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看病,專家號約不上,主任號隨時約隨時有。看了下屏幕,級別不同,價格也不同。專家號的價格差不多是主任號的一倍。
也不是什麼大病,先約了下主任號。找到位置,發現主任號的病人排了一走廊。看了下時間,上午十點鐘。除了考慮前面排隊的人,還需要考慮主任看了病,去化驗單子,儀器檢查,然後再返回來讓醫生確診的時間。最後的最後,依據單子來看是拿藥還是繼續檢查。
所以除了排上隊以後的問診,還有檢查,然後確診。在沒有人排隊的情況下,這些尚且都需要大半個小時,何況還是在複雜的排隊的情況下。
另外,考慮排隊人數多,心情上的煩躁,以及主任號問診的壓力,他不可能很細心,很仔細,很全面,很耐心的去聽一個病人來龍去脈的病情。他只會想著,還有多少人,不能讓後邊的人急躁的乾等著。他也想快。可是快了,對正在確診的人就不公平。慢了,對排隊的人就不公平。這是一個難解的心理複雜問題。
但是專家號就不同。每天上午或者下午,預約問診的人數是有限的。平均一個人大概多長時間心裡就有數。就不會急躁,至少表現得不會急躁。
和母親商量了一下,決定把主任號退了,然後改約專家號。專家號就在主任辦公室的對面。我看了下環境。主任號的房間三五個平方,只有一個醫生陪同,像同桌一樣擠在儀器,專家號的辦公室二十多個平方,裡邊還坐著三五個醫生,稀稀拉拉的坐著,隨都有足夠的空間。這待遇,真是不一樣。
專家號為什麼這麼難約上?我最後問了兩個護士,才告訴我專家號要提前一個禮拜預約。每星期的周五,上午十一點準時預約。而且預約很快,大概十幾秒就預約完了。
我和母親就打道回府,準備回家去等到周五預約專家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還在和母親說:為什麼專家號一號難求
母親沒讀過多少書,常年在農村呆著,我用最淺顯的比喻來和母親說。你看大王和小王,都是王,哪個最厲害。專家和主任號就是這兩個區別。為什麼專家號44塊錢,主任號才22塊錢呢?這就是級別,職稱的不同。
主任號就好比讀了大學就出來給人看病了,專家號是讀完大學接著讀研究生,然後出國學習才混出來的。人家讀的書多,人家收費就貴。我用淺顯的道理一說,母親就懂了。
母親告訴我,還是讀書好,要多讀書
但是為什麼大家都傾向於掛專家號呢?因為都知道人家看的好,經驗豐富,理論基礎紮實。人家花錢放心。我和母親說,看似專家號掛號費貴,但是後邊很有可能會給你省下很多錢。專家會告訴你,哪些是必要的檢查,那些是非必要的檢查。人家聽你說你的病情,一眼就能知道病理在什麼地方。
主任號倒不是人家醫術不精,但是和專家相比起來,大眾眼裡還是無法相比。可能你去主任那裡,人家讓你做這個檢查,做那個檢查,做了一圈以後,拿著你的化驗單才能確定。看似掛號費貴,但是後期你檢查,化驗花的錢不一定少
我和母親說:你去專家那裡,人家讓你做一項檢查可能就查出來你的病理了。但是你去主任那裡,很有可能讓你做三四個檢查才知道病理。你說哪個省錢,哪個花大錢呢?
走了一路,說了一路,母親這個農村婦女,為了小蔥幾塊錢都要挑挑揀揀的人,居然也聽出來其中的道理。
完畢,我和母親一直的結論就是:要多讀書,讀多的書籍。成為人上人,你才能有更大出息。
什麼時間我們也可以像專家號一樣,需要找我們溝通資訊方案的人需要提前預約,而且收費價格很貴的那種,因為要保證質量嗎。如果真能達到這樣,我們也真的成為某一個行業的專家了。
專家和主任
專業和業餘
聚焦和分心
科班和半路出家
日益精進和日復一日
……
什麼事情,都需要做到極致,才能獲得你想要的結果。很多人是短期主義者,三天兩頭換工作,換項目,到最後只能換自己的人生。有的人是長期主義者,十年如一日地在自己崗位上日益精進。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做到讓自己感動的地步,也就獲得了美好的人生
專家就是長期主義者。主任也是長期主義者,只不過專家人家的時間更長,技術更精進。
浦江河的公眾號深度增長,包括百度直接搜索深度增長看到浦江河的博客,都是浦江河的文章所在。浦江河的文章,不適合投機者,目光短淺的人閱讀。這些人都很短視,看不到錢,嗅不到獵物,就立馬就走掉。他們不知道,任何能賺錢的項目,都需要有思維,有技術,有平臺,有能力,有計謀你才能去做。
長期主義者,就是在長期的時間當中,修煉自己的技能,思維,能力,然後才有所作為。浦江河的文章,就是為了提供這方面的解決方案,包括溝通方案,改編方案,思維提升,布局流程。
長期主義者,是未來時代行業的脊梁
短期主義者,猶如跳蚤一般,永遠跳不出沼澤
母親笑了先,看來是很期待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