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克剛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角裡閒話】
「牽絲攀藤」「脫頭落襻」
和「老駒失匹」
李克剛
角裡閒話中有些「成語」,別說新角裡人聽不懂,就連土生土長的角裡小囡也未必知道,只有在某些語境裡才能充分理解,相當有意思哦!
如「牽絲攀藤」一詞,原先是形容莊稼田裡藤蔓交錯的景象。從字面看,就是拖拖拉拉,被許多枝枝節節絆住手腳。引申出來的意思是,比喻說話做事不乾脆利落,像做又勿做,磨磨蹭蹭,拖泥帶水,拿句歇後語來說就像: 落雨天裡走路、水牛踩漿、池中撈藕。
實際上角裡人常將「牽絲攀藤」中的「攀藤」讀成「扳等」。所以人家講做事體牽絲攀藤的時候,還有一層埋怨:你讓人家等得有點勿耐煩了,你老拖拉的!真是「牽絲攀藤」!例如看電視劇,正看在緊張關頭,好人危在旦夕了,塞進來一段廣告,或者壞人插翅難逃了,又塞進來老長的一段廣告,弄得儂肚腸根也癢殺,讓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辰光浪費了弗弗少少,這也叫牽絲攀藤。
「脫頭落襻」,它是有掌故出處的。從前的衣裳鞋子都是用「搭襻」的,舊式衣服上的鈕扣都是用布料做的,一副鈕扣由一個紐頭和一個紐襻組成,分別釘在左右衣襟上。衣服舊了,就會出現不是紐頭脫落(脫頭),就是紐襻脫落(落襻)的現象。如今引申出來的意思為衣衫不整,不修邊幅;馬虎大意,丟三落四;言辭誇張,作事荒唐等。例:做任何事體要認真眼,勿要老是脫頭落襻!「這隻包脫頭落襻,難看煞了!」再比如,「小張他做的事,講的閒話,經常脫頭落襻,我已經不相信他了!」
「老駒失匹」,駒,少壯的駿馬。老駒即老馬。匹,配偶。「老駒失匹」意思是兩隻一直匹配的老馬突然失去了配偶。引申出來比喻為即使是行家裡手,有時候也會馬失前蹄,也會偶而犯錯。現在本地人常常將「老駒失匹」讀作「老鬼(音舉)失癟」,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解釋得通,就是有種界事體,本事再大,人再聰明,也有失利、失誤,結果「吃癟」,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也有「老駒失匹」的辰光。
例如在現實生活中, 一名已在電工崗位上幹了28年的老電工,一不小心被380伏短路的電火花灼傷,傷勢嚴重。又據報載,教練車司機開門卻颳倒了巡查女城管,後被急送醫院治療。究其原因,都是「老駒失匹」惹的禍!
鳴謝:李克剛先生賜稿分享!
原標題:《【角裡閒話】「牽絲攀藤」「脫頭落襻」和「老駒失匹」(作者:李克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