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現在已經成為最流行的飲品之一了,除了好喝,還具有「功能性」,可以提神醒腦,止痛,過去的研究還發現了它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風險相關。
這些好處除了和咖啡中的咖啡因有關外,也有可能和其他的化學物質,包括多酚、生物鹼葫蘆巴鹼、鎂、鉀和維生素B3等有關,它們有改善氧化應激、腸道微生物,調節葡萄糖和脂肪代謝的作用。
那麼根據已有的研究,咖啡究竟有哪些好處?過多攝入又有哪些危害?對於特殊人群,比如孕婦來說,還能像平時一樣喝咖啡嗎?在最近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登的一篇綜述文章回答了這些問題[1]。
生活中的咖啡,咖啡因與健康
首先,除了咖啡之外,茶/茶飲料、能量飲料、巧克力和一些止痛藥物中也含有咖啡因成分。根據美國農業部FoodData Central的數據,研究人員列出了常見的飲品、食物和藥物中咖啡因的含量。(可能和中國有所不同,大家姑且做個參考)
對於一般人來說,咖啡因在攝入後45分鐘內可以達到幾乎完全吸收的程度,成人的咖啡因半衰期為2.5-4.5小時,吸菸會讓咖啡因的代謝速度大幅增加,半衰期縮短50%以上,而妊娠期女性和新生兒的代謝能力較弱,半衰期分別為15個小時和80個小時。
另外,有很多藥物,比如一些喹諾酮類抗生素、心血管藥物、支氣管擴張藥物和抗抑鬱藥物,它們和咖啡因由同樣的肝代謝酶代謝,所以會互相影響半衰期,如果平時需要服用這些類藥物的話,喝咖啡的時機可能要考慮一下。
除了非常熱愛咖啡的人,大多數人喝咖啡主要是因為——太困了,希望咖啡能提神醒腦,提高一下工作和學習的效率,不過,雖然40-300mg適量的咖啡因攝入足夠達到減輕疲勞、提升清醒程度和縮短反應時間的效果,但在習慣性飲用咖啡的人中可能效果會不那麼明顯,除非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戒斷。
不僅提神醒腦,咖啡因還有輔助鎮痛的作用,一篇總結了19項相關研究的綜述指出,在止痛藥中加入100-130mg的咖啡因可以小幅提高疼痛緩解的患者比例。
圖片來自pixabay.com
以上這些好處都是適量攝入帶來的,如果過量,那不但沒有好處,還要付出健康的代價。根據估算,咖啡因的致死劑量在10-14g左右,而超過1.2g就會產生毒性作用。極大量攝入咖啡因會出現過度興奮、焦慮、躁動、緊張、煩躁、失眠和思維語言混亂等問題。
普通喝咖啡的人不用擔心,想要攝入致死劑量的咖啡因,怎麼也得喝個七八十杯一百杯才行,比較危險的是咖啡因補充劑,過多攝入導致的死亡大多發生在運動員或精神障礙患者中。
不過有兩類人群需要注意,一類是本身患有焦慮症或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對於一般人來說正常的劑量也可能會誘發疾病的發作,另一類是青少年,在運動後大量高頻率飲用能量飲料,可能會帶來短期內的血壓升高和心臟不適。
咖啡因與慢性疾病的關係
在咖啡因和慢性疾病風險的研究中,主要考慮的就是咖啡和茶,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或食物通常因為較高的糖含量不在研究的範圍內。
心血管疾病
多個前瞻性隊列研究表明,無論是一般人群還是高血壓、糖尿病或有心血管疾病史人群,每天6杯咖啡不會增加不良心血管結局的風險,而每天3-5杯咖啡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相關,此外,冠心病、中風和心血管相關死亡的風險也和引用咖啡呈負相關關係。
體重管理和2型糖尿病
咖啡因有抑制食慾、提高基礎代謝率的作用,隊列研究表明,咖啡因攝入量增加與長期的體重增幅減小有關,也有小型臨床試驗顯示,咖啡因能夠小幅降低體脂。
圖片來自pixabay.com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咖啡因攝入能夠短期降低胰島素敏感性,但是6個月的長期觀察結果沒有發現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而飲用含咖啡因和脫咖啡因的咖啡均可降低果糖過量攝入引起的肝臟胰島素抵抗。另一項隊列研究也顯示,含咖啡因的咖啡和脫咖啡因的咖啡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係相似。
這說明咖啡因對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可以被身體耐受,咖啡攝入對2型糖尿病的改善可能不由咖啡因決定。
肝病和癌症
多個前瞻性隊列研究都表明,咖啡和咖啡因的攝入和癌症發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無關,且在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膽囊癌、子宮內膜癌和肝癌等癌症中還有明顯的負相關關係,對於肝癌來說,含咖啡因的咖啡比脫咖啡因的咖啡風險降低更明顯。
除了肝癌,咖啡對肝臟其他疾病也有益處。根據機制研究,咖啡因可以通過拮抗腺苷受體預防肝纖維化,減少肝細胞內膠原蛋白的沉積。隨機臨床試驗也表明,C型肝炎患者引用含咖啡因的咖啡可降低肝臟膠原蛋白水平。另外,咖啡中的多酚改善了氧化應激和脂肪代謝平衡,也可以阻止肝臟脂肪變性和繼發的肝纖維化。
圖片來自pixabay.com
結石病
喝咖啡習慣和膽結石、腎結石的風險降低有關,而且含咖啡因的咖啡效果更明顯。在膽結石動物模型中的實驗表明,咖啡可以抑制膽囊液體的吸收、刺激膽囊收縮,增加膽囊收縮素的分泌,從而預防膽結石的形成。
神經系統疾病
在動物模型中,咖啡因可以通過拮抗腺苷A2A受體阻止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和神經退行性病變,這一點和在美國、歐洲和亞洲開展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相一致,即攝入咖啡因與帕金森病的風險降低有關。但這種關聯在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痴呆症中不存在。
妊娠期咖啡怎么喝?
孕婦是比較特殊的一類人群,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女性在妊娠期時對咖啡因的代謝能力會降低,而且咖啡因容易通過胎盤,導致循環咖啡因濃度較高,提高孕婦和胎兒血液內兒茶酚胺濃度,引起子宮胎盤血管收縮和缺氧。
前瞻性研究發現,較高的咖啡因攝入和較高的孕婦流產風險以及較低的嬰兒出生體重有關。對於出生體重低這一點有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而流產在咖啡因攝入量低時關聯並不顯著。
圖片來自pixabay.com
雖然有研究提出,吸菸能夠解釋部分咖啡因攝入和胎兒不良妊娠/出生結局的關聯,但校正了吸菸習慣或唾液中可替寧(吸菸的生物標誌物)水平後,沒有改變咖啡因攝入與流產的關係。雖然咖啡因攝入與流產和胎兒健康影響的關係的證據並不足夠明確,但本著謹慎為上的原則,研究仍然建議,在妊娠期,咖啡因攝入量每日最多不要超過200mg。
目前,大量的研究顯示,含咖啡因的咖啡的攝入不僅不會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反而還能有所降低。一般情況下,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的咖啡因不要超過200mg,其他健康成年人不超過400mg,在這個範圍內的適量飲用,可以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編輯神叨叨
雖然2020年的ASCO已經結束了,但是它對未來幾年癌症治療領域的影響才剛剛開始。為了幫助大家快速抓住今年ASCO的重點,高效獲取前沿進展的全景認知,我們又全力打造了《ASCO2020趨勢解讀》。
全面梳理了9大癌種,300個口頭報告中的關鍵學術研究,幫你用90分鐘全面縱覽ASCO盛會的重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