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四月當柴燒」,春天野菜香

2020-12-23 鄉下小土著

正月剛過,農村裡的田間荒地上各種野草逐漸開始冒頭,這裡面自然有人們經常碎碎念叨的野菜。挖野菜似乎成了農村裡的一個傳統,家裡的白菜吃膩了,新的蔬菜還沒有長出來,剛返青的野菜吃起最鮮美,農村裡爭相到地裡面挖野菜吃。除了看看地裡的莊稼長勢以外,還能和春天來個親密的接觸。更重要的是過段時間後野菜就變成了雜草,失去了當做「菜」的價值。

農村裡的各種野菜中,「茵陳」最為常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白蒿」,也有的地方叫做「耗子爪」。在農村裡有這樣一種說法,「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四月當柴燒」,說的就是這種草。最初的時候「白蒿」的價值最高,不僅是一種藥材,還可以採來當菜吃。等長一段時間後就變成了「蒿」,使用的價值就降低了許多,不過還可以割來餵牲畜。等到最後的時候就成了雜草,只能拿來當柴火燒了。

農村的「白蒿」非常多,分布也十分廣泛,田野、路旁、山坡和一些溼潤的沙地裡都能見到,很是平常。剛長出來「白蒿」叫做「茵陳」,有這樣的說法,「經冬不死,春時因陳根而生,故名「茵陳」。聽老人講這還是中藥材,但具體用來治什麼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在農村裡,人們都當它是一種野菜來食用,以前農村裡春天缺乏綠葉的蔬菜,不少的人家就是靠吃野菜來度過,其實採食白蒿的最為常見。

「白蒿」本身有著一種特殊的香味,剛長出來的時候,葉子是橢圓形看起來非常稠密,有著像蓮坐一樣屬於基葉,當作野菜吃的也正是這一部分。等到後面白蒿越長越過,若是在地裡面就成了讓人頭疼的雜草,也就徹底失去了食用的價值。相較於其他的「野菜」,「白蒿」反青的時間最早,並且有著許多食用藥用的記載,深得農村裡的喜愛。

早在古代裡就吃「白蒿」的習慣,在宋代裡就有記載,「青蒿得春最早,人剔以為蔬,根赤而香」。採來比較嫩的白蒿,清洗乾淨怎麼做都好吃,蒸菜、涼拌、炒菜、做茵陳窩頭都行。在老家裡還經常用來熬粥,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吃起來特別的「鮮」味,很是讓人迷戀。

採集「白蒿」要趁早,這段時間最為合適。稍過一段時間雨水增加,這時候的「白蒿」長勢會特別的迅速,不留意間就長到了一米來高,這樣的「白蒿」已經沒有了食用的價值。小時候,常吃的有兩種蒿,一種就是這種「白蒿」。還有一種經常長在麥地裡,人們叫做「麥蒿」。相比較起來麥蒿的顯得更為柔嫩,可本身沒有什麼味道。白蒿的香味更為充分,雖有略帶一些乾澀,拌上一些麵粉就能很好的遮蓋,茵陳也更被人們所喜歡。

農村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野菜,這也正是農村裡最值得驕傲的事情。雖然說現在各種蔬菜並不缺乏,但是各種的野菜卻有著普通蔬菜無法企及的「鮮」味,這也是外面吃不到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是何意?老話在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三月中旬,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地裡的野菜也長得飛快,上午趁著天氣好去地裡挖回了一些野菜,有茵陳、薺菜等等。聽老一輩的人們說,在以前每到青黃不接時,人們就靠著吃野菜度過了那一個個難熬的歲月。
  •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割了當柴燒
    春天,意味著新的開始,萬物復甦,三月茵陳四月蒿, 五月割了當柴燒,過了三月的茵陳,就得再等一年了。傳說華佗給一黃癆病人治病,苦無良藥,無法治癒。過了一段時間,華佗發現病人突然好了,急忙問他吃了什麼藥?他說吃了一種綠茵茵的蒿草。
  • 三月茵陳四月蒿,都4月了,茵陳蒿吃了會有副作用嗎?
    「三月茵陳四月蒿, 五月六月當柴燒」,茵陳,即我們常說的白蒿。有利膽、保肝、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等功效。是中醫裡預防輔助治療肝炎的良藥,尤其對祛黃疸有奇效!新生兒長黃疸,很多便服用茵梔黃,喝上一禮拜一般就褪下來了。對治療肝不好引起的雀斑也有療效哦!
  • 3月不吃5月當柴燒,李時珍:輕身益氣耐老,可惜少有人懂
    導讀:3月不吃5月當柴燒,曾是民間「救命菜」,是護肝之王,人人見過卻不知其效用。說到野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野菜是對於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統稱,老一輩說,在過去糧食少的時候,野菜是很多窮人的「救命菜」。茵陳又名茵陳蒿,俗稱白蒿,相信對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是不陌生的:「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要從茵陳這種植物說起。白蒿生長在路邊或山坡的草叢中,主根單一,成株高約100釐米,莖縱稜多分枝,下部稍木質化;葉片狹長呈紡錘形,莖杆及枝微被白色絨毛。
  • 揭秘《蒿香遍地》:原來野菜是葷的!
    比如茵陳白蒿,唐代人切碎了用醋調著吃,清朝貴族雅士則擅飲茵陳酒,現在的河南則開發的有茵陳飲料。「一歲大地錦繡,國人食蒿,從中原地區拌麵蒸白蒿,到南方人製作蒿子粑粑,再到嶺南食艾粿艾粽,大江南北吃蒿的口味一脈相承。」全書以時間順序展示了那些從鄉野走向城市,從古時救荒走向現代餐桌的植物四季榮枯。何老師漫步於春夏秋冬,一邊欣賞變幻的時光,一邊把應季的遍地野味品嘗。
  • 春天野菜正當時,這菜正月藥,二月菜,三月變成草,給啥也不換
    說起早春最適合吃的美食,野菜一定在榜首。野菜應該是大自然對春天的饋贈了,不僅給春天增加了生機勃勃的景象,也給我這等吃貨增加了舌尖上的美味,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一到春天,人們每天都在等著野菜成熟,然後漫山遍野的尋找野菜、挖野菜。
  • 乾隆御醫黃元御:茵陳蒿「利水道而瀉溼淫,消瘀熱而退黃疸」
    諸位多少可能聽過這句老話,「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由此可見一斑了。不過由於我國地域廣大,跨多個溫度帶,所以各地根據其當地物候的不同,採收時間略有不同,但總的規律是如此的。茵陳嫩苗與茵陳蒿區別不大,只是茵陳蒿稍微老一點兒,但還是很嫩的,高度在6~10cm的都是入藥之選。
  • 清蒸茵陳蒿,滋味清香,健康又美味,香軟細滑,天然抗生素,鮮美
    清蒸茵陳蒿不啦By 紫顰兒「茵陳蒿」,又名白蒿。 茵陳幼苗多為蜷縮團狀,全株密被白毛、灰綠色;葉多裂成絲狀,綿軟如茸;氣微香、味微苦。茵陳蒿經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至夏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春三月陽氣上升,百草發芽,陰曆三月的白蒿才叫茵陳蒿,起到藥用的作用,而到了陰曆四月,茵陳蒿已經失去它藥用的價值,已經成為蒿草,只能當柴火用了。 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B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
  • 能做菜又能入藥,農村荒地裡不起眼的野菜白蒿,竟有4大神奇功效
    白蒿,別名白艾蒿、蓬蒿、大白蒿、大子蒿、山艾、大頭蒿、苦蒿,是菊科植物大子蒿的全草,多生長在荒地、河灘、山坡之上。它既可入藥,又可食用,是家鄉人們春天最愛的美食之一。自古有「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茵陳當柴燒」的諺語。
  • 多喝茵陳茶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如何製作茵陳茶?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多喝茵陳茶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如何製作茵陳茶?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茵陳蒿,中醫主要是以它的地上部位進行入藥的,一般都是在農曆三月至四月進行釆用。農諺有「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之說。茵陳性微寒,味微苦、辛,有清熱利溼退黃的相關功效。歷史上面最有名的應用,其實就是東在漢末年神醫華陀,用青嫩茵陳蒿草治療流行性黃疸病。
  • 農村常見茵陳蒿,不僅能降壓,還有這些好處,很多農民因它致富!
    農村常見野草茵陳蒿你認識嗎?這種野草如今身價倍增,曬乾賣到城裡已經賣到30塊錢一斤的價格了,很多農民因它發家致富!它不僅能降壓,這幾個好處也是一個比一個大,學會了不僅可以改善我們生活,還能幫我們省一大筆錢!其實它在我們身邊很常見,但很多人還不認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種野菜就是茵陳蒿,廣泛生在在田間,有特有的香氣!
  • 茵陳的功效 茵陳的功效與副作用
    茵陳的功效茵陳作為中草藥,具有食療食補的作用,對治療頭暈目眩、黃疸溼熱、對膽囊炎、高血壓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療效。茵陳可以煎服也可以直接泡水飲用,那麼,茵陳泡水喝有什麼功效與禁忌?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茵陳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禁忌有哪些。
  • 舌尖上的春天之湖南野菜版(送採摘攻略大全)|iWanbao
    接下來介紹的野菜,都是湖南人的心頭好。令人吃驚的是,湖南人對於野菜的烹飪,特別溫柔,幾乎都以保持野菜的原生口感為主。世上只有故鄉和愛人總會保有鮮度,一道野菜入口時分,便是這個滋味。香椿像水泊梁山排座次,香椿百分之百要列於長沙春季野菜榜的首位。香椿是當前長沙酒樓中最當紅的野菜。香椿嫩芽梢,於早春最早萌發,春初摘收,味有異香。
  • 打野正當時,這些野菜,大港人你都吃過了嗎?
    「試挑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眼下萬物復甦,暖風徐徐。要是去野外走一圈,你會發現田野裡的野菜正長得水靈靈、綠油油。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作為有品位的吃貨,當然要嘗嘗這時令的野菜,趁機咬一口這屬於春天的鮮美。一起來看一看,這些鎮江常見的野菜,你都吃過了嗎?有一種野菜,在萬物凋零的冬季還頑強地生長著,那就是薺菜。「撥雪挑來葉轉青,自刪自煮作杯羹。」這是詩人許應龍描述的在雪地裡挖葉子剛剛轉青的薺菜,自己動手做薺菜羹的情景。眼下是吃薺菜的最好時節,一場春雨讓薺菜長得翠生生、水靈靈,散發出撩人的清香。
  •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看圖識野菜,再也不擔心挖到野草,鬧笑話了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看圖識野菜,再也不擔心挖到野草,鬧笑話了現在正值陽春三月,春光燦爛,大地復甦,去郊外田間走一走,轉一轉,到處都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很多城裡的朋友都會三五成群的到野外去挖野菜,現在很多地方都逐漸解禁了,到處都是挖野菜的景象。
  • 在春天吃野菜才是正經事
    斜蒿青蒿抱娘蒿;燈娥兒飛上板蕎蕎。羊耳禿,枸杞頭,加上烏藍不用油。」這幾十種名兒,南方北方四季的野菜都囊括了,有些更是聞所未聞,能吃遍的也就是唐僧師徒吧。然而在江南,也只在春天才常常去採擷野菜來吃。且讓我介紹最常吃的幾種野菜,和《烏乾菜白米飯》提到的幾種野花野草,一併配了圖。
  • 【朗誦】春天的味道
    煙花三月,萬物復甦,處處瀰漫著春的氣息,春風吹綠了沉睡的大地,春風喚醒了愉快的記憶,春風帶來了春天的味道……春天的味道是春筍燉肉的味道。春筍營養豐富,被譽為春天的「菜王」。春天是嘗鮮春筍的最好時節,這個時候的春筍特別肥大鮮嫩,美味爽口。春筍做法多樣,燉、炒、煮、煨風味各異,均為佳餚。
  • 湖南的春天在餐桌上:非典型春季野菜譜M.news美食
    瀟湘晨報微信號:xxcbwx湖南的春天單從溫度上是難以感受到的。而湖南人的餐桌上春的氣息銳不可當。春季湖南生長的食用野生蔬菜有上百種,清新蔓延到鍋碗瓢盆中,即便細雨綿延,晴朗的顏色還是被家庭主婦輕而易舉放到生活裡了。
  • 春天一定要找到這種茵陳草,採摘期很短,教你野外如何識別
    農村的環境好,人又少,田間地頭,山坡河邊走一走還是可以的。雨水過後,氣溫已經逐漸回升,大地慢慢煥發生機,也是人們出遊踏青的好時機。當你走在農村的田野裡的時候,不要忘記了,野地裡面還生長著很多野菜呢!每當走在農村的山坡田野時,腳下那一叢叢的嫩綠著實可愛,經過一個冬天的酣睡,它們已經開始茁壯生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