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本文為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麼麼噠~
2016年2月12日,據空軍官方微博消息,著名藝術家閻肅去世,享年86歲。
閻肅去年9月因突發腦梗住院,入院前十天,他還在擔任紀念抗戰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的首席策劃,住院期間,仍時常惦念著今年的春晚。
與病魔抗爭5個月,他還是離開了…
閻肅,中國著名詞作家、文學家、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文聯委員,中國劇協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代表作品歌曲《我愛祖國的藍天》,《敢問路在何方》,《唱臉譜》,《霧裡看花》,《門前情思大碗茶》,歌劇《江姐》,舞劇《紅色娘子軍》等,堪稱當代音樂界的泰鬥。
(圖為閻肅夫婦)
年輕一代熟悉他,還因為他是青歌賽評委席上的閻公,《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上幽默慈祥的老爺爺。他的出席等同於藝術的專業與權威。
閻肅隸屬空政文工團,是從戎60餘載的文職將軍。論級別,在空政原歌舞團編導室閻肅的公開履歷顯示,閻肅是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對應的是什麼樣的級別待遇呢?
據中國軍網解讀:「專業技術軍官是軍隊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軍官,授予專業技術軍銜,文職幹部是軍隊編制內不授軍銜的幹部,有文職級別,文職3級相當於大校、文職8級相當於中尉」。
照此推算,閻肅的「文職特級」,對應的是上將軍銜。
順次往下排,我們比較熟悉的,李雙江享受中將級別待遇,宋祖英、閻維文、郭達等享受少將待遇。
在創作歷程中,他獲得了多位領導人的肯定。
2009年,在建國6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的創作中,79歲的閻肅又一次擔當重任——任文學部主任。2月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元宵節聯歡晚會。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在晚會上同首都知識界人士親切交談,閻肅作為代表之一列席。
同年底,胡錦濤接見首都文藝界代表時,再次與閻肅親切交談,充分肯定他在藝術上的突出貢獻。
(圖為胡錦濤與閻肅握手)
2010年,閻肅服役60年周年辦音樂會,前文化部部長蔡武,前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等觀看了演出。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在京舉行。七大部委聯合主辦,上百位演藝明星、企業和社會團體積極參與,晚會募集善款超過21.75億元人民幣。
(圖為閻肅與彭麗媛捐款)
2011年1月,李長春來到閻肅家中慰問。
2015年4月,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與閻肅親切交談,表示贊同閻肅的「風花雪月」的發言。
11月29日,閻肅病重,中宣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閻肅的先進事跡,並向閻肅授予「時代楷模」的榮譽稱號。
12月3日,解放軍報發文《一片丹心向陽開--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國家一級編劇閻肅剪影》,表彰閻肅被兵譽為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家。
12月10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了「一片丹心向陽開」——閻肅作品音樂會。中宣部,總政,空政三方最高領導出席。由眾多知名藝術家共聚一堂,用歌聲向閻肅表達最真摯的敬意。
12月15日,閻肅藝術成就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李谷一等110餘人參加。
12月24日,中宣部、文化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的「閻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現場近千名駐京部隊官兵和地方群眾出席。劉雲山看望報告團成員,代表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閻肅同志表示敬意,向閻肅同志家屬表示慰問。
回首閻肅的藝術生涯,他絕對配得上國家和人民如此多的尊敬和厚愛。
他一生創作作品達1000首以上,獲國家和軍隊文藝獎100多項,參與策劃了100多場國家和軍隊的重大文藝活動,被譽為「忠誠的軍隊文藝戰士,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
考究老先生的藝術人生路,可謂是一部中國文藝發展史。
他是一位罕見的能同時滿足解放軍、音樂學院、選秀節目、春晚和流行歌手需求的創作高人,中國三十年內僅此一位。
1930年,閻肅出生於河北保定,從小家境殷實,父母都是天主教徒,閻肅小時候也受過洗禮,他還有一個教名叫彼得。
1937年「七七事變」後,閻肅全家人從保定到武漢再逃到重慶,隨後又來到嘉陵江南岸的慈母山,一家人在山上修道院安頓下來。唱詩班是他最早的音樂啟蒙。
如果不是閻肅的父親讓他去南開中學念書,他的人生軌跡或許是成為神父。進入南開中學,閻肅成為了文藝骨幹,比如演英文劇朗誦,說相聲打快板演話劇等等,才華被老師發掘。
畢業後已經是1949年,閻肅考上了重慶大學工商管理系。因在文藝方面表現突出,受到了西南團工委的青睞。閻肅選擇棄學從藝。
1953年,閻肅被調入西南軍區文工團,正式穿上了軍裝,也加入了共產黨。1955年空政文工團成立,閻肅進入文工團,一幹就是60年,他的一生就都在空政文工團。
早期,閻肅是以做演員為主,後來領導希望他下部隊專心搞創作,閻肅就告別了他熱愛的舞臺,再也沒有演過戲。
當時的軍歌幾乎都是陸軍軍歌,20多歲的閻肅以一首《我愛祖國的藍天》填補了空軍軍歌的空白。
隨後,閻肅因歌劇《江姐》一舉成名,創作用了18天,而打磨、譜曲、排演用了近3年。1964年《江姐》公演時引起全國轟動。
火到什麼程度?當時,新中國第一任空軍司令劉亞樓,將《江姐》和打下飛機的戰功相提並論,周恩來與夫人買票觀看,毛澤東觀看後在中南海親自接見了閻肅,鼓勵他繼續創作。
(毛澤東接見閻肅和《江姐》劇組。)
1964年11月19日,《江姐》開始在上海公演,48天演出43場,場場飽滿,據說排隊買票的人把售票口的玻璃都擠破了。
《江姐》至今復排5次,演出500多場,歷久不衰,創造了中國歌劇史上的奇蹟。
(閻肅和第五代「江姐」合影)
之後閻肅的創作領域越來越廣,曾被借調到北京京劇團,創作京劇《紅巖》,後來還創作了舞劇《紅色娘子軍》等,他始終是軍旅歌曲的傳承者。
2008年,78歲的閻肅參與抗震救災,連夜創作歌曲《雲霄天兵》。
2015年7月,空政請閻老為《百團大戰》主題曲填詞,僅僅3天後,一首《丹心擁朝暉》成就電影的劇魂。
2015年9月,抗戰70周年《9·3晚會》,他為此特別創作歌曲《大地深情》,閻老一生創作1000餘首作品,這首歌成為了他的創作絕筆。
藝術本就是相通的,80年代開始,閻肅的創作延伸到流行歌曲,最著名的莫過於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一直傳唱至今,後來楊潔導演要拍《西遊記》續集的時候,依然延用了這首歌當主題曲。
1990年北京臺導演找到閻肅,請他參與創作一臺由北京韻味的電視晚會,這是閻老的又一次流行歌曲創作巔峰。他一口氣包攬了這臺晚會的所有作詞,創作了13首作品,其中很多歌曲都流傳下來,成為經典。
比如《唱臉譜》:「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紅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前門情思大碗茶》:「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裡玩耍,高高的前門,仿佛挨著我的家。」
1992年,閻肅創作的流行歌曲《霧裡看花》還一舉捧紅了那英。
「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這本是一首為了紀念《商標法》頒布十周年晚會創作的打假歌曲,卻被當成情歌唱紅了,無意間讓那英的事業攀上了第一個高峰。
晚年他在《青歌賽》《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多檔綜藝節目裡擔任過評委。精神抖擻,說話乾淨利索,流行話張口就來,也從未與時代脫軌。
他是30年的晚會達人
策劃16年春晚,開創多個第一次
除了編劇與歌詞創作,閻肅的另一大貢獻在於推動中國晚會文化的發展。看了這麼多年春晚,你可能不知道他就是那個默默躲在幕後出點子的人。
從1984年到閻肅去世,他組織策劃了16屆央視「春晚」、21屆「雙擁」晚會和7屆全軍文藝匯演。
春晚最輝煌的16年,都是閻肅組織策劃,很多有人知道是他奠定了春晚的魂——最初的形式和基礎。
他給春晚舞臺帶來的突破和第一有很多,比如春晚的歌曲聯唱《馬字令》就是閻肅的創意。這是聯唱表演形式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舞臺,開創了晚會表演的新形式,至今仍是活躍氣氛的最佳形式之一。
在沒有數字設備的年代,為了保證春晚12點準時敲鐘,是他第一個把「時間控制理念」引入春晚,把控時間。後來只有承辦大型晚會,大家都習慣請閻老來出出主意,提提意見。
抗戰70周年晚會,閻肅依舊感知的身體不舍,但仍堅持為晚會出謀劃策,最終病倒了。
閻肅說:一個人想要成功,要有四份:天分,勤奮,緣分,本分。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天分、緣分就是三分天註定,勤奮、本分就是七分靠打拼。
這是閻肅80歲的時候送給年輕人的成功秘訣,而他的藝術精髓,天生熱愛文藝,趕上時代的機遇,加上兢兢業業的勤奮創作,以及為他愛的事業奉獻到最後一刻,天分,勤奮,緣分,本分…成就了閻老的不朽藝術傳奇。
然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閻老並不是嚴肅。
他是部隊裡的「老玩童」,80歲開始自稱「80後」,思想前衛,擁有童心,對新事物接受很快。南非世界盃,閻肅和年輕人一樣,堅持凌晨兩點半看比賽。閻肅喜歡高科技,曾因為與小孩打電子遊戲遭到夫人投訴。
音樂上,閻肅說他喜歡李宇春,自稱「老玉米」,也喜歡周杰倫《菊花臺》《青花瓷》等中國風歌曲。在《我要上春晚》的評委席上,他會跟著唱《小蘋果》。
這個可愛的俏皮老頭,就是為國家和黨文藝創作奉獻一生的閻肅先生。
(去年5月9日,文工團團員在閻老家祝賀生日)
即便是文職特級,享受大區正職,閻肅一生簡樸,恪守的是普通人的價值標準。閻肅兒子曾問父親,當上級有創作任務的時候他拒絕過嗎,閻肅的回答是從來沒有。
從藝65年,從來沒有。
閻宇評價父親」一輩子沒向組織伸過手「,閻肅這樣解釋:「我從來不想給組織上提要求,組織上給你的永遠比你期望的要多。」(出自閻肅經典語錄)
(全家慶閻肅80歲生日)
也許就是因為他用一顆超越世俗功利的童心,擁抱生活,觀察世界,才能湧現出源源不斷的創作。
這樣的老藝術家才真正配得上「德藝雙馨」。
閻老,一路走好!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她是法學碩士,出身書香門第,卻放下包袱裸泳喝尿吃蚯蚓…34歲的女藝人活成這樣的只有張鈞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