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中風,立刻拍打拉筋,五天恢復如初、沒有中風後遺症!

2022-01-07 經絡養生網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通過拍打拉筋調理一個腦梗中風5天基本恢復和好如初,沒有留下中風後遺症。

患者40多歲,12月29日中風腦梗,當時情況是四肢無力,不受控制,開始有點抽筋,頸部無力,無法穿褲,言語沒問題,頭腦還清醒。

晚上馬上拍打手肘,內關,手背,腳背,拍打時長:兩個半小時,肘窩出黑痧、破皮出血,手背拍出黑痧腫脹,拍打腳背腳底冒溼氣,拍打當天晚上痛難入睡,無法自己穿衣上下床,走路有少許內側現象。

12月30日,患者感覺沒胃口,吃東西難以咽吞,走路感覺有東西抽住一樣,頸部沒力,上下床穿衣沒法進行,平行力有點差,繼續拍打肩井及肩胛骨手臂,拍打兩小時,當天下午嘔吐,從口中吐出固體的東西,中午排血尿一次,晚上排血尿三次,精神很好。

12月31日,事發第三天,患者手腳已經很靈活了,可以自己行上樓梯,穿衣穿祙上下床都沒問題了,胃口也很好,有飢餓感,睡眠也有改善,繼續拍打頭部,頸部一帶,時間兩小時,輔助做拉筋壓腿,把腿部的筋鬆開。

1月1日,事發第四天,除了頭部有點痛,沒有其它不適,可以自己掠衣服,跪坐,洗頭都沒問題,繼續拍打兩小時,松筋拉腿,拍頭,曬太陽,短短的幾天進步如此快。

跪腿的同時,自己把小腿抬起拍打腳背,這樣可以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增加腿部的熱源。

第四天可以跺腳一百下

1月2日,事發第五天,一切安好,繼續拍頭,拍打,拉筋,患者的平行力基本沒問題了,自理也沒問題,精神狀態非常好,待續……

1月3日,可以做家務,自己上拉筋板了。

拍打拉筋立竿見影,不是一般的見影,希望拍打拉筋造福更多人,這恢復的速度非比尋常。我接觸過很多個中風進醫院的都會偏癱出來,而且後遺症調理的時間比較久。

希望大家都將拍打拉筋好好去落實,讓更多的人遇上這些事知道更有效的解決方法。事情發生了就老老實實地拍,不要著急,把自心穩定就可以了,這幾天內氣衝病灶會反覆的,多加注意,飲食清淡,以健脾為主。

寧靜

2022.1.4

轉自 拉筋拍打

相關焦點

  • 中風後遺症拍打拉筋病案
    >
  • 洗澡先洗頭容易中風?突然頭暈是中風前兆?關於中風的謠言,別輕信!
    中風僅使用藥物治療就可以了。解析:腦中風提倡綜合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對於部分腦梗死患者需要行血管支架植入術、開顱去骨減壓術;部分腦出血患者需要行顱內血腫清除術。此外,康復治療也十分重要。中風後遺症沒有任何辦法改善。
  • 輕微中風的姐姐拍拉4個月後,開心上班了!
    特別前兩年,40出頭的人患上輕微中風,左手左腳麻木行動不便,幹不了重活。當時父親正是第二次中風住院期間,姐姐因經濟壓力大並沒有過多治療,只是開了一些降壓活血藥。當時自己艾灸有大半年,了解到艾灸力度強,若能堅持的話,對高血壓和中風有很大幫助。於是寄回了艾條和工具並告之方法,但整個冬天她只灸了十多次,說手腳沒那麼怕冷,感冒少了。
  • 輕度中風多久能恢復?還能治好嗎?
    那麼,輕度中風多久能恢復?還能治好嗎?  輕度中風多久能恢復?  輕度中風說明中風的面積不大,或者不是要害部位的中風,所以大多數症狀比較輕微,經過適當的治療之後,在2周之內就能夠很好地恢復,不會遺留後遺症,但是沒有後遺症不代表沒有風險,它警示病人已經具備得中風的條件,如果不重視,以後得真正嚴重中風的機會就會非常的高,所以要梳理中風有哪些危險因素。
  • 拉筋、拍打治百病?這才是真相!
    例如,提倡拍打、拉筋的人宣稱,拍打要愈大力、拉筋要愈痛才愈有效,以及只要做這兩件事,就能解決筋骨酸痛、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睡眠障礙、婦科,甚至皮膚等諸多困擾現代人的問題。然而,這種讓人痛得半死的方法,真能治好酸痛,甚至其他疾病嗎?宣稱簡單又可自療的養生法,有沒有禁忌?是不是人人都適用?Q:為什麼筋縮、筋硬、筋緊會造成酸痛?
  • 名家治中風後遺症
    名家治中風後遺症來源《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效驗秘方精選》散人註:1方適用於中風初期症屬寒痰瘀血痺經絡者,2方適用於中風時間較長症屬氣血虧虛者。臨床上廣泛適用於面癱、面痛、中風偏癱、痺證等疾病,均能收到滿意的效果。面癱、面痛、中風偏癱、痺症等疾病,其病因病機都是由於感受了風寒。如《張氏醫通》中說:「面痛……不能開口言語,手觸之即痛,此是陽明經脈受風毒.……自凝滯而不行.」
  • 71歲劉松仁被拍拄拐出行,疑似中風後留下後遺症?
    2019年末HK明星劉松仁突發中風一事牽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作為TVB兒童長大的一代,不知是不是因為中風留下了後遺症。,71歲的劉松仁想要恢復到此前的好狀態似乎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劉松仁本人卻表示沒有外界所說的那麼嚴重,他不過是跌了一跤而已。
  • 漫談中風: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
    皇帝相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有著更優渥的生活條件和更完善的醫療,然而,這些被百姓稱為「萬歲」的人們也並沒有與天同壽,甚至壽終正寢的都是少數,他們中有一些死法千奇百怪,但也有一些是囿於當時醫療條件而死於疾病,例如金太宗完顏晟(吳乞買)「吳乞買先患中風病,手足無力,半身不遂……吳乞買昏困,再病中風,僵僕,殂於明德宮」、南朝宋孝武帝劉駿「中風暴疾,殆將數旬」……根據歷史記載,這些皇帝均死於中風,可見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 站樁 | 米雪曬劉松仁近照,他中風後恢復良好,右手疑後遺症舉不起來了
    港媒表示,從米雪曬出的照片中好像發現,劉松仁大多數時候右手都是踹在兜裡的,雖然右手是偏向米雪,但是拿紅包的時候卻是用左手拿,似乎因為中風後遺症的緣故導致右手無力。在米雪曬出的這麼多張照片中能看到,劉松仁只有一張是用了右手,搭在了自家的狗狗身上,能看到拿的姿勢有一點費力,可見劉松仁雖然中風後恢復的很好,臉上也有了笑容,不過畢竟年紀已經大了,總會有那麼一點後遺症的。
  • 中風後手腳無力還能恢復嗎?專家指導康復來恢復最大限度的功能
    因為很多人中風後,會出現手腳無力或偏癱的情況,想要解決這種情況,就需要通過康復訓練來實現。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康復醫學科的喻勇醫生表示,康復的主要原則,就是以功能康復為目標,幫到病人恢復最大的功能。而中風之後的康復訓練是也專門的一門學科,要掌握正確的鍛鍊方法,才能讓讓中風後的身體儘快恢復。
  • 冬季高發病小知識:中風能治好嗎?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
    本人之前就有高血壓,最近血壓總是不穩定,會不會中風啊?中風能治好嗎?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朋友吃的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可以吃嗎?」中風作為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雖然與年齡、原發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病、心臟病等)、不良生活習慣(吸菸、飲酒等)等因素密切相關,但是由於冬季天氣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易導致血管收縮,因此一直是中風的高發季節。
  • 周星馳搭檔「如花」突發腦中風!醫生提醒:夏季中風高發又兇險
    中風是中醫的說法,在西醫裡被稱為「腦卒中」。很多人有這樣的印象:中風是「冬天的疾病」。因為冬天天氣寒冷,的確容易讓血管收縮導致中風。但是,其實夏天的中風機率,跟冬天一樣高,李健仁的中風,就發生在夏季。這是什麼原因呢?
  • 中風3分鐘急救如何操作 病人突發中風該如何應對
    核心提示:眾所周知,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但對於體質偏差的老人而言,尤其是那些已經確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夏季也很容易出現中風,需要大家引起注意。尤其是中風後3分鐘內所採取的急救是很關鍵的,能夠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眾所周知,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
  • 中風 | 2-緊急處理
    倒不是有拖延症,我有時候是真的看感覺,沒有感覺的就自然排後面了,主要還是覺得這病離我的生活有點遠,另外覺得現在寫這個還是經驗不足。但是最近也算是有契機,因為家中長輩突然暈倒了(雖然不是中風),因此我也覺得是時候開始碼碼字寫一寫了。
  • 輕微的中風是什麼症狀
    腦中風是屬於腦血管疾病,在剛剛發生時,如果能及時治療控制病情,基本上不會給患者留下什麼後遺症,若腦中風這種症狀發現較晚且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比較大。那麼輕微的中風是什麼症狀表現?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各種因素會出現腦中風這種現象。
  • 低血壓也會引發中風!
  • 耳疾---【拉筋拍打問答收集】僅供參考
    這次成都的體驗課收穫如下:1、修戰軍教練替我拍打頭部時,我只是不停喘大氣,並心想這個勁兒會不會打出腦震蕩?正是震耳欲聾的時候,轟一下,我右耳通了,我竟然聽到聲音了,而且很清楚。後來右耳戴上助聽器聲音大到受不了。我又高興又有信心了。拍打恢復聽力是有可能的。
  • 中風偏癱的中醫治療思路
    中醫不但擅長治療中風急症,亦擅長治療中風後遺症,特別是中風所導致的偏癱。以下試舉一例。一、中醫偏癱的中醫醫案一男病人,76歲,於2020年7月因左側肢體無力15天入院治療,診為腦梗死。現左側肢體活動障礙,完全不能抬腿,兼見認知功能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伴高血壓。帕金森病史。二便可,脈滑軟略弦。苔黃。舌下小瘀。
  • 15歲少年突發中風,左手險殘疾,誰說腦血管病僅是老人「喪命鍾」?
    腦血管病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腦血管性疾病的總稱,包括我們常說的腦梗、中風等都屬於腦血管病。很多人認為,只有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才會得腦血管病。實際上並非如此,只要留意新聞,我們不難發現,經常都會有中青年因為各種原因突發腦血管病,甚至導致不幸猝亡。
  • 【新發現】中風患者的福音!聯合治療能夠恢復中風患者的認知能力且...
    再灌注治療是中風治療的金標準,有助於在血栓引起的中風後恢復血流量,防止腦組織損傷。然而,只有大約10%的中風患者符合條件,部分原因是再灌注治療的治療窗口狹窄。受壓迫的腦細胞還沒有死亡,只是由於缺氧和能量不足而受損。由於中風治療的目標是儘可能多地保存腦組織以減輕整體損傷,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結果,因為這意味著可挽救的組織被免疫系統破壞了。因此,湯姆林森和他的團隊開發了一種補體蛋白阻滯劑,名為B4Crry,只在中風損傷部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