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第十四代傳承人:張曼娜

2021-02-22 傳承陳氏太極

張曼娜太極拳簡歷

 

1957年出生於廣州,2017年跟隨蕭勁松老師習練陳式太極拳至今,是河南陳家溝陳氏二十世太極拳嫡宗傳人、陳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承人蕭勁松老師入室弟子;陳太極拳第十代傳承人,河南陳家溝陳氏二十一世太極拳嫡宗傳人,中國武術三段廣州市白雲區陳志強太極拳推廣中心助理教練廣州市陳志強太極拳白雲分館館長助理

2017年參加花都廣場世界百城千萬人同城展演太極拳活動;  

 2017年12月參加金剛禪寺舉辦的廣州市第四屆嶺南禪武文化節白雲區武術協會第二屆武術比賽獲得集體太極拳金獎;

2017年12月參加永遠跟黨走 築夢夕陽紅廣州市白雲區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迎新年遊園會的江高公園太極拳表演;

2018年1月參加從化溫泉太極養生之旅活動;

2018年7月參加2018年廣州市老齡委社區文藝展風採樂公益巡演活動海珠站的太極拳演出;


2018年7月參加在廣州新體育「走進新時代羊城夕陽紅」2018年廣州市退管社會化管理老人運動會開幕式的太極拳演出;


2018年8月參加在張村影劇院舉行的「 走進新時代唱響主旋律」2018年白雲區老年人文藝展演太極拳演出;


2018年8月8日參加在廣州市新體育館舉行的白雲區全民健身日啟動開幕式太極拳演出;

 


2018年9月參加越秀公園舉行的2018年廣州市老年人太極系列比賽;


2018年10月參加江高公園白雲區武術協會訓練基地太極交流之旅;

2018年11月24日上午參加廣州市陳志強太極拳白雲分館代表馬務社區參加了「黃石街勞動、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和文化站聯合在馬務小學舉辦的以「退休不褪色,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退休人員遊園會暨黃石街全民終身學習周啟動儀式:陳氏太極拳的表演:

 

 

 


 2018年12月19日上午參加了安華匯舉行的白雲區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迎新年遊園會的活動表演:

 


2019年7月23日參加區退管辦老年大學文化公園匯演;


2019年7月30日參加區退管辦老年大學安華匯區文化匯演;

 

2019年8月30日參加光大銀行白雲山鄭仙誕太極比賽;

2019年9月1日參加廣州市陳志強太極拳白雲分館鹿問鹿太極養生之旅;

2019年10月1日國慶節拜蕭勁松老師為師成為入室弟子,成為陳式太極拳第十代傳承人河南陳家溝陳氏二十一世太極拳嫡宗傳人;

 

2019年12月14參加馬務小學黃石街歌唱祖國夕陽爭輝表演;

2019年12月18參加廣外雲山會堂區退管辦歌唱祖國夕陽爭輝表演;

2020年1月5日參加同和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春敬老文藝匯演暨社區老年教育成果展天健廣場陳氏太極活動表演;

 

2020年1月份參加黃石街玉鼠迎春 愛心滿園2020年迎新春文化進萬家嘉年華活動高爾夫花園太極表演;

2020年1月份參加歡天喜地過新年廣州市陳志強太極拳白雲分館學員放假前戶外旅遊太極化妝交流活動

2020年參加陳氏太極拳進白雲社區公益公開課雕塑公園7-9月份廣州市陳志強太極拳白雲分館的太極活動;

 

 

2020年參加陳氏太極拳進白雲社區公益公開課廣州體育館7-9月份廣州市陳志強太極拳白雲分館的太極活動;

2020年7月23-25日參加粵武杯全球太極拳網絡大賽分站賽(廣東站)榮獲傳統陳式太極器械一等獎;

 

2020年7月23-25日參加粵武杯全球太極拳網絡大賽分站賽(廣東站)榮獲傳統陳式太極拳三等獎;


 


相關焦點

  • 引領國際健康潮流,美國陳氏太極拳促進會即將揭幕
    陳正雷是陳家溝陳氏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美國陳氏太極拳促進會是一個由全志願者委員會和工作人員組織的501(c)(3)非營利組織,使命是通過在陳正雷宗師的指導下學習和推廣陳氏太極拳,促進身心健康和太極文化的交流。 同時,發掘適合美國本土發展運作的商業模式,使太極拳真正地發揚光大!
  • 陳家溝太極拳傳承人之陳天慶
    陳氏自遷至陳家溝,至陳王廷為第九世創陳氏太極拳至陳天慶為第二十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播陳氏太極拳小架到北京歷經四個世紀
  • 陳氏太極拳第12代傳人:入門弟子近四百人,讓世界知道何為太極
    參與申遺工作的河南省文旅廳非遺保護中心理論研究部主任王楠楠18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彰顯中國太極拳的剛柔並濟和7大流派的氣度風骨,拍攝團隊先後赴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的6地進行拍攝。申報片中,第一個出場的拳師是陳氏太極拳第12代傳人陳炳。申遺成功當晚,49歲的陳炳對妻子說:「我們這一生從事的事業,是世界級的,是全人類的。」
  • 陳氏太極拳老架、新架、大架、小架,究竟學習哪種更好呢?陳沛林老師有話說......
    為了幫拳友們解決內心的疑問,盛世太極一行特意拜訪了陳家溝陳氏第二十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優秀(非遺)傳承人陳沛林老師。陳沛林老師出生於陳家溝太極世家,受父輩們的耳濡目染,自幼開始習練太極拳。反覆核查認證,精心製作了《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第一路拳架運動軌跡圖示》和《陳氏太極拳第一路拳架動作名稱參照對比表》,清晰規範的論證了陳氏太極拳傳承發展中幾種拳架、拳譜的同一性。
  • 陳正雷老師論陳氏太極拳的特點
    陳氏太極拳則別具特色: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以內氣催動外形,上下相隨,連綿不斷,以腰為軸,節節貫串,不丟不頂,圓轉自如,輕輕運轉,默默停止。其功防含意大都隱於內而不顯於外,往往使人誤認為此拳像摸魚--樣,不是武術。
  • 一代宗師陳發科和陳氏太極拳的「中興」| 太極文化
    他開創了陳氏太極拳在全國發展的新紀元,是近代陳氏太極拳的傑出代表。     從1928年至今,數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當年陳發科從陳家溝傳來的陳氏太極拳,不但在拳術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而且早已突破「誰知豫北陳家技,卻賴冀南楊氏傳」的局面,從北京傳遍全中國,從北京走向全世界。
  • 陳氏太極拳「步形步法」的基礎練習建議
    一代宗師號稱牌位先生的陳長興宗師曾在《陳氏太極拳十大要論》(步法篇)中講過:「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還有「以心論勢,而握要者步也,活於不活在於步,靈不靈亦在於步,步法之用大矣哉!」「手是兩扇門,全憑步贏人」等。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線上宣布,由中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份子。
  • 我校在青島市第一屆職工陳氏太極拳比賽中獲獎
    新聞網訊 12月19日,由市總工會主辦,青島工人文化宮、青島陳氏太極拳國際培訓基地承辦的青島市第一屆職工陳氏太極拳比賽落下帷幕,我校教職工太極拳代表隊榮獲比賽優秀獎,青島大學獲團體優秀組織獎。我校共有36名教職醫務員工報名參加了太極拳培訓班,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訓練,有14名老師參加了團體比賽。市總工會選派陳氏太極拳的優秀教練對參賽隊員進行了細心輔導。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太極拳
    · 非物質文化 · 12月17日,發源於中國的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聚東方文化精髓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
  • 深圳龍華區陳氏太極拳協會成立,寶忠太極拳館楊寶忠任協會會長
    楊寶忠陳氏太極拳協會會長致辭龍華新區陳氏太極拳協會正式成立,社會各界人士近千人參與並見證協會的成立,精彩紛呈的武術表演讓與會觀眾享受到了一場饕餮武術盛宴,600人的太極拳表演規模宏大震撼人心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協會的成立為龍華新區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動與發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 話說太極拳|從傳承第五代到趙堡太極拳……(連載)
    六代有奇人第十回太極拳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主要有:太極拳長拳主要傳人郭永福、太極拳大架創編人陳長興、太極拳小架創編人陳有本、陳鵬、陳有恆等。郭永福,原名陳有孚,生於1736年,逝於1796年,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世,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其父陳永兆,母親郭氏。
  • 陳氏家譜記載了太極拳的清晰的傳承,但存兩大疑問值得研究
    在《陳氏家譜》中,陳卜被奉為一世祖。明朝洪武年間,洪洞縣陳卜伸張正義,獨闖縣衙救貧民張豐的女兒,得罪了縣太爺,縣太爺一直懷恨在心。不久,恰好朝廷下旨要求移民,縣太爺便急忙將陳卜圈入了遷民之列。也正因為陳卜被移民,才有了後來的陳家溝太極拳聖地,才有了更多的關於陳氏家族的傳奇故事,才有了現在流傳於世界的陳氏太極拳。
  • 太極拳申遺宣傳片
    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學拳明理」,太極拳所蘊含的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豐富著人們對宇宙、自然和人體運行規律的認知;其鬆柔圓活與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師重道、學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滿等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涵養著人們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
  • 【視頻】西安市武術協會副主席、西安陳金鰲太極拳學會會長劉永強演練春秋大刀
    為追思和致敬太極拳一代宗師、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小架代表人物陳金鰲先生為太極拳傳承和發展所做出的的巨大貢獻與成就,2020年11月15日,由西安太極拳總會
  • 陳長興 讓太極拳走出陳家溝
    他不僅繼承了先祖創編的太極拳的全部精髓,而且在太極拳和太極拳理論上又有創新和發展:尤其他敢於打破門戶之見,將陳家的「獨得之秘」傳於外姓,從而使太極拳走出陳家溝,在社會上插柳成蔭,蔚然而成氣候。時至今日,太極拳流派紛呈,走出國門,風靡世界,陳長興功莫大焉!在太極拳發展史上,陳長興是裡程碑式人物。陳長興肖像陳長興父輩兄弟三人,即秉旺、秉壬、秉奇。
  • 多地聯合舉辦太極拳推廣活動
    新華社鄭州12月19日電(記者李文哲、史林靜)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慶賀太極拳成功申遺,在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下,多地聯合組織太極拳推廣系列活動,進一步擴大太極拳受眾面、影響力。
  • 緬懷恩師陳立憲 —紀念陳氏太極拳第11代傳人-----陳立憲
    我在10歲左右便隨我老舅爺陳慶洲習練太極拳。1968年參加工作到沁陽市以後,又跟隨陳氏太極拳第11代正宗傳人陳立憲學習太極拳。老師那點點滴滴、細緻入微、不厭其煩地講解,使我如身臨其境。        恩師陳立憲於1923年8月24日出生在溫縣陳家溝一個世代修文習武之家,於1983年11月14日病故。
  • 太極傳承人回應
    17日晚,太極拳被成功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武術圈由此沸騰。作為一種拳術,太極拳是如何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太極拳究竟能不能實戰?日前,新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太極拳傳承人,聽他們講述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未來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太極拳申遺路上的「洪荒之力」
    「太極拳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讓太極拳服務更多人。」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瞬間沸騰了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焦作市溫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