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營高開低走,又遇上乘風破浪的姐姐,該如何挽回觀眾

2020-08-30 敏敏安利站

今年還真是選秀噴井的一年了,剛結束的《青春有你2》,正在熱播的《創造營2020》,現在還有個《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有未開播的《少年之名》。《青春有你2》剛剛結束,熱度還不錯,挺出圈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那不用說,姐姐們個個自帶流量,全網討論度超高,《少年之名》還未播, 但看目前的導師陣容和選手質量的話只要優酷不作妖基本還是可以掀起一波熱潮的,畢竟是今年唯一一個男團選秀,市場還是挺大的。

導師海報也是粉色的

其實創造營2020還沒開播的時候我還是挺期待的,導師啊,選手的各種路透啊,再加上騰訊一向的「壕」無人性和團體售後還可以。開播之後我也是滿懷激動的第一時間就去看了,第一期呢感覺還能接受,能感覺到鵝是有在努力的想要做出改變,但這個改變其實沒有很成功,這時候我萬萬沒想到第一期已經是他最精彩的一期了,無關選手和導師,節目組這次真的是沒有運營好。我去查了一下發現這一屆製作團隊居然是《以團之名》的製作團隊,鵝你清醒一點啊,以團什麼樣子你沒見嗎?有錢不是這麼造的啊。接下來我從自己的觀感上分析下,主要是這幾點有點勸退我。

第一期記住的選手

私心覺得漂亮的

1、賽制迷惑,大眾接受度差。

開場遊戲有點多餘了,這個時候觀眾都還不認識選手呢,你這個就沒必要,你這個遊園會一樣的入場遊戲一沒展示選手個性,二沒展示能力的,這麼直男的遊戲到底是誰想出來的。你看青春有你怎麼做的,人家開場是見面會,這就有意思的多了。然後最不明智的一點就是取消了團隊入場公司介紹這個環節,這個環節真的是秀粉的一大樂趣啊,這個時候觀眾還不認識你的時候,我們就想看看你是哪家公司的,這家公司有哪些藝人,這個環節的缺失直接就導致觀眾和選手沒法產生情感上的共聯。

從原來的的A-F的等級模式,改成了首發—主力—預備—板凳,這樣的改變就會讓觀眾無所適從,其實這個改變是可以的,但是這個評判標準沒有具體到個人能力上,而是一個人來代表一個團隊,先是個人戰又是團體戰,就感覺一直在「掰頭」,第一期就直接讓vocal好的和dance好的先亮相,直接PK,刺激是刺激了,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也讓觀眾記住幾個實力還不錯的選手,但是對於節目來說我覺得是弊大於利的。因為你第一期就直接把底牌亮出來了,就等於告訴觀眾這幾個已經是我這裡邊實力最強的了,選手能力和質量觀眾心裡就大概有數了。對於接下來上場的選手大家的期待值就會變高,但看過最好的之後,你再給我看這些,就會稍顯有些潦草。所以第一期結束後能被記住的都不超過5個。

好不容易到了第一次公演,又為了追求創新搞導師分組對抗,怎麼分隊的呢,也是很隨性了,導師抽籤決定,分隊之後導師又給選好了C位甚至導師已經安排好了每組的人選,選手缺乏選擇的權利,選手主動選的話就會有很多可看的戲劇性和故事性,還能藉此了解很多選手的個性和風格。就這樣這個看點又被鵝拋棄了。

選手沒有自我發揮空間不說,觀眾參與感也被剝奪了,歌曲都不同這有對決的必要嗎?第一次公演是居然沒有觀眾投票,全部由特派教練和學長學姐投票完成,有些對決票數差距大到離譜,有些隊甚至只得到了一票,這真的能代表大多數觀眾的看法嗎,顯然不太能,觀眾連參與感都沒有了,你再想讓觀眾真情實感的參與打投是不是過分了。

審美掉線

鵝啊這個類型的選秀你都做了3季了啊,審美怎麼還掉線,創造營2019的時候我還誇你審美終於上線了,結果第三季你給我來這,你看看你第一次公演舞臺的選歌選的都是些什麼,人家青你2是在引領潮流,你呢是追趕潮流你都沒有追趕對。

1是選曲迷惑,審美不在線,歌曲舞臺不出圈,編舞也沒有亮點。青你2從選手亮相的虞書欣的《愛你》、傅如喬的《微微》、再到公演的《親親》、《破風》等都是引發高討論度和高參與度的。

2是致命的粉紅色濾鏡,把這個濾鏡關了吧鵝,妹妹們都很美,你這濾鏡一開就像是是商場裡批量生產的洋娃娃,沒有差異化,不容易分清人,而且略顯的有點土。

這舞臺是粉色,服裝是粉色,濾鏡也是粉色

3舞美不突出選手,舞臺布景確實是用了心了,一看就是有錢,但燈光是真的不行,有些舞臺從頭到尾選手的臉都沒看清。尤其是《隨便》這個舞臺,妹妹們穿著螢光演出服,舞臺全黑,臉都看不見,誰在唱歌都不知道,很詭異,舞美是輔助選手的,而不是用選手來突出舞美,主次搞反了。


瀟灑小姐舞臺,特別暴露動作不齊的缺點

隨便舞臺,你確定觀眾能看見選手的臉嗎

4服裝上沒有體現選手的特性,團體是服裝需要統一,但也沒必要一模一樣,還是要有點小區分,你服裝一樣,造型也差不多,妝容差不多,濾鏡一開,觀眾確實不太能分清誰是誰。

這服裝造型妝容都感覺一樣,確實分不清人

沒有人物群像的刻畫

創造營這次基本沒做什麼人物群像塑造,選秀看的是什麼其實是一種養成感,但創造營沒有給到太多這種選手個性的點,他做了一期類似於茶話會那麼一期用來給選手展示自己的另一面,但這個做的太早了,觀眾連人都沒認清呢,你最擅長的那一面我們都還沒了解清楚呢,過分強調實力和輸贏,卻忽略了選手的人格魅力,這是很重要的啊。這點青你2就做的很好,他109個女孩,觀眾雖說不一定全都記住了,但是記住60個是肯定有的,或是記住了名字、或是記住了舞臺、或是記住了某個特點總之你是記住這個人了,他的節奏就非常對了,他也有茶話會,但他是非常後面了,這時候觀眾已經很熟悉她們了,所以觀眾才會感動啊,感染別人的前提是要把自己秀出來。

主打概念比較落後

這一季主打的是「敢,我有萬丈光芒」,這乍一聽有點像傳銷口號,導師在評級的時候討論的都是適不適合女團,還是在給女團下定義,而且不斷的在加強女團給人的刻板印象粉紅色+甜美,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女生的身材管理和是否適合女團,當我們在竭力呼喊女性不應該被定義的時候你卻要來加固這些隱形的條條框框,比起青你的,強調個性、多元、包容的價值觀,創的觀念就顯得很落後。要知道雖然是女團選秀,但是觀眾大部分還是女性啊。

剪輯抓不住重點

導師專業點評被一剪沒,導師的作用就是答疑解惑,給出專業指導的,浪費太多時間在導師人物個性的刻畫上是沒必要的,選手之間的氛圍給觀眾的觀感也不太好,無論是「是我站的還不夠高」還是「一股子怨氣衝上頭」,都沒有那種偶像的果敢,而是一種對利益、輸贏斤斤計較的感覺。特別是最新一期的團建做飯,實在是沒必要,學員互動感不強,也沒有什麼精彩的部分,反而顯得有點冗長又多餘了,這種的其實可以放到花絮或者是衍生節目裡。

選秀綜藝重在「養成感」、「參與感」,選手的人格魅力和人物成長其實和實力一樣重要,鵝這次是突出了實力,而忽略了人物特性,就造成了選手與觀眾之間沒有感情連接點。現在第二次排名都公布完了,現在想要逆轉抓回失去的觀眾的心已經不太現實了,希望他後期不要再作妖,成團之後好好運營團隊,運營團隊鵝還是有優勢的。

狗頭保命一下,不針對任何選手和導師,純粹分析節目製作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扯下男藝人分女藝人紅利「遮羞布」
    歷時三個多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落幕了,但成團名單和觀眾預測的有些不一樣……在線姐姐不過才14位,成團夜卻請了17個男嘉賓,請問你們還記得這是一個以女性為主的節目嗎?節目走到最後,姐姐們是真的乘風破浪了,卻沒想到節目總是在興風作浪。聽說還想有第二季是嗎?《乘風破浪的姐姐》本來倡導的就是女性獨立和魅力,但請這麼多男嘉賓會有一種女性還是要依附男性的感覺。明明嘉賓人選有更好的選擇。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越來越奇怪
    《乘風破浪的姐姐》剛剛結束了第四次公演,從最開始節目被萬眾矚目,到現在,好像真的有點高開低走了。 節目的一開始提出的理念是30歲以上的姐姐們,依然可以乘風破浪,各個都是女王。不被刻板印象定義,但要被觀眾投票定義,於是所有人都儘量避開選慢歌。四公又弄出了親友團拉票的么蛾子,寧靜說這其實就是搞流量,但也就是這些么蛾子,成為了姐姐們能不能在這個舞臺繼續留下去的憑證。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是誰定義了30+的姐姐們
    隨著三公表演的結束,越來越多的觀眾對節目的賽制表示了不滿,或者對現場觀眾審美品味提出質疑,然後紛紛加入「心疼孟佳」的隊伍,從一開始被迫隊長,被迫慢歌,被迫接受隊員安排,人氣不高的孟佳陷入了完全被動的局面,她曾不止一次提過「擔心自己的知名度不高,會被淘汰,所以拼命做到完美。」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
    目前《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播到四公,儘管節目依然火爆,但是節目已經有了一些高開低走的態勢。或許是觀眾的期望過高,觀眾期望的是向《朗讀者》那般像我們展示人生的魅力,向我們展示30+女性的成熟魅力,亦或是像《花兒與少年》那樣充滿了戲劇和衝突,但是現在節目已然成為了30+版的《青春有你》。隨著節目的播出,節目本身的問題已經明目張胆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爛尾,高開低走病灶為何?
    作為今年「第一網綜」的不二選擇,《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高開低走徹底給這類綜藝澆了把冷水,優愛芒騰籌劃中的「姐姐們」「哥哥們」還未開播就已不受期待。寧靜最後的成團宣言引爆全場,似乎這個團能不能「定」對於姐姐來說都不重要了。歷時近三個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迎來了完結篇。毋庸置疑,《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今年熱度最高的綜藝之一。即使是稍顯漫長的更新戰線,也沒有減少其一舉一動的關注度。成團之夜,、、等等話題隨著節目的播出逐漸登上微博熱搜。然而,持續的高熱度之下,卻難掩《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的態勢。
  • 《乘風破浪》高開低走,總決賽還能逆風翻盤嗎?
    8月28日就將迎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全國總決賽,說起來也有點搞笑,總共也就30位姐姐參加節目,還要帶上全國總決賽的名頭,果然是骨子裡也是傲嬌的,上一期節目中姐姐們也是對此調侃了許久。這番高開低走的態勢實在令人可惜。而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實,主要源於以下幾個原因。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節目偏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過半,覺得也到時機聊一聊這個節目了…之前有發起過一輪投票,問大伙兒「有沒有覺得浪姐高開低走?」 7000多人參與了,有4608人表示贊同,這個結果在預料之中。無疑《乘風破浪的姐姐》是近幾年來最大的爆款綜藝,掀起了全民追綜的熱潮,也讓姐姐們成為了行走的「話題製造機」。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穿不對真的很致命
    沒想到在今年女團節目如此飽和的情況下,《乘風破浪的姐姐》依然能夠強勢出圈,毫無預兆的開播,當天竟收穫1.6億次的播放量。這群一點都不符合女團標準的姐姐們,年齡、唱跳實力等和隔壁《創造營》的妹妹們比起來毫無優勢,那她們究竟是在爭什麼?其實姐姐們看似和平的較量,從開場造型就暗自開始較勁了。
  • 從萬眾矚目到高開低走,《姐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雖然姐姐們的熱度依然不減,但觀眾對節目的評價相比於開播時的一致好評,現在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感覺《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高開低走了?」從一開始的全網爆紅,到現在漸漸出現的路人口碑下滑的現象,《姐姐》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原因何在?網友每天嘲一句:糊了嗎
    如歌手阿朵在節目中的高情商以及對女團風格獨特理解收穫了一波觀眾的喜愛。就如同節目第一期中的文案一樣,三十而立,三十而勵,三十而驪,年齡不是女性的界限,30位姐姐,30人30色,每個人都在節目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但是最近這兩期節目在感官上難免讓人覺得乘風破浪的姐姐有點高開低走了。
  • 《創造營》有多慘?《青你2》剛走,《乘風破浪的姐姐》又來搶飯碗
    今年簡直是偶像團體選秀大爆炸,已播出和待播出的就有愛奇藝的《青春有你2》(以下簡稱《青你2》)、騰訊視頻的《創造營2020》(以下簡稱《創造營》)、優酷的《少年之名》,還有芒果臺的大齡女團選秀《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姐姐》)。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一味迎合觀眾口味將失去觀看價值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節目與一般青春類的選秀節目相比,她們都是業內中的「老油條」,每個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足以碾壓部分新生代,而且在年齡上更是業內中前所未有的突破,這檔節目剛播出就掀起了千層浪,網友讚嘆的聲音宛如滔滔江水,綿延不斷。
  • 到底是誰在乘風破浪,30+姐姐的選秀,為何高開低走?
    30位30+的姐姐組成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在6月12日在芒果TV悄悄上線了,在微博熱搜暫停更新的日子裡,依然成為了輿論討論的焦點,姐姐們在集體生活中會不會出現集體撕X的盛況也成為了當時最大的關注點。轉眼兩個多月過去了,節目並沒有延續開始的火爆,而是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從當初的萬眾期待到如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太可惜!連請的嘉賓都被網友抵制
    今年最可惜的綜藝節目,那必然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啊!妥妥的高開低走的模範標準啊!想當初這檔節目,未播就爆了!那都已經不是&34;的程度了。不管是邀請的30+姐姐們的名單,還是播出期間所製造的話題,這檔節目本該拿下今年最爆款的綜藝節目。
  • 《乘風破浪的姐姐》迎來大結局,為什麼卻罵聲一片,口碑高開低走
    有人在網上大罵《浪姐》高開低走,做了資本的走狗,但從十二期的節目來看,低走真的不至於,《浪姐》只不過是綜藝節目常見的「爆開正常走」。」的節目,這些節目的共同特點就是新瓶裝舊酒,即用舊的模式承載一些新的內容,比如《中國好聲音》《樂隊的夏天》《歌手》等等,乍看之下,仿佛節目創造了一個新的綜藝模式,但扒乾淨了,仍然是老一套選秀節目的樣子。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是乘風破浪還是隨波逐流?
    、生活與自己的錘問,30歲之前,是天生的美好,30歲之後,是我們自己的創造。我想這也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想要帶給我們的思考。年齡帶給我們的,除了身體機能的變化,心理年齡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三觀」的完整、情緒的穩定,對外界的接納與包容,和對自我認知的深刻與清醒。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口碑破裂?
    當《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播時,它在各大網站上都非常流行,並且評價很高,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覺得該節目有些垮了。遮擋節目人參與者都是在娛樂圈裡已經出道很多年的女明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環。「三十而驪,青春歸位」的宣傳口號、三十而立,三十而勵,三十而驪」的旁白更是對她們人真實寫照在舞臺上,在聚光燈下,她們有的霸氣側漏,有的嬌憨可愛,有的恬淡自若,姐姐們多才多藝給觀眾帶來了炸裂的視覺盛宴。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成團,女性題材為何又一次高開低走?
    高開低走的《姐姐》和《三十而已》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播之時,我們曾經通過《當我們pick<乘風破浪的姐姐>時,我們在pick什麼?》一文來表達了對這款節目出現時的激動。因為節目的第一期是戳到了觀眾的爽點的。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其實你本可以更好
    我的感覺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其實你本可以做得更好」。還記得《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第一期時的火熱嗎?每一個姐姐們的離開,都讓人覺得其實女明星的生存還是那麼難,哪裡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仿佛就是難上加難的姐姐。
  •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不是高開低走?蹲點看節目的觀眾表示失望
    這節目真的有點高開低走了,淘汰的人員為什麼非要依據在場的500個評委來決定呢網友投票不應該僅僅是救人復活,不是說500個現場評委不好,但是他們也不能代表所以看節目的觀眾,所以還剩下幾期要是還是這樣的淘汰方式確實確實有一點點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