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愛眾
【原文】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①,地同載②。
【注釋】
①覆:覆蓋。②載:在上面。
【譯文】
只要是人,都應該相親相愛,因為都是一個天底下的人,同是一個地上的人。
【原文】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譯文】
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人們敬重他的德行,而非他的容貌。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卓越,人們佩服他的是他的能力,而不是他會說大話。
【原文】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①。
勿謅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注釋】
①訾:挖苦。
【譯文】
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捨不得付出。對別人的才華,不應當挖苦諷刺。不要討好巴結富人,也不要在窮人面驕傲自大。不要喜新厭舊。別人忙碌時不要去打攪人家。別人心情不好時,不要用閒言碎語幹擾他。
【原文】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疾①之甚,禍且作。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注釋】
①疾:過分。
【譯文】
別人有缺點,不要揭人家的瘡疤。別人的隱私,切莫去張揚。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對方聽到你的讚揚之後,必定會更加勉勵自己,更加行善。稱讚他人的過失,就是做了惡事。但是如果批評過分了,也會給自己招來禍事。互相規勸向善,就能培養良好品德,如果有過不能互相規勸,兩人的品德都會有虧損。
【原文】
凡取與①,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②。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注釋】
①取:索取。與:給與。②已:停下來。
【譯文】
凡是財物的取得和給與,一定要分曉明白;寧可多給別人,索取一定要少。要把事情施加給別人時,先要問問自己:如果這事處在我身上,我喜歡不喜歡,如果不喜歡,不要加到別人頭上。受人恩惠要想著報答;如果與別人有積怨,要善於把它忘掉。怨恨的事在心中不要停留太久,別人對我們的恩德,要常記不忘,感恩圖報。
【原文】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譯文】
對家中的婢女與僕人,自己的行為要端正,但是又要仁慈和寬大;如果以勢逼人服從,對方就會心服口不服,以理服人,別人才不會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