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間失格》青年時期的葉藏繼續小丑的表演,處處細節

2021-01-07 Aleslie不言

第二手札

葉藏背井離鄉去外地求學,遠離家鄉對於葉藏來說反而更輕鬆,因為搞笑的對象換了,他反而更容易得手。

父親為我選擇了這所有海水、櫻花的中學。

某一天,體操課之時,做單槓練習時,葉藏故意計算好,摔倒出醜引起大家鬨笑。然後竹一同學識破,並在葉藏身後,低聲地囁嚅道:「故意的啦,故意的。」

竹一出場

我完全沒想到會被竹一看穿,日復一日,我都處在不安與恐懼中。

表面上我仍然悲哀地表演著搞笑、引眾人發笑的事情,但轉瞬間卻又會在不經意中長噓短嘆,不論做什麼都會被竹一識破,他肯定會對每個人張揚,只要想到這一點,額頭就會冒出陣陣冷汗,像瘋子似的以怪異眼神不時四處張望著。

葉藏想到的辦法:

一,24小時監視竹一,看他是否告訴其他人他假裝搞笑。

二,討好竹一,成為他的獨一無二至交。

三,祈禱竹一死去,但是沒有想過殺死他。

不言而喻,意料之中,葉藏選擇了第二種方法,討好竹一,籠絡人心。

在和竹一的交往中,借竹一之口,說出來二大預言。

「你啊,一定會迷死那些女生的。」他躺在我的膝蓋上,無知地說著一些恭維的話。

「你啊,會畫出偉大的畫作。」

葉藏向竹一展示自己的畫作,同時將「妖怪」是第一次拿出來給別人看。關於妖怪的畫也是細節,這個妖怪就是葉藏內心另一個自己,一個頹廢,自閉,自我否定,逃避現實的人。後面還會提到這個妖怪。

第一次將這幅圖向別人展示
葉藏對自己的自畫像,覺得自己就是怪物
細節好評,電影滿滿的細節和呼應

被迷戀的預言、畫出偉大之作的預言,借著愚蠢的竹一同學,這兩個預言深深地刻印在我身上,不久,我來到了東京。

到東京後,竹一就下線了,換成堀木正雄同學。相比一下,竹一善良可愛多了。在不語看來,堀木正雄是將葉藏推向深淵的一隻手。

借我5日元,多次出現,不多不少5日元

「借我五元好嗎?」堀木正雄說,這句話之後也多次出現。

本來葉藏內心覺得堀木正雄是一個都市廢人,以他人為樂,和葉藏正好相反,但是葉藏低估他了,以為當個玩伴解解悶,沒有想到最後被他擊崩潰了。

隨著父親退職,大宅變賣,葉藏也過上了拮据生活。

即使無比貧窮,也無法逃離被迷戀的預言。

同住鄉館的禮子,暗戀葉藏
銀座喝酒遇到的服務員常子也對葉藏好感
第一次自殺,就是和這個女子

第一次自殺,就是和上圖的酒吧服務員常子一起殉情。葉藏是一個會利用女生的喜歡,後面還有利用一個藥店老闆。前面利用禮子買的安眠藥,為吞安眠藥投海自殺做準備。以及後面第二次自殺也是安眠藥,然後後面被送到鄉下,都是細節,都是呼應。

去鎌倉海,意思就是去投海自殺
準備自殺

去鎌倉海,這也是一個梗,後面中原自殺前,也是約葉藏去鎌倉海。

為什麼葉藏找常子一起去自殺?

他一直想自殺但是沒有膽子,在遇到堀木正雄時,想和他一起自殺,但是堀木正雄拒絕了,理由是,和一個男的自殺像什麼話,應該找個女的。葉藏暗暗記下來了。

葉藏覺得堀木正雄應該和他一起自殺
但自私的堀木正雄一點不想自殺

其實堀木正雄不會自殺,他是一個極其自私自利的,和葉藏一起也是圖葉藏的錢,看葉藏的笑話。所以葉藏一開始形容他是都市廢物,還不是垃圾,垃圾還可以回收。

常子死了,但葉藏活下來了。後面被涉田帶回家中看管。

第二段結束,後面不語會繼續第三段內容,同時也會更新其中的細節,以及一些故事發展的前期鋪墊。不語認為《人間失格》這部電影拍的很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關注不語,陸續更新!

相關焦點

  • 從小說到電影的交互碰撞,從《人間失格》看被嫌棄的葉藏的一生
    雖然作者在完成人間失格之後便投水自盡。但故事主角大庭葉藏卻未然,太宰治就仿佛在書中得到永生般的,活在人間失格與大庭葉藏裡。這本書的中心——大庭葉藏,故事全是以他的三篇手札來描述,因此我們感受的都是主角的視角和主角的立場,來看著他生存的世界,仿佛讀了一本活生生的「人類」那般,赤裸裸把人生的種種現實,批評的體無完膚。
  • 太宰治《人間失格》:討好人間的小丑,生而為人,卻不配做人
    可能是遭遇已到了閾值,他便很少與朋友來往,過著與世隔絕一般的生活……其實,這與周杰倫歌裡唱的「喬克叔叔」一樣,都是「人間失格」者,一個討好人間的小丑。《人間失格》是日本國民大作家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太宰治是日本純文學無賴派大師,有評論家稱他是「陷入了虛無的大作家」。
  • 電影《人間失格》中葉藏的顏值究竟有幾分?
    今天繼續《人間失格》中三張照片背後的故事,照片中男主公到底長什麼樣子?作者評價青年時期的葉藏有著令人驚愕般天壤之別的轉變。總而言之,就是個翩翩美少年。截至當時,我還從未看過哪個青年有著如此怪異的美貌。涉及綜藝節目,舞臺劇,音樂劇,電視劇等2010年2月,主演根據作家太宰治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片《人間失格》,之後該小說開始以生田鬥真形象作為封面版發行。因該作品銷售量突破超過10萬部,生田鬥真的形象登上了角川文庫所有太宰治作品的封面。劇照這部影片,整體都在水準之上,尤其攝影。
  • 讀懂了《人間失格》就明白了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的梗火在哪裡
    《人間失格》裡的葉藏「小丑竟是我自己」正文手記以開篇第一句「我這一生出過不少醜」,就定下了自己的基調「小丑」。葉藏所謂的「醜」,從小時候講起。而作為成年讀者,我們懂得那是「家」中權威人士父親帶給孩子的恐懼,2、父親的身份與角色,得不到理解和認同葉藏說:「不自殺、不發瘋、不絕望、不屈服地談論政黨,繼續與生活作鬥爭 的話,未免也太痛苦了吧?」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葉藏的自我毀滅之路:生而為人,對不起
    《人間失格》這部文學作品讓人內心滴血。葉藏代表的其實就是作者太宰治自己,他靈活地將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與葉藏完美的聯繫在一起,更加清晰地審視著自己的精神世界——「認為自己的一生中充滿了恥辱」。在這部作品被發表的這一年,太宰治選擇了自殺結束自己的生活。《人間失格》採用第一人稱記敘故事,增加了文章閱讀時的真實感。
  • 《人間失格》:人間不值得,不如隨心而欲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發表於1948年,這是一部關於太宰治青年時代的自傳小說。太宰治用細膩的筆觸,告白了自己前半生。在《人間失格》發表後的數月,太宰治便自殺身亡。這本充滿極致頹廢氣息的作品,卻大受年輕人追捧,直到今天。說句實話,讀完《人間失格》後,陷入一種壓抑狀態是通常反應。
  • 人間失格|葉藏:失去為人資格的我活在人間,亦身處地獄
    顏小二述哲文《人間失格》誠然是一部帶著憂傷氣息的作品,但作品中深入心底的憂鬱氣息往往比浮於表面的歡愉更讓人印象深刻。《人間失格》雖然憂鬱,可這本小說裡對人性的思考卻十分深刻,而書中第三手札下半部分葉藏信賴能力和憂鬱能力的喪失亦是發人深省。小說的最後,葉藏沒了信賴他人的能力,而且也失去了憂慮的能力,他基於失去這些能力的後果,因而覺得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 電影《人間失格》:生而為人,對不起!
    《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日本史上還有一位投水而死的青年,夏目漱石的學生藤村操。2011年的《人間失格》導演在很多細節上的處理和2009年的《青之文學》中的風格近似,或許導演一開始的預設就是熟悉太宰治作品和生平的愛好者,所以一方面故事的節奏是緩慢悠長的,一方面邏輯性需要熟悉太宰治的人自己去補全。
  • 初讀《人間失格》感覺很喪?其實不必介意,因為再讀會更喪
    《人間失格》,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太宰治的絕筆之作,發表於1948年。同年6月 13日,太宰治自殺身亡。小說結構並不複雜,在序言和後記中間插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三篇手札。除去5次出現葉藏的名字外,通篇採用第一人稱敘述。而這個第一人稱卻具備雙重含義,前言與後記中的「我」代表作者本人,三篇手札中的「我」則指葉藏。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在日語裡的一意思是:失去做人的資格。看到太宰治的這部作品時我先是打開搜尋引擎搜索了作者的生平:他出生於當地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家庭,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從小成績優異、發表了很多作品,從1928年到1948年間,先後經歷了5次自殺,其中陪他自殺的女性有:銀座酒吧女田邊、初代,山崎富榮。
  • 日本無賴派大師《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
    這是太宰治《人間失格》中的一段話。太宰治,戰後日本文學新興流派無賴派的代表作家,二戰結束到自殺辭世,短短三年時間裡,他創作了《惜別》《斜陽》《人間失格》等作品。1948年6月13日深夜,太宰治與他的粉絲女讀者尤其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享年39歲。
  • 成長中的彩色丟掉了,葉藏的生活是灰暗的,讀《人間失格》小說
    葉藏的家庭人口很多,有男男女女的僕人,老的,少的,不過在他心裡都不是好人。葉藏的父親是做官的,這在葉藏心裡毫無感覺。 灰色的世界 許多朋友讀完《人間失格》這本書,心情會低沉一些,作者太宰治似乎給我們描寫了一個灰白的世界,冷灰色的生活環境
  • 《人間失格》妻被欺,讓葉臧重陷深淵,太宰治的文筆也太細膩了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本書的主人公雖然是葉藏 ,但卻是太宰治本人的親身經歷,算是他的半自傳體,是他最後一次自裁時的作品,算是遺作。太宰治的一生一共進行了五次,前四次都是死裡逃生,而最後一次失敗了卻也達到了目的,但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據警察調查他最後一次和他的女性粉絲跳海時,曾經拼命地進行過自救,這與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踴躍」赴逝不同。
  • 淺析《人間失格》: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每個人童年
    大庭葉藏從小就感受不到人類最基本的食慾,他為了讓自己顯得像個正常人,刻意隱藏自己的真實訴求,在生活中扮演小丑,以譁眾取寵這種方式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愛,並藉此掩飾自己的無能為力和恐懼。《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劇照「對於演員而言,難度最大的演出場莫過於故鄉的劇場。
  • 《人間失格》與電影《何以為家》
    今天來談談最近接觸到的「深刻」,《人間失格》和新上映的電影《何以為家》。「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大家關於《人間失格》的第一印象,但並不是書中內容寫到的,「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這句話最早是詩人寺內壽太郎原創的,而後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作為副標題用了一次,並親自為這句話代言,自殺了5次終於成功,成為他和《人間失格》的符號。作為太宰治自殺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可以說《人間失格》是他對自己生命的刻畫和預言。
  • 人間失格:孤獨者的自述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發表於1948年的一部自傳體小說。該書以主人公葉藏的三張照片作為開頭,並介紹了照片所對應的葉藏少年,青年和中年時期的經歷,講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步喪失為人資格的故事。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 《人間失格》:這絕對是史上最喪的書了
    大家好,我是小燁,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人間失格》。《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他的遺作。該書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視角,帶領讀者走入一個悲劇世界,這個悲劇世界,是葉藏悽苦的一生。
  • 好書推薦 |《人間失格》,書裡藏著每個人的自我
    電影《人間失格》(2010上映)劇照寫給孤獨又單純的靈魂有那麼一部作品,道盡人世間的孤獨、抑鬱、焦慮、自卑、恐懼、脆弱和無奈,探討親情、愛情與社會疏離。每一個看完它的人,抬頭一望,都會發現對面站著另一個在邊界不斷徘徊窺視的獨孤旅人,遙遠卻清晰。觸發共情。
  • 《人間失格》觀後感
    《人間失格》,就是喪失了成為人的資格,更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太宰治的最後一部作品,相當於他的自傳,並且,成書之後,他就像書中的主人公葉藏一樣,與愛自己的女人投水自盡。在書中,只有女人孤獨的死去,葉藏被人所救而得活;在現實中,太宰治卻沒有如此幸運,他與女人雙雙死去,也因此不必如葉藏一般對死者背負終生的歉疚。
  • 你沒看懂《人間失格》:太宰治的喪,其實是一場騙局
    在網易雲留言的「抑鬱重鎮」,要屬一首叫做《人間失格》的鋼琴曲。5萬多條留言,都很負能量,但又都相互攙扶。這首鋼琴曲的靈感,正是來自同名小說《人間失格》,這本書也一直是喪文化的典型代表。它陰鬱、沉悶、畸形,是一本徹徹底底「致鬱」的書,一個負能量的楷模,頹廢青年心中的喪文化的「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