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麥家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大源鎮蔣家門口村,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麥家兒時家庭政治地位比較低下,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家裡的幾頂黑帽子使麥家從小就被別人歧視,沒人願意跟他交朋友,甚至連為人師表的老師也侮辱他。在缺乏有效交流又備受欺辱的童年,麥家將內心的恐懼都寫成了日記。
因為"成分"不好,他經常被一群人欺負,他也曾告訴過父親,但是父親每次都勸他忍耐,他只能躲在角落獨自哭泣
然而有一天12歲的少年卻和3個同學打了起來,原因是他們辱罵了少年的父親,人數的懸殊和老師的偏心導致他被打得鼻青臉腫,放學後,少年氣不過,準備找他們再打一架。
沒想到父親找來後,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給了他兩巴掌。
父親魯莽的行為徹底傷透了他敏感脆弱的內心。從此,他再也沒有喊過父親一聲。
後來,麥家在《致父親》一文中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
"把我已經受傷的鼻梁都打歪了,鼻血頓時像割開喉嚨的雞血一樣噴出來,流進嘴巴裡,我像喝水一樣,一口口喝下去都盛不下,往胸脯上流,一直流到褲襠裡。"
就這樣以後,他與父親有了很深的隔閡,他痛恨自己的父親,恨欺負自己的人,甚至也恨自己的故鄉。
離家出走的20年裡,背負著複雜情感的麥家,陸續寫出《解密》《暗算》《 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當年受欺負的小孩,已經成了中國知名的作家。
在外面給家裡寫信,抬頭只寫母親,不提父親。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2002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解密》。這是一部歷經挫折又絕地完勝的小說,寫了11年,被17次退稿,出版後斬獲中國國家圖書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等8項文學獎。從此一戰成名。中國多了一名新生作家,他叫麥家。
隨後他的寫作之路就像開了掛:2005年,《暗算》電視劇播出。作為諜戰劇的開山之作,該劇開播後即引發收視狂潮,並開創了一個中國諜戰劇時代,使麥家涉足影視圈,走入公眾視野。
《暗算》
《暗算》,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風聲》,獲得第十二屆巴金文學獎,改編電影創下了2009年商業票房的神話。《風語》,獲2010年度中國書業年度圖書獎。
家被推向了命運的制高點,被世人稱為"諜戰之父"!
直到2008年,已結婚生子的麥家,在一次到四川考察災區地震情況時,親眼目睹一位耄耋老人,懷抱四十多歲兒子的屍體,痛哭流淚的場景。
那一刻,他突然很想回到家鄉,去看看「冷戰」了20年的父親,與父親和解。
回到家鄉後,麥家看到了坐在樓下曬太陽的父親,老人沉默地抽著煙,滿眼的蒼老。
麥家上說道:爸,我回來了。
父親看了他一眼,問:你是誰啊?
原來父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已經不認識麥家了。
但是老人又問道:你能讓我家老二回來看看我嗎?
麥家蹲跪在地,對父親大聲重複:爸,我就是老二啊!
麥家曾在心中無數次想過他與父親重逢的情景,但無論如何他都無法預料到迎接他的是患了病的父親,他已不再記得任何人。
在老屋裡,父親拉著他的手,對他說:"你能讓我家老二回來看看我嗎?"
他蹲跪在地,對父親大聲重複"爸,我就是老二啊"。而不管他如何耐心解釋,父親都是一臉漠然,再認不出他。
3年後,麥家的父親去世了,在之後的三年時間裡,麥家幾乎一直處於"失語"的狀態。
父親的離世,讓麥家開始去思考、靜思,帶著過往的傷痛回到家鄉,回到自己的童年。他開始放下手中的筆,去聆聽最初的心跳。
更新斷了八年,才終於推出他的全新作品《人生海海》。要知道,這位作家,麥家,他之前的作品,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改編後的影視作品,都是好評一片,國內外都讚譽有加。而他卻選擇沉澱八年,去打磨一部他心中想要的作品。他不求功利,放慢腳步,懷揣著十年磨一劍的恆心和虔誠,如打鐵那般
這一次,諜戰之父精心解讀新密碼不再是英雄偉績,也不是江湖風雨,而是生活本身。
對於這本書,麥家自己是這樣說的:
"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他在書中塑造了兩個父親,一個更像是現實中他的父親,另外一個就是上校——一個理想化的父親。
書中的父親可以為了兒子,不惜突破底線,甘當一個不道德的告密者,讓人唾棄。也可以掛著牌子,在祠堂前跪三天三夜。
這其中深沉的父愛,讓董卿、高曉松讀來都潸然落淚。
董卿曾流著淚在讀完之後說:
"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想起了我的父親
董卿說這本書戳中了心中最柔軟,最脆弱的地方。
在《人生海海》的新書活動會上,剛出差回來的董卿,推掉所有活動,她動情地說:
"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我讀完《人生海海》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他們為什麼落淚?因為這是一本富含凝重父愛的書籍,父愛如山!同時,這也是一本振奮人心的書,莫言說:讀《人生海海》,會讓人"著迷"!
麥家只是給高曉松打了一個電話,高曉松便從美國連夜趕回來參加發布會。這本書高曉松含淚看了2遍,寫下評語:
"這本書是向內心深處的文學攀登下一座高峰的大作,看完後真的忍不住落淚。"
麥家曾經說:"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中國家庭式的教育存在在我們每個人的家庭中,如果你也深陷原生家庭的關係,無法自拔,建議你也讀一讀。
這本書還不到60塊錢,但是卻讓無數人在這本書中仿佛看到了自己,與原生家庭的和解,也許只差這一步!
在這裡,我想給那些還沒看過《人生海海》的朋友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真的值得看一看。
腰封上有一句"人生海海,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送給童年受傷的你,也送給在大城市獨自奮鬥的你。
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