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三月野菜香

2021-02-17 零點餐廳

白雲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臨江仙》清 曹雪芹

吹面不寒楊柳風。溫暖的陽光柔柔地照著大地,春光盈盈……不過別急,北京早春的野外還沒有太多的野菜,咱先抬起頭看看樹上,從剛發芽的楊樹花和柳芽開吃吧。

嗯,楊花、柳芽,早春第一波樹上的野菜,就從它開吃吧!


楊樹是雌雄異株的。花序為柔荑花序,花軸較小,由許多小花排列成穗狀,因總軸纖弱,整個花序柔軟下垂,開花之後隨即脫落。楊樹雄株花芽大而密,花無絮,花軸及苞片均密生絨毛,苞片褐色。雌株花芽小而疏,花有絮,苞片小,具綠毛。當楊樹冒芽時,楊花便悄然逝去,零落成泥碾作塵了。

紅紅的,毛茸茸的,就像一隻只掛在楊樹上的毛毛蟲,這也能吃?

能吃!當年自然災害鬧饑荒,楊花可救了不少人的命。人們摘下紅紅的楊花,摘掉硬殼和花梗,用清水淘洗乾淨。之後放入鍋內開水焯熟,然後再洗幾遍,摻其他調料就可以吃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就不能這麼單調了。加些茴香苗、白菜、豬肉或者牛肉一起搭配,口感更佳。怕麻煩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涼拌來吃。洗淨後開水焯燙熟,再淘洗乾淨,洗淨後擠幹水分,加蒜泥、香油、芝麻鹽等調理涼拌即可食用。

「毛毛蟲」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健脾養胃的功效。以前用來救命的野菜,如今成了養生菜,在山東濟南、泰安及華北、黃淮一帶地區的人們仍然有春食楊花的習俗。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四月當柴燒」,春天野菜香
    正月剛過,農村裡的田間荒地上各種野草逐漸開始冒頭,這裡面自然有人們經常碎碎念叨的野菜。挖野菜似乎成了農村裡的一個傳統,家裡的白菜吃膩了,新的蔬菜還沒有長出來,剛返青的野菜吃起最鮮美,農村裡爭相到地裡面挖野菜吃。除了看看地裡的莊稼長勢以外,還能和春天來個親密的接觸。
  • 揭秘《蒿香遍地》:原來野菜是葷的!
    比如植物的小名和近親,「春來第一菜」麵條棵,不同的地方又稱米瓦罐、麵條菜、廣皮菜,麥石榴、油瓶菜、瓢咀、羊蹄棵、「媳婦頭」等;薺菜又叫地米菜、地菜、木鍁花等;田紫草土名毛妮菜;馬康草又名澀薺菜、水蘿蔔棵……更神奇的是,他竟然知道三月三是薺菜的生日!不然,他為何能能通曉古往今來每一種野菜最適宜的食用、藥用乃至養生方法?
  • 三月,唯春光與野菜不可辜負—小編帶你實地挖野菜嘍!
    恰逢春意濃,又聞野菜香 上虞最美的初春三月我們來到虞城山野間為您紀錄沿途的春光與遍地的野菜
  • 春天野菜正當時,這菜正月藥,二月菜,三月變成草,給啥也不換
    說起早春最適合吃的美食,野菜一定在榜首。野菜應該是大自然對春天的饋贈了,不僅給春天增加了生機勃勃的景象,也給我這等吃貨增加了舌尖上的美味,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一到春天,人們每天都在等著野菜成熟,然後漫山遍野的尋找野菜、挖野菜。
  • 舌尖上的春天之湖南野菜版(送採摘攻略大全)|iWanbao
    接下來介紹的野菜,都是湖南人的心頭好。令人吃驚的是,湖南人對於野菜的烹飪,特別溫柔,幾乎都以保持野菜的原生口感為主。世上只有故鄉和愛人總會保有鮮度,一道野菜入口時分,便是這個滋味。香椿像水泊梁山排座次,香椿百分之百要列於長沙春季野菜榜的首位。香椿是當前長沙酒樓中最當紅的野菜。香椿嫩芽梢,於早春最早萌發,春初摘收,味有異香。
  •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看圖識野菜,再也不擔心挖到野草,鬧笑話了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看圖識野菜,再也不擔心挖到野草,鬧笑話了現在正值陽春三月,春光燦爛,大地復甦,去郊外田間走一走,轉一轉,到處都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很多城裡的朋友都會三五成群的到野外去挖野菜,現在很多地方都逐漸解禁了,到處都是挖野菜的景象。
  • 春餅 春卷 春筍 陽春麵 野菜還有香椿炒雞蛋
    鶯飛草長,陽春三月。三月的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香椿,雞蛋,熱油下鍋,翻炒幾下,雞蛋香和香椿的香,迅速就能融為一體,輕鬆就能做成一道下飯美食。如果說,樹上的香椿芽是春天的對人們最好的禮物,那麼地上的野菜則是大自然最人們最好的褒獎!每到春天,戶外肯定會有不少上點年紀的人去尋找野菜。
  • 貴州作家·微刊||​春天送來野菜香(散文)
    我才這種這種野菜的厲害,從此對它恨之入骨。這種蕁麻野菜為喜陰植物,生命力旺盛,喜溫喜溼,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葉子深綠,闊大,杆莖和葉子都長滿了白色的刺毛,一看就對人極不友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日本鬼子侵略中國的時候,到野外大便,沒有解手紙,就去摘霍麻葉子來揩屁股,結果被刺得咋拉拉的驚叫喚。於是發出中國人惹不起,連草草都長起牙齒的,會咬人的感嘆。
  • 津渡:野菜 未來薦讀
    前日與弟弟吃酒,說到野菜。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跑到首陽山裡採薇,大概是關於野菜最有名的故事。薇,素稱大巢菜、野豌豆苗。換了現在的說法,伯夷、叔齊是掐了野豌豆尖來充飢。這是發生在中原的故事,私底下卻一直把這筆帳記在北方,許是我在江南淹留太久的緣故罷。河南人有道有名的野菜,荊芥,用來拌黃瓜,猶如碧絲纏繞瑪瑙,一盤子的翡翠瓊瑤。
  •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一個人真正安靜的時候,心中是空明的,不憶昨日,難思明朝,縱使眼有所現,仍舊不悲不喜。宛如我心中牽念的江南,有時千頭萬緒不請自來,有時千呼萬喚猶抱琵琶半遮面。但我記得夏天摘過的野果,春天挖過的野菜:白色的折耳根、綠色的野蔥、紫色的香椿和蕨菜,還有性平味苦,可藥可食,可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散淤的龍芽草。它是我這一生認定的良藥仙方,其實只為一解饞嘴。 兒時,我總怪怨大山的貧瘠,春耕秋收,年年糟糠野菜,食不果腹。出了大山,在外漂泊多年,不曾染重疾尋名醫,才知山的寧靜與安定。
  • 舌尖上的春天之常寧野菜版(送採摘攻略大全)
    香椿嫩芽梢,於早春最早萌發,春初摘收,味有異香。生食宜沸水燙後,鹽漬拌上芝麻油、醬油、黃醋成涼拌菜。香椿炒雞蛋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吃法。地菜:「三月三」煮蛋的必備材料,也有許多市民摘來包餃子,或是乾脆清炒。
  • 打野正當時,這些野菜,大港人你都吃過了嗎?
    「試挑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眼下萬物復甦,暖風徐徐。要是去野外走一圈,你會發現田野裡的野菜正長得水靈靈、綠油油。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作為有品位的吃貨,當然要嘗嘗這時令的野菜,趁機咬一口這屬於春天的鮮美。一起來看一看,這些鎮江常見的野菜,你都吃過了嗎?有一種野菜,在萬物凋零的冬季還頑強地生長著,那就是薺菜。「撥雪挑來葉轉青,自刪自煮作杯羹。」這是詩人許應龍描述的在雪地裡挖葉子剛剛轉青的薺菜,自己動手做薺菜羹的情景。眼下是吃薺菜的最好時節,一場春雨讓薺菜長得翠生生、水靈靈,散發出撩人的清香。
  • 三月鹽亭,你好!很高興認識你!
    盼望著,盼望著, 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三月,願你一天更比一天好。
  • 閒話野菜
    這話雖然是嘲諷人的,含有貶義,但想起來還真是有些道理的,那麼,自然是五穀沒有六穀香,家菜沒有野菜香了?鄉村廣闊的田野裡,就生長著形形色色的各類野菜,足夠讓愛食野味的人們放心地大飽口福了。  在寶雞,賣菜的地攤上,就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賣野菜。她們把挖來的野菜紮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整體地擺在地攤上來賣,一小把一元錢或者兩元錢。
  • 史上最齊雲南野菜,我們把春天給吃了吧!
    蒼天厚愛這片大地,讓雲南的春天,有賞不完的花海,吃不完的鮮花和野菜。俗話說:春來野菜賽人參!——這俗話,怕是最適合在雲南說!雲南的野生植物資源極其豐富,生長著多種多樣的鮮花、野菜,心靈手巧的雲南人,把各類野花野菜做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並且很多鮮花、野菜具有不同功效的藥理作用。所謂藥療不如食療!
  • 周作人:故鄉的野菜
    故鄉的野菜作者:周作人我的故鄉不止一個,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故鄉對於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分,只因鉤於斯遊於斯的關係,朝夕會面,遂成相識,正如鄉村裡的鄰舍一樣,雖然不是親屬,別後有時也要想念到他。薺菜是浙東人春天常吃的野菜,鄉間不必說,就是城裡只要有後園的人家都可以隨時採食,婦女小兒各拿一把剪刀一隻"苗籃",蹲在地上搜尋,是一種有趣味的遊戲的工作。那時小孩們唱道:"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後來馬蘭頭有鄉人拿來進城售賣了,但薺菜還是一種野菜,須得自家去採。關於薺菜向來頗有風雅的傳說,不過這似乎以吳地為主。《西湖遊覽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薺菜花。諺云:三春戴薺花,桃李羞繁華。"
  • 趙曉明 | 野菜的廣陵散
    現代文壇上寫野菜的文章多如繁星滿天,以周知堂、汪曾祺的《故鄉的野菜》最為星鬥。兩文皆質樸恬淡,從容平和,淡語家山,情味雋永,筆下野趣橫溢,又雅趣叢生,野菜與民俗搖曳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中。 斯為寫野菜而詩文著,古人尚有以吃野菜著名者。
  • 西園三月百花開---詩友相邀同一首句
    張國賢西園三月百花開,陣陣馨香撲面來。舊雨新知詠春曲,紅男綠女競歌臺。今觀老嫗清泉賦,又賞仙翁瘦柳裁。美酒一杯情未了,春光耀目盡徘徊。 劉璐昌西園三月百花開,似錦如霞可意裁。素李夭桃睜笑眼,雪梨紅杏綻香腮。東風牽袖怡情樂,遊客尋春接踵來。
  • 好管家丨吃了親手挖的野菜,瀋陽老夫婦雙雙中毒…這些野菜不能吃!
    不管是蒲公英還是其它野菜,體弱的老年人都不應過量食用。」醫生提醒道。 每年挖野菜的主力軍都是老年人他們出沒在小區裡公園裡、甚至路邊總之有野菜的地方就有他們小編有個疑問然而隨意挖野菜回家吃真的安全嗎?記者了解到,開春以來,瀋陽各大醫院收治的食用野菜中毒的患者有增加趨勢。
  • 警惕 吃了親手挖的野菜,老夫婦雙雙中毒……野菜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可朋友們知道嗎?野菜雖好,也不能貪杯啊!不管是蒲公英還是其它野菜,體弱的老年人都不應過量食用。」醫生提醒道。一些野菜生長在路邊或不潔地區,很容易遭到汙染,沾染上農藥、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這樣的野菜被食用後,極容易引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