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許三觀賣血記》|精神崩潰的一刻

2020-11-20 騰訊網

三觀身體靠在欄杆上,對三個兒子鳴咽著說:

「我老了,我的血沒人要了,只有油漆匠會要……」

兒子說:「爹,你在說些什麼?」

這時許玉蘭來了,拉住許三觀兩隻袖管,問他:「許三觀,你這是怎麼了,你出門時還好端端的,怎麼就哭成個淚人了?」

許三觀看到許玉蘭來了,就抬起手去擦眼淚,他擦著眼淚對許玉蘭說:「許玉蘭,我老了,我以後不能再賣血了,我的血沒人要了,以後家裡遇上災禍怎麼辦……」

許玉蘭說:「許三觀,我們現在不用賣血了,現在家裡不缺錢,以後家裡也不會缺錢的,你賣什麼血?你今天為什麼要去賣血?」

許三觀說:「我想吃一盤炒豬肝,我想喝二兩黃酒,我想賣了血以後就去吃炒豬肝,就去喝黃酒……」

一樂說:「爹,你別在這裡哭了,你想吃炒豬肝,你想喝黃酒,我給你錢,你就是別在這裡哭了,你在這裡哭,別人還以為我們欺負你了……」

二樂說:「爹,你鬧了半天,就是為了吃什麼炒豬肝,你把我們的臉都丟盡了……」

​三樂說:「爹,你別哭啦,你要哭,就到家裡去哭,你別在這裡丟人現眼……」

許玉蘭聽到三個兒子這麼說話,指著他們大罵起來:

「你們三個人啊,你們的良心被狗叼走啦,你們爹全是為了你們,一次一次去賣血,賣血掙來的錢全是用在你們身上,你們是他用血餵大的。想當初,自然災害的那一年,家裡只能喝玉米粥,喝得你們三個人臉上沒有肉了,你們爹就去賣了血,讓你們去吃了麵條,你們現在都忘乾淨了。

還有二樂在鄉下插隊那陣子,為了討好二樂的隊長,你們爹賣了兩次血,請二樂的隊長吃,給二樂的隊長送禮,二樂你今天也全忘了。

一樂,你當初到上海去治病,家裡沒有錢,你爹就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去賣血,賣一次血要歇三個月,你爹為了救你命,自己的命都不要了,隔三、五天就去賣一次,在松林差一點把自己賣死了,一樂你也忘了這事。你們三個兒子啊,你們的良心彼狗叼走啦……」

許玉蘭聲淚俱下,說到這裡她拉住許三觀的手說:

「許三觀,我們走,我們去吃炒豬肝,去喝黃酒,我們現在有的是錢……」

來源:餘華《許三觀賣血記》第二十九章

相關焦點

  • 餘華小說改編《許三觀賣血記》
    香港同流劇團—餘華同名小說改編喜劇《許三觀賣血記》(粵語發音 漢語字幕)時間:10月24
  • 《許三觀》:餘華筆下許三觀賣血記的電影版
    那個壞笑的帥小子),但關於《許三觀》的故事卻說來話長,這部由中國著名小說家餘華的代表作《許三觀賣血記》改編的電影,因為它的來路周折和歷史悠久而備受中韓兩國影人的矚目和關注。因為《許三觀》是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所以我們在此對餘華的文化作品和造詣做一些稍微詳細的評價和解釋,以便讀者更好結合文本背景理解和賞析這部電影。
  • 《許三觀賣血記》影視化,餘華之子執導,會成為下一部《活著》嗎
    餘華是當代著名的純文學作家,他的作品不僅有深度,故事性也很強,受到各個年齡段讀者的喜愛,同時也受到名導的青睞。現在,餘華的另一部經典作品《許三觀賣血記》也被拍成了電影,電影編劇由余華自己擔當,執導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餘華的兒子餘海果。《許三觀賣血記》小說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度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戰勝了命運強加給他的驚濤駭浪,而當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沒有人要時,精神卻崩潰了。
  • 趣談《許三觀賣血記》:被綠,出軌,賣血!卻是餘華最溫暖的作品
    文|黏黏書怪如果說「賣血"是許三觀最無奈的選擇,卻也是許三觀最引以為豪的壯舉。還有什麼比用生命支撐家庭更偉大的成就嗎?餘華的筆鋒一如既往的冷酷,卻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溫暖。如果說《活著》是絕望中帶著對苦難的釋懷,那麼《許三觀賣血記》則是在苦難中尋找出路。幸福是一種恩賜,苦難才是生活的旋律。當一個男人垂垂老去的時候,他會如何看待自己苦難的一生?有一種能力,喪失後比苦難的人生更可怕,許三觀的故事會告訴你答案。
  • 許三觀賣血記:殘酷的年代,溫情的歲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書是《許三觀賣血記》。餘華的書我一共讀過兩本,第一本是《活著》,這是第二本。可能是因為讀《活著》留下的「陰影」,看這本書的時候心總是繃得緊緊的,總擔心許三觀的妻子和三個兒子會相繼死去,直到看到最後一刻才鬆了一口氣。縱使生活苦難,還好他們都活著。
  • 獨家預售 餘華親自授權改編喜劇《許三觀賣血記》,香港同流劇團內地首演
    生活,要笑著過。我不賣笑,我笑著賣血! 從《十八歲出門遠行》到《第七天》,餘華用自己的「零度敘事」持續關注底層小人物的生存百態,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而《許三觀賣血記》「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展現了中國式的樂觀和溫情,真實平淡卻觸目驚心,是當代文學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餘華先生親自授權改編其同名小說!
  •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一個優秀的作家總能拿起手中的筆寫出讓人們共鳴的故事,比如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讀這本書時,賣血為生的許三觀仿佛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生活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現代社會,我們並不知曉就在幾十年前的社會,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為了活著,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用自己的血拿去賣錢。
  • 讀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小說的結尾貌似大有深意,如何理解?
    今年春節假期期間,我系統地讀了餘華的所有書。因為我讀書講究分類攻克,如果一個作者有好作品,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讀完一個作者的所有書。《許三觀賣血記》是我讀完《活著》、《兄弟》之後的第三本。書中人物許三觀,一生賣血,除了第一次賣血算是為自己,娶上媳婦許玉蘭,剩下賣血都是為了這個家。序言中,餘華提到馬提亞爾的一句話: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我當時在想,讀一本小說,何嘗不是如此呢?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以賣血的方式重複出現,看到許三觀的柔情
    《許三觀賣血記》是繼《活著》之後我看餘華的第二部作品,如果說《活著》讓我思考了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那麼《許三觀賣血記》似乎讓我在一瞬之間找到了一個答案,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關於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永遠都找不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答案,就像餘華所說的,未來的事自己也不知道。
  • 許三觀賣血記:成年人世界裡一場滑稽又真實的鬧劇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普通工薪階層賣血的故事,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書裡記錄了許三觀的六次賣血經歷,把整個故事看下來,才會發現許三觀賣血一次比一次困難,過程也一次比一次坎坷。許三觀是城裡絲廠的送繭工,但是他有一個在農村的爺爺。
  • 讀書分享(一)|《許三觀賣血記》
    卑微卻偉大  ——《許三觀賣血記》閱讀報告   「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這是許三觀第一次賣血後學著根龍和阿方對飯店跑堂的招呼。很久很久以後,也許我會忘記許三觀,甚至忘記整個故事,但我一定不會忘記這句話,因為這就是這個男人酸甜苦辣一生的開始。    現在回想起來我會選擇讀這本書的原因還會覺得有些奇妙。
  •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賣血記(節選)許三觀是城裡絲廠的送繭工,這一天他回到村裡來看望他的爺爺。他爺爺年老以後眼睛昏花,看不見許三觀在門口的臉,就把他叫到面前,看了一會後問他:「我兒,你的臉在哪裡?」許三觀說,「爺爺,我不是你兒……」他爺爺繼續說:「我兒,你也常去賣血?」許三觀搖搖頭:「沒有,我從來不賣血。」「我兒……」爺爺說,「你沒有賣血,你還說身子骨結實?我兒,你是在騙我。」「爺爺,你在說些什麼?我聽不懂,爺爺,你是不是老糊塗了?」許三觀的爺爺搖起了頭,許三觀說:「爺爺,我不是你兒,我是你的孫子。」
  •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生活裡的擔當,是男人的魅力與最後的倔強
    「許玉蘭,我老了,我以後不能再賣血了,我的血沒人要了,以後家裡遇上災禍怎麼辦……」——《許三觀賣血記》無意間翻到了《許三觀賣血記》這本書,這一讀便是四個小時,心情從最初的沉重到壓抑再到淚如泉湧。反觀許三觀,因為賣血,讓他一次次從苦難中脫身,他整整賣了12次的血,卻沒有一次是為自己賣血。等到他想為自己賣一次的時候,卻被人嫌棄白送都不要,他的精神一下子崩潰了,開始在街上嚎啕大哭。父親和許三多一樣,他們都是一個男人,有擔當男人。
  •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骨子裡的善良,所帶給他活著的希望
    ——餘華作者講述的這個人,就是許三觀。許三觀是一個城市裡的普通工人,過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日子,勞作,娶妻,生子,經歷困難和坎坷,繼續生活。與其他人不一樣的是,每次家裡有災禍,他要靠賣血換錢度過難關,甚至對於賣血這件事的流程他瞭然於胸,並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其他人。
  • 『許三觀賣血記』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樂是生活的味道.
    【導讀】丨《許三觀賣血記》是餘華於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戰勝了命運強加給他的驚濤駭浪,而當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沒有人要時,精神卻崩潰了。它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欲望。
  • 讀《許三觀賣血記》有感
    《許三觀賣血記》有一股溫情在默默流淌,散遍全身,化作眼淚,觸動了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這是一個關於丈夫和父親的最圓滿的夢。《許三觀賣血記》這本小說,餘華並沒有用很多華麗的詞語,或許那些華麗的詞放在許三觀這樣一個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也有些不合適吧!他只是把時間線拉得很長,圍繞著許三觀一次次賣血的經歷寫出了許三觀艱難的一生,沒有絢麗的情節,只有一個簡單的故事和許三觀傳奇的一生。
  • 《許三觀賣血記》:靠賣血度過的一生,是現實的一種
    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韓文版自序中說:「這是一本關於平等的小說,這話聽起來有些奇怪,而我確實是這樣認為的。」「我知道這本書裡寫到了很多現實,'現實'這個詞讓我感到自己有些狂妄,所以我覺得還是退而求其次,聲稱這裡面寫到了平等。」這本書裡有「平等」嗎,有的。
  • 許三觀,國產原著,韓國拍攝一個隨處可見的小人物賣血養家記
    賣血記》拋棄了餘華原著中小人物在歷史變遷中的無助和荒誕感,注入了韓國電視劇家庭溫情的核心倫理,使得「父愛妻從子孝」變成了電影的主題。但是期待看到如同李滄東《薄荷糖》,金基德《收信人不詳》這樣具有厚重歷史感的韓國電影的觀眾可能會失望,因為電影《許三觀賣血記》本質來說只是一部精緻版的韓劇。
  • 《許三觀賣血記》:生活越是荒誕,成長越是艱難
    在我還沒有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許三觀賣血記》這個名字就給我一種普遍意義上的悲劇之感,像餘華的《活著》,雖為活著但是都在死去,許三觀也一樣,到最後不過會是悽悽慘慘的死去,讀完才發現,不是只有死,才能稱之為悲戚,普通人拼勁全力活著的樣子才最為苦楚。
  • 『賞析』倒吊的人生的血色——關於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和電影《許三觀》
    為了防止有人因賣血過多而出現意外,醫院工作人員要將賣血的人裡面色蒼白的剔除掉。因為之前已經賣過幾次血,許三觀的臉色愈發蒼白。為了能再賣一次,許三觀走出醫院,自己抓緊路邊的圍欄,倒吊在那裡,讓臉恢復血色。 同樣的場景,在原著中似乎並沒有出現。但是關於「抓緊」,餘華的作品裡也有一處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達。因為過於頻繁的賣血,許三觀體力逐漸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