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的深夜物語》:娛樂至死的時代,寫給年輕人的一席話

2020-08-27 與書為伍吧

提起北野武,很多人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搞笑」二字,就連他為「愛」離婚、200億日元全部留給前妻、淨身出戶後不久,面對採訪時說出:「我的錢都沒了,沒錢後朋友都不聯絡了,情人也跑了,早知道這麼難,還不如和前妻在一起呢.....」這些話時都莫名有種喜感。

作為公眾人物,婚內高調出軌,離婚後又慘遭情人拋棄,這樣的渣男行徑無論擱國內哪個明星身上,估計都要被噴成篩子吧?但是北野武卻並沒有,離婚時,很多人誇他是真男人;吐槽沒錢慘兮兮時,大家也只是說「這個老頭太搞笑了」。

可能是搞笑藝人出身的緣故,北野武無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都自帶喜感,但僅憑搞笑這個噱頭,沒背景、沒人脈、車禍後半邊臉面癱、對感情還不忠的北野武又怎麼可能紅這麼多年呢?

一、除了搞笑之外,北野武還會什麼?

其實,雖然北野武習慣以「搞笑藝人」自居,但這些年,他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初出茅廬、只能靠編段子博得觀眾一笑的北野武了。拋開搞笑藝人的身份,他還是日本知名導演、演員、歌手、主持人、作家、畫家......

電影《兇暴的男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雖然在日本的票房一般,但全都在國際上拿了大獎,得到了認可,就連對日本電影始終保持著一種使命感的黑澤明,都對北野武讚不絕口,甚至還在彌留之際寫信給他:「我走之後,日本電影的未來就拜託你了。」

說到這裡,北野武在藝術上的天賦和成就恐怕已經無需多言了,但論起私德方面,大眾對他的爭議還是比較大的,婚內出軌肯定是不對的,可也有媒體透露,說北野武當年之所以和前妻松田乾子結婚,其實是被嶽父嶽母偷拿了證件,他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已婚人士的。

不僅如此,兩人婚後矛盾不斷,北野武兩次提出離婚,均被乾子拒絕,後來,離不成婚的北野武乾脆和乾子分居,兩人結婚40年,分居了有30年,婚姻早就形同虛設,北野武在外面也就有了其他女人。如果這些情況屬實,那北野武還能淨身出戶,也算是對前妻仁至義盡了。

相信到目前為止,北野武給人的印象恐怕還是搞笑、有才、有點渣、但又莫名有點可憐的老頭形象吧......可無論如何,這樣的北野武似乎都和「嚴肅」二字沾不上邊吧?

不過,在《北野武的深夜物語》中,向來以搞笑示人的北野武終於嚴肅起來,書中,他化身「毒舌武」,深入剖析了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討論了夢想、藝術、生命、醫療、專業精神、人生價值、演藝圈亂象等話題。

他說,之所以要說這些,是實在看不慣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停止思考的現象。

二、快餐化節目橫行,娛樂圈門檻越來越低

北野武直言:「像樣的藝人越來越少了。以前的藝人就是賣藝,但現在的藝人是賣特色。特色會膩、會煩,但是新人不需要花許多時間累積本事也可以躥紅,剛好適合用過即丟。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想磨練技藝。」

「現代人只要一上電視就覺得自己成了王孫貴族,可笑的是連社會大眾也開始這麼想。我認為父母搶著讓小孩當藝人真是世風日下,但當事人卻認為自己成了王公貴族,哪裡還有得救?」

「從食物到文化,一切都變得膚淺又三流,劣幣驅逐良幣,真正的好東西慢慢從社會上消失,而且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

其實何止是日本,隨著媒體對流量的過度追捧,現在國內的藝人、網紅門檻也是越來越低了,選秀選的是什麼?籤約網紅看的是什麼?才華?能力?人品?不不不,是看誰更有話題性,誰能自帶流量,誰更能吸引眼球。

要不,選秀節目裡怎麼會有實力為負的選手順利出道?有實力的演員怎麼時常要為流量明星讓路?因為偷電瓶、四次入獄的周某,怎麼會被多家網紅經濟開發公司出高價搶著籤約呢?

早在《娛樂至死》裡尼爾·波茲曼就批判過全民娛樂的現象,他寫道:「我們的問題不在於電視為我們展示具有娛樂性的內容,而在於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當代著名藝術家、作家陳丹青面對當今社會的種種,也無不心痛地表示:我們今天已經處在波茲曼描述的世界裡,處在一個信息和行動比嚴重失調的時代,在空前便利的電子傳媒時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聰明,也比任何時候都輕飄。《娛樂至死》的語言指向了我們今天的現實。

痛心疾首的北野武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這種現象,就像是吃慣了漢堡和快餐的小朋友,你給他吃一頓像樣的飯菜,恐怕他反倒覺得難吃了一樣。誰說不是呢?

三、任何時候,死刑都是最殘酷的刑罰嗎?

北野武談到,日本曾發生過一件爭議很大的案子:一個名叫宅間守的人想自殺,但卻沒有勇氣,於是他跑到「附屬池田小學」濫殺無辜,最終造成8人死亡、15人受傷。

被抓之後,宅間守高喊:「別審我,快點判我死刑就好」。鑑於犯罪當事人一心求死,這個案子最終沒有上訴,一審直接定了死刑。

雖然全球人權組織都在高喊死刑是殘忍的刑罰,目前發達國家中,只有日本和美國還有死刑。也有人說,死刑太殘忍了,判一個人死刑不僅可以防止犯罪,還可以滿足被害人家屬的報復心理。

但針對這起案件,北野武提出了自己的異議,他認為:對於一個原本就想要尋死的人來說,判處死刑根本就不是懲罰,這分明就是獎勵啊!

如果自己是受害人家屬,看到判一個想死的殺人犯死刑,一定會很不甘心的。死刑想要成為極刑必須符合一個前提,那就是:「人類最害怕的就是死亡,死亡是人生中最恐怖的事情。」

北野武建議,與其給這類人一個痛快,不如讓他們去修行,例如日本有種叫作「千日峰會」的修行:先窩在山中的結界12年,然後花7年時間巡行各山頭,距離之長可比環繞地球一圈,最後連續9天不吃、不喝、不睡,就只許朗誦真言。

不得不說,北野武真是個奇才,這樣的法子估計也就他想得出來了,但又真的要比滿足這類人的期待,直接死刑更折磨人、更有效果吧。

連續20年的鬼門關修行,如果不是修行一半掛了,那怎麼也能反思一點自己的罪孽吧,說不定修行完成後,還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呢。

四、小孩追問跟死亡相關的問題,該迴避還是該回答?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為什麼過去的人生活條件那麼艱苦,也沒見人自殺,倒是現在日子越來越好了,反而時不時會聽到說有人自殺。在日本更是如此。

北野武說,以前的人,生活苦、醫療差,老一輩的人通常都有一兩個夭折的兄弟,或姊妹。如果發生饑荒,一下子死掉成百上千人也是常有的事。

昨天還活蹦亂跳的人,說不定今天就因為盲腸炎或者流感而死。在那個年代,死亡是家常便飯,每個人活著都有死的心理準備。所以每個人都知道人生苦短,根本不用任何人教,就清楚活著是多麼珍貴。

要先理解死亡才知道生命的可貴,但現代人幾乎不會受到死亡的威脅,當然也就搞不懂活著的意義。

北野武認為,要重視死亡教育,那麼當孩子詢問類似「我們可以殺豬、殺牛,為什麼就是不能殺人?」的問題時,不要迴避,更不要覺得孩子問這樣的問題很可怕,父母的敷衍、不回答才真的可怕。

如果每天讓孩子吃著炸雞、漢堡,大魚大肉,再告訴他生命很珍貴,他們怎麼會體會得到。倒不如實話實說,誠實地告訴他們,人類養殖家禽、種植蔬菜、糧食,而後將他們宰殺、收穫,才能讓人類填飽肚子,才能活下去。

人類活著就是建立在奪取其他生物生命的基礎上的,這是雖殘酷卻無法否認的事實,與其偽善地欺瞞孩子,倒不如順勢進行死亡教育,讓孩子明白我們能夠活著有多不容易。

針對這一話題,北野武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不理解生命價值的可能並非小孩,而是大人。

《北野武的深夜物語》,老爺子的大實話,雖然言語刻薄了點、犀利了點,但卻都是真真兒的肺腑之言,娛樂至死的時代,每一個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都需要被北野武這樣罵上一罵,好讓自己清醒清醒。

相關焦點

  • 《北野武的深夜物語》:娛樂至死的時代,寫給年輕人的一席話
    不過,在《北野武的深夜物語》中,向來以搞笑示人的北野武終於嚴肅起來,書中,他化身「毒舌武」,深入剖析了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討論了夢想、藝術、生命、醫療、專業精神、人生價值、演藝圈亂象等話題。他說,之所以要說這些,是實在看不慣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停止思考的現象。
  • 《北野武的深夜物語》:他用最尖銳的語言,做著最溫暖的事情
    對於北野武這個人,我想喜歡看電影的人都不陌生。他就是日本知名的電影節領軍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菊次郎的夏天》《大逃殺》等等,包攬了多個國際知名大獎。歐洲人尤為喜愛他的作品。在他們眼中北野武的作品富含文藝色彩,跟他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不謀而合。
  • 娛樂至死,年輕人的慢性毒藥
    在他們看來,綜藝、電視劇、遊戲、直播都是一樣的,娛樂而已,管他真還是假。讓年輕人變得浮躁、焦慮、思考力退化,甚至進入「娛樂至死」的境地。 即使大家都知道,這些形象動用了化妝、P圖、濾鏡等變美3大邪術。 但總有人不死心,認為專業的明星網紅肯定有天生麗質,比普通人要漂亮的人。
  • 一飯一思丨北野武是如何看待日本社會中的一些怪現象的?
    來源:盒飯財經關於北野武,他身上有太多的標籤,他是集導演、演員、歌手、主持人、作家、畫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的傳奇人物。著名導演李安評價北野武時說:「他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是,只要他在旁邊一站,就能被編成一個故事。」
  • 北野武先生
    他們會走到臺前對幾個老太太說:「歐巴桑,留下來陪我們,答應我,聽完我們的故事之前不可以死!」他們也不管不顧地使用禁詞,被罰幾個月不能上電視。但觀眾喜歡他們,每次兩人都能回來。1976年兩人獲得了「NHK全國漫才冠軍大賞」,電臺主管想讓他們主持新的節目。北野武越發自信,他喝大了上節目,在全國觀眾面前把褲子脫了,露出屁股。
  • 「娛樂至死」不等於「娛樂致死」!
    書名譯為「娛樂至死」,非但沒有譯錯,反而應該說譯得漂亮極了。人們在採用波茲曼的說法時,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完全篡改了他的本意。「娛樂至死」變成了「娛樂致死」,似乎娛樂本身就是致命的,致人於死地。 我們高雅的有關部門經常以「健康」為理由幹涉媒體節目的製作,一大批知識分子和文人也喜歡從旁搖唇鼓舌,高喊「娛樂至死」,指責媒體上的娛樂化傾向、某些娛樂節目的低俗化,反對迎合市場,鼓吹加強思想審查,以教育人民為導向製作精品節目。 尤其是選秀節目的崛起,民間曲藝的復興,那些官員和知識分子就更憂患了,「娛樂至死」的聲浪就更喧鬧了。
  • 多面北野武 | 「折騰」這滾燙的一生
    他們會走到臺前對幾個老太太說:「歐巴桑,留下來陪我們,答應我,聽完我們的故事之前不可以死!」他們也不管不顧地使用禁詞,被罰幾個月不能上電視。但觀眾喜歡他們,每次兩人都能回來。1976年兩人獲得了「NHK全國漫才冠軍大賞」,電臺主管想讓他們主持新的節目。北野武越發自信,他喝大了上節目,在全國觀眾面前把褲子脫了,露出屁股。他被NHK開除,但幾個月後又帶著新的節目回歸。
  • 《娛樂至死》——娛樂至死√,娛樂致死*
    正如我上面所說,它豐富了我們的娛樂方式,給予我們不同的快感,並且能很快給予我們快感。但是正因為太快了,不久就揮發掉了,我們又不得不再次尋找這些快感,周而復始,連綿不絕,刷著B站、刷著抖音、打著王者、看著八卦又一天過去了。影像技術令很多人迷失了自我,甘願在虛擬世界中尋求快樂,卻不想在現實中尋找更長久的快樂。那麼影像技術就是不折不扣的壞媒介嗎?
  • 北野武《極惡非道》三部曲:破局者,向死而死
    所以《極惡非道》系列並非完全顛覆了北野武曾反覆謳歌的忠義倫理和兄弟情,以及溯源至更久遠的武士精神,而是把這些東西放到一個全新的時代,將其玉碎製造暴力所不能達到的終極痛感。當時北野武身邊的朋友幾乎盡入幫派,但無人爬到高位,半數的當年夥伴已經死掉了。幸而其母堅信「教育斬斷貧困」,子女均接受高等教育,脫離出身階層的桎梏。日後的北野武無論是輟學去淺草當漫才藝人,做綜藝節目主持人,還是42歲開始當導演拍黑幫片,黑幫經歷都是他最信手拈來的題材。從北野武的童年時代,到他憑黑幫片享譽國際,再到今日,日本黑幫形態已發生巨大變化。
  • 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很可能毀於自己的熱愛
    轟轟烈烈的開啟了國內新的選秀時代。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年輕人的勇氣與擔當用娛樂新聞或明星八卦等娛樂化的「奶嘴」產業,佔滿大眾的時間,這就是布熱津斯基提出的「奶嘴樂理論」。應用到現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也就是說,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只有20%,剩餘的80%被輿論和媒體左右,失去了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沒有人願意被輿論和媒體牽著鼻子走。不想,就得保持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沉迷歡愉只會讓自己成為「二八定律」中的那20%。
  • 《黑鏡》娛樂至死的時代,荒誕的虛擬與現實相隔多遠?
    我們都是一條沉浮在這個時代的鹹魚,沒有想過翻身。賓漢姆卻比我們活得更真實:他厭倦虛擬帶來的一切虛偽 — 虛擬的形象,誇大的情感,被包裝的夢想,過度消費的娛樂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所以他選擇麻木。一、虛擬時代中什麼才是真實?
  • 睡不著|北野武《極惡非道》三部曲:破局者,向死而死
    所以《極惡非道》系列並非完全顛覆了北野武曾反覆謳歌的忠義倫理和兄弟情,以及溯源至更久遠的武士精神,而是把這些東西放到一個全新的時代,將其玉碎製造暴力所不能達到的終極痛感。出生於東京都足立區的北野武,周圍長輩基本都是混黑社會的。其父雖為制器匠人,但也紋了身,「做的事和黑社會沒什麼兩樣」。
  • 北野武:我想要的,是驚世駭俗
    而他自己也不斷嘗試,50歲拿了世界大獎,71歲還在創建潮牌,72歲和妻子離婚……不斷折騰,一生嘗試過演員、導演、畫家、作家、詩人、主持人等多個角色,這也很好的對應了北野武曾說過的「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喜劇演員北野武 /1947年,那時的日本還殘留著戰爭的痕跡,有一部分是廢墟,北野武就這樣在破敗的地方出生。
  • 《娛樂至死》:不要讓娛樂吞噬你的大腦,禁錮你的自由
    尼爾波茲曼是美國著名的文化學者,擅長研究媒體生態學,著有《娛樂至死》一書,該書出版於1985年,當時網際網路還未普及,美國的電視取代傳統印刷術後,信息媒介被電視定義,趨向於娛樂化,一切生活方式都走向娛樂,群眾逐漸變成娛樂的附庸。
  • 「誓不打工」周某公開道歉,娛樂至死時代,他選擇了最好的那條路
    6月2日,說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網絡流行語的男子周某公開道歉:希望年輕人2015年,他因盜竊、搶劫電動車被捕後,接受採訪時說:「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進看守所就像回家一樣……超喜歡在裡面……」周立齊在視頻中不屑的態度和言語,在短視頻、直播平臺興起、「娛樂至死」的時代,經常被網友引用、調侃,甚至成為了網絡上眾多鬼畜視頻的常用素材。更因為酷似拉美革命領袖切格瓦拉的外型,網友們也親切地將他稱為「竊·格瓦拉」。
  • 講座視頻:北野武的暴力美學與身心救贖
    在家裡兄弟姊妹4個孩子當中,北野武排行最小,上面是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在北野家族的幾代人當中,除了北野武的祖母(藝名竹本八重子)早年曾經做過短暫的說唱藝人之外,沒有人從事過藝術行業。北野武從小就活潑好動、聰明伶俐,似乎有一種伶牙俐齒的天賦,深受父母和哥哥、姐姐們的嬌寵和關愛。他那時就對電影感興趣,電視娛樂節目和漫才之類也是他少年時代的消遣。
  • 《娛樂至死》:尼爾·波茲曼的驚世警語
    娛樂唱K很多人都聽過「娛樂至死《娛樂至死》可以說是波茲曼的代表作之一,聽書名就頗有驚世駭俗之效。乍一聽,似乎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感覺,但仔細一想,似乎「過度娛樂化」確實成為越來越值得關注的問題。細說來,波茲曼是麥克盧漢的後繼者。麥克盧漢是誰?是大名鼎鼎的現代媒介傳播學派的創始人。
  • 娛樂至死:殺死我們的將是我們熱愛的東西
    ——尼爾波茲曼我們今天已經處在波茲曼描述的世界裡,處在一個信息和行動嚴重失調的時代,在空前便利的媒體時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聰明,也比任何時候都輕飄。《娛樂至死》的語言指向了我們今天的現實。——陳丹青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 上海電影節丨北野武: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去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了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菊次郎的夏天》20周年紀念數字修復版,掀起了觀眾的夏日觀影狂潮。由於此片的熱映,觀眾想看北野武其他作品的呼聲異常高漲。為滿足觀眾的更多需求,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特別為北野武開設「向大師致敬」單元,向這位人氣頗旺、個性十足的日本電影「多面手」致以崇高的敬意。
  • 不要讓年輕人成為被娛樂至死的一代
    ​8月27日,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發布,在娛樂明星的百花叢中,只出現了兩位體育明星的名字,他們是武磊和UFC金腰帶選手張偉麗。娛體巨大的比例差距讓網友唏噓。總體趨勢是娛樂至上,未來此榜單可以替代中國娛樂明星榜。體育明星越來越少,排位越來越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