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靠檔計息類」產品壓降自律約定生效將滿一年,六大行齊發公告,宣布調整計息規則。
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六家國有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目前採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計息規則將調整為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根據六大行公告,此次調整涉及各行採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產品,其中包括工商銀行的「節節高」、「擁軍寶」,農業銀行的「定利盈」,中國銀行的「定利多」、「中銀步步高」,建設銀行的「惠存通」,交通銀行的「超享存」、「智慧定期」,以及郵儲銀行的「郵利豐」等產品。
券商中國記者致電銀行客服了解到,前述部分產品會於年內停售,於明年1月1日調整計息規則。例如工商銀行的「節節高」產品,預定12月20日起停售,明年1月1日之前提前支取,仍採用靠檔計息方式,調整日之後提前支取,將採用活期存款利率計息。
據了解,去年12月,央行組織利率自律機制發出自律倡議,約定各銀行壓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此後,「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開始逐步退出市場。一位接近地方監管人士指出,監管部門規範「靠檔計息類」產品,旨在引導負債成本下降,進而引導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惠及實體經濟。
何為「靠檔計息」?
近年來,「靠檔計息類」產品已經成為商業銀行「攬儲」利器。所謂「靠檔計息類」產品,主要是指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時,不按活期利息計算,而是按照最近一檔的定期存款利率計息,此類產品的特點是可以兼顧活期存款流動性和定期存款高利率。
根據央行公布的存款基準利率,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1.50%、2.10%、2.75%;活期存款利率為0.35%。也就是說,一張20萬元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如果在第一年末發生提前支取,採用靠檔計息方式,也就是按照最近一檔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計算,儲戶可獲得3000元利息,但如果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儲戶僅可獲得700元利息。
央行在今年9月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增刊中指出,部分金融機構通過發行活期存款創新產品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所謂「創新產品」吸收存款,利率水平明顯超出市場同期限存款利率,且違反了《儲蓄管理條例》《人民幣單位存款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根據《儲蓄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定期儲蓄存款提前支取的部分,應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旨在讓利實體經濟
事實上,在此次六大行公布調整計息以前,已有多家銀行宣布暫停「靠檔計息類」產品發售。例如,廣發銀行於9月11日宣布,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
據了解,央行已於去年組織利率自律機制發出自律倡議,約定各銀行立即停止新辦並逐步壓降存量不規範的存款創新產品,同時將各金融機構壓降計劃的執行情況納入MPA和合格審慎評估考核,其中,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的自律約定生效日為2019年12月17日。
今年3月,央行又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存款類金融機構嚴格執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前述接近地方監管人士指出,央行通過規範商業銀行攬存行為,亦是在引導負債成本的下降,進而引導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惠及實體經濟。「為應對疫情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金融機構要為實體經濟讓利,其中,貸款方面的讓利佔有相當比重。」他指出,「這就需要銀行從負債端來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以達到降低貸款利率的目的,否則很難完成讓利實體經濟的目的。」
根據央行披露,截至2020年8月末,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較自律約定生效日已壓降38%,壓降效果顯著。
中小銀行受影響較大
「以後提前支取全部都按活期利率計息,不會再發行靠檔計息的新產品,存量產品到期後也會予以解除。」一家國有大行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但總體來說,此類業務的暫停對銀行來說,影響不大。
前述接近地方監管人士也認為,從當前大型銀行攬存優勢來看,取消靠檔計息並不會對大型銀行產生多大的影響。「大型銀行不但有網點多的優勢,還有大額存單等產品以及結算方面的優勢。」他指出,「而且六大行同步調整計息規則,也防止了六大行之間出現不正當競爭。」
但他表示,對於中小銀行來說,由於需要大幅壓縮結構性存款規模,攬存的壓力確實不小。亦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小銀行攬儲的一大優勢就是提供更高的利率水平,所以計息規則調整後面臨的儲戶流失風險比大行更高。「儲戶要得到原來預期的利息,就必須持有到期,一些儲戶考慮到自身流動性需求,可能會選擇在調整日前提前退出。」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也表示,隨著智能存款、「靠檔計息類」等創新存款產品被逐步規範,過往中小銀行通過「高息」來吸引客戶的途徑被阻斷,中小銀行亟需通過其他方式來應對大行競爭與緩解攬儲壓力。也因此,在靠檔計息類產品下架以後,有不少中小銀行用「按月付息」、「分期付息」類產品作為對靠檔計息產品的一種替代,還有部分銀行上線可轉讓大額存單,以滿足客戶對流動性的需求。
前述接近地方監管人士提醒,涉及到資金成本問題,在當前的監管環境下,靠提升存款利率來進行競爭已經不切合實際了。因此,中小銀行應加強自身特色優勢建設,「可以是產品優勢、服務優勢、網絡優勢等」,「但無論怎樣進行競爭,必須要把合法合規挺在前面,否則將會受到監管制裁」。
百萬用戶都在看
瘋狂!"撬板王"出動?仁東控股上演"地天板",竟有網友"神預測"!大單賣小單買,又是散戶接盤?最新!美國選舉人團投票正式確認拜登當選總統!司法部長遞交辭呈!紐約或面臨全面封鎖,道指尾盤跳水重大突發!涉嫌反壟斷,阿里、豐巢、閱文遭頂格處罰,什麼信號?三大巨頭火速回應!來看最權威解讀信號!剛剛,央行重磅發聲,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這一行業遭點名!還將會同相關部門強力出手出乎意料!三年近萬人"消失",券業生態重塑?經紀人銳減2.4萬,投顧暴增2萬,這類崗位增幅更是迅猛力推茅臺17載!一份《食品飲料業圖譜》流傳15年,招商朱衛華:高端品"一榮俱榮",大眾品"勝者為王"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什麼情況?六大國有行齊發公告,這類存款產品規則"有變",中小銀行壓力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