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這樣一些幸福的人,他們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們揮淚埋葬了自己在塵世間希望,它卻變成了種子,長出鮮花和香膏,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醫治創傷。
小說開始於肯塔基州農場主亞瑟·謝爾比正面臨著將因欠債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儘管他與她的妻子(埃米莉·謝爾比)對待他們的奴隸十分友善,但謝爾比還是決定將幾名奴隸賣給奴隸販子來籌集他急需的資金。被賣掉的奴隸有兩名:其一為湯姆叔叔,一位有著妻子兒女的中年男子;其二為哈裡,是埃米莉的女僕伊麗莎的兒子。埃米莉並不喜歡這個主意,因為她曾經對其女僕許諾說,她的兒子絕對不會被賣 掉;而埃米莉的兒子喬治·謝爾比也不願意讓姆離開,因為他把湯姆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當伊麗莎無意中聽到謝爾比夫婦打算將湯姆與哈裡賣掉的對話後,伊麗莎決定帶著她的兒子逃跑小說中描寫到,伊麗莎作出這一決定並非是因為受到身體上的虐待,而是出於害怕失去她唯一倖存的孩子(她曾因流產而失掉了兩個孩子)。伊麗莎在深夜裡動身出發,並給她的女主人留下了一張致歉的紙條。
當這一切發生時,湯姆叔叔被賣掉了,並被裝載上了一艘河船(英語:riverboat),沿著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在船上時,湯姆認識並照顧了一位年幼的白人女孩伊娃。當伊娃落到河裡後,是湯姆救了她。伊娃為了感謝他,伊娃的父親奧古斯丁·聖克萊爾將湯姆從奴隸販子的手裡買來,並將湯姆帶到了他在紐奧良的家中。在這段時期裡,湯姆與伊娃變得親密無間,因為他們都深信著基督教。
《湯姆叔叔的小屋》,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湯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國作家哈裡特·比徹·斯託(斯託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一部反奴隸制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中關於非商國人與美國奴隸制度的觀點曾產生過意義深遠的影響,並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導致美國內戰的地區局部衝突。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小說是19世紀最暢銷的小說(以及第二暢銷的書,僅次於最暢銷的書《聖經》),並被認為是刺激1850年代廢奴主義興起的一大原因。在它發表的頭一年裡,在美國本土便銷售出了三十萬冊。《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戰爭爆發的初期,當林肯接見斯託夫人時,曾說道:「你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女婦人。」後來,這句話為眾多作家競相引用。
哈麗葉特·比切·斯託(HarrietBeecherStowe,1811年6月14日--1896年7月1日),美國作家,著名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1811年6月14日出生於北美一個著名的牧師家庭,曾做過教師,她在辛辛那提市住了18年,在這裡她經受了一段逃亡生活,這為她創作這部小說奠定了基礎。 南北戰爭,即黑奴解放戰爭,是在19世紀60年代進行的。但從19世紀20年代起,廢奴制問題就成為美國進步輿論的中心議題。當時許多著名的美國作家都站在廢奴的一邊,為解放黑奴而呼籲。斯託夫人是這批廢奴作家中最傑出的一位。《湯姆叔叔的小屋》激勵了一代人的「廢奴運動」,也把內戰搬上了歷史舞臺,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1名。
真正悲傷過的人都是心存善念的。
一一斯託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世界上有這樣一些幸福的人,他們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們揮淚埋葬了自己在塵世間的希望,它卻變成了種子,長出鮮花和香膏,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醫治創傷。
一一斯託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河裡的水燙手,地裡的土冒煙。
一一斯託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整個世界就像雞蛋殼,已經被掏空了啊!
一一斯託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你當人人都像你那樣,一心撲在他身上呀,你這個傻瓜?
一一斯託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山姆怒喝著馬,想來拉馬韁繩,沒想到棕櫚葉劃到了馬的眼睛,這更加刺激了它那狂亂的神經。它猛然把山姆掀翻在地,粗聲喘了幾囗氣,然後便朝著遠方草地處跑去。
一一斯託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有些書也許現在你讀不懂,但你一定要去讀它。時間會告訴你經典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