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說我愛你》這部劇由曾麗珍執導,鍾漢良、李小冉、歸亞蕾、寇振海等主演,長達36集。2010年9月上映,在豆瓣評分高達8.4分,很多看過的網友都反映不錯,一位網友說就連他從不看感情片的老爸都看完了。這部劇沒有火到萬人空巷的程度,大概是因為這個名字取的不是很好。但無論是否真的火了,它都是一部良心好劇,鍾漢良、李小冉的真情演繹賺了不少觀眾的眼淚。
這部劇講述的是軍閥混戰時期,承軍總司令慕容灃(鍾漢良飾)和富商之女尹靜婉(李小冉飾)從相遇、相愛,被迫分開,又重遇的唯美愛情故事。女主人公尹靜婉為了愛情,拋棄一切,如飛蛾撲火一樣追求愛情,但太過完美的愛情終歸是不現實的,尤其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承軍腹背受敵、百姓流離失所的局面下,慕容灃無奈與程家聯姻。尹靜婉無法接受慕容灃金屋藏嬌的安排,與程信之出國。八年後,尹靜婉回來重新面對一切,此時她已經從自己的小情小愛裡走了出來,她擔負起孝敬父母、幫助弱小的責任。在國家危難之下,她顧全大局勸說慕容灃出兵迎戰。
當年尹靜婉與許建璋大婚當日逃走,奔嚮慕容灃,受傷後又逃離國外。幾年後尹靜婉回國,經歷過大起大落之後的她更加從容和沉穩了,她向父母道歉,擔負起孝敬父母的責任,勸說慕容灃出兵抵抗日寇,完成了從「本我」、「自我」到「超我」人格發展的三個階段的發展。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是一個整體,它包括三個部分,即本我、超我和自我。
本我:人格發展中最初級的階段,遵循「快樂原則」,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顧一切地尋求滿足和快樂,完全處於無意識水平中。
自我:「自我」是「本我」在外部條件約束的情況下形成的,遵循「現實原則」,按照常理出牌,不會像「本我」意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遵循社會道德的規範,按照現實要求做事。
超我:人格發展的最高階段,遵循「道德原則」或者「完美原則」。就像一個警察,在監督著「本我」,時刻提醒我們不能貪婪當下的快樂,人生還有更高級的追求。
因緣際遇,尹靜婉和慕容灃在火車上相遇,尹靜婉出手幫助慕容灃逃過敵人的追殺。尹靜婉的未婚夫許建璋因私運西藥被捕入獄,尹靜婉請求慕容灃手下留人。慕容灃看到尹靜婉心生一計,為了控制徐、常兩個統制,他請尹靜婉協助自己演一部戲,兩人達成交易。
但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感情慢慢升溫。陰差陽錯,從尹靜婉為慕容灃擋了一槍開始,慕容灃徹底淪陷,從此愛上了尹靜婉。尹靜婉因身中槍傷,以及和許建璋的婚約,對慕容灃的感情並沒有那麼強烈,僅僅是懵懵懂懂。此時,尹父帶尹靜婉回到烏池。
靜婉在父母的勸說下,以及對過去平靜日子的留戀,一直拿不定主意。年方十八九歲的小姑娘,雖然喝過洋墨水,但對於人生這麼宏大的主題,依然想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善良的她接受了許建璋,然而就在婚禮當天,當她看到慕容灃腹背受敵時焦急萬分,她捨不得讓他獨自處於危險之中,就像之前給他擋子彈一樣。靜婉在迎親隊伍來之前悄悄溜走了,這一走,也註定了她以後人生的坎坷。
慕容灃,千萬之上的承軍統帥,帥氣逼人,柔情似水。在得知靜婉要與許建璋結婚的時候,拋棄戰場趕到烏池,只為與心愛的女人見上一面。這樣的男人,試問哪個女人能夠抵擋得了?尹靜婉不顧烽火連天,一路艱險萬分,在信之的護送下,終於找到了慕容灃。慕容灃和尹靜婉為愛情不顧一切的的行為,完全符合「本我」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既然想要,就去勇敢爭取。最終,他們做到了。
然而,「本我」還有一種特點,那就是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追求愛情的尹靜婉忘卻了親情和道義。在她逃婚之後,父親尹楚樊愧對許家,一直想辦法彌補。也難怪尹靜婉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得到父親的原諒。許建璋從此墮落消沉,沉迷酒色,也從此在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02擔負起應該承擔的責任——自我
「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處於社會生活的現實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與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間,按照現實原則協調矛盾,儘可能地尋找權宜之計,是個體最終行為表現的決策者,時而管理本我,時而服從超我。只有自我知道活動的目的和方向。
尹靜婉做了慕容灃的隨軍夫人,幫他克服了很多困難,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太短。許建璋勾結穎軍,徐、常舊部譁變,承軍內憂外患,僅剩的一點糧草也被許建璋放火燒掉,烏池被困,百姓流落街頭。要想程家出兵相助,唯有迎娶程瑾之。慕容灃肩上的責任,和對尹靜婉的愛快要把他整個人生生地撕裂開來,最終即便有萬般不舍,最終還是忍痛答應了條件。
在「本我」的需求(和尹靜婉白頭到老)和「超我」的道德要求(保護百姓免受流離之苦,平定江北)的鬥爭中,後者佔了上風。為保全大局,慕容灃忍受失去愛人的痛苦。
這就是理性的「自我」。
八年後,尹靜婉回國。此時的她已經從舊時的傷痛中走出來了,她向父母道歉並乞求原諒,然而父親仍然不肯原諒她,不讓她回家。即便如此,靜婉並沒有被現實狀況擊倒,也沒有怨天尤人,她坦然接受了這個局面,並決心用行動去化解父親的怒氣。她誠心向許建璋道歉,但此時的許建璋已經「黑化」,決心報復尹靜婉。
得知父親胃口不好,她每天晚上熬夜花五六個小時給父親燉湯。在父親壽辰前親自給父親做好一件新衣,最終得到了父親的原諒,一家人得以團聚。
她說:「以前我以為,感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可是我現在才明白,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還需要背負起很多不同的責任。」
時過境遷,卻沒有物是人非。靜婉對慕容灃,仍保留著對他的愛戀,只不過這份愛戀深埋在心的最深處,這份愛已經從轟轟烈烈變得柔和、綿軟。此時對於她來說能否成為慕容夫人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愛始終在心中。
經歷過磨難的尹靜婉比以前更成熟、更加穩重了。面對責任和困難,她無所畏懼,坦然勇敢地去迎接生活帶給她的一切。此時的她,顧全大局,不再拘泥於自己的小情小愛,有了更寬廣的心胸和氣度,而她的心靈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
這也是「自我」的境界。
「超我」就是按照潛意識做正確的事,也就是受良心指引。寧可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也會堅持去做。
日本侵華行動開始,山河破敗,風雨飄零,靜婉和信之決心一起參加了抗日戰爭。靜婉的母親年歲已高,明知這一路艱險萬分,雖捨不得但卻說支持女兒這麼做。
靜婉勸說慕容灃像日本人開戰,然而慕容灃再次見到心愛的女人激動萬分,方寸大亂,只想與她私奔。靜婉帶慕容灃參觀抗戰小組工作的地方,並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他。最後慕容灃下定決心與日本人決一死戰,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在風雨飄搖的亂世,兩個愛國青年的愛情更顯得珍貴和高尚。拋棄那些花前月下,你儂我儂,兩人決定共赴國難,生死相隨。開戰前一晚,慕容灃迷倒尹靜婉將她送走,自己加入到抗日戰爭的洪流中去。
憑藉良心監督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這就是「超我」的境界。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程瑾之。當她得知尹靜婉回來的消息,知道這次不會像七年前那樣順利,於是她對尹靜婉和抗日小組的同志們進行了暴力迫害。當尹靜婉被慕容灃救下之後,她知道這次自己是輸定了,即便是肚子裡的孩子也無法幫他奪回慕容灃了,於是她把慕容灃偷襲日本人的計劃透露給了許建璋這個賣國賊。她決心和慕容灃共赴黃泉,同歸於盡,她以為這樣就可以永遠得到慕容灃。
在民族大義面前,她依然想到的是自己那份可憐的感情,依然處在自己的小天地裡無法走出來,在人格發展階段上她仍處於最低級的「本我」階段。對孩子的責任、對丈夫的幫助、以及對國家的忠誠,她都沒有想到。愛而不得,父親對她失望,她最珍貴的「愛情結晶」——她肚子裡的孩子,也不能成為贏回感情的籌碼,她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沒有了任何希望,不由得讓人覺得更加可憐。
程瑾之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懸崖的邊上,雖然程家軍是她強大的娘家後盾,一直制約著慕容灃自己的勢力,但她不懂得「柔」才能克「剛」,至死她也沒有明白愛情的真諦。
相比之下,尹靜婉和慕容灃的愛情已經超越生死,上升到對民族對國家的忠誠,是民族大愛,是程瑾之如何也無法達到的境界,她的小情小愛僅僅局限於是否能得到慕容灃的愛,是否成為了「慕容夫人」。所以,程瑾之從沒有贏過,也永遠贏不了。「本我」的境界無法超越「超我」的境界。
程瑾之的父親程司令說:人生自古誰無死,但求死得其所罷了。
在那個九死一生的關頭,每一位軍士們、抗日救國人士們的精神都難能可貴。他們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敬佩和感動。
戰火無情人有情,尹靜婉在戰場上尋找慕容灃未果,卻在風雪飄搖的街頭,仿佛看到了慕容灃對她說:「靜婉,如果你愛我,就一定要好好活著,快樂地生活下去」。看到這裡我淚目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偉大的愛情可以穿越時空,穿越生死。
七年後日本人投降,靜婉在一個小村莊找到了正在釣魚的慕容灃,此時的他很享受悠閒的農家生活,他不認識靜婉,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誰,不認識自己養的那株蘭花叫「天麗」。在戰爭中慕容灃後腦受傷,失去記憶,所有的前塵往事都不記得了。
此時靜婉已經不再在乎是否能夠和他在一起,只要他過得幸福,就已經足夠。但是上天眷顧,正當靜婉轉身離去的時候,懷表不經意間掉出來,那熟悉的音樂聲把慕容灃的記憶拉回到了從前,那些他曾經和心愛的人一起經歷過的或幸福或悲傷的記憶裡。最後,有情人終得眷屬,他終於來得及對她說出了那句:我愛你一輩子。
看完這部劇,不僅被慕容灃和尹靜婉之間的的愛情故事打動了,更重要的是看清了一個人人格的發展之路。尹靜婉的婉約大氣令人敬佩和欣賞,慕容灃的霸氣和柔情是多少女人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坎坷的人生路又為他們完美的人格增添了一層壯美的色彩。
一個人是否能夠幸福,在於用怎樣的眼光去看世界,能否看清自己所在的局勢,能否承擔起應承擔的責任。在大是大非面前如何抉擇,體現了一個人的學識、胸襟和氣度。
唯有提高認知,完成人格的全面發展,建立起自己獨特的認知體系,處理好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的關係,才能處變不驚,做出永不後悔的抉擇。願我們都能早一點看清自己,用心去愛人,愛自己,愛我們的民族和國家,愛整個世界,那麼世界將會回饋你應有的幸福和平靜。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