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很多改變歷史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已被鐫刻在了每個城市地標的深遠記憶中。近日,由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及吳曉波頻道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經濟地理紀錄片《地標70年》正式收官。這部紀錄片聚焦全國12個地標,旨在通過多元的人物視角,講述每個地標背後的厚重歷史,觀察社會的千面色彩,力求在時間刻度和地理位置做到更好的融合。
在長達12期的節目中,《地標70年》累積播放量破億,單集視頻下留言討論數百條。整部片子既是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更是送給每個中國人的共同記憶,引發了無數觀眾的集體共鳴。而作為獨家冠名商的五糧液,則憑藉量身定製的綜藝營銷策略,在將品牌價值傳遞給更多目標受眾的同時,還提升了整檔節目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蘊,創造了綜藝營銷的典範。
經典佳釀融入歷史IP實現內容與營銷的雙贏
從深南大道出發,感受中國實業與科技發展的畫卷;俯瞰陸家嘴的點滴變遷,探討中國金融業的未來可能;走在中關村的街頭,尋找中國創業者的身影……在《地標70年》中,作為話題發起人的吳曉波,攜拍攝團隊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以商業人物探訪與當地居民相結合的方式,從歷史、人物、產業經濟三個角度,為觀眾揭示了曾經為人矚目的經濟地標城市的過往與現狀。
「70年來,中國經歷了由弱到強、由窮變富的重要變革時期,時代的每一個親歷者、見證者、追夢者,都參與過,努力過。這一切,都值得被記錄。」吳曉波說。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值得被深挖和解讀的除了這些經濟地標之外,五糧液等馳名中外的民族品牌,也是新中國發展進程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和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糧液已經有逾千年的釀造歷史,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蘊,始終以壯大民族品牌為己任,致力於將中國文化帶向世界各地,樹立了民族品牌的「標杆」。
此次與《地標70年》合作,五糧液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紀錄片的文化共通、契合之處巧妙結合,通過節目多種展現形式,使得品牌形象和價值不斷深化。
在《地標70年》第一期,拍攝團隊沿著深南大道走訪了馬化騰創業舊址。當吳曉波講到深南大道就像一挑扁擔,挑起了兩頭的時候,畫面出現了「五糧液:天地精華 民族精神 世界精彩」花字創可貼,一方面呼應了節目內容,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五糧液獨特的品牌內涵,為節目增添了文化色彩。
雙平臺資源聯動傳播 助力民族品牌煥發新活力
在國潮盛行的當下,歷史相關的題材往往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地標70年》從歷史出發,又能放眼當下,再加上財經作家吳曉波的影響力背書,更容易引發觀眾的圍觀和共鳴。目前,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已達到8.1分。
不僅如此,這部紀錄片還得到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為主的全系平臺資源聯動助力,讓節目播放量和其他媒體平臺的話題表現都飛速躍升,僅在西瓜視頻的播放量就突破了1億。吳曉波頻道官方微信帳號精心策劃的相關文章報導,總閱讀數突破100萬,深度與粉絲互動的同時,也為節目帶來更高的人氣與口碑。
這些良好的節目口碑及億萬級的播放量,為五糧液的價值輸出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尤其是西瓜視頻和今日頭條兩大平臺的用戶多為喜歡追尋新生事物的年輕用戶群體,這使得五糧液品牌得以在更多年輕圈層中煥發新的品牌活力。
兼顧用戶體驗與傳播轉化 創造綜藝營銷典範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流、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形態的出現,深刻改變了營銷行業的整個生態,傳統的填鴨式廣告不僅難以實現比較好的轉化效果,還可能引發受眾的反感。
綜藝營銷的關鍵,在於使商業價值和用戶體驗得到兼顧和統一,並選擇恰當的傳播渠道直達核心受眾。在特定內容中受眾不再對廣告內容產生反感,自然更願意接受品牌傳遞的信息。五糧液與《地標70年》展開的此次營銷合作,既充分利用了品牌底蘊與節目調性的契合度,又以年輕人都喜歡的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渠道來傳播,可謂打造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綜藝營銷的一個典範。
在記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眾多文藝作品中,《地標70年》既做到了從細微處體察歷史,又能基於歷史洞察未來,在題材和內容上均實現了重大突破。在這檔節目中,民族品牌五糧液的每一幀畫面,都將節目的整體品質和五糧液的品牌形象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收穫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如今,《地標70年》已經完美收官,這檔紀錄片在為觀眾帶來極致觀看體驗的同時,也讓更多品牌開始思考營銷行業的未來趨勢。新媒體時代,以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等為代表的內容平臺,已為品牌方開拓出了越來越多的營銷思路和玩法,正在引領營銷行業走向全新的時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