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醫療劇遭水逆?為什麼日本的醫療劇特別好看!

2021-03-03 和風日本留學

《外科風雲》,才播出幾集,就已經被醫療從業者吐槽得體無完膚。

很難想像一個出品了《琅琊榜》、《偽裝者》和《歡樂頌》等優秀電視劇的製作公司如今遭遇水逆。

「醫療劇」作為一種類型劇,其流行程度和「刑偵劇」不相上下。它經常會涉及到「生命」、「死亡」等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主題,因此總是一播就受到大家的關注。

醫療劇在各國長盛不衰,日劇中不乏很多精品醫療劇,今天就向大家推薦幾部我感覺還不錯的劇。

《白色巨塔》

就算你不是日劇迷,你肯定也知道這部作品,因為它的經典程度已經跨越飯圈,跨越國界,成為一部無法超越的醫療劇。

《白色巨塔》改編自山崎豐子原著小說。

山崎豐子雖然是一位女性作家,但是她筆下的小說都非常有血有肉,善於揭露社會真相,引起讀者的反思。

不了解她的人,你或許看過木村拓哉的《華麗一族》、唐澤壽明的《不毛地帶》、渡部篤郎的《不落的太陽》等,這些都是山崎豐子的原著衍生品。

而最近播出的菜菜子的《女人的勳章》,也是來源於山崎豐子的原著作品。

據說《白色巨塔》這部小說是作者在大阪大學附屬醫院中,通過深入採訪調查而構思出來的作品。

前後被多次翻拍,而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唐澤壽明主演的2003年版的《白色巨塔》。

任何一部醫療劇在它面前都只能「跪舔」,更有不少醫療劇中的片段向他致敬。

《醫龍》中男主第一次站來到明真醫院前,自言自語道:白色巨塔▼

白色巨塔,取自「白色象牙塔」之意,在山崎豐子筆下已經成為醫院內權力鬥爭的代名詞。

木村拓哉在《A LIFE~深愛的你~》中的初登場,進行手術的假想練習▼

這裡不禁讓人想起《白色巨塔》男主財前的手術之前的演習▼

一直被模仿的「白色巨塔」最終成為不巧的傳奇神話。

《白色巨塔》這部劇的切入點很多,每個人都可以拿來說一段故事,最大的亮點就是主角財前五郎那讓人又愛又恨的人設。

財前(唐澤壽明 飾),一個技術高超的外科一把手,但是卻深陷爾虞我詐的權力爭鬥而無法自拔。

甚至還因為過度的自我膨脹,而發生誤診,導致患者死亡。

同時,這個似乎有點可恨的人物,卻顯得十分可憐狼狽。


開業醫師與學院醫師、醫學教授與助教授地位差別巨大,而且教授之間傳承也並非只是靠實力說話。

對於出身貧寒的財前來說,卓越的能力遠遠無法滿足他對教授一職的渴望。

只可惜一個胃食道手術的權威人物,最後卻死在胃癌的病痛之下。

《仁醫》

改編自漫畫家村上紀香同名漫畫代表作。

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穿越劇可以拍得這麼溫柔、謙卑,也可以說是我看到的最優秀的穿越劇。

不因為掌握了現代文明的先進,而在古代中有優越感。

而因為回歸古代之後的困窘,對現代文明感到尊重和感恩。

男主南方仁他沒有在古代撩妹子或是做官發財,而是在利用自己醫術拯救別人的同時完成了自身的成長。

在沒有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嘗試開腦手術,血管縫合。

在那樣的環境下,南方仁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渺小:

原來一直以來,手術的成功不是因為我的技術高超,而是別人給了我藥物、技術、設備、知識,沒有了這些,我只是一個庸醫,一個連減少疼痛縫針都不知道的醫生。

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反思過程中,南方仁最終成長為一個心懷天下的仁者俠醫。

正如劇中所說:上帝只會給人能挺過去的考驗,未來的光明是靠現在的人們用雙手創造出來的。

《醫龍》

《醫龍》(Team Medical Dragon)是2006年的作品,到目前為止共有四季,改編自乃木坂太郎原作之同名漫畫,坂口憲二、小池澈平等人主演。

2008年曾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播放過。

與《仁醫》的溫馨、緩緩道來的故事相比,《醫龍》更加熱血

雖然主角的光環有時候過於強大,情節有時候也太過誇張,但是你經常會看到醫療界中讓你瞠目結舌的搶救手法,不知道的還以外你在看科幻劇。

用手直接進行心臟按摩來止血。

用筆直接刺穿胸膛實現肺部復活。

一般對複雜的手術原理,都會配有圖文解釋。

這部讓人看了立馬就想學醫的醫療劇,在展現醫學魅力的同時,也揭示了醫療的毒瘤:

「大學醫院是一個腐敗的,有大老爺主宰一切的封建社會」

「手術成功了,但病人死了」

「為了論文的數據與手術的成功率,病情嚴重的病人是沒機會接受手術的」

「即使是因為手術過程出錯,只要病人是在手術後死去,當醫生的便有辦法找到藉口去推卸責任」

……

讓人汗顏!

《X醫生:外科醫生大門未知子》

近幾年非常火的日劇,經常榮登收視第一位,不少人覺得它是女版《醫龍》,其實也就是說女主未知子和《醫龍》男主一樣屌,一樣不畏強權,一樣醫術高超。

米倉涼子飾演的女主,她本人就是這部劇的很大看點,女人看了想嫁,男人看了跪拜。

如果你的內心住著中二人設,想要解救世界,那麼請你一定鎖定這部劇,因為你可以飽覽神乎其技的醫術,又能體會到反派都是個渣的爽快感。

《code blue》

該劇主要講述一群年輕人從直升機急救員的雛鳥,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醫生的故事。

分別於2008年和2010年播出第一季和第二季,取得了平均15.9%和16.6%的高收視率,第三季也正在籌拍中,故事設定在第二季故事發生七年後,描述這些研修醫生已經獨當一面,積極奮鬥在最前線的劇情。

這部劇播出以後,引起巨大反響,連醫用直升飛機的數量也大大增加。

在《CB2》宣傳時,主演山下智久在接受採訪時說:「上部《Code Blue 緊急救命》播放完之後,確實增加了醫用直升飛機的實際數量,我覺得這是電視劇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此次拍攝也非常希望能夠帶來好的影響。」

與其他醫療劇不同,這部劇大膽任用年輕偶像演員,從實習生的視角來詮釋的另一種醫療劇。

沒有熟練高超的技術,但是能感受到劇中細緻入微的小事,是在年輕人中更有共鳴的青春故事。

不過能集齊山下智久、新垣結衣、戶田惠梨香等,這部劇光看顏值也要看啊!

白色巨塔,一個決定生與死的地方。

醫師的學問或是技術都進步了,但是人心以及醫院的實態無可而知。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白色的世界不是一個冰冷的世界,象牙塔不再是滋生「毒瘤」的溫床。

追日劇,看日影,

關愛迷妹生活,

和風娘帶你玩耍帶你飛~

相關焦點

  • 美日韓、港臺、內地醫療劇對比,細數國產醫療劇「五宗罪」
    反觀美國和日本,高質量醫療劇層出不窮,問題出在哪?細數國產醫療劇的「五宗罪」。文 | 任珊來源 | 文創資訊繼《外科風雲》之後,又有一部國產醫療劇登上了電視螢屏,那就是《急診科醫生》。這不得不讓人感到疑惑,國產醫療劇幾乎年年都有,卻很少出現爆款之作。反觀美國和日本,高質量醫療劇層出不窮,其中不乏《豪斯醫生》、《白色巨塔》等經典之作。這是為什麼呢?今年上半年,《外科風雲》剛播出不久,就因為劇中出現的醫療常識性錯誤招致口水無數。再加上播出前幾天被爆出的「白百何風雲」,更是讓該劇的口碑雪上加霜。
  • 觀眾需要什麼樣的國產醫療劇?
    現實生活中,醫療體制改革、醫療資源分配、醫患關係始終是民生重點。關注度的提高催生了系列影視作品的生產創作,醫療類紀錄片發展迅速,近年來有《人間世》《生門》《中國醫生》等多部高品質作品出現。相比之下,醫療劇的創作是落後的。 以【國產內地醫療劇】(不包含港臺劇)來劃定範圍,以國產劇年產量以及其他類型的電視劇產量比較,醫療劇從數量上來說不多,甚至稀缺。
  • 日本的醫療劇為什麼特別好看?
    刑事與醫療向來是日劇的 2 大主題,日本醫療劇之所以超越亞洲其它國家,在於日劇能夠充分呈現出醫療現場的設備與困境,醫護人員的技能與心理強度,不避諱大方披露出醫療糾紛、醫界黑暗面與政商間的鬥爭,並赤裸裸地展現主配角的人性掙扎,與病人及家屬的複雜心境,而醫生主角醫術精湛且卓越萬能,卻身世飄零、 個性乖僻或興趣奇特,輕易獲得觀眾認同,引發追劇興趣與觀劇快感 。
  • 國產醫療劇,成功的為何只有「老中醫」?
    不過開播以來,《女醫明妃傳》卻沒有《大長今》那種風靡亞洲的認同度,雖然收視率挺高,相伴而來的卻是一大波吐槽,這倒與以往的國產醫療劇同病相憐。醫療劇算是電視界鐵板題材,美劇、日劇、韓劇以及港劇、臺劇中都有很多讓劇迷念念不忘的經典醫生形象。遺憾的是,大陸現代醫療劇儘管產量高,這兩年甚至有井噴的趨勢,然而,立得住的醫生形象幾乎一個都沒有。
  • 《外科風雲》遭水逆,想看一部良心醫療劇就這麼難嗎?
    「醫療劇」作為一種類型劇,其流行程度和「刑偵劇」不相上下。醫療劇在各國長盛不衰,日劇中不乏很多精品醫療劇,今天就向大家推薦幾部我感覺還不錯的劇。《白色巨塔》任何一部醫療劇在它面前都只能「跪舔」,更有不少醫療劇中的片段向他致敬。《醫龍》中男主第一次站來到明真醫院前,自言自語道:白色巨塔▼
  • 《急診科醫生》口碑平平 為何醫療劇層出不窮卻鮮少爆款?
    這不得不讓人感到疑惑,國產醫療劇幾乎年年都有,卻很少出現爆款之作。反觀美國和日本,高質量醫療劇層出不窮,其中不乏《豪斯醫生》、《白色巨塔》等經典之作。這是為什麼呢?《急診科醫生》賣相甚佳 口碑卻不及預期今年上半年,《外科風雲》剛播出不久,就因為劇中出現的醫療常識性錯誤招致口水無數。再加上播出前幾天被爆出的「白百何風雲」,更是讓該劇的口碑雪上加霜。
  • 《急診室醫生》口碑平平 為何醫療劇層出不窮卻鮮少爆款?
    這不得不讓人感到疑惑,國產醫療劇幾乎年年都有,卻很少出現爆款之作。反觀美國和日本,高質量醫療劇層出不窮,其中不乏《豪斯醫生》、《白色巨塔》等經典之作。這是為什麼呢?今年上半年,《外科風雲》剛播出不久,就因為劇中出現的醫療常識性錯誤招致口水無數。再加上播出前幾天被爆出的「白百何風雲」,更是讓該劇的口碑雪上加霜。
  • 楊冪白宇陳曉戚薇演醫療劇,國產劇能拍出《浪漫醫生金師傅》嗎
    經過兩年的空檔期後,現代醫療劇在2020年又將迎來一波小高潮。目前已有多部有觀眾號召力的醫療劇計劃播出。新一波國產醫療劇中有白宇、楊冪主演的《謝謝你醫生》,講述急診重症監護室醫生聯手守護生命最後一道門的奇蹟的故事。
  • 《急診科醫生》神預言火了,國產醫療劇再翻紅
    由於成功「預言」了新型管狀病毒,《急診科醫生》帶火了國產醫療劇,可是在這場抗疫戰爭結束後,2020年還會有另一部國產醫療劇爆款嗎?這一切可能取決於:國產醫療劇,能夠治好自己的懸浮病嗎?被神預言帶火的《急診科醫生》,能教會國產劇什麼?1月24日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向湖北武漢電視臺捐贈10部優秀電視劇版權,其中便包括了《急診科醫生》。
  • 國產醫療劇如何才能更好地講述白衣天使的故事?
    圖為國產醫療劇《急診科醫生》在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搏鬥的這場戰鬥中,一線醫護人員的身影和事跡感動了無數人。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醫療題材的國產劇再度受到關注,也引發了許多人的思考:國產劇如何更好地講述白衣天使的故事?醫療劇是近些年來電視螢屏上惹人注目的國產劇類型之一。
  • 醫療劇還任重道遠
    醫療劇的意義是讓大家對這個行業有更多尊重和了解其實,醫療劇也是行業劇的一種,但不知怎麼,國內電視劇一碰到行業劇就突然縮水,不論專業度還是劇情性都有些遜色。為什麼呢?有的人說這得怪編劇。的確,行業劇的寫作需要編劇有極高的行業知識水平,而醫療劇更需要編劇要麼曾經深入行業,最好有極為專業的醫學背景,要麼能夠快速做大量的功課,通過一段時間的信息收集來完成醫療領域的描寫。這就是為什麼有的醫療劇會請國內醫學領域的院長、主任或專家來擔任顧問的原因。但編劇其實不是最主要的。反觀國產電視劇,行業劇並非主流,所謂大部分行業劇都是披著行業外衣的愛情劇。
  • 醫療劇還任重道遠
    近日的疫情,讓網友翻出來了2017年的《急診科醫生》,一時間「預言劇」的短視頻片段轉遍朋友圈。看到片段裡醫生果斷高效的應急方案和專業科學的隔離方法,與現在正在緊急解決中的疫情不謀而合,大家不禁慨嘆「這才是專業的醫療劇」。可回望過往華語電視劇的歷史,似乎,鮮見高質量的國產醫療劇。
  • 國產醫療劇需要的不僅僅是「神預言」
    在一眾平均分高達9.2分的小製作小成本的國產醫療紀錄片面前,國產醫療劇剛過及格線的成績實在有些「自慚形穢」,難道醫療劇「出圈」只能是依靠「神預言」嗎?我們為什麼拍不出頂級的國產醫療劇呢?「醫療劇」是一個舶來的劇集類型,最早起源於美國。從1986年的單本電視劇《希波克拉底誓言》來算,這一類型在中國已經發展了34年,但發展較慢。
  • TVB《白色強人》的豆瓣8.6分,給國產醫療劇的啟示
    顯然觀眾對大部分的大陸醫療劇並不買帳,近幾年的大陸醫療劇豆瓣能上7分的寥寥無幾。對於在及格線上徘徊的大陸醫療劇來說,《白色強人》的經驗值得借鑑。啟示一:「醫療」+「劇」=醫療劇,專業是基本的尊重專業性是行業劇的根本特徵,醫療劇就得體現出醫療行業特色,要深度反映出醫療行業的特徵、人物和精神價值,但大陸醫療劇的專業性始終飽受觀眾詬病。大部分醫療劇缺乏醫學背景,許多情節和設定違背醫療常識,錯誤頻出。
  • 《急診科醫生》神預言火了,楊紫肖戰楊冪誰帶國產醫療劇再翻紅?
    先治好國產醫療劇的懸浮病,才能真翻紅看待播的國產醫療劇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基本都是IP+頂流組合,看起來都是爆款相滿滿,但是不是能改變自《心術》《急診科醫生》《外科風雲》後,近年來醫療劇大都難起波瀾,逐漸式微甚至出現好劇斷檔的情況呢?至少外部條件是具備的。
  • 《急診科醫生》領銜國產醫療劇「翻紅」
    醫療劇是早期的舶來概念,相比美劇日劇在醫療題材上的各有所長,中國醫療題材的發展則要坎坷得多——以2002年的《永不放棄》來算,國產醫療劇也只將將走過了18年,在國產劇60年的長河中發源尤晚。只是這一時期的醫療劇品質參差不齊,一方面,豆瓣7分以上4部,《醫者仁心》《心術》則擠進8分陣營,後者更是以解決醫患關係的現實痛點成為國產醫療劇的標杆之作。​
  • 新冠疫情之下,日本醫療劇開始有存續危機了?
    新型冠狀病毒嚴重影響了日本電視業,這不僅僅是指無法拍攝、播出新劇,也許傷害最大的就是醫療劇。眾所周知,日本醫療劇一向以其專業性以及對人性細緻入微的關愛著稱,更重要的是醫療劇對於各大電視臺收視率的引領也是重要的指標。
  • 越來越好的國產醫療劇,看完誰還記得朱丹是主持人啊!
    年產量在個位數的算是,什麼稀缺劇中能扛起潛力股大旗,歡歡以為,醫療劇可以是!而哪部醫療劇最好看,歡歡想說,我先不告訴你,答案在文章裡,也在你心裡。 近幾年,國產醫療劇被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愛,雖然,一年也就出那麼幾部,但是,每一部都能引來吃瓜群眾的集體圍觀,每一部都能引得歡歡這種叨叨姐們打嘴架。
  • 神劇!《急診科醫生》神預言疫情,還有哪些醫療劇值得推薦?
    受疫情困擾,足不出戶的人們開啟了瘋狂刷劇模式,一部2017年播出的老劇《急診科醫生》也就此火了起來,在這部由張嘉譯、王珞丹等主演的醫療行業劇中,人們發現它居然神預言了「新型冠狀病毒」,文藝作品和現實的交相呼應讓它迅速刷爆各社交平臺,觀眾也對醫療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們繼而發現,在強烈的需求下,高質量的國產醫療劇並不多,很多醫療劇打著行業劇的旗號開播,但隨著劇情的展開,它們始終還是回歸到了愛情劇的本質
  • 新冠疫情之下,作為電視臺收視關鍵的日本醫療劇竟遭遇生存危機?
    新型冠狀病毒嚴重影響了日本電視業,這不僅僅是指無法拍攝、播出新劇,也許傷害最大的就是醫療劇。眾所周知,日本醫療劇一向以其專業性以及對人性細緻入微的關愛著稱,更重要的是醫療劇對於各大電視臺收視率的引領也是重要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