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我不怕賣血,也不怕死,但聽到那個不好的消息時,我哭了

2021-01-08 紫葉喃語

一個小人物,拼命掙扎著活著,從沒有被苦難打垮,最後卻因救命稻草的斷裂而傷心不已。

01

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裡的許三觀是一個小人物,他是一個絲廠的工人,拿著一點可憐的工資,沒有什麼大的本事,但他無意間發現了一條可以較輕鬆賺錢的門道:賣血。

賣一次血可以賺35元錢,當農民在地裡辛辛苦苦幹半年了。

許三觀第一次去賣了血,拿著35元的「巨款」激動不已,這錢來得不易,他得花在正當處,最後,他用35元給自己辦了一件人生大事——娶了漂亮媳婦兒——油條西施許玉蘭。

人生從來都沒有順遂的時候,許三觀也一樣,他雖然順利地娶上了媳婦,媳婦兒還給他生了三個兒子,本來算是圓滿。

但樂滋滋的他,後來才知道,他最疼愛的大兒子一樂竟然不是他的種,他還沒有從自己白當了幾年烏龜的鬱悶中走出來的時候,一樂又闖了大禍,用鐵榔頭把鐵匠兒子的頭給打破了。

一樂的親爹不認帳,許三觀也不想管,但他又不得不管,不忍不管。眼看著自己辛苦置辦的家當要被抵債時,許三觀再次想到了賣血,只有賣血,才能緩解這次危機。

後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生活當中的一道又一道的難關。有一次大兒子一樂生了肝炎,需要一筆錢去上海治病。

雖然一樂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但許三觀早已視他為己出,看著兒子生病,他心疼,他一定要救他,該借錢的地方都借過,無處可借了,他再次想到了賣血。

按規定賣血後要等三個月才能再次去賣,但他為了籌錢,他在不同的醫院隔三、五天就去賣一次,暈倒過,最後差點送了老命。

許三觀知道,這樣不要命地賣血,會有生命危險,但是他毫無畏懼,他說,兒子才21歲,還沒有享受過生活,而我都快50歲了,就是死了也沒什麼遺憾的。

許三觀從來沒心疼過自己,賣血換來的錢,能解決家庭的危機,他無怨無悔,每次賣完血後,他對自己最大的犒勞就是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

為了家人,許三觀拼盡了全力,他不怕苦,也不怕死,他內心是欣慰和滿足的,因為他為自己有能力讓家人一次次度過難關。

02

後來,許三觀家的日子漸漸好起來,不用經常去賣血了。但他也老了,有一天,他突然想吃一盤炒豬肝,喝二兩黃酒了。他想著以前賣了那麼多血都是為了家人,為了度過家裡的難關,現在,他想為自己去賣一次血,賣了血去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奢侈一下。

可是,此時的他非彼時的他了,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信心滿滿地去了,卻被血頭無情地嘲笑一番:你這麼老了還要賣血?誰會要你的血?你的血只配往家具上刷……

他才想到,自己已經年過60了,頭髮白了,牙齒也掉了,不中用了,連血都沒人要了,許三觀哭了,他很傷心,自己的血沒人要了,以後家裡有了災禍可怎麼辦啊?

他心裡的那點驕傲沒有了,他以前相信自己可以靠賣血去改變自己的不幸,但到最後終有一天,還是變得一無是處了。

他的精神也垮了,他成了廢人,再也沒有能力去抵禦家裡的風雨了,他從來沒這麼傷心過。

03

許三觀又何嘗不是我們許多人的影子呢?我們和他一樣,都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為了生活,為了家人,我們也同他一樣拼盡全力。

好在我們年輕,我們有資本,我們有體力去拼命。996的工作、天天加班的常態我們卻無怨無悔。

我們沒有感到過辛苦,也很少抱怨。因為這樣拼是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可以解決家裡的一道道難關。

然而我們也終究有一天會老去,終究有一天會不堪重負,總有一天會失去賺錢的能力,那時我們再也無法給家人提供有力的保障,即使負重也很難前行。

到那一天,也許會有如許三觀看到自己的血無人可要時的恐懼,這種恐懼有時比死更可怕。

04

男子送妻子上班以後跳江自殺、因年齡大而被辭退的員工跳樓輕生、醫院裡看著妻子巨額的醫療費無能為力而失聲痛哭的男人……

也許他們之前也同許三觀一樣驕傲過,但在他們喪失掉了為家裡遮風擋雨的能力後,他們崩潰了。

作為堂堂漢子,如果不是最後的那根希望的稻草被壓斷,有誰願意流淚?有誰願意失去生命?

但怨又如何?哭又如何?死又如何?最後還是只有自己重拾信心,去面對充滿了苦難的生活,它給你一記耳光的時候,你也別忘記還擊,只要不被它打垮,只要活著,總會有看見太陽升起的時候。

相關焦點

  • 讀《許三觀賣血記》有感
    《許三觀賣血記》有一股溫情在默默流淌,散遍全身,化作眼淚,觸動了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這是一個關於丈夫和父親的最圓滿的夢。《許三觀賣血記》這本小說,餘華並沒有用很多華麗的詞語,或許那些華麗的詞放在許三觀這樣一個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也有些不合適吧!他只是把時間線拉得很長,圍繞著許三觀一次次賣血的經歷寫出了許三觀艱難的一生,沒有絢麗的情節,只有一個簡單的故事和許三觀傳奇的一生。
  • 讀書分享(一)|《許三觀賣血記》
    他曾在《餘華自傳》裡寫道:「我讀小學四年級時,我們乾脆搬到醫院裡住了,我家對面就是太平間,差不多隔幾個晚上我就會聽到悽慘的哭聲。那幾年裡我聽夠了哭喊的聲音,各種不同的哭聲,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我都聽了不少。」「應該說我小時候不怕看到死人,對太平間也沒有絲毫恐懼,到了夏天最為炎熱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呆在太平間裡,那用水泥砌成的床非常涼快。
  •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說,「爺爺,我不是你兒……」他爺爺繼續說:「我兒,你也常去賣血?」許三觀搖搖頭:「沒有,我從來不賣血。」「我兒……」爺爺說,「你沒有賣血,你還說身子骨結實?我兒,你是在騙我。」「爺爺,你在說些什麼?我聽不懂,爺爺,你是不是老糊塗了?」許三觀的爺爺搖起了頭,許三觀說:「爺爺,我不是你兒,我是你的孫子。」
  • 《許三觀賣血記》:生活越是荒誕,成長越是艱難
    在我還沒有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許三觀賣血記》這個名字就給我一種普遍意義上的悲劇之感,像餘華的《活著》,雖為活著但是都在死去,許三觀也一樣,到最後不過會是悽悽慘慘的死去,讀完才發現,不是只有死,才能稱之為悲戚,普通人拼勁全力活著的樣子才最為苦楚。
  •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精神崩潰的一刻
    這時許玉蘭來了,拉住許三觀兩隻袖管,問他:「許三觀,你這是怎麼了,你出門時還好端端的,怎麼就哭成個淚人了?」 許三觀看到許玉蘭來了,就抬起手去擦眼淚,他擦著眼淚對許玉蘭說:「許玉蘭,我老了,我以後不能再賣血了,我的血沒人要了,以後家裡遇上災禍怎麼辦……」 許玉蘭說:「許三觀,我們現在不用賣血了,現在家裡不缺錢,以後家裡也不會缺錢的,你賣什麼血?你今天為什麼要去賣血?」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一、《許三觀賣血記》是我讀的第一本餘華的小說,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不能只看網上那些快餐小說,多讀優秀的文學作品真的能讓人有思想上的蛻變。記得剛讀完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以後自己要是去獻完血了,也要去餐館,喊一聲『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而對吃貨來講,那段口頭炒菜更是直擊靈魂。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以賣血的方式重複出現,看到許三觀的柔情
    《許三觀賣血記》是繼《活著》之後我看餘華的第二部作品,如果說《活著》讓我思考了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那麼《許三觀賣血記》似乎讓我在一瞬之間找到了一個答案,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關於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永遠都找不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答案,就像餘華所說的,未來的事自己也不知道。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的平凡人的一生
    01時代的小人物小說開頭寫許三觀去賣血,是因為他們村裡都以賣血為榮,賣血的人結實有力氣,不賣血的人身子骨才不好,許三觀和根龍他們去賣血,一次喝8碗水,為了讓血更淡一些,賣的更多,也是出於好奇才去買的血。「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
  • 趣談《許三觀賣血記》:被綠,出軌,賣血!卻是餘華最溫暖的作品
    頭上頂著大綠帽子的許三觀非常的不高興,他決定用出軌的方式來找一下平衡。所以他出軌了鎮上最胖的女人林芬芳。然後他第三次賣血,給林芬芳買了一大堆好吃的。許玉蘭知道後說,你竟然為了別人去賣血,那麼胖的女人你都要。結果許三觀這哥們說,咱倆一人出軌一次,扯平啦。我只想說我的天,這都可以,這事兒還帶找補的。
  • 《許三觀賣血記》:在命運中掙扎的人,跨越血緣的父愛
    許一樂、許二樂、許三樂是許三觀的三個兒子。雖然起名有些隨便,但是許三觀對於這三個孩子的愛的的確確非常深厚溫柔。而每一次賣血,也都是為了孩子,即便許一樂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但是在他老了,第一次想為自己賣一次血的時候,卻沒人要了,這讓許三觀崩潰。親情,是這本書的故事線。讀《許三觀賣血記》總有一種感覺,許三觀這人文化不高,思想覺悟也不高,但是做人很講道理。
  • 《許三觀賣血記》為什麼說許三觀賣了11次血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
    《許三觀賣血記》是餘華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許三觀一次一次用換血渡過生命的一個個難關,當他老了,一家人也生活好了,他得知自己的血再也沒有用處的時候他哭了,崩潰了。這部小說主要描述了人在面對厄運時強烈的求生欲望。
  • 《許三觀》:餘華筆下許三觀賣血記的電影版
    那個壞笑的帥小子),但關於《許三觀》的故事卻說來話長,這部由中國著名小說家餘華的代表作《許三觀賣血記》改編的電影,因為它的來路周折和歷史悠久而備受中韓兩國影人的矚目和關注。因為《許三觀》是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所以我們在此對餘華的文化作品和造詣做一些稍微詳細的評價和解釋,以便讀者更好結合文本背景理解和賞析這部電影。
  • 《許三觀賣血記》:靠賣血度過的一生,是現實的一種
    你一次,我一次。你失去了什麼,我也要你也失去。失去的東西也要一模一樣。這樣的平等存在於許三觀的性格中,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當他的生活極其糟糕時,因為別人的生活同樣糟糕,他會心滿意足。他不會在乎生活的好壞,但是不能容忍別人和他不一樣。愚昧的、可笑的這樣的想法,就是許三觀追求的「平等」。
  • 《許三觀賣血記》之許玉蘭,很多女性一生的縮影,柔弱中透著堅強
    《許三觀賣血記》在餘華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之中,許三觀的的妻子徐玉蘭就是這樣一個女性形象。許三觀也是看上了許玉蘭的美貌,為了追到許玉蘭他去賣血請許玉蘭吃了包子、瓜子、還有糖。許玉蘭很是開心,但是聽到許三觀要娶自己就還是有一點猶豫。但是還是架不住許三觀的攻勢,最後嫁給了許三觀。
  • 許三觀賣血記:殘酷的年代,溫情的歲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書是《許三觀賣血記》。餘華的書我一共讀過兩本,第一本是《活著》,這是第二本。可能是因為讀《活著》留下的「陰影」,看這本書的時候心總是繃得緊緊的,總擔心許三觀的妻子和三個兒子會相繼死去,直到看到最後一刻才鬆了一口氣。縱使生活苦難,還好他們都活著。
  • 讀《許三觀賣血記》:我發現有擔當的男人,都具有這幾個特質
    許三觀給接受批鬥的許玉蘭送飯時,在白森森的大米下藏著很多肉,那是許三觀特意給許玉蘭做的,就連三個兒子也不知道。但是許玉蘭卻只吃了一塊,她讓許三觀把剩下的肉給三個兒子吃。另一個場景就是許三觀和三個兒子在家批鬥許玉蘭時,他公然在孩子們面前,提到自己睡了林芬芬的事,並且說這件事和許玉蘭的事扯平了。
  • 《許三觀賣血記》:為孩子賣血,但最後陪著自己的只有妻子
    ,代表了他對生活的不妥協,對子女的付出。」 為了擺平一樂創下的禍事,許三觀只好再次賣血。 後來,在荒年的時候,許三觀家中的存糧全部吃完了。看著三個孩子餓的面黃肌瘦,許三觀只好再一次賣血。 孩子長大了,下鄉了。為了解決孩子回城的問題,他又去買了一次血。他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解決了,誰曾想生產隊長進城時又指定要在他家吃飯。
  •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生活裡的擔當,是男人的魅力與最後的倔強
    「許玉蘭,我老了,我以後不能再賣血了,我的血沒人要了,以後家裡遇上災禍怎麼辦……」——《許三觀賣血記》無意間翻到了《許三觀賣血記》這本書,這一讀便是四個小時,心情從最初的沉重到壓抑再到淚如泉湧。許玉蘭哭著去找何小勇,讓他出八角三毛錢給許三觀,何小勇不答應,許玉蘭只好嫁給了許三觀做媳婦。所以,當我讀到這個情節的時候,我不禁覺得許三觀是個有意思的人,最起碼他稱的上男人。
  • 許三觀賣血記:成年人世界裡一場滑稽又真實的鬧劇
    許三觀第二次賣血前後的重點描寫,根本就不在賣血上而是他對他最喜愛的大兒子許一樂複雜的情感變化。他做了九年的烏龜。這是對一個男人自尊心最大的打擊。是的,他很委屈。全書寫到這裡,這才是許三觀遇到的第一個人生挫折。
  • 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和電影《許三觀》
    後來一樂闖了禍許三觀被抄家,許三觀也是先讓許玉蘭和一樂自己去找何小勇,最後三觀自己氣不過去賣了血,賣血之前還教自己的兒子以後要「搞定」何小勇的兩個女兒,這樣才算為自己解氣了。但是有一些地方也做了非常靈活的改變——第一,是許三觀第一次賣血的目的,在原著中許三觀是糊裡糊塗賣了血,有了錢以後不知道要這個錢幹嘛用,想來想去最後決定討個老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