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訴訟罪與詐騙罪的區別

2020-12-28 騰訊網

導語

虛假訴訟是發生在「訴訟活動中」的行為;詐騙是發生在「訴訟活動以外」的行為。兩者時間界定不同,主管界定不同。

共同點

1、主體相同。

2、都是虛構事實隱瞞真相。

概念

虛假訴訟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採取的非法行為。虛假訴訟是侵犯司法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手段。詐騙罪是指直接為了獲取非法利益,虛構隱瞞事實真相,侵犯他人公私財務的所有權,而採取非法手段的目的。

引用法條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三百零七條之一【虛假訴訟罪】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由此可見,虛假訴訟罪與詐騙都是以欺騙、隱瞞的形式來達到非法目的,都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且司法人員違規的話,會從重處罰。

作者:巴拉素法庭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原告涉嫌虛假訴訟罪,也不能駁回民事起訴(刑民交叉)
    虛假訴訟罪不屬於經濟犯罪的範疇,不能以案件有經濟犯罪嫌疑為由駁回原告的民事起訴。但在原告涉嫌虛假訴訟刑事案件審結前,宜中止民事訴訟,待刑事案件審結後,可視情況恢復審理。——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再5號
  • 虛假訴訟罪中「捏造事實」待規範
    2018年出臺的《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進一步明確了虛假訴訟行為的認定,但在司法實踐中仍存在諸多爭議,其中對「捏造事實」的爭議最大,亟待從法律及司法解釋層面進一步統一認識,規範司法實踐。筆者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解釋》進一步完善:  一是將「篡改事實」列入虛假訴訟罪的規制範圍。篡改事實是虛假訴訟中捏造事實的行為之一。
  • 法律解讀:虛假訴訟罪的司法認定?虛構事實是否構成虛假訴訟?
    1、如何區分「虛假訴訟罪」與「民事訴訟中的一般不誠信行為」?2015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設了虛假訴訟罪。提到:虛假訴訟罪是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從而侵害司法秩序和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但是在具體的認定標準上並不十分明確。
  • 《人民法院報》:以虛假訴訟騙取拆遷安置補償款行為的定性
    分歧   本案中,對王某通過虛假訴訟方式達到非法佔有目的應認定為詐騙罪還是虛假訴訟罪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王某構成詐騙罪,理由即王某通過偽造證據的方式達到了其非法佔有的目的
  • 遭公開舉報涉嫌詐騙、虛假訴訟 視覺中國:嚴重不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針對「雷騰律師事務所發布《關於視覺中國公司涉嫌詐騙罪和虛假訴訟罪的公開舉報函》」一事,視覺中國影像官方微博今天晚上做出回應稱,我司發現北京雷騰律師事務所和該所王軍義律師在網絡上散布惡意攻擊我司的「舉報函」。
  • 「以案說法」合同詐騙罪和集資詐騙罪的區別!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竇某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籤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竇某顯所犯合同詐騙罪,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予懲處。竇某顯曾因犯詐騙罪被判處刑罰,在刑罰執行完畢前,發現在前罪的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依法應當實行數罪併罰。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的區別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的區別作者 劉高鋒律師一、量刑之別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量刑區別如下:二、定罪之別因二罪量刑區別非常大,所以,辯護律師在開展辯護工作時應當著重在罪名的認定上重點展開,最終達到良好的辯護效果
  • 捏造事實虛假訴訟 東陽市法院判決首例虛假訴訟罪案
    2018-03-20 14:3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黃保平 通訊員 張越美 虞天浩資料圖片3月16日,東陽市法院審結一起虛假訴訟罪案件,被告人何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據悉,該案是市法院宣判的首例虛假訴訟罪案件。
  • 民事欺詐與詐騙罪的區別
    一、詐騙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二、與民事欺詐的區別1、民事欺詐是指在民事活動中,故意以不真實的情況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對方陷入錯誤的認識,而作出一定民事行為的意思表示,從而達到發生、變更或消滅一定民事法律關係的不法行為,但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2、而詐騙犯罪行為不產生民事法律關係; 3、行為人是否有實際履行能力是二者在客觀方面的區別。
  • 保險詐騙罪最高定刑輕於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的思考
    通俗理解,將詐騙罪、合同詐騙罪與保險詐騙罪的關係概括為:詐騙罪是一般法,合同詐騙罪是詐騙罪的特殊法(作為刑法特別關注而單列的詐騙類型,特別保護合同方面的誠信),保險詐騙罪又是合同詐騙罪的特殊法(刑法為保障保險法施行而特殊單列的合同詐騙類型,因為保險都需要籤訂合同)。在騙保數額較小、損失較小或者說騙保行為應判15年以下有期徒刑時,我們定保險詐騙罪,並無問題,因為:符合特殊法優於一般法的基本法理。
  • 最高法召開「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新聞發布會
    同時,最高法院表示,針對民間借貸、執行異議等重點領域,要研究虛假訴訟行為產生的規律,總結出虛假訴訟識別要素和方法。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危害極大。當前,虛假訴訟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類型日趨廣泛,在民間借貸、以物抵債、破產、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中反映尤為明顯,成為誠信社會建設中的一大「毒瘤」。
  • ...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宣判處理新聞發布會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為主題,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成立以來與巡迴區各級法院共同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工作情況。
  • 50起民事虛假訴訟藏身「套路貸」
    此前,被告人李衛俊因犯詐騙罪、敲詐勒索罪、虛假訴訟罪、尋釁滋事罪被法院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28萬元。針對這起「套路貸」案中涉及的民事訴訟,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同步啟動民事訴訟監督程序,一舉糾正50起民事虛假訴訟,並由此激起一系列社會治理有效舉措,收到良好效果。
  • 最高法刑四庭負責人就虛假訴訟刑事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為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訴權,《解釋》起草過程中著重解決了以下三個方面問題:首先,明確定罪量刑標準,對於什麼是虛假訴訟犯罪行為、什麼情況下可以認定為虛假訴訟罪,給予人民群眾以明確的行為預期和規範指引。其次,明確規制對象,確定適當的處罰範圍,將刑法規定的虛假訴訟罪限定為「無中生有型」捏造事實行為。
  • 成都刑事辯護律師「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區別」
    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兩個不同的罪名,但是,還是有不少人不能很好的去區分他們,搞不清楚他們的區別有哪些,集資詐騙罪與詐騙罪有一定的聯繫,但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卻與詐騙罪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那麼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區別呢?
  • 敲詐勒索、虛假訴訟、妨害公務……濰坊18人黑社會組織頭目曹延東...
    本案由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詐騙罪、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強迫交易罪、故意毀壞財物罪、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虛假訴訟罪、妨害公務罪、妨害作證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數罪併罰,判處被告人曹延東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詐騙罪辯護需要注意的問題
    二、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行為人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欺騙手段是構成詐騙罪的前提條件。「虛構」即憑空編造,「事實」即事情的真實情況;本罪的虛構事實是指捏造或者偽造不存在的所謂虛假事實,使被害人陷入認識錯誤。
  • 淺談詐騙罪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區別
    對於該案,由於王某、李某的犯罪手段具有傳銷的特徵,這類犯罪形式目前也普遍存在,實踐中對於此類犯罪究竟是應當以詐騙罪還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處罰,存在不同的意見。筆者認為,詐騙罪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均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也是當前實踐中常見的兩種犯罪形式,正確區分兩種犯罪,對於準確適用法律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區分該兩種犯罪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
  • 虛假訴訟、偽造證據、虛假陳述……這8名失信行為人上了「黑名單」!
    近年來,江山市人民法院加大了對虛假訴訟行為的打擊力度有這樣的8個人因為撒謊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他們都做了些什麼:01周文富、李宜平虛假訴訟罪就上述虛假訴訟行為,江山檢察院提起了公訴,後江山法院依法以虛假訴訟罪分別判處周文富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李宜平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