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福積德 善遇明燈

2021-02-13 北京聖賢文化中心

請關注:

網站:www.shengxianwenhua.com
微信號:bjshengxianwenhua

時光飛逝,鬥轉星移,轉眼間2017年已從身邊悄然溜走,又到了2018年的陽春三月,回首這半年多來加入聖賢公益團隊的點點滴滴,我心中不由生起許多感悟。在老師的指引和教導下,在家人們的關懷和鼓勵下,我獲益良多。我從一個對做公益沒有什麼了解的人,到現在以老師教導為本,以做聖賢公益為榮。以下是我人生中與聖賢古文化結緣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感悟。

家父膝下只生養了我們七個女兒,並無兒子,為此我們人生中遭到好多白眼,經常被人看不起,包括我婆家的人。記得跟我先生剛結婚的時候婆婆對我並不太好,嫌我不懂事,經常在人前就表現對我好,人後就言中有言說話帶刺。我懷兒子的時候壓力特別大。我先生共四姐弟,他排行最小,由於兩個哥哥各生了兩個女兒,我們這裡重男輕女的習俗嚴重,所以公公婆婆非常希望我生個兒子,為此我們發生的爭執與埋怨不少。我經常把自己關在房內不願見外人,有什麼不順心就對先生發脾氣或冷戰,指責他的不是,什麼難聽的話語衝口而出,常常是處於「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狀態,日子經常處在水深火熱中,直到我生下兒子才過上一段較太平的日子。

有一次,我到醫院檢查身體時發現有子宮囊腫,到各大醫院去複查得出的結果都是一樣。醫生還沒建議做手術,我的心就好像「水桶打水吊半腰,七上八下」。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佛法,看了一些佛書,我的心也開始放下了一些事,但還是放不下心中的怨恨。記得在七年前我們建了一座新房子,為此引來了不少閒言碎語。婆婆常在我先生面前說:「你大嫂說我們倆給了你們很多錢建房,偏心你們。」我先生聽了很生氣,到大哥家臭罵了大嫂一頓,我當時拉也拉不住他,當時有幾位鄰居過來看熱鬧,於是這怨就結下了。為此大哥跟大嫂就再沒有跟我們打過一聲招呼,就算見了面也當做是陌路人擦肩而過,我叫他們他們也不理睬。所謂「車過留痕,雁過留聲」,傷人的話語已刻進他們心裡。日復一日,年過一年,直到2017年母親離世,我們一度沉寂在悲痛之中,萬念俱灰,但彼此之間的矛盾仍然難以化解。

有一次在六姐楊麗英生日會上,我見到了一位20年前認識的故友莫偉娟,並聽六姐說起她加入中山聖賢公益團隊的種種事跡及自身的變化,我心裡有所觸動。六姐楊麗英的命運和經歷十分坎坷,而且是我親眼所見,她先生對她可謂是百般羞辱,什麼難聽的話語都說得出來,旁人無論用什麼方法對他進行勸導都無濟於事。這樣的日子久了,六姐的臉變得像苦瓜似的,終日愁眉苦臉。一次我接到她的電話說要來我家,當她踏入我家門時,我不經意間看到她的那一刻,心裡震憾極了,久久難以忘懷。六姐之前的苦瓜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臉龐,如沐春風,這是近十多年來不曾見到過的。這天晚上我們姐妹倆促膝長談,當她跟我說到有關《聖贒文化經典》書部分內容時我覺得很驚訝,也很想知道更多的事情。她說她已加入中山聖賢公益團隊,經常參加聖賢公益活動,並得到智空老師的指引身心受益才有這般改變。於是在六姐的引見下,我也加入了廣東省中山市聖賢公益團隊。

記得第一次做公益服務是在東升敬老院。學姐陳愛嬌拉住我在團隊負責人梁國光面前說:「這位新家人我來帶,我喜歡她。」我當時聽了特激動,由衷感激這位學姐,於是學姐陳愛嬌帶著莫偉娟、楊麗英和我來到其中一位婆婆的房間,當我們剛到門口就聞到一股異味,令人難以忍受。我頓覺心酸,不免有些傷感當時我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氣,跟自己說道:「我不能做一個不忠不孝的人,母親已去世了,自己雖然盡了孝道,但做的還是不夠。『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以後在家我一定要好好孝順父親和公婆,不能落下遺憾。敬老院的老人家們也需要我們的到來,他們還等著我們的幫助。」於是我提起精神跟家人們分工去服務,有人打掃衛生,有人倒熱水,有人扶起老婆婆,有人負責幫她清洗。在清洗的過程中,老婆婆要求我們用力幫她擦背,說背好癢,我們都相視而笑,場面溫馨、感人。

2017年11月25、26日,聖賢文藝團隊全國巡迴演出來到中山市小欖鎮,我有幸參與其中的節目——手語舞《國家》。我們每天都抽出時間來排練,並就其中的細節認真探討怎樣才能練得嫻熟不出錯,怎樣才能跟家人們密切配合使得隊列整齊,因為這不僅僅是節目表演,更是為了弘揚聖賢古文化「忠、孝、賢、德」的內涵,喚醒大眾沉睡已久的靈魂。我們平時在家按照下載的視頻來練,但還是練得達不到水準。我們這個參加手語舞排練的小組共七個人,隊列必需整齊,動作保持一致。當時是入冬月份,南方天氣已經很冷了,特別是到了晚上會更冷。我們白天上班只能在晚上抽出時間來排練,學員楊麗英比我路程還遠,騎摩託車要一個小時左右才到,我則需半個小時車程,譚明珍跟蒙杜清在東鳳這邊過來也需半個小時車程。一旦我們約好了一起排練,每位家人都會按時集合從不失約。可是練來練去也達不到水準,於是梁國光學長提出建議由學員朱庭北帶大家到順昌廣場實地練習,朱庭北帶著攝像機做拍攝,在鏡頭中看到哪個動作做得不到位或有家人跟不上節奏,他即時給出中肯的意見讓大家改正。然而畢竟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動作還是差了一點。後來學長梁國光跟家人們想到了辦法,就是等文藝團隊的到來,請姜恣青、張佳麗兩位學姐來指點我們。就在演出開始的三天前,我們再次相約一起排練,這天風很大,天氣也非常冷,可是家人們卻早早的就到達約定地點。為了練出效果,有的家人還脫下身上沉重的棉衣,不畏寒風刺骨繼續排練,後來終於練到演出的水平了,大家都滿心歡喜。

每次做完公益的時候學長梁國光都會跟大家一起學習聖賢古文化和討論做公益過程的心得。當我請來了《聖贒文化經典》書看到書中內容時感到非常震憾,同時也意識到自己過往的種種不正確的想法與行為,枉自己讀了這麼多年的書,走了這麼多年的路,我頓覺淚從內心流,敲擊靈魂處,如夢方初醒,痛改前與非。能為社會貢獻一份綿薄之力,是自己的榮幸。經過這半年多來學習聖賢古文化的歷程,我的身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學習《聖贒文化經典》書讓我懂得了聖賢古文化的精髓和內涵,最讓我深有體會的是四德:口德、心德、品德和道德,不愧是中國古文化的瑰寶,讓我深深體會到如何完善做人的人倫大道。現在我每一次跟大哥家的兩個侄女相處時我都把她們當自己的女兒來對待。其中一個侄女在石岐任職幼師工作,逢星期六晚就回來,每次回來她除了有約會一般都會找我散步談心,當她說到身體有什麼異樣時,我會以過來人的經歷跟她分析具體情況,提出中肯意見。久而久之她對我無所不談,有時候有些事她不方便問父母的問題也會過來問我,她在生活中交朋結友開心的事也會跟我一起分享,工作上有成就也會跟我說,有適合她身體的保健品我也會贈送於她。當她跟我抱怨她母親有時候不公平、不講理的時候我會跟她說:「做人一定要孝順,女子更要遵從三從四德,一心向善,父母無論怎麼做,出發點都是為子女著想,遇事要換位思考。」這些事她回家時常跟父母提起,大哥大嫂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之前我覺得公婆不怎麼滿意自己,現在想起來才覺得自己確實有很多不足之處,這幾年來我一直檢討自己過往的行為,修養自己的品性。自從學習聖賢古文化以來,我時刻謹記老師教導。當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在心內默想:你比世上的人已幸福得多了,做人該知足,知足常樂,這是我欠他們的,該歸還。我不再把自己關在房裡,當心靜下來的時候老師的話語便從內心處響起:「修心行道為人古,孝字當頭禮當先,父賢子孝合家親,魔性本是口中刀,心空入境納百川。」自從公婆不跟大哥大嫂一起住以後,我跟先生便把他倆接回來安頓好,平時有什麼好吃的會留給公公和婆婆一份,煲湯會盛一大碗給他倆。他們的身體還很健朗,婆婆每天天還沒亮就到地裡種菜,然後摘菜去市場售賣。我跟先生時時勸他倆不要太操勞,錢是掙不完的,保重身體要緊。晚上閒暇我跟先生和公婆聊天時,婆婆有時還記掛埋怨大嫂,我會耐心的開導她:「今生有緣成為一家人就該好好珍惜,家和萬事興,只要您用心對她們好,盡了做公婆的本分,相信她們日後會知曉的,放下過去,珍惜當下。」漸漸的在我跟公婆談心的時候他們會聽進去甚至表示認同,最大的轉變就是大哥大嫂,現在我們見了面都會點頭問好。

2018年新年前夕是婆婆的生日,我們全家都坐在一起吃飯,之前是絕不可能的,這是多麼難得的轉變啊!我常跟自己說要永葆善良,珍惜親情,多積福德,心之若素,香自滿懷。最近本管理區組織轄區婦女進行免費檢查身體,輪到我時我請檢查人員專門詳細檢查身體的囊腫狀況,檢查人員反覆檢查也沒發現有什麼問題,身體正常沒異樣。我聽到這消息之後回家跟先生說了,他聽了很高興,我們夫妻倆終於放下了心中的憂慮。現在我跟先生和家人的感情越來越融洽了,如雨潤心田。

遇到了聖賢古文化這盞明燈是我今生最大的福份,從此之後我就樹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好好學習當中的至理名言,品味其中的道理真諦,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通過做聖賢公益和在日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淨化心靈,謹遵老師的教誨,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踏上聖賢之道弘揚聖賢古文化,認祖歸宗,返璞歸真。

廣東省中山市聖賢公益團隊

學員:楊七妹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相關焦點

  • 積自己的德,修自己的福,憑心去(深度好文)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紅雲導語:人憑良心,積自己的德,不要指問他人;人憑良心,修自己的福,任誰也搶不去。萬事萬物憑心去,何須問來由。日行一善,日積一福,不要與無善之人相比。積自己的德,修自己的福,別人又搶不去。別人不願做的事情,自己千萬不要去幹涉,各自有各自的活法。人生從來許多比不得。有些人做盡壞事,然而卻無所畏懼,你若管不了他,說再多也是無濟於事。有一天,他終會明白,然而卻已枉自耗盡福氣。你自修自己的福,結自己的善,別人又搶不去。不做不該做的事,不說不該說的話,不產生不該產生的想法,一切都憑著一顆良心在處理。
  • 廣積陰德的人會有五大福報,看看你有幾個?
    身處人世間,人們似乎都想獲得福報,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生活能夠一帆風順。道教認為,多做善事,必定會有福報;而做惡事的人則會有損陰德,甚至會禍及後人。《太上感應篇》有云:「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什麼是陰德呢,「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
  • 最積「陰德」的五件事,儘量多做,福報才會綿長!
    多行善舉,自然會廣積功德,才會有福報綿長。祈福避禍是人的天性,有的人只知道向外索求,求神佛菩薩保佑,難免會墜入末流,難成功果;所謂「行善積德」,行善事被人稱頌褒揚,此乃為「陽善」;而行善不為人所知,此乃為「積陰德」。
  • 日行三善,福報才會越來越多
    人生有多少的善行就會有多少的福報,一切福田根植於心間,日行三善,福報才會越來越多。想要修福,首先先要行善積德。日行三善,福源滾滾第一善是心善,無論遇見什麼人經歷什麼事情心一定要善,千萬不要有傷害別人的念頭,存善心才會迎好福。有多少的福報就看有多少的善心,心都不善了自然也就修不了福氣。心是福氣的園田,心越好修的福就會越多。
  • 如何修行善法,培植福報,佛說了四句偈語,受益匪淺!
    佛教文化,倡導人們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思想,以自利利他為的因果觀,留給我們更多的善愛思想,真正是利益眾生。佛家說從善積德有福報,福報人人本有,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當下,培植福報。本文大茶經就依據佛家的《佛說四十二章經》,來探討佛說四句偈語,告訴我們如何修行善法,培植福報,受益匪淺。那是哪四句呢?第一句: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 多行善事、多積德,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要做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通通要報!多行善事,多積德!天佑善心人!就在今天,請放下惡念,開始,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少些貪念!必有它吉!算什麼命?問什麼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請多吃素少吃肉!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請行善培福惜福修福!請給子孫積陰德!行善正當時,命運不等人!
  • 十種積德行善的方法
    【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一、「與人為善」,這是講存心,要存一個善心,以善心看待一切眾生。七、「舍財作福」,世間人不知道財是罪業,你能夠舍財,你就修福了。積財就是罪業,很多人缺乏財用,你把財留在身邊,讓一些人受苦受難,這就是造業。
  • 斷舍離|子女:勤儉節約,積德行善,福澤後代
    追根究底,是因為父母把子孫的福報,提前用光了!01兒女的福報,都存在父母手中!正所謂:「積德行善,遠澤兒女近澤自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積德,福蔭子孫。父母積德行善,必定有庇蔭子孫的餘福。而若造下惡業,自然家族早敗,兒女遭殃。
  • 上士聞道,勤而行下,同道同德,多多益善——弘道積德社區平臺
    生命的意義是:由道生德蓄,尊道貴德而自然善生就是真人,修德合道就是聖人,真人聖人就是常人,真人可延年,清靜無欲,安而隨遇,無尤無咎,自然和諧;聖人可長壽,為而不爭,利而不害,功成身退,死而不亡,子孫祭祀不輟。
  • 道家智慧: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這就是《周易》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簡單。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做著好事或壞事,其中的因果關係也在不斷地矯正與權衡,最終呈現出的結果自然就是另外的樣子。多行善與多作惡,關係的則是天平向哪一邊傾斜。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淺顯。善心是開放、有愛、端正的,噁心則是封閉、冷漠、扭曲的。
  • 「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你做過幾種?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全句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整句意思是說,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後代也會承受福報。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這個家族會經常發生災禍,甚至連累後代。
  • 最積德的七件事!你做過幾件?
    人們都想得福報,兒女都好,都有前途,父母長壽,怕兇事橫禍降臨自己的身上和家中。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不做損人利己的壞事。那我們來看看做些什麼事可以積累善德,得到福報,福及子孫。
  • 善,可積福;德,可聚財
    有句話說:「德,決定命運;善,改變人生。」善與德,反映出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小到言行舉止,大到為人處世。走過半生,歷經人世沉浮才明白:善良,藏著你一生的福報,品德,決定你所有的財運。做好這兩點,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 最能積陰德的七件事,你做過幾個?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便可以獲得更多的福報,還可以惠及子孫後代。我們在行善積德時,一定要多積陰德。古語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經常積累陰德,才能避開災禍,獲得更多福報。
  • 子女的福報,都跟你有關係!一看便知!【早課】第619期
    父母惜福,子女自然福報綿長;父母作惡,定會為子女招來禍患。千萬不要在無意間,折損了孩子的福報!古時候,有個富商喜得麟子,算命先生說,孩子將來必定大富大貴。富商喜不自勝。於是,孩子滿月時,富商大擺酒席,殺雞宰羊無數,宴請四方來客。平日裡更是對孩子極盡奢華,錦衣玉食不在話下。然而,孩子剛剛2歲半就不幸夭折了。富商心灰意冷,痛罵算命先生。
  • 發慈悲心 廣積陰德
    人生要得幸福善報,就一定要積德行善;善一定要積很多,才能發生大作用。而且所積的善最好是別人所不知道的陰德,才能夠扭轉命運。然而行善積德都以慈悲心為根本。慈就是給眾生快樂,悲就是拔除眾生痛苦。《文昌帝君陰騭文》上面也說:「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 善極必昌 惡極必敗:《天樞上相諸葛仙師啟化真經》注釋
    遇人樂善、應勤勉自己之功、庶幾有成。善者福之源、天地鬼神擁護、子孫必護英賢。惡者禍之根、水火刀兵難容、家庭定受災害。行善造功、首要齊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不正、則身不修。身不修、則家不齊。守三綱五常、修身之本也。敦四維八德、齊家之端也。士必懍聖賢之訓、農宜遵帝王之則。商賈以公處世、工熟以巧利人。茍能奉而行、自獲增祥錫福也。
  • 有四種方法,可積大陰德,提升福報、改變命運
    改造命首先要從改變自己的過失做起,一定要積德修善,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這裡介紹四種可積大陰德,提升福報、改變命運的方法。第一:懺悔、持誦經咒,可積累大功德。懺悔、持誦經咒是不花分文錢就能修福最佳方法,無論貧福均能為之。各種經咒,多數都有佛菩薩的誓願,持誦的人只要虔誠專心,久而久之,自能感應,佛菩薩自會依照他自己所立的誓願,來成就持誦人之所求。
  • 積德行善,家族興旺之根本!
    《周易》開卷明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意思是說:積累善行的人家,必然給現前後世子孫帶來福澤;積累惡行的人家,必然給後世子孫帶來禍殃。而且進一步指出: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