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的人必看!冬天如何科學泡腳?

2021-01-18 澎湃新聞

寒風凜冽

G仔已經忍住不拿出泡腳桶

給自己泡腳暖身

常言道「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

每天用熱水泡泡腳

可驅除寒氣

緩解疲勞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泡腳通過對足部進行浸浴和按摩刺激,由經絡傳到內臟相關部位,可暢通全身氣血,調節各臟腑器官功能,提高機體自我防禦及免疫力,達到扶正固衛的效果。

指導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藥房 黃勇梅 主管中藥師

泡腳操作簡單易行,一個足浴盆,一盆熱水,足矣。但如何科學泡腳,卻是一門學問。操作得當,強身健體;操作不當,有損健康。因此合適的足浴盆、水溫、水量和時間都非常重要。

一、足浴盆的選擇

足浴盆的選用應儘量高一點,使能泡到小腿2/3 以上的部位。另外,中藥泡腳最好選用木桶或搪瓷盆。因為銅盆、鋁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二、 水溫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因為太冷易引起感冒等不適,太熱會燙傷皮膚。成年人的泡腳最佳水溫在38℃~43℃左右;兒童對溫度極其敏感,老年人對溫度感覺遲鈍,二者泡腳的最佳水溫在35℃~40℃左右,並應當由家人先試水溫,防止發生燙傷。

三、水量

泡腳時水量以淹過踝部至小腿中下段為宜。泡腳時也別幹泡,可同時進行足部按摩。如泡腳5分鐘左右後,可用雙手在溫水中按摩腳心、腳趾,也可用左右腳交替著搓,直到腳掌發熱為止。

四、時間

泡腳的最佳時間為20~30分鐘。泡腳時間如果過短, 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如果泡腳時間過長,會導致雙腳的血管過度擴張,人體內的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造成胸悶、頭暈等反應,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

另外兒童的皮膚比較細嫩,不宜久泡,且泡腳時間過長,足底的韌帶會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發育形成和維持,因此兒童的泡腳時間可縮短為10分鐘。

另外,很多人在泡腳時都喜歡加點「料」——各種中藥,以增加泡腳的保健作用,但不同的中藥煎劑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因此最好根據自己體質或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下面介紹幾款比較常見的泡腳方供大家參考:

01

艾葉泡腳

艾葉味辛苦性溫,有小毒,能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外用祛溼止癢。體質虛寒、手腳冰冷、溼疹等都可用艾葉泡腳以通絡散寒。

使用方法:艾葉50克左右,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10~15分鐘,過濾取汁,加冷水兌至合適溫度(約35℃~43℃)即可泡腳。

02

生薑泡腳

生薑味辛性微溫,能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生薑是發散風寒的常用藥,外感風寒,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都可用生薑泡腳以祛寒。

使用方法:生薑15~30克,切片或拍扁,煎煮和使用方法同艾葉。

03

紅花泡腳

紅花味辛性溫,可活血通經,散瘀止痛,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抗炎等作用,因此跌打損傷、關節疼痛等均可用紅花泡腳以活血化瘀止痛。若為寒溼痺痛可加桂枝、獨活、威靈仙等同煎泡腳以祛寒除溼止痛。

使用方法:紅花10~15克,用紗布包好放入水中煎煮,煎煮和使用方法基本同前。

最後,泡腳雖好,也不是人人適宜,使用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 飯前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泡腳最好選擇在飯後一小時再進行。

2、 有腳部疾患的人群(如足部有炎症、外傷、皮膚潰破或燙傷者),或有血管相關性疾病(如有血栓、血管瘤、動脈閉塞等)的患者,均不宜泡腳,以免造成局部感染或加重病情。

3、 糖尿病患者應謹慎泡腳,若泡腳時要特別注意水溫,可先讓家人測測水溫或自己用溫度計來監測水溫,水溫控制在38~40℃為宜。

4、 妊娠期和經期女性應謹慎泡腳,尤其不宜用中藥足浴。

5、 嬰幼兒不宜泡腳;兒童若泡腳,注意水溫不能太熱,時間不宜過長。

6、 泡腳時以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泡腳後建議喝杯溫水補充水分。

原標題:《手腳冰涼的人必看!冬天如何科學泡腳?》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怎麼保暖都沒用?適當泡腳大有好處
    導語:又到了一年之內最冷的冬天,據說今年受拉尼娜現象影響會比往年冬天更冷,很多人現在開始就在屯冬裝了。相比男性女性似乎更怕冷,很多女性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不管怎麼保暖還是沒有改善,這種感覺也是很痛苦的。想要改善這種現象,除了衣物保暖外還要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調整。
  • 冬天如何讓手腳冰涼的自己「熱」起來
    每年冬天最能感受冬天氣息的大概就是我們這個南不南北不北的城市了。畢竟再往北一點有暖氣,再往南一點有陽光,只剩下我們在中間擁抱整個冬天。手腳冰涼一般是兩個主要的原因,中醫認為一個是腎的陽氣不足導致脾陽不足,脾胃功能減退;另一個就是肝氣瘀滯人體長期的不高興導致氣血流通度不夠,不是陽氣虛了,而是不夠流通了。
  • 冬季女人手腳冰涼,痛經嚴重,試試用艾草泡腳,好處多多~
    節目一播出,這位媽媽的話就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的討論,網友們都很好奇,手腳冰涼的女人真的身體有這麼差嗎?為什麼有些女人會手腳冰涼呢?三、血虛血虛就是指血液虧虛,人體血液不足,流到手腳處的血液太少,無法為四肢提供充足的熱量,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再者,冬天天氣寒冷,血虛的人血液循環變差,手腳冰涼的症狀會更明顯。
  • 冬天手腳冰涼咋調理?三張古方讓你暖起來
    手腳冰涼,三張古方暖起來冬季天氣寒冷,有的人常感覺手腳冰涼,喝熱水、多穿幾件衣服也暖和不起來。這多是由於末梢血液循環差,脂肪組織少,保溫性能差所致。中醫認為,身體是否暖和,靠的是體內陽氣,當陽氣不足以溫暖皮膚、肌肉,就會冰涼沒勁。為大家推薦《金匱要略》中三個古方,有助緩解症狀。黃芪桂枝五物湯,溫陽活血。
  • 為啥你冬天手腳易冰涼!這篇漫畫說明白了……
    為啥人的手腳會冰涼,尤其是女神們 熱量在傳遞過程中會耗散,使手腳部位常出現供熱不足的問題,導致冰涼
  • 有的人一年四季一直手腳冰涼,這是怎麼回事?
    天冷的時候手腳發涼,我們都能理解,溫度低血液循環慢;但是現在天氣越來越熱,溫度越來越高,還是有不少人會出現手腳發涼的情況,尤其是一些女性,老話說「手腳發涼」是沒人疼,沒人關心,這明顯是不科學的,那為什麼有的人長時間會手腳冰涼,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嗎?應該如何調理一下呢?一為什麼會手腳冰涼?1.
  • 一年四季手腳冰涼?除了「虛」還要警惕三種病
    冬季到了,有很多朋友都有手腳冰涼的問題,入冬後更是感覺雪上加霜。為什麼有些人一年四季手腳冰涼?  冰涼說明缺乏火力滋養,火力來自哪裡?氣血是原料,這個原料不夠,火力自然不旺;原料夠了,仍然不旺,這是燃燒動力不足。
  • 冬天手腳冰涼怎麼辦?做到3點可有效緩解
    《黃帝內經》講「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是主收藏的。對於冬天的手腳冰涼、痛經、月量變少,這個時候就更需要補脾養血,「藏」好自己的陽氣。1、每天泡腳泡腳是最有效的方法。用炒熟的艾葉煮水,放在較深的盆中,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這說明血液循環暢通後身體開始發熱。
  • 冬天手腳冰涼就是冷?
    ');}-->   相信不少人都有手腳冰涼的困擾,夏天還好,若是遇上大冬天的,手腳冰涼無法入眠才是件頭疼的事情。很多人以為冬季手腳冰涼可能就是因為天氣冷,沒穿暖衣物的緣故,醫生提醒,原因可能並非如此簡單。那麼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呢?
  • 夏天手腳為何冰涼
    手腳冰涼一般發生在冬天,但有些人群到夏天也會手腳冰涼。夏天手腳冰涼往往出現在大病久病或嚴重體虛人身上,主要由於陽氣不足,不能溫煦四肢造成。這類人群自我養生保健還可以採取用艾葉、紅花等溫經的藥材,平時生活中用這些東西泡泡腳、艾灸等自我保健方式。還可以使用三伏貼,因為在陽氣最充足時,用藥材透過經絡到達臟腑把體內寒溼之氣排出體外。
  • 手腳冰涼怎麼辦?學會下面4點,教你改善預防手腳冰涼
    一部分人不論氣溫寒冷或者炎熱,手腳都長時間處於冰冷的狀態,這是什麼原因導致呢?對於女性來說,手腳發冷會導致許多危害。手和腳都很冷,對女性月經的影響很大,比如月經不規律甚至產生不孕症。 在特殊的生理時期,如懷孕和分娩,婦女更有可能因身體缺陷而感冒。 如果沒有正確的預防,就會導致精神障礙,害怕寒冷。長時間的手和腳冰涼也會導致手和腳在冬天容易凍傷。 此外,它與風溼病、胃病的出現也有原因。
  • 喜歡冬天泡腳的人,能收穫哪些好處?哪幾個時間段不能泡腳?
    泡腳是特別養生的一件事情,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後,回到家裡泡一會腳,會讓我們變得神清氣爽,疲憊的身心可以得到放鬆,如果長時間堅持泡腳的話,還能夠起到瘦腿的效果,因此泡腳是很多人都非常愛做的一件事情,有些人比較喜歡在冬天泡腳,這樣在泡完之後,全身都會變暖和。
  • 手腳冰涼的人,身體出了啥問題?3個方有效緩解!
    都說過冬,北方人靠暖氣,南方人靠一身正氣,有一種人,尤其會在冬日裡瑟瑟發抖,無處安放凍得跟冰棍似的手手腳腳,這樣的人,被戲稱為「手腳冰涼星人」。今天就跟大家講講冬天手腳冰涼的問題,日常該如何調理。冬天手腳總是冰冰涼的原因,「冬為寒氣所主」是其外部因素。寒為陰邪,易傷人陽氣。
  • 手腳冰涼是什麼原因
    原標題:手腳冰涼是什麼原因   有不少人,特別是女性,一年四季手腳都容易涼,到了冬天更是冰涼,大家常以為是氣血不足。
  • 手腳冰涼是不是病?中醫這麼說
    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的問題,入冬後更是雪上加霜。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康復科醫師陳巖提醒,手腳冰涼本身不是病,但如果一年四季都如此,那就要考慮疾病存在的可能,及時就醫。常見於這幾類人中醫學觀點認為,冰涼說明缺乏火力滋養。那麼,火力來自哪裡?來自於氣血。氣血不夠,火力自然不旺;氣血夠了,仍然不旺,就是燃燒動力不足了。一般來說,手腳冰涼的現象常見於以下幾類人。
  • 生活|冬天手腳冰涼?不妨試試這些小技巧
    隨著冬季的到來,不少人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不得不早早使用上各種取暖設備。不過除了這些外在設備,不妨試試其他方法。 熱水泡腳,通過熱水促進雙腳的穴位和經絡,將熱氣從腳底擴散到全身,從而讓全身溫暖起來。泡腳時水溫不宜過高,40℃左右比較適宜。
  • 冬天手腳冰冰涼?針灸科主任教你這幾招,簡單好用!
    對於很多人的這個苦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主任逯儉說:緩解手腳冰涼,泡腳是不二之選!並且推薦了一個泡腳方:肉桂煮水泡腳!為啥會手腳冰涼?是不是身體不好?手腳冰涼是人體在天氣變涼時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生病了。
  • 到了冬天好慘,皮膚乾燥起皮、手腳冰涼各種問題襲來,該如何解決
    入冬後「寒冷升級」模式開啟,我們的身體又開始遭遇各種季節性問題,身體像被抽乾了水,皮膚變得乾燥、每天手腳冰涼、還出現便秘等問題。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我們日常的飲食起居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此外,康康推薦一款簡單易做的補水湯~問題二:怕冷、手腳冰涼很多人怕冷,總是手腳總是冰涼、入冬後更是雪上加霜。
  • 中醫說·系列科普短視頻|一招解決手腳冰涼
    總是經常手腳冰涼,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保暖沒有做到位?還是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的徵兆?實際上,手腳冰涼,是體寒體虛、末梢循環不好的表現。那麼,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悄悄告訴你,泡腳也是調理手腳冰涼的好方法~下/期/預/告都說泡腳好,泡腳好,那如何泡腳才有奇效?
  • 手腳冰涼,為什麼你比別人更怕冷?
    睡前常泡腳堅持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提升身體禦寒能力,體寒人居家必用。腳是最遠離心臟的循環末端,一旦人體血管收縮和回血能力減弱,很容易造成其血液循環不通暢,因而指尖、腳尖會格外的冰涼。同時,短時間的泡腳還可以輔助睡眠,推薦水溫為40度,泡腳時間在20分鐘左右。可以說,泡腳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又最划算的養生方式了。但是,泡腳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如果是糖尿病、動脈血管閉塞、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靜脈血栓等患者,則不建議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