚至連一句交談都不需要。

《路西法效應》裡曾經揭露過一個殘酷的事實,絕對的強弱關係,會讓好人也變成壞人。當關係中的強與弱不置可否,擁有絕對權力的一方便會肆意將惡施加於對方,暴露最原始的欲望,真實無德,而想要藉助對方的強分得一杯羹的弱者,更多是被強者灼傷吞噬,連原本擁有的東西也喪失了。

在這些關係裡,文秀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弱者,如果說她犯了什麼錯,大概就是沒有將自我堅持到底,在人際關係的博弈中,只要陷低一級,下一道防線馬上就會被衝破,直至跌入深淵,再無翻身的可能。在男性擁有極大話語權的背景下,女性往往是失聲的,她們能做的,便是以最屈辱、最原始的方式得以存活,哪怕是死去,依然是無聲無息的,又有誰會在意呢?

03一生所見,皆是荒漠,而非花園

文秀曾經想過像「張三趾」一樣,打掉自己的腳趾就能以殘疾的名義回家了,可她下不去手,他人的摧殘已經讓自己面目全非,何苦還要對自己這般殘忍,她輕輕地在老金黝黑的臉上吻了一下,請他幫忙,忽而,文秀變了主意,她擺弄自己的頭髮,將散開的辮子重新綁上,眼神裡透露著決絕與淡然,老金讀懂了文秀的意思,自己也隨她一起去了。

文秀不惜一切代價地想要回家,為何會在幾秒之內改變主意?或許是她意識到,就算回去又怎樣呢,她已是滿目瘡痍,她的世界裡只剩荒漠,再無花園。她決定付出完整的生命,來抵抗這張牙舞爪的世界與窮兇極惡的人性,再沒有希望,也沒有絕望。

與她一同而去的老金,覺得自己齊全了,就是這樣一個被嘲笑「算不上男人的男人」,在時代的洪流下,堅守著自己的本真,用極善給予文秀最後的一絲慰藉,與顛倒的世界抗爭,完成一場人性的救贖。

或許我們還記得,那個拿著萬花筒眺望世界的年輕少女,當純潔無暇的羔羊被推到人類動物性的欲望面前,她成為時代的犧牲品,被裹挾著陷入泥沙俱下的洪流中,巨大的苦難和人生的劇變,讓一切顯得荒誕而諷刺。

04結語

僅作為一個局外人去旁觀這個故事,都足夠壓抑痛心,對於參與其創作的人而言,有些東西會如同烙印般刻入生命。客觀講,很難想像年僅16歲的李小璐,是如何掙扎著融入其中的,在採訪中她說,「這部劇讓我很有陰影,我好害怕」,她達到了旁人難以企及的藝術巔峰,卻再也不願去觸碰,所謂的榮譽,於她而言或許只是一種無聲的悲愴,以至於之後的演藝生涯裡,她拒絕了一切藝術電影,只接輕鬆的戲。有人說,李小璐是被「網紅感」毀掉的演員,但看過了《天浴》,很多東西就理解了,過早見識了人性,便很難再去探究它的本來面目,因為害怕,寧願活在虛妄中。

想起周國平寫茨威格的創作軌跡,從詩歌,途徑戲劇、小說、傳記,從空靈意境到煙火生活,在掙扎與撕裂中,他努力墜入世俗,卻不能被世俗所接受,使得他最終走向了崩壞,自絕人寰。下墜是容易的,但過程中也承載著巨大的空虛和不可比擬之痛。

沒有誰的一生是容易的,我們總是嘗試打破邊界,卻常常忽視尋找邊界,不論在怎樣的境遇下,維持本真,保持善良,才能在人生之路行得輕鬆,找到內心的歸屬。

-end-

相關焦點

  • 天浴 莫與時代同謀 或被時代謀殺
    三個美麗的女性 一部殘忍的電影嚴歌苓陳衝李小璐一部被封禁的知青電影代表作,看完你也許也會贊同封禁。《天浴》反映了一個成都少女秀秀,在歷史浩劫中殘酷無助的人生歷程,1999年,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十大最佳影片。
  • 嚴歌苓 | 她用自己寫的故事顛覆了女性小說千百年來的套路
    ▲嚴歌苓而高曉鬆口中這個,顛覆了千百年套路終讓女性獲得解放的人,就是旅美女作家、奧斯卡最佳編劇獎評委嚴歌苓,作為女性作家,嚴歌苓一直致力於對人性尤其是女性這個群體的挖掘與書寫。   男權社會下的她們,淪為男人的玩具    《天浴》與《少女小漁》   嚴歌苓早期作品多以少女的視角來敘述,以《少女小漁》與《天浴》為例,著重於揭露社會黑暗面,展現那個時代的女性,在男尊女卑的禁錮之下的悲慘命運,在這兩部作品之中,女性已經退化成一個標籤
  • 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嚴歌苓
    多姿多彩的生活經驗,中西往返的旅居經歷,讓嚴歌苓的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傳奇身份嚴歌苓是享譽世界文壇的華人作家,「多產、高質、涉獵廣」的特點讓她成為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 兵敗媽閣之前,嚴歌苓的三次電影圍城
    大段的文學性旁白原封不動地從原著中照搬過來,人像諸多卻空洞單一,無聊的戒賭宣傳片,李少紅顯然缺少足夠的把控力,最終落入了嚴歌苓文學敘事的窠臼。嚴歌苓,這個被稱為張藝謀和馮小剛們離不開的女人,身後是半部電影史。粗略一算,嚴歌苓已經有十幾部小說被搬上大銀幕,早年較著名的有《天浴》《少女小漁》,近幾年有張藝謀改編的《金陵十三釵》《歸來》,以及陳凱歌請嚴歌苓編劇的《梅蘭芳》。
  • 《天浴》女知青為回城出賣自己,撕裂人性的醜惡
    《天浴》是嚴歌苓的一部短篇小說,也是她的代表作。1996年首次發表,1998年根據小說改編成電影《天浴》上映,曾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多個獎項。小說以大時代的特殊時期為背景,描述了來自城市,天真純潔的少女文秀的故事。
  • 2次婚變,無數作品驚為天人:嚴歌苓用生命書寫了歷史的讚歌
    在這樣的環境下,嚴歌苓偷偷摸摸的閱讀了大量西方經典小說,《唐璜》、《堂吉訶德》、《安娜卡列尼娜》,這些小說讓她看到了現狀以外的世界和生活,創作在她心中埋下了種子。60年代的中國內部正經歷巨變,加之越南和蘇聯的騷擾,中越戰爭、紅色高棉的威脅,嚴歌苓義無反顧地參加了對中越戰爭的支援,成為一名戰地記者。
  • 嚴歌苓:扶桑是最強大的女人
    美籍華人,著名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電影《金陵十三釵》《天浴》《梅蘭芳
  • 名導背後的女人,曾經成就中國半個電影史,嚴歌苓為何如此優秀?
    例如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馮小剛的《芳華》、陳凱歌的《梅豔芳》、李小璐封影后的《天浴》、劉若英一舉成名的《少女小漁》、孫儷的《小姨多鶴》。她的祖父是留美博士,也是位中文翻譯工作者,她的父母也都在演藝圈從事工作,父親是一名作家兼編劇,母親則是一名話劇演員。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嚴歌苓也成為了一名作家,之後更是成為中國影壇極具盛名的一位編劇。
  • 患有抑鬱症,終身無法生育,美女作家嚴歌苓如何收穫幸福人生?
    少女嚴歌苓 原來,男軍官遇到了比他長几歲的女人,並把嚴歌苓寫的信給她看了,那個女人覺得這件事很嚴重。 從越戰中歸來的嚴歌苓,寫下了一批敘事詩,並且全部得到發表。 那時候,酷愛跳舞的嚴歌苓突然明白,命運也許早就為她鋪好了另一條路——寫作。 這一年,嚴歌苓年僅19歲,從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藝兵,轉變為一名職業作家。
  • 每周好書:嚴歌苓之《金陵十三釵》_盛大電子書_電子書新聞-中關村...
    作者簡介:    嚴歌苓,著名旅美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0年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寫作碩士學位。嚴歌苓二十歲時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創作有《少女小漁》、《天浴》、《扶桑》、《人寰》、《白蛇》、《一個女人的史詩》、《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赴宴者》、《霜降》等一系列優秀的文學作品。她的作品充滿鮮活的生命力,具有強烈的故事性、畫面性,其生動流暢的語言,細膩準確的描寫,引起了海內外讀者的廣泛關注,深受各界好評。
  • 《天浴》她將身體獻給禽獸換取回家的路,卻被埋葬在遙遠的雪山
    》是當代作家嚴歌苓創作的短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996年。《天浴》因為政治敏感和裸露雙重因素,一度作為著名的「禁片」,但這部小說卻是值得我們好好讀一讀。小說講述了文化大革命晚期,一個城市女孩如何從開放到凋落,美好短暫的一生。故事很短,十幾歲的人生,但故事給人的震撼卻很長,它將人世間的親情、愛情、欲望、自私、冷漠以及那個特殊時代人性中的殘酷揭露得淋漓盡致,讓人難過。
  • 《天浴》:她將身體獻給禽獸換取回家的路,卻被埋葬在遙遠的雪山
    作者 l 東坡琅《天浴》是當代作家嚴歌苓創作的短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996年。由它改編的同名電影於1998年2月19日在新加坡首映;同年獲得第3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還被時代周刊雜誌選入年度全球十大佳片。《天浴》因為政治敏感和裸露雙重因素,一度作為著名的「禁片」,但這部小說卻是值得我們好好讀一讀。
  • 《天浴》:被禁的都是好電影.
    這部由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還真是挺久遠,98年的,那時候還不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那時候主演李小璐還沒削尖她的下巴。。。言歸正傳。《天浴》為什麼被禁?因為這部電影非常殘酷地揭示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知青下鄉的一些血淚史。除了政治因素外,還有一些18禁的鏡頭。
  • 她為何不懂電影《天浴》裡的全裸鏡頭?
    《我只流三次淚》但,真正讓李小璐聲名鵲起的,是她在16歲時出演的電影《天浴》。《天浴》為李小璐帶去了數不盡的榮譽,她一躍成為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后」,但她自己曾說過,拍過《天浴》,是她人生最大汙點。故事女主角文秀(李小璐飾),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
  • 《少女小漁》四類邊緣性人物性格中,看嚴歌苓對人心、人性的思考
    嚴歌苓的文字總是讓人慾罷不能。常常看到很多人講,入了嚴歌苓的坑,便很難讀的進別的女作家的書。她的文字細膩、柔美、深刻且發人深思。或許本身做為移民者的身份,讓她對留學生與移民生活的現狀感受更為深刻。嚴歌苓在《少女小漁》中塑造了很多令人熟悉的邊緣性人物形象,有乞求用物質填滿內心空虛的寫字樓小姐,有不食其力,出賣自己換取錢財的老頭,有主張犧牲別人來成全自我的自私自利的男友……這其中溫柔善良、堅毅隱忍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小漁,如同一束淺光給予這個陰暗的世界一絲溫暖。
  • 李笑來的寫作課——嚴歌苓講座
    >嚴歌苓圖片來自百度嚴歌苓介紹:1958年11月16日出生於上海,美籍華人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 。張艾嘉執導影片《少女小漁》原作者,張藝謀新執導影片《金陵十三釵》原作者, 馮小剛執導《芳華》原作者,《天浴》、《梅蘭芳》 原作者及編劇,《小姨多鶴》等多部小說改編為熱播電視劇。曾獲華裔美國圖書館協會「小說金獎」、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 女性電影|媽閣是座城:極端空間裡的人性救贖
    原著小說鮮明地表達了物慾橫流的時代景觀、現代都市人的生存境況、女性人生的困頓與突圍,以及人性的落空和救贖。電影方面則強化了賭場女「疊碼仔」梅曉鷗和房地產大亨段凱文、木雕藝術家史奇瀾、初戀情人盧晉桐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細膩地將現代人的人生百態映射於媽閣「賭城」中,同時通過梅曉鷗面對金錢和情感時的矛盾心理來折射女性在現代化進程中對自我意識和自身命運的追尋。
  • 嚴歌苓:你永遠打不倒一個不反抗的人
    發現這張照片時,她原先身上「小有名氣的軍旅作家」的光環早已被異國他鄉的陌生環境無情地粉碎了,她是一名第五代新移民。在美國七年,嚴歌苓經歷了華麗的轉身,從背誦一個個單詞,到學習用刀叉吃西餐,打工刷盤子賺取學費,利用「邊角料」的點滴時間學習如何謀生。資料中找不到照片上的女人,嚴歌苓就從小說裡找。她給這個女人起了一個名字——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