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海】1949年之前上海的中外藝術交流

2021-02-18 方志上海

一、外國來上海的演出、展覽

1.戲劇方面

民國11年(1922年)英國勃勒特遠東遊藝團來滬演出。

民國14年(1925年)英國倫敦劇團來滬演出。

民國15年(1926年)日本守田勘彌等來滬演出。

2.音舞方面

民國8年(1919年)高麗韶光美女演劇團來滬演出。

民國11年(1922年)俄國鋼琴家惠奴葛來杜來滬演出。英國梵啞林家柏線來滬演出。梵啞林家裴斯屈羅來滬演出。萬國歌舞大會在滬演出。美國哈佛澤歌舞團來滬演出。

民國12年(1923年)有俄國陸軍學校音樂隊等參加的救濟俄國難民音樂會在滬演出。俄國希摩夫人來滬演出。日本近衛秀磨,左滕紅綠來滬演出。東京民眾歌劇團來滬演出。日本久野之來滬演出。

民國13年(1924年)日本東京少女歌劇團來滬演出。

民國14年(1925年)日本聲樂家關之鑑來滬演出。矮人歌劇團來滬演出。美國跳舞家但尼絲來滬演出。義大利歌舞團來滬演出。

民國15年(1926年)莫斯科國家劇院舞蹈團來滬演出。蘇聯施雅德勒諾娃來滬演出。美國但民間舞蹈團來滬演出。奧地利維也納舞蹈家恆斯偉娜來滬演出。莫斯科鄧肯舞蹈團來滬演出。

民國16年(1927年)義大利歌劇團來滬演出。俄國提琴家勃裡斯來滬演出。

民國17年(1928年)義大利歌劇團來滬演出。

民國18年(1929年)北美浮能達歌舞團來滬演出。夏威夷歌舞團來滬演出。義大利鋼琴家鐵西亞帖,提琴家柯拜立克來滬演出。法國美女豔舞團來滬演出。

民國19年(1930年)法國少女歌舞團來滬演出。日本青鳥舞踴來滬演出。德國少女歌舞團來滬演出。琵羅少女歌舞班來滬演出。梵啞林家陳敦立斯來滬演出。蒙特馬歌舞大藝團來滬演出。

民國20年(1931年)俄國茜谷羅敷歌舞團來滬演出。意國歌曲家蒙德羅蒙多來滬演出。匈牙利提琴家約瑟史奇蒂來滬演出。俄國歌劇團來滬演出。俄國手琴樂隊,跳舞家蘭果夫來滬演出。夏威夷歌舞團來滬演出。提琴家哈飛茨來滬演出。火奴魯魯歌舞班(歐美)來滬演出。

民國21年(1932年)西班牙舞蹈家蒂妮絲娜來滬演出。西洋少女歌舞團來滬演出。紐約洛西大戲院舞女來滬演出。法國手提琴家蘭納希梅來滬演出。提琴家齊巴列斯德來滬演出。半夜歌舞團來滬演出。

 

民國22年(1933年)好萊塢歌舞團來滬演出。法國狐狸歌舞團來滬演出。鋼琴家查哈羅夫來滬演出。黑貓歌舞團來滬演出。歌舞家夏普跳舞班來滬演出。美國芝加哥少女歌舞團來滬演出。百老匯蘇洛夫歌舞團來滬演出。維也納歌舞班來滬演出。國際舞團來滬演出。一枝花歌舞團(好萊塢美人)來滬演出。

民國23年(1934年)英倫歌舞滑稽演員狄克來滬演出。歐美半夜歌舞團來滬演出。紐約歌舞團來滬演出。巴黎美藝團來滬演出。

民國24年(1935年)好萊塢演員蘇俄歌唱家司提爾高夫來滬演出。南洋百麗皇家歌舞團來滬演出。美國小提琴家蘭布金來滬演出。巴黎華洋歌舞團來滬演出。

民國25年(1936年)音樂師盧班來滬演出。萬國國際歌舞技藝團來滬演出。寧波文化協會,波僑慈善協會在滬演出。法國鋼琴家佛夢妮來滬演出。

民國26年(1937年)美國好萊塢影城歌舞團來滬演出。亞蒙夏威夷歌舞團來滬演出。日本銀城歌舞團來滬演出。巴拿馬歌舞劇團來滬演出。萬花美女團(西方女子歌舞團)來滬演出。猶太小提琴家埃爾曼來滬演出。

民國28年(1939年)歐洲名藝人來滬演出《卡門》。西班牙名伶來滬演出歌舞大會串。芝加哥歌舞團來滬演出。

民國29年(1940年)馬來西亞歌舞劇來滬演出。

民國31年(1942年)阿根廷歌舞團來滬演出。維也納西女歌舞團來滬演出。朝鮮舞蹈家崔承喜來滬演出。南洋少女歌舞團來滬演出。俄國歌舞團來滬演出。俄羅斯歌舞團來滬演出。俄國歌舞大班來滬演出。

民國32年(1943年)日本東寶歌舞劇團來滬演出。

民國33年(1944年)維納斯西女歌舞團來滬演出。安麗斯西女歌舞團來滬演出。露茜亞西女歌舞團來滬演出。國際組合馬琪歌舞班來滬演出。

民國34年(1945年)日本李香蘭來滬演出。

民國35年(1946年)義大利歌劇團來滬演出。

3.雜技方面

 清宣統元年(1909年)遠東哈姆斯登大馬戲團來滬演出。

民國11年(1922年)美國嘉德魔術團來滬演出。

民國13年(1924年)萬國魔術跳舞大戲班來滬演出。菲律賓技術家阿布拉來滬演出。美國魔術家瑪麗來滬演出。

民國19年(1930年)英國環唯大馬戲團來滬演出。

民國20年(1931年)澳大利亞精神學家那雲地來滬演出。

民國22年(1933年)國際歌舞魔術團來滬演出。印度魚戲班來滬演出。德國海京伯馬戲團來滬演出。

民國23年(1934年)鬥牛大王麥加路大力士來滬演出。英國漢姆斯登大馬戲團來滬演出。

民國24年(1935年)英國伊索古馬戲團來滬演出。錫蘭大馬戲團來滬演出。

4.美術方面

民國10年(1921年)在滬舉辦的有「俄羅斯畫家茹爾梅高夫畫展」。

民國11年(1922年)在滬舉辦的有「中日聯合美術展覽會」。

民國13年(1924年)在滬舉辦的有「萬國美術展覽」、「中日洋畫家聯合展覽會」、「日本畫家杉浦俊青畫展」。

民國15年(1926年)在滬舉辦的有「日本清水登之氏畫展」。

民國17年(1928年)在滬舉辦的有「義大利雲石雕刻展覽」。

民國18年(1929年)在滬舉辦的有「法國拉福祺畫展」、「中日畫家聯歡繪畫展覽會」、「中日現代繪畫展覽會」。

民國20年(1931年)在滬舉辦的有「第十次光畫展覽會」、「第三次全中國日本人藝術寫真會」。

民國21年(1932年)在滬舉辦的有「德國版畫展覽會」。

民國23年(1934年)在滬舉辦的有「法國現代美術展覽」、「義大利藝術雕刻展」。

 民國24年(1935年)在滬舉辦的有「匈牙利、奧地利名畫展覽」、「義大利薩龍畫展」、「比利時現代美術展覽」。

民國25年(1936年)在滬舉辦的有「蘇聯版畫展覽」、「義大利畫家乍甫列聶繪畫展覽」、「日本畫展覽會」。

民國26年(1937年)在滬舉辦的有「法國邁舒陀繪畫展覽會」。

民國32年(1943年)在滬舉辦的有「中日書法展覽會」、「現代日本造型文化展覽會」、「大東亞書道展覽會」。

民國38年(1949年)在滬舉辦的有「國際藝術展覽會」。

二、上海赴外國的演出、展覽

1.戲劇方面

民國14年(1925年)綠牡丹(黃玉麟)等赴日本演出。

民國19年(1930年)梅蘭芳等赴美國演出。

民國24年(1935年)梅蘭芳等赴蘇聯演出。

民國27年(1938年)牡丹劇團赴菲律賓演出。

2.音舞方面

民國10年(1921年)琵琶演奏家朱瑛赴美國演出。

民國17年(1928年)中國歌舞團赴南洋演出。

民國18年(1929年)中華歌舞團赴南洋演出。

民國29年(1940年)衛仲樂等赴美國演出。

3.雜技方面

民國21年(1932年)中國雜技藝術家郎德山赴美國演出。

4.美術方面

民國12年(1923年)書畫家葉伯常參加日本「中日展覽」。

民國15年(1926年)畫家金昌盛等參加日本中日美術研究會。

民國16年(1927年)「關紫蘭畫展」在日本舉行。

民國25年(1936年)胡藻斌參加英國倫敦少年畫會6周年展覽。胡藻斌參加美國加拿大華僑中國文化藝術展覽。

民國29年(1940年)劉海粟參加在印度尼西亞瓜哇舉辦的中國現代名畫籌賑大會。

民國30年(1941年)「王濟遠畫展」在菲律賓舉辦。

本文 節選自《上海文化藝術志》 

根據《申報》關於上海市解放前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材料摘錄而成。


相關焦點

  • 民國往事,杜月笙為何在1949年逃離上海?
    本期以1949年杜月笙逃離上海為內容,篇幅較長,全為真實圖文考證分析,喜歡野史的朋友請繞道。1949年出版的《大路畫報》第1期刊登了這兩張圖片,上圖是上海各界自救救國聯合會成立大會,中圖是總主席杜月笙致開會詞,照片拍攝於1948年12月12日,所謂的聯合會本質上是在國民黨的統治風雨飄搖之際,主要依靠商界巨頭的力量,開展自治自救,穩定當時上海經濟與人心,某種程度是繼續支撐著國民黨的統治。
  • 2020年11月 上海與美國地方交流大事選編
    2020年11月 上海與美國地方交流大事選編 2020-12-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外街頭藝人上海街藝節各展絕技 傳統與創新相交融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10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用阿卡貝拉演繹的《我的祖國》;「吉他大聯奏」《祝福你,中國》;中韓街頭藝人共同奏響悽美的小提琴曲《梁祝》……第五屆上海街藝節暨2019藝術商圈楊浦專場13日精彩上演。中外街頭藝人各顯身手,給民眾帶來傳統與創新相融合,東方與西方相結合的藝術盛宴。
  • 上海美院打造國際藝術教育「雲上社區」,交流中西藝術教育
    12月30日,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打造的「國際藝術教育聯盟雲上社區」正式落成啟動,同時,以「無問西東」為主題的「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在雲端拉開帷幕,這是「社區」落成後的首個活動。澎湃新聞獲悉,上海美院與舊金山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東京藝術大學等藝術院校師生作品和教學理念今後將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展出,能看到東西方對藝術認識和藝術作品的異同,從而重新認識中西教育的發展軌跡和現狀。「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頁面,每個院校都是一座島嶼「線上交流展」在場景呈現上採用了「藝術島」的概念,即每個「島」代表一個藝術學院。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x澳門文化中心丨上海澳門雙城藝術交流計劃 《再·見之時》
    為了促進上海、澳門兩地話劇演出事業的共同發展,加強兩地文化的交流和共同繁榮,2016年初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與澳門文化中心決定聯合創作話劇《再·見之時》,探討兩座城市的「同」與「不同」。2016年10月,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田水、徐紫東,編劇趙瀲前往澳門,以工作坊的形式甄選出了澳門方面的編劇、導演、演員,並確定了創作主題。自此,兩地班底正式搭建,展開了為期半年的創作。
  • 1949年趙祖康日記曝光 揭秘上海解放歷程(圖)
    他們中,有參與過解放上海戰役的老戰士,有當年的地下黨,有本報老通訊員,也有重要歷史人物的後代……今天,本報刊登的第一篇,就是舊上海最後一任代理市長趙祖康之子趙國通提供的。家人最近整理遺物時,意外發現一本父親在1949年寫下的完整日記。見到記者,趙國通拿出一個手掌大小的長方形皮夾,咖啡色,近乎發黑,小心翼翼從裡面拈出一本同色筆記本,封面上是「diary」(日記)。
  • 2019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記憶與福利
    2015年起,我開始與上藝聯合作,我們的策展團隊全部利用業餘時間為上藝聯放映做重新包裝,主要服務項目包括:國產藝術電影定點定時放映、海外大師展和國別展、國產藝術電影走出去海外放映,此前曾有四篇文章是回顧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上藝聯故事,今天回顧的是2019年的上藝聯故事。
  • 1949年5月27日,普通市民陳關康的日記:上海解放了
    陳關康先生和日記截圖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陳關康1949年4月,解放軍攻下南京以後,一路向上海進軍,滬寧線能夠通車的線路越來越短了,形勢也越來越緊張1949年3月,上海北站,逃難者擠滿了南下的火車。1949年5月24日下午,我在北站做完早班回家,看到閘北街上的形勢已經很緊張了,國民黨的軍隊在各個街口要道布防,大有準備堅守巷戰的架勢,卡車上裝滿了保安隊開來開去,在作機動增援。遠方大炮的隆隆聲,已經可以清晰地聽到,人們在傳說,解放軍已經到達市郊外圍,最逼近的一路已靠近徐家匯的那頂小木橋了。
  • 薈萃中外琴韻,勾勒藝術之美 -- 上海樂器展文化主題活動
    上海2020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由中國樂器協會、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將於2020年10月28-31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龍陽路2345號)舉辦。
  • 「功夫在詩外」(上)——由湯亞汀《帝國飛散變奏曲:上海工部局樂隊史(1879~1949)》所想到的
    同時他也希望探索上海外僑在文化互動與交流上所表現出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當然,他也對工部局在傳播西樂方面所起到的功效也有所評估。[9]雖然一直到1930年代後期,上海工部局樂隊的服務對象寓滬外僑。但是由於從一開始上海的租界就是一個華洋雜居的地方,特別是1930年代後,華人音樂家的參與使得工部局樂隊的管理及其演出就不可能與中國國民無關。
  • 10個家庭登臺爭霸,中外家庭5分鐘演繹「上海一家人」
    9月5日,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賽事之一的靜安現代戲劇谷「市民劇場」——中外家庭戲劇大賽決賽在大寧劇院舉行,十強家庭登臺為廣大市民獻上一場「家庭大戲」。每個家庭5分鐘一臺戲,用戲劇展現出真摯的情感。,將表演經典上海說唱《金陵塔》。
  • 加強民間交流 促進世代友好—協會旗袍藝術專業委員會日中文化交流之旅紀實
    由日本九州日中友好協會、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旗袍藝術交流團聯合策劃主辦的「日中文化交流之旅」活動,5月11日在日本福岡市新大谷酒店隆重拉開帷幕。午間,三樓宴會大廳燈光璀璨,社會各界賓客雲集。中國駐日本福岡領事館副領事孫忠寶先生、福岡縣企畫.國際局長武濤研二郎先生、福岡市議員和義先生、華道新池坊理事長一/瀨梅嶽先生、社會商界巨匠株式會社九電工橋田紘一先生等社會各界到場祝賀,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副會長王國富先生致辭,九州日中友協會長張晶先生主持。
  • 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照片大笑:幸虧沒留在上海
    1949年5月1日,有一個穿黑衣的60歲老人含淚辭別了留在上海的黃金榮後,舉家登上了荷蘭寶樹雲號客輪,駛往香 港市。當其乘坐的輪船經過黃浦江,站在甲板上的老人看到其出生地浦東高橋(川沙廳)近在咫尺時,百感交集。
  • 畫家楊茂東——中外文化交流的藝術大使
    2009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榮譽博士」,現任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大使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天津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大寫意花鳥畫研修班課程導師。2009年冬在溫州雲天樓集團舉辦《雲逸霄天》個人畫展,2O14年由綠地集團、蘇州市文聯、蘇州市廣電城市傳媒在蘇州主辦《楊茂東個人畫展》。
  • 上海交響樂團的光榮與夢想
    梅百器去世後,小提琴家富華一直留在樂團擔任首席指揮。他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和對音樂的無限熱愛都傾注在樂隊裡。在風雨飄搖的歲月裡,他憑著對音樂的熱情和對樂團的感情辛苦維持,直到1949 年上海解放。上海解放後,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上海交響樂團,改名為「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響樂團」。在黃貽鈞帶領下,樂團很快恢復了演出。
  • 上海重啟藝術電影展映 首推俄羅斯電影大師展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新華社上海8月23日電(記者許曉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暫停200多天的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藝術電影展映計劃21日晚重啟,恢復後推出的首個電影展為「俄羅斯電影大師展」,共展映9部影片。「俄羅斯電影大師展」開幕影片為俄羅斯著名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執導的《俄羅斯方舟》。
  • 《瞄準》:熱播諜戰藏10大細節,你知道1949年上海有多潮?
    ,上海的徐華生成功仿製了中國第一部電話機,1926年,上海有了市內長途電話。,1900年,上海就已經擁有天氣預報業務。1933年前後,上海的工廠就有能力自製幻燈機了。在《瞄準》中,1949年的公安部門,理所應當地使用幻燈片,針對敵特分子做案情分析。
  • 上海旅遊節「升級」 讓更多中外遊客共享美好與歡樂
    新華社上海7月24日電(記者陳愛平)記者從2019年上海旅遊節組委會會議獲悉,2019年上海旅遊節將於9月14日至10月6日舉行,將推出100項特色活動,讓更多中外民眾參與到這一年度國際性盛會中,共享美好生活與歡樂時光。
  • 全國性文物博覽會將落戶上海 畢卡索1949年前畫作可境內拍賣
    昨天,國家文物局與上海市政府共同推進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上海舉行。自2021年起,上海將進行為期3年的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這是全國唯一一個此類試點。「對於國際拍賣行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既提振了藝術品行業的信心,也彰顯了上海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的決心。」佳士得中國區總經理胡偉爔說。
  • 瑪莎葛蘭姆藝術走進中國 全球首所分校有望落戶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8日電(樊中華)「葛蘭姆技術第一次進入中國進行國際交流是在1983年,但後來交流有了斷代,直到2013年才重又開始,」在昨日下午舉辦的「瑪莎葛蘭姆的藝術思想和動作體系座談會」上,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辛穎表示,將瑪莎葛蘭姆舞團全球第一所分校引進中國的計劃正在推進中,希望能將其落戶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