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祭司的中保耶穌

2022-01-07 女人的後裔

▲ 點擊「女人的後裔」,關注《聖經》真理



成為大祭司的中保耶穌

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啊,你們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來3:1)

降到與我們人類同樣處境的耶穌基督受了和人類一樣的試探,所以他知道如何幫助遭遇試探的我們。他同情我們,親自體驗了誘惑的力量是多麼強大,所以他能夠保護我們,也能夠使我們得勝。不僅如此,我們所信的耶穌也成了我們的中保和大祭司。因為主為我們的罪作中保,替我們贖罪,所以我們才能活著。他不僅是我們的中保,還是饒恕並塗抹我們罪的大祭司,他完全能拯救我們。這是多麼值得感恩的事!

1) 中保的資格

中保,是在彼此發生衝突的人之間作仲裁的人。上帝和人類的關係因為罪的緣故變遠了。「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上帝隔絕,你們的罪惡使他掩面不聽你們。」(賽59:2)福音「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林後5:19)和好就是恢復上帝和人類的關係,不是讓上帝與罪人和好,而是讓罪人與上帝和好。再次使罪人轉向上帝的一位就是耶穌基督。

耶穌基督以中保的身份站出來,成了恢復上帝和人類關係的平安祭。耶穌為人類成為中保,償還了人類的債。他代替人類死在十字架上,成為了人類的中保。因為基督既持住了人性,又與上帝的性情有份,在人性和神性之間豎立了十字架,在那將罪人與上帝阻隔開的鴻溝上面架設了一座橋梁,使救恩和贖罪成為可能。

天庭中地位最高的天使也沒有力量為一個失喪的靈魂償付贖價。只有藉著與上帝同等的一位調停者,人類才能與上帝和好。要成為人類的中保,首先必須具有人的本性,好與他要代表的人類聯繫起來;同時作為上帝的大使,他又必須與上帝的性情有份,以便與這位無窮者聯絡,既向世人彰顯上帝,又作為上帝與人之間的調停者。

惟有基督具備這些資格。他以人性披覆神性,來到地上,既被稱為人子,也被稱作上帝的兒子。他是人類的中保,也是上帝的使者——為人作中保是要用他的義為人類滿足律法的要求,代表上帝是要向墮落的人類彰顯他的品格。


2) 基督贖罪的犧牲

英文單詞「atonement」是贖罪的意思,指的是使關係破裂的兩方和好。憑著信心接受基督的贖罪和中保功勞的人就是與上帝和好了。人類犯罪的記錄雖然留下了,但是因為和好的結果,所以上帝不將罪歸在他們身上(林後5:19)。但這並不意味著撤回上帝的刑罰,或是罪再也不會引起上帝的震怒了。這意味著上帝律法的功效依然不變的同時,還發現了饒恕悔改罪人的方法。

基督的犧牲是必須的。慈愛的上帝為了自己的公義,不得不允許耶穌基督替人類贖罪而死。上帝的公義要求對罪的審判,所以上帝必須對罪和罪人作出宣判。在這個宣判中,上帝的兒子根據上帝的旨意取了罪人的位置。基督完全的義恰好滿足了上帝的公義,而且上帝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的自我犧牲代替人類的死。十字架彰顯了上帝的慈悲和公義。

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上帝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羅3:25,26)

3) 大祭司耶穌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大祭司,基督成為大祭司之前發生了四件事。耶穌道成肉身,十字架上的贖罪,復活以及升天。升天后坐在天父右邊的基督作為大祭司,帶著他的血開始了贖罪和中保的工作。「律法本是立軟弱的人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後起誓的話,是立兒子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遠的。」(來7:28)現在「基督並不是進了人手所造的聖所(這不過是真聖所的影像),乃是進了天堂,如今為我們顯在上帝面前。」(來9:24)

因為耶穌取了人性在地上生活,所以他能理解人類,也能為人類作中保。「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來2:17,18)

因為有大祭司基督時刻為我們作中保,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現在他依然在為我們作中保,我們因他的中保使罪得到饒恕,還因他的恩典勝過罪。我們的救主用愛吸引人類,賜給人類希望和勇氣。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中保,是我們的發言人,他正在天父面前替我們祈求。這是多麼值得感恩的事!

凡靠著他進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7:25)


結束語

撒但在天庭興起了最初的戰爭,他企圖改變上帝的政府,推翻上帝的律法,建立自己的國。天上抵抗基督的戰爭愈來愈激烈,撒但越過了上帝的恩典和慈悲的界限,走向了無法回頭的反叛之路,最終被趕下天庭。撒但在全宇宙面前控告上帝的律法是不公平的,是被造物絕對無法遵守的。他攻擊上帝是殘酷無情的一位暴君,所以必須有人證明撒但的控告是錯誤的,上帝是慈愛的。

耶穌為了粉碎撒但的主張而來到地上,他取了人性,親自證明了上帝的律法是能守的。道成肉身是能讓人認識上帝,並且讓所有人理解救恩的唯一方法。所以主取了人的本性,惟有通過人性他才能接近人類。上帝通過為自己預備的身體,用行動實踐了上帝的品格,同時給我們留下了可以遵循的榜樣。讓我們效法他的榜樣去生活吧!願耶穌道成肉身的奧秘和愛成為讓我們勝過罪的動力!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大祭司耶穌
    大祭司耶穌再者,耶穌為祭司,並不是不起誓立的。至於那些祭司,原不是起誓立的,只有耶穌是起誓立的。因為那立他的對他說:「主起了誓,決不後悔,你是永遠為祭司。」既是起誓立的,耶穌就作了更美之約的中保。那些成為祭司的,數目本來多,是因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這位既是永遠長存的,他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
  • 一、基督的所是——升上高天尊榮的大祭司——於宏潔
    基督的所是——升上高天尊榮的大祭司 上帝手中的工作 基督是神親自所召的大祭司 1凡從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辦理屬 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4這大祭司的尊榮,沒有人自取。惟要蒙 神所召,像亞倫一樣。
  • 人子耶穌(萊爾)
    當我想到主耶穌不僅是完全的神,同時也是完全的人,這想法成為我安慰的源泉。聖經告訴我要去信靠的這一位,祂不僅是一位無與倫比的大祭司,也是一位體恤我們的大祭司。祂不僅是一位大能的救主,也是一位有同情心的救主。祂不僅是神的兒子,有拯救的大能,祂也是人子,能夠與我們感同身受。在這個罪惡的世界中,誰能知道,同情是仍存留給我們的最甘美的事物之一呢?
  • 在天上至聖所中的耶穌
    但最能代表基督的,還是帶著血進入到上帝榮光之中的大祭司。我們很快就會從《希伯來書》中發現,所有地上的表號都將由耶穌在天上聖所中的服務來實現。但以理所見那最壯觀的異象而激動人心的主題,便是耶穌何時以及如何開始祂祭司的工作。當我們深入研究《但以理書》第8和第9章的時候,聖所的重要性便會愈發顯明。
  • 講章分享|人子是耶穌
    弟兄姊妹主內平安,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人子是耶穌」,我們都知道在四福音書中每一卷的福音書都有一個相對應的主題來向讀者介紹主耶穌的身份,比如說:馬太福音見證「耶穌是君王」;馬可福音見證「耶穌是僕人」;路加福音見證「耶穌是人子」;約翰福音見證「耶穌是神子」。
  • 基督耶穌
    >神永遠的計劃和神救贖的目的的中心,都集中在基督耶穌身上。基督耶穌是聖經的主題,是信仰的基礎,是神與人和好的天梯。一、基督的身份1、造物的主約1:1—3「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 信息分享 | 主耶穌為我們
    15 西門彼得跟著耶穌,還有一個門徒跟著,那門徒是大祭司所認識的,他就同耶穌進了大祭司的院子。16 彼得卻站在門外;大祭司所認識的那個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就領彼得進去。17 那看門的使女對彼得說:『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嗎?』他說:『我不是。』
  • 【耶穌是神的兒子麼?】—耶穌為什麼降世為人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為什麼降世為人呢?讓我們看看祂自己怎麼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意思就是說,我們人類原是神的子民,因為貪戀罪惡,遠離父神,在這世界寄居飄流,飽嘗痛苦憂傷;天父憐憫我們,於是差遺祂的兒子成為肉身,特來尋找拯救我們。
  • 當耶穌需要的時候,按著聖靈,能行神跡嗎
    唐崇榮牧師耶穌基督行神跡的時候,完全不是人的功勞,完全不需要人的吩咐,完全跟人沒有關係。耶穌一共行了35次的神跡,第一次,是在迦拿把水變成酒,最後一次是把馬勒古被砍下來的耳朵放回原處,使他痊癒。這35次的神跡,他行的時候,不準人幹涉他。馬利亞以為做好事,她吩咐耶穌做事情的時候,說,耶穌啊,他們宴會的酒用完了,你幫助他們吧。 媽媽吩咐的哈,你做好不好,你要做個好孩子。耶穌說什麼,耶穌說,婦人,我與你有什麼相干?
  • 耶穌既然是神的兒子,耶穌為什麼要降世為人?
    所以耶穌降世成為人,第一是為了尋找拯救失喪的你我。但是這裡發生了一個難處,就是神的心雖然非常願意收納世人,但是,世人有罪,公義的神怎麼能不加刑罰,馬虎了事呢?感謝神,他告訴我們說:「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他舍自己作萬人的贖價。」
  • 千古之謎、天問之答:耶穌是誰?
    (《希伯來書》 1:1-4) 他是我們的挽回祭 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以弗所書》 1:17-23)  他是慈悲尊容的大祭司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 耶穌的名1a
    可見耶穌的名蘊藏著救恩、赦罪之恩。  《哥林多前書》6章11節:「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在這裡再一次出現奉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聖靈,我們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我們是藉耶穌的名得以洗淨的,是靠著聖靈的能力慢慢地成聖,成為聖潔,勝過罪惡,我們也是靠耶穌的名得以稱義的。稱義就是罪惡得赦免,被稱為義人。
  • 大祭司該亞法撕裂衣服象徵什麼?你想過嗎?
    耶穌說:「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他沒有因深深地認識真理而撕裂自己的心腸,並承認耶穌是彌賽亞,反而撕開他祭司的衣服來表示堅決的抗拒。他這個舉動關係重大,而該亞法卻一點也沒有看出它的意義。他想用這個舉動來影響陪審官員定基督的罪,殊不知正定了自己的罪。根據上帝的律法,他已不配再擔任祭司的職任了。他已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大祭司是不可撕裂自己的衣服的。按照利未人的律法,這樣作的就必被判死刑。
  • 中保關係
    同月,國務委員兼經貿部長陳慕華訪保,同保外貿部長赫赫裡斯託夫舉行了會談並籤訂了兩國政府間經濟和科學合作協定及關於成立中保經濟、貿易和科技合作委員會議定書。11月,電子工業部部長江澤民率電子工業代表團訪保,與保機械工業部部長奧·多伊諾夫舉行會談並籤署了紀要。保部長會議副主席安盧卡諾夫會見江澤民一行並出席了紀要籤字儀式。
  • 從彼拉多判耶穌死刑看人性的惡和耶穌對神的順服
    耶穌被大祭司夜審,公會給他判定的罪名是:「自稱基督」,犯了褻瀆神的死罪。
  • 【基督耶穌生平】(第1期)耶穌時代的歷史背景
    猶太位於兩雄之間,不但成為兩雄必爭之地,也成為他們交鋒之處,因而經常成為殺戮戰場。  首先,猶太在埃及多利買王朝的統管之下(公元前 323-198年)。此時,埃及的統治者仍為希臘人,不過,其推行希臘化的手段比較溫和,而且不幹預猶太人的宗教。多利買王朝的非拉鐵非王(公元前 285-246 年)還在亞歷山大城建立一個宏大的圖書館,收藏各國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