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自我,與超我。」

2020-12-28 謝丹儒

「本我,自我,與超我。」

作者丨謝丹儒

圖片丨藝子

之前,一直看不進去《黑冰》這部電視劇,倒是對裡面的一大段臺詞感興趣,尤其是裡面涉及精神供應和物質供應的那一段辯證邏輯關係的觀點。

初聽,震耳發聵。細思,觸目驚心。再思,惶恐莫及。

那是第一次聽到這麼一種概念,還有這樣的一種人生,一種邏輯,一種觀念。多可怕!太可怕了!這簡直是惡魔,是神,是鬼,不似人。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依舊不太願意看這部電視劇,也說不上來為什麼,但就是抗拒它。

一直到前幾天,恍然驚覺,原來一直以來,這個領域是我的盲區。這是我所不理解,無法理解,自以為理解卻從未有過完整概念的緣故。我還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即這件事完整的面貌我接受不了。

這一點,就像人們都以為自己了解人性,以自己為標本,以己度人,還冠之為「同理心」。甚至,還引申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點人性的自私可見一斑。

其實質是,人性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自私的背面也許並非無私,但自私這種亦有很多是我們不知道且不確定的東西,我們將此稱之為「美德」,這著實是用心良苦。其實,這些都是人本身的屬性,只不過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裡面的邏輯在習慣以結果論、因果論的人看來,他也只能看到一面或兩面,卻是很難完整看清它的面目的。

以人性的善惡論而言,有人說人性本善,有人說人性本惡。這何嘗不是陷入了問題的表面而忽略了實質。本來如此,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事實,而這個前提如果理解錯了,後面的觀點不提也罷。

小孩子懂什麼,這是大人常說的一句話,這是否定了小孩子思想的存在。然而小孩子就沒思想嗎?不見得吧,只不過他們更多的是基於物質供應的需求罷了。

而現在大多數的人為什麼也是這種狀態,表現得無知、偏執。這也是缺少精神供應的緣故呀。

試想一下,你如果連溫飽都要從別人手中去搶,如同嗷嗷待哺的嬰兒餵食,你將此解讀為人性本惡?這顯然有點誇大,這就是一個近乎本能的行為。正如你還沒能徹底掌控自己的言行舉止時,你走路搖搖晃晃,你能說這代表你所思所想嗎?當然,這時候人們很容易找到原因,那是他們還小呀,心智尚不成熟等等。

所以,人性求本,在這個「本源」的審視就出了紕漏,後面的那些也不過是為了完善自己的觀點所臆斷的罷了,或者說是種期望而已。

再回到電視劇《黑冰》,我為什麼當初看不下去,那是因為我缺少完整的認知所致。在有限的選擇之下,我只能選擇喜歡的部分看看,而別的我自是不了解,也是違背我的內心意願的,所以我別的都看不下去了。

說白了,我壓根就不了解人在那麼一瞬間可能或者說可以有多少種選擇,而劇本或者說影視只呈現出一種我不喜歡的發展規律,那我自然是不喜歡的,是抗拒的。

可如果我了解劇中的人,能夠認識他們,能夠理解他們,或是和他們做朋友,我還會抗拒嗎?

所以,這一切歸結起來,是我的認知出現了短板呀。沒有建立完整的世界觀,亦沒有完整的認知概念,在有限的選擇中繼續選擇,這自然是狹隘的。

就像你說必須在人性本惡或人性本善中去選擇,我們自然很容易陷入問題中。然而,人性為什麼會有善惡,且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種觀念,這個難道不正說明它們並非那麼穩定和確定嗎?

就像,我們談情說愛,而我覺得愛是神性,是不能說,不可說。但那麼多人,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愛,這些我們都了解嗎?我們在判斷愛與不愛終究是笨拙的,有限的經歷,有限的經驗,淺薄的理解,以及膚淺的認知,我們何曾深愛過多少?何況在物質供應尚不充分的時候,人人匱乏而枯燥,岌岌可危卻也洋洋得意自以為自己多麼豐富,精神供應幾乎成為了某種荒誕可笑的存在。

為什麼人們會覺得渣男還是很有魅力的(這樣的人自然不在少數),是向下兼容的緣故呀。簡而言之,他知道你不知道,也知道你所知道。所以,對於他而言,對你是遊刃有餘的。

同樣的,如果人能夠解放思想,那麼對很多事也就看得明白一些了,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拒不承認自己的無知,且為自己的所知而沾沾自喜,忙於在競爭中的一得一失中浮浮沉沉,搖擺不定。說到底,這境界低了。

人的境界一低,看事物自然就很難看清了,於是有人計較得而驕傲自滿,或欲求不滿;於是有人計較失而患得患失,或抑鬱寡歡。

人是可以幸福的,最起碼可以在這有限的選擇中找到幸福,可以自己尋找幸福。這也算是一大幸運了。

但是,一旦超脫出這個境界,就得看個人的底子和素質了。說白了,這就是本質屬性。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經濟基礎一直得不到供應,而妄自臆斷上層建築,那自然不得其法。若是用上層建築的思想去看基礎自然是如絲剝繭般。然而這終是看不見的人看不見,看得見的人自然也習以為常而不屑於去說,或是也有可能是即使想說也不知從哪開始說起。畢竟,這事和人的本質屬性息息相關,在我這兒可能是時也運也,在別人那兒可就不見得是那麼回事了。

借用作家阿來的文學演講集《當我們談論文學時我們在談些什麼》中的一段話說,就是:

「我們當代人涉足的很多話題是可以不討論的,因為這些話題大部分時候要麼不是問題,要麼一定是自己思索和實踐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討論的,要麼是偽問題,要麼是不能討論的真問題。我們老在討論這些問題就是浪費生命。」

相關焦點

  • 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自我和超我,共同組成人格。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則」。
  • 本我、自我、超我,在跑步中的修煉
    人類能夠繁衍生息的根本在於自我調節,一味的壓制本我只會讓人格缺失,在這種關鍵時刻,自我就登場了,它負責本我與超我的聯絡溝通,疏導矛盾,達到和解,既讓本我的欲望得到滿足,又不傷害超我所制訂的制度條約。「道」是我能告訴你的,那怎麼取,就讓「自我」告訴你吧,「自我」轉過身告訴「本我」,跟我混,吃香的喝辣的都沒問題,但在享樂之前,你得先學會吃點苦頭。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原動力;超我監督、控制主體按社會道德標準行事;自我對上按照超我的要求去做,對下吸取本我的動力。如果這三種力量不能保持這種動態的平衡,必將導致心理失常。
  • 本我與超我的自我分析
    分享心理課老師要求的自我分析作業: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是一個很單純想法很簡單的人,同時又是自卑和自信的。第一點單純,說的好聽點是單純簡單,也可以說是幼稚。也許是個子小,總覺得自己沒長大,這是一直徘徊在我潛意識的想法,喜歡發卡通的表情,喜歡看偶像劇等等,一時想不到其他什麼例子了。第二點自卑,也許是因為身體的缺陷,也許是因為從小學到大學的環境裡,除了親人,身邊從來沒有好朋友或者一般的朋友跟我說過我身體的缺陷,也沒特別問過我這些事,所以我很感謝他們,讓我常常忘記了自己的與眾不同。
  • 人性二元論與弗洛伊德超我、自我、本我理論的對接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動力論中,提出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概念,並認為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精神的三大部分。精神、心理、人性、意識這些詞語有時候會混用在一起,意識是最基本的單元,心理活動體現出人性,而精神就是具備系統性的意識單元集合,因此要將這些概念的關係熟悉,這樣自己在理解這些著作的時候會更加深刻一點。
  • 心理諮詢師:如何區分本我、自我、超我與真我、假我
    心理諮詢師:如何區分本我、自我、超我與真我、假我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與中國哲學的真我、假我從古至今,對於「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在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從事心理諮詢多年,隨著對心理學的學習與研究發現:西方心理學家和中國哲學家對於「我」的解讀,像縱橫交錯的平行空間,賦予其更加豐富多彩的象徵意義。西方心理學家眼中的「我」: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
  • 《辛普森:美國製造》自我,本我,超我,人類
    本我就是辛普森內心的暴力靈魂源於黑人種族那不可磨滅的特性。自我是他因為白人洗好定下的價值觀超我是他賽場上不斷狂奔的身影,所以只有在球場上他會說出人生就是奔跑。自我拋棄了他,因為他殺了人,殺了自我同一種族的黑人,如果他殺的黑人,他會被拋棄嗎。如果他殺的不是白人,他可以脫罪嗎。
  • 淺析《楚門的世界》中,楚門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
    「我想所有人都會質疑各自生活的真實性,就如同孩子們總愛詢問自己是否被領養一樣。」《楚門的世界》的編劇安德魯·尼科爾的話告訴我們,一個人並不只是單純自我的存在,還有本我、超我的影子。《楚門的世界》是派拉蒙影業公司於 1998 年出品的一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提名以及金球獎、歐洲電影獎等多項大獎。
  • 從本我、自我、超我剖析R級片《香水》主人公人格特徵及現實思考
    今天,我將從「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方面解讀主人公格雷諾耶的人格特徵,通過主人公格雷諾耶的三重人格及具體表現,從而更加全面、全方位、深層次地了解給雷諾耶這一人物形象,文章最後,我會結合整部影片的內容,談談影片給我的現實思考及啟發。
  • 佔星:太陽、月亮、上升點,對應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太陽、月亮、上升點 太陽、月亮、上升點,對應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太陽代表的是自我,代表的是 「我想要」 在一張星盤裡,太陽描述的是我們在何處渴望被賞識,以及以何種方式被賞識。太陽說明了我們在自我身份認同上的苦心追求。太陽代表一個人的生命基本趨力。太陽和人生最重要的事件及決定有關。
  • 胎元是本我、命宮是自我、身宮是超我​
    如果說胎元是一個人的先天本我,命宮可以看做是你的後天自我,身宮就是自身努力奮鬥後的「超我"。 命宮在八字系統中非常關鍵,處於統領核心位置,它代表你的天賦才能,在身體上就如同你的大腦的位置,掌管你的思想,行動力,所以命宮與四柱的作用等同。在象法論命中,常常拿出命宮來與大運,歲運結合相互參照看命運吉兇禍福。
  • 【前沿科普】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文搞懂本我、自我和超我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我在國科大學習的《神經美學》的課程。這堂課裡,赫榮喬老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們闡釋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細細想來,如果哪吒魔丸降世的設定註定了他混亂、危險的本我;「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堅持與信念是約束自己的自我;那他與父母、師父的情感,與敖丙的羈絆,造就的就是他捨己為人、大義凜然的超我了。
  • 《華爾街之狼》:從本我、自我、超我來探究人性墮落到覺醒的過程
    根據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概念「本我、自我與超我」能了解到欲望是受到「本我」的控制,「自我」就是負責評價外部世界變化和真實評價自己,「超我」就是受到道德和良知的審視。同樣男主角喬丹·貝爾在人生發家史中,同樣會受到「本我、自我與超我」的約束。
  • 《來不及說我愛你》:從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角度看個人的成長曆程
    幾年後尹靜婉回國,經歷過大起大落之後的她更加從容和沉穩了,她向父母道歉,擔負起孝敬父母的責任,勸說慕容灃出兵抵抗日寇,完成了從「本我」、「自我」到「超我」人格發展的三個階段的發展。本我:人格發展中最初級的階段,遵循「快樂原則」,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顧一切地尋求滿足和快樂,完全處於無意識水平中。自我:「自我」是「本我」在外部條件約束的情況下形成的,遵循「現實原則」,按照常理出牌,不會像「本我」意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遵循社會道德的規範,按照現實要求做事。
  • 從本我自我超我角度分析《陳情令》魏無羨角色塑造意義和現實思考
    魏無羨的一生其實可以用精神分析學家費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論來分析,來更好地理解人物塑造的現實意義。人遭遇一件事所反應的本能是本我,受到社會規則和道德層面約束後表現出來的是超我,而在兩者中間達到平衡,折中的表現是自我。接下來,我將從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個角度來分析魏無羨的悲慘一生以及這個角色帶來的現實思考。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人生的三重境界:本我、自我和超我
    佛洛依德曾經說過人有三重境界:本我、自我和超我。在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正是人生的這三重境界。1、超我:代表社會的理想、價值觀尤其是父母的價值和標準,對個體行為的好壞與善惡有著道德規範的限制,通過抑制本我的衝動,說服自我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來取代現實的目標,屬於人格結構的社會成分。
  • 解析自律,「本我」與「自我」的戰爭
    我們的身體裡仿佛有兩個「我」,一個積極向上,一個消極怠工;一個樂觀陽光,一個悲情憤世;一個理智,一個感性。這不是人格分裂,而是很正常的「本我 」與「自我」。本我尋求安逸,自我尋求改變,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較勁,本我像一個熊孩子,自我就是懂事大哥。
  • 我是誰?心理學家對自我認識
    01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組成,也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英文分別為id、ego、superego什麼是本我呢?本我也就是本能,由各種欲望組成,你的各種欲望在弗洛伊德看來都屬於本我。它是一個人人格的基礎和核心,是燃料,是動力。什麼是超我呢?超我,就相當於人格中的規則,代表著道德。就是我們日常所知的社會道德。什麼是自我呢?
  • 「本我」魅力的斯嘉麗和「超我」光輝的梅蘭妮
    >1923年弗洛依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為正式的結構模式,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概念所定義。本我遵循享樂原則,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組成。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斯嘉麗就是一個充分展現本我的角色,讓人愛恨交加。她驕傲、任性、快樂、自私、衝動,像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不顧一切地追尋本能欲望。恰恰相反,梅蘭妮是一個充分展示超我的光輝形象。
  • 強迫症:本我和超我的衝突,森田療法幫你減輕痛苦
    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認為強迫症是由於患者的防禦機制不能處理強迫性人格而形成的焦慮,當本我的情慾和攻擊本能與超我的自我控制和調節發生矛盾時,自我如果不能用理性機制來調節它們的衝突以及由衝突所引起的焦慮時,就會出現強迫症狀。這個有點難理解,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 《飲食男女》:身份與欲望衝突背後,是「本我」與「超我」的博弈
    反而真當一切說通後,每個人放棄了對於超我的約束,開始面對「本我」之時,各自才真正找到真實的自己。>弗洛伊德於1923年提出了人精神的三大構成,即本我、自我與超我。本我代表著一個人最原始的衝動與欲望,而超我則是人的良知與內在的道德判斷,自我則是維持二者平衡的外在表現。當一個人受困於本我,則會被欲望牽制行動,易於沉迷各種短暫性的快樂之中,而過後卻往往會陷入無盡的空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