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想在華爾道夫吃厲家菜,安排一下.

2021-02-17 陳大咖



陳大咖|傳膳

對於酒店愛好者來說,華爾道夫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紐約的這家華爾道夫,一直都在我的「此生必睡清單」上,因為它總是意味著世界頂級的傳奇、奢華。

《聞香識女人》電影中大約一半的場景,均發生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影片中經典的探戈橋段就是取景於酒店宴會廳。

電影中,有一段這樣的臺詞:

「我們在哪裡?」

 「一切文明的中心——華爾道夫酒店」

這句話足以看出這座酒店在現代文化中的地位,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華爾道夫總是有一種魔力,把最值得考究的文明結晶聚在一起。

而如今形形色色的酒店體驗者,誰都比不上中國奢華酒店體驗第一人——李鴻章。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896年,李鴻章就已經抵達紐約開始對美國進行訪問。當時李鴻章就住在剛剛開業不久的華爾道夫酒店,成為入住華爾道夫酒店的首位中國政要。

1931年出版的《華爾道夫的故事》一書,將李鴻章稱為入住華爾道夫酒店的第一位引發公眾狂熱的「明星級」客人。為迎接李鴻章的到來,正在海濱度假的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特地趕到紐約會見李鴻章。紐約港到處掛起了大清國的國旗,禮炮轟鳴,萬人空巷,李鴻章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禮遇」。

👆李鴻章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前上馬車

李鴻章還引領了美式中餐的新潮流。由於不習慣吃西餐,李鴻章出訪時自帶了廚師,這也開了酒店貴賓自帶廚師的先例。而據傳他帶來的中國廚師在華爾道夫酒店做的「炒雜碎」(chop suey,又名:李鴻章雜碎)一菜風靡美國餐飲屆五十年之久。

當然,「一切文明的中心」也包括當代領先的飲食智慧。被華爾道夫加持過的名菜還有不少, 比如赫赫有名的紅絲絨蛋糕、早午餐必備的班尼迪克蛋和經典的華爾道夫沙拉就是由華爾道夫的大廚創造的。

而歷史和現實是一個圓,北京的華爾道夫酒店2014年開在王府井大街上,正是在李鴻章故居的舊址上修建而成,這緣分挺巧妙的。

上周我到北京參加了一場宴會,我心裡暗暗把它劃分進「本年度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飯。飯局遇上舊友歐陽應霽先生和的董克平老師。

這是北京華爾道夫酒店鳶尾宮1893法餐廳主廚Addison Liew和厲家菜掌門人兼行政主廚厲曉麟聯袂定製的一份季節限定菜單,大有華山論劍的氣概。

這兩位大廚都鼎鼎有名。

Addison Liew 是馬來西亞人,曾師從多位世界知名法國主廚,並先後任職於多家米其林星級餐廳,14餘年豐富的法式烹飪經驗與創造力讓他逐漸形成自己獨到的風格。

厲曉麟大廚是老朋友了,他是傳統清朝宮廷菜厲家菜的傳人,其曾祖父曾在清朝同治、光緒年間負責監管皇帝御膳。

他們兩位極富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宮廷菜餚與精緻時尚的法餐相融合,發布了這張「幸會•新薈」全新創意宮廷法餐菜單。

此菜單共含七道菜餚,每一道都飽含巧思和心意。味道如何呢?我給大家一一講解一下。

開胃小食翡翠呈祥,以慈禧太后生平喜愛的「翡翠豆腐」為靈感,選取當季新鮮的三文魚為「翡」,嫩毛豆泥為「翠」,打造出一道更具風味的現代「翡翠豆腐」。你可能會覺得——誒,都做慈禧太后了,怎麼還愛吃毛豆和豆腐啊。這種想法和「皇后的鋤頭應該是金子做的」一樣,屬於貧窮限制想像力系列。

翡翠豆腐和豆腐沒什麼關係,是將最新鮮的毛豆去皮打成泥後,與鮮貝碎配合一起翻炒出來,再做成豆腐的模樣,調味簡單但十分清鮮,每一口都是海珍,擱我我也愛吃!

對於一個對「鮮」有極致追求的廣東人,我很欣賞這道菜,這是兩位中西大廚對「鮮」這個字的極致理解,中國人對鮮的理解是基於蛋白質長時間烹飪後分解產生的胺基酸,而法餐對鮮的理解更多是頂級魚子醬、海膽這種頂級食材的天然鮮味。孰高孰低?你說呢?

一品騖寶,是一款鴨肝為主食材的前菜,鍾愛吃鵝肝的皇帝是路易十六,鍾愛和鴨子過不去的則是乾隆皇帝,他尤其喜歡吃鴨肝。這道前菜用法餐的烹飪手法呈現鴨肝這種食材,比起鵝肝,鴨肝的顆粒感比較強,口感也沒那麼豐腴,也挺特別的,最特別的是鴨肝下面墊著的麵包改成了北方喜食的烤饅頭。

菜單中的湯品使用四種食材——葛仙米、布列塔尼藍龍蝦、花膠及冬瓜。其中,葛仙米曾是朝廷貢品,是一種來自湖北的水生藻類,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在水資源被屢屢破壞的今天產量非常稀少。不過葛仙米本身沒有什麼味道,所以需要這道四臣清湯來幫忙吊一下。

這道菜也很好表現了宮廷菜的思路——選料精,做工細且極其考究,還不能管飽!

兩款主菜分別是金魚戲蓮和福祿雙至。

金魚戲蓮的主要食材是應季的喜知次魚,每年秋天到初春是食用喜知次魚最好的時節,搭配以法國藍口貝和煙燻安之蓮生蠔,異常鮮美。

福祿雙至以曾是宮廷賞賜之物的鹿肉和鹿筋兩種珍貴食材為主,我個人更喜歡這一道,吃鹿肉本來就是清朝貴族的一種風氣,平時能吃到的機會也比較少,雖然鹿筋品起來味道和大豬蹄子也差不多。

這是我最愛的一款甜品五福滿堂,看上去是法式經典甜品焦糖布丁,一口進去卻被強烈的五糧液白酒香氣衝擊味蕾,原來其中創造性地加入了五糧液和宮廷名貴的燕窩,還有金色的桂花作為點綴,沒想過焦糖布丁也可以有這樣的演繹。

下面是另外一款甜點「華芝如意」,主廚利用液氮營造出霧氣仙境的氛圍,讓整個菜單有了一個如夢似幻的結尾。

整個季節菜單的七道菜吃下來意猶未盡,以往來到北京,總會儘量安排一頓飯到北京順義的某個商場吃一下蘭亭厲家菜。有人總說廣州好吃的比北京多太多,說到北京的「美食」只知道豆汁兒、滷煮、火燒。其實我們必須這樣公道說——在大眾消費的同等價位下,廣州的餐廳和口味的確比北京的更優。但宮廷菜如厲家菜,則是全世界獨帝都一份的美食,它代表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宮廷烹飪精髓。

我們是無法穿越歷史去嘗一嘗舌尖滋味了,現在厲曉麟先生新升級的蘭亭厲家菜正在籌備中,在這個時間,華爾道夫將宮廷菜的精髓結合到法餐之中,的確也是讓我感到耳目一新。

如果你也剛好有造訪北京的計劃,別忘記來北京華爾道夫體會一次「愈恣享,愈銘心」的季節版新菜單,嘗一嘗厲家菜和法餐的創意碰撞。

本文編輯助理:小白兔、PP

  微信號:dakachan  

  工作聯繫 dakar@kalemedia.cn  

相關焦點

  • 「三精」式的厲家菜食不厭精
    一年內打「飛的」吃了兩頓厲家菜 一年前,朋友提議「飛往北京,吃頓厲家菜」。諸事多磨,不斷地調整出發日期,終於與厲家菜的第二代傳人厲曉麟確認了行程。從廣州飛北京,只需2個小時20分鐘;從北京機場3號航站樓到順義區天竺鎮裕祥路歐陸廣場的「蘭庭厲家菜」,只需19分鐘。
  • 98家入選,2家3星,被罵的「厲家菜」繼續入圍!
    北京璞瑄酒店)、淮揚府、IL Ristorante-Niko Romito(北京寶格麗酒店)、湘愛(工體東路)、Jing(王府半島酒店)、京雅堂(北京瑜舍酒店)、老吉堂、利苑(金寶大廈)、Mio(北京四季酒店)、拾久(朝陽公園路)、拾久(東三環中路)、家全七福、晟永興(朝陽)、北京廚房、The Georg 玉河一號、承味堂、山河萬朵、新榮記(建國門外大街店)、新榮記(金融大街)、止觀小館、紫金閣(北京華爾道夫酒店
  • 厲家菜回應:他們吃的是最低...
    它就是在北京赫赫有名 號稱「宮廷風味菜」的 厲家菜 事情是這樣的 24號一群粉絲百萬的 微博大v去吃了
  • 厲家菜被吐槽引熱議,有問題為何不自知?
    厲曉麟說,因為他的父親覺得如今吃的東西和以前是不同的。他的父親厲善麟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也說過這一點,「因為我們做的菜按照一桌一桌的宴席做,不同的宴席又構成不同的套餐。不同的套餐裡面有60%以上的宮廷風味。我們不叫宮廷菜。具體來說,就是仿照當時慈禧太后吃的菜做的」。 為什麼不叫宮廷菜,他說「因為我做的這些菜沒有一樣是慈禧太后吃過的,而慈禧太后吃的原料現在能有嗎?
  • 北京餐廳食記1-厲家菜(金寶街店)
    我心想,北京待了整整七年,餐廳吃了一堆,厲家菜卻還未去過。學生時窮,貴的餐廳要攢了錢才能吃;現在雖然也不富裕,但至少口腹之慾尚可自足,這是最低的人生要求能夠帶來的最大限度快樂。雖然我想去德勝門洋房胡同11號的厲家菜本店,但由於朋友要回趟東單的公司,為圖方便我們便決定去厲家菜的金寶街店。
  • 當我們在吃中西餐結合我們在吃什麼
    來參加華爾道夫酒店的「幸會·新薈」活動。除了介紹了華爾道夫酒店在全球的布局,主要是為了推出一套新的菜單:厲家菜的傳人厲曉麟先生與華爾道夫酒店西餐主廚馬來西亞的劉先生合作的中西合璧的菜單。介紹中看到許多境外的華爾道夫酒店漂亮極了,其中馬爾地夫那個酒店實在令人嚮往。
  • 曾經金庸、成龍、柯林頓都愛吃的「厲家菜」,這次被「罵」了!
    北京厲家菜被一眾大V吐槽太貴,難吃號稱宮廷菜系,想吃得提前預約,不能點菜,廚師做什麼吃什麼,很多外國政要、明星大腕都曾是座上賓。大北妞把所有大V的微博內容看了一遍,他們對厲家菜的評價總結來說就是環境一般、菜品擺盤一般、價格太貴,菜品味道也就是大學食堂的水準,配不上米其林餐廳一星的標準。老實說,大北妞沒吃過厲家菜,不知道味道如何(主要是太窮,消費不起),但就看菜品確實和普通餐館沒啥區別,好的菜起碼得是色香味俱全,但這幾樣色澤真心不咋樣。
  • 厲家菜被罵上熱搜後,我們和它的傳人聊了聊!
    」在厲曉麟看來,其中不少網友是在發洩,根本沒有想討論烹飪的意思。同時,他也關注到幾位美食博主在微博上發布的一些質疑聲音。菜品名不副實?某節目中展示的厲家菜。視頻截圖至於為什麼不叫宮廷菜,厲善麟當時給出的原因是這樣的——「因為我做的這些菜沒有一個是慈禧太后吃過的。這是因為,慈禧太后吃的原料現在能有嗎?舉個例子,現在吃的胡蘿蔔是橘黃色的,當年慈禧太后吃的是『鞭杆紅』,和現在就不一樣。」
  • 【美食】「皇厲珍饈」品鑑酒會在巴黎厲家菜舉辦
    MOMENT銘仕雜誌主編張曼迪、巴黎厲家菜東主鄭鑫、厲家菜傳承人厲曉麟與應邀出席的中國駐法使館領事部主任李平公參、李京生一秘,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殷福,巴黎八區區長濤特塞爾(Jeanne d'Hauteserre),十九區副區長王立傑,二十區副區長施偉明等嘉賓百餘人共鑑源於清朝宮廷的厲家菜在巴黎的落地開花,在法弘揚中華美食文化,促進中法高端生活交流。
  • 北京厲家菜被吐槽 創始人女兒回應:清者自清,眾口難調
    9月29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前往後海邊羊房胡同11號——厲家菜總店,對話厲家菜創始人菜的二女兒厲莉和她的丈夫叢春生,了解這句「做好自己」背後的故事。歷史:西城第一家個體戶餐廳,胡同裡開了35年提起厲家菜,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宮廷菜」。但什麼是宮廷菜?這家做宮廷菜的厲家菜緣何而開?開了多久?
  • 厲家菜被網友吐槽,第二代傳人回應稱「菜品沒有問題」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經常有名人光顧的厲家菜近日因被網友吐槽上了熱搜,有網友發微博稱吃到傳說中的厲家菜「是一次非常糟糕的體驗」。9月29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了厲家菜創始人厲善麟的兒子、厲家菜第二代傳人厲曉麟,他回應稱菜品沒有問題,厲家菜對待顧客一視同仁,沒有區別。
  • 「宮廷風味」厲家菜被評「質劣價高」:最低標準330一人 收取服務費...
    中國網財經10月14日訊(記者 賈玉靜)日前,有著「宮廷風味」基因卻以「涉外餐廳」自居的厲家菜被網絡大V集中吐槽質劣價高,面對質疑,厲家菜先後回應稱「他們吃的是最低標準,要是覺得不值我們也沒有辦法」「餐廳菜品成本佔到40%,菜品沒有問題,菜譜20年前就是這樣」,該言論一出迅速引發輿論熱議,有網友直言「厲家菜掌勺主人食古不化,剛愎自用又不思進取」。
  • 回不去1893年風華絕代的華爾道夫,怎麼能再錯過榮尊1893的夜晚
    1897 年,李鴻章考察美國時,入住的即是紐約華爾道夫酒店,而李鴻章也成為入住華爾道夫酒店的第一位華人政要回不去1893年風華絕代的華爾道夫今晚,你怎麼能錯過華爾道夫榮尊1893的夜晚 謎一樣的北京華爾道夫,仿佛要把人帶回到
  • 劉謙嬌妻是平面模特,還是出名的厲家菜傳人,卻被吐槽菜難吃?
    劉謙嬌妻是平面模特,還是出名的厲家菜傳人,卻被網友吐槽菜難吃?然而如今,在北京名聲鶴立的厲家菜怎麼會被人吐槽難吃上了熱搜呢?近日很多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達吃完厲家菜的感受,甚至有網友吐槽說現在的厲家菜還不如學校食堂的味道,而且做出來的菜色不僅是極其簡單,看起來沒有一點食慾,重點是味道也太一般了。
  • 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廳厲家菜被微博大V「罵上熱搜」
    DoNews 9月29日消息(記者 丁凡)北京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厲家菜,近日被微博大V「罵上了熱搜」。9月24日,擁有402萬粉絲、人稱「水哥」的微博科普博主@閒人王昱珩對厲家菜進行吐槽。厲家菜是號稱宮廷風味的北京菜。
  • 媒體報導: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廳厲家菜被微博大V「罵上熱搜」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界面新聞報導,北京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厲家菜,近日被微博大V「罵上了熱搜」。9月24日,擁有402萬粉絲、人稱「水哥」的微博科普博主@閒人王昱珩對厲家菜進行吐槽。厲家菜是號稱宮廷風味的北京菜。
  • 觸電測評|開房記,華爾道夫的傳奇是否能延續下去?
    🤗如果說紐約的華爾道夫因接待過無數正要而成為酒店業的創奇,那麼上海的華爾道夫就是夢想的延續。今天就讓我們重回上海那個浮華的年代吧:🔔 管家鈴:套房裡有一根繩子在客廳裡,原來這根繩子竟是管家鈴,之前只要拉一下,便會有管家出現在你的面前,雖然現在無法使用(有點可惜),但這個有趣設計依然被保留了下來,是華爾道夫想體現管家式服務的一種隱喻
  • 試吃報告蘭庭厲家菜免費吃,人均千元的皇帝專享頂級御膳,請你來品鑑!
    還不是為請大家吃飯哦~(認真臉)這一期,我們是去「蘭庭厲家菜」,由厲家菜第二代傳人厲曉麟打理的頂級宮廷菜餐廳,也是食美林三星餐廳。食美林專家評委高文麒老師也在現場分享了他對食物的看法,他說好的用餐過程就像交響樂一般……
  • 【北京華爾道夫酒店】恣肆溫暖|家人為伴
    巧合的是,這幾天帶妻兒入住的北京華爾道夫,室內設計也是出自這二位的手筆,不得不喟嘆,那份巧奪天工的細膩創意,凡人的確難以企及。之前主持「駿東瑪莎拉蒂」的活動,客戶常常會送給華爾道夫的房券,但真正帶妻兒好好住幾天,還是最近的事兒。出差時,常常住成都的華爾道夫,總是買一樓精品店的黑色長柄紳士雨傘送給好朋友做伴手禮,後來又覺得「傘」的諧音實在寓意不好,便漸漸改買別的代替了。
  • 揭秘成都華爾道夫孔雀廊 雲端之上的獨特魅力
    孔雀傳奇,始於紐約華爾道夫Peacock Alley,中文譯名孔雀廊。在全球每一座華爾道夫酒店,你都能發現以Peacock Alley命名的高級酒廊,它在百年酒店歷史中一直傳承至今,成為華爾道夫酒店最為引人入勝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