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大恥度的英劇,泛娛樂的八卦,崩潰的情緒,沉默的張力!

2020-10-12 紅顏秀影

大恥度的英劇,泛娛樂的八卦,崩潰的情緒,沉默的張力!

文章屬於紅顏秀影原創,禁止抄襲

今年,紅顏秀為大家介紹了多部新出品或者剛回歸的美劇,記憶頗深的有兩部,

一個是年初介紹的既有油畫般絢麗榮耀的表面,又有對曾經的家族醜聞深度剖析的劇集《信任》,華美而殘酷。

下半年石頭姐主演的新劇《瘋子》依舊耀眼,怪異又不失天才氣息的隨意冷幽默,

既有東方俗套紛繁的科幻概念場景設計,卻又輕飄飄的在一個個夢境裡穿梭出現實的疊影;

內在的情感中尋找的仍然是人與人之間本質上的理解、共鳴,是純粹、濃烈的浪漫。

而今年回歸美劇的範圍之廣、程度之深,依然能讓其他小語種電視劇感到坐如針墊,

HBO的《西部世界》第二季在探討的深度和形式上都達到了一個開闊級別的創舉;

《墮落街傳奇》第二季依舊在豔俗虛無中透露出遊戲人生但依舊熱愛人生的風情萬種,朋克、迪斯科、紐約這座城市永不眠……

的確,近些年的美劇勢頭依舊生猛,

不論是類型還是深度上,美劇都開拓到了一個其他國家劇集只能望其項背的層次,

然而紅顏秀也一直認為,不同的國家也依舊有著與本國文化歷史有很深聯繫的風格題材,製成美劇無法取代的題材劇。

像北歐劇就擅長呈現一種飄零流浪的冷漠氣息,展現人與人的悲歡不相通的悲愴感,

而法國依舊是世界上最浪漫多情的電影,美人的優雅、柔軟和堅強的恰當好處,男士的紳士風度,都是心中有羅曼蒂克之人永恆喜愛、津津樂道的部分,

而高貴含蓄的英國,則擅長於對人性的深度刻畫,不論大格局還是小格局,也都能讓人感到震撼的精巧結構與劇情反轉。

雖然這年頭好萊塢和美劇在市場上居於霸主式的地位,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那些古老帝國承載的優雅迷人的歷史文明,依舊有一股骨子裡的風情吸引著我們。

今天紅顏秀要為大家介紹一部BBC出品的英劇,

《報社Press》

不再新鮮的新聞報社的倫理之爭,依舊是英倫風劇集的工整、冷靜、肅殺,

收穫了IMDB6.6分、豆瓣8.6分的口碑評價,

在各種井噴美劇搶著在類型上和風格上做出突破之時,這部英劇依然以保守、細膩的風格殺出了重圍。

《報社》劇情的故事圍繞虛構的兩家英國報社展開,

一家是由女主角Holly Evans 工作的《先驅報》,

作為一家老派、左傾且主打嚴肅新聞的報紙,《先驅報》在今天這個時代面臨著銳減、受眾縮小等問題。

(普遍被英國觀眾認為影射了現實中的《衛報》)。

劇中的的另一家報社則是主打八卦、民粹新聞的《郵報》(post),

在主編Duncan Allen的帶領下,該報靠著吸引眼球但又時刻在道德界限打擦邊球的新聞不斷壯大。

近些年,隨著網際網路、全球化的猛烈發展,新聞報社行業是變換最快的一個行業,

曾經無比保守克制的BBC新聞也和網絡社交平臺一起爭起了流量,曾經無數叱吒風雲的紙媒也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頃刻倒塌,

顯然,這部英國所打造的《報社》在此刻推出,顯得過於的「迂腐」、「老套」

然而《報社》的編導明顯也是想在類型題材上做出突破,

不僅僅將故事的背景立足於當下,能夠讓我們產生很強的代入感與共情,也依舊延續著英式情懷最擅長的部分,

刻畫情緒崩潰的成年人、以及對平凡人不平凡的人性做出深度剖析。

《郵報》的故事聚焦於娛樂新聞與嚴肅新聞的新聞倫理之爭,議題已經不再新鮮;

但是《郵報》們的編導非常聰明的將題材立足於當下、並且非常大膽的將恥度挖掘的很大很大......

從人設來看,正派是《先驅報》的女編劇與《郵報》的黑人小哥,

然而雖然有著「政治正確」的嫌棄,但是兩個人也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派。

比如女主角雖然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但是私下裡生活裡卻一團糟,因為孤獨、生活成為了自己最害怕的日子,

自己的室友出了車禍,卻只能以買醉的方式放鬆自己,沒人願意聽自己的心裡話。

也難怪客戶會扎心的諷刺:「我見過你這樣的女人,用工作掩蓋生活的不如意。」

這樣的臺詞無比刺痛,其實也深刻描繪了想愛不敢愛的一群「現代喪人」的生活現狀,

而黑人男主看似正義感十足,但是在領導的壓迫和利益驅使下,還是不得已要寫出博眼球但是無道德新聞,

這才是現實:我們連平民英雄也做不了,只能對現實與利益卑躬屈膝

而《郵報》的劇情主線其實也非常的大恥度

一邊政府官員在年輕時拍過不好的照片,竟因此被報社威脅到主動卸任,另一邊警車撞人、報社主編想揭露現實卻困難重重,

所以正反兩派在角力的過程中逐漸合力,與權力的壓制形成一種對抗,維持新聞媒體的獨立性和監督性,

而媒體對政府、官員、大眾思想行為上的操控,也讓我們感到無力掙脫、毛骨悚然。

當你看到女官員在囂張跋扈的報社女主編面前面露難色、苦苦哀求時,

你會感慨在這個看似階級固化、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米的社會遊戲中,有多少人性的灰暗面和年輕時的過失被人利用著,

又有多少光明與黑暗的交錯之地,發生著讓我們三觀和靈魂都為之震顫的故事。

而新聞媒體發展至今娛樂至死與嚴肅正經的鬥爭依然是永不過時的話題,

一個憂鬱的黑人青年自殺,報社竟然因為他是同志的身份作為噱頭;

一位明明有心為女性主義和國家做出時事的政客卻不得已為了自己年輕時的自由張揚買單,

在這個娛樂至死、媒體也毫不避諱迎合人性灰暗面的時代,我們將何去何從,

而什麼又是所謂的真實?

- END -

往期文章回顧

豆瓣9.1分,新垣結衣的笑容,無法治癒的生活!

無論「如懿」好與壞,周迅的演唱會,依然最「贊」!

爛番茄94%,坎城最佳劇本,既唯美又殘酷的現實童話!

爛番茄96%,亞裔女孩的羞澀,致所有曾經愛過的男孩!

相比「西部世界」,麗茲·卡潘的科幻新片,老套又爛俗!

相關焦點

  • 大恥度的英劇,泛娛樂的八卦,崩潰的情緒,沉默的張力!
    這部英劇依然以保守、細膩的風格殺出了重圍。劇中的的另一家報社則是主打八卦、民粹新聞的《郵報》(post),在主編Duncan Allen的帶領下,該報靠著吸引眼球但又時刻在道德界限打擦邊球的新聞不斷壯大。
  • 《哭聲》BBC的懸疑英劇,珍娜·科爾曼的演技,看1集就上癮!
    BBC的懸疑英劇」,AMC的「頭牌劇集」《行屍走肉》回歸,故事已經走到了第九季,Netflix的大製作《毒梟》第四季也即將回歸。》,就是BBC最近推出的作品,雖然《聚焦》、《新聞編輯室》這類先作早已將新聞界的紛爭和堅持講到了一定深度,但是《報社》的人設依然可以不偏不倚,沒有人是單純無辜的,也沒有人是十惡不赦的。
  • 《義理/恥》:主演是日本人的英劇
    《義理/恥》:主演是日本人的英劇 收銀員小秋 2020-02-26 10:46 來源:澎湃新聞
  • 英劇《報社》:話題雖舊,但劇情值得賞析
    BBC One於9月6日晚播出了《報社》(Press)這部六集迷你劇的首集。《報社》海報劇集的故事圍繞著兩家虛構的英國報社展開。一家是由Charlotte Riley所飾演的女主Holly Evans工作的《先驅報》(Herald)。
  • 《報社》人以類聚
    #《The Press》英劇 第一季# 昨晚某人看羅胖的跨年演講,我把這部六集的英劇給看完了。跟老前輩《The Newsroom》不一樣,《The Newsroom》裡的主線是主播Will個人的彷徨掙扎,而《The Press》裡,每個人都彷徨掙扎。
  • 《報社》很多「醜聞」及其幕後,都能在這部英劇裡看到影子
    BBC出品的六集迷你英劇《PRESS》(譯作《報社》或《新聞之爭》),正是一個關於「西方媒介學習」的優質「接口」。這幾天,我認真地、仔細地,看了兩遍。素來自大狂妄的川普,絲毫不願掩飾中間的利益關聯,甚至連起碼的「避嫌」都不屑於去做。為了打擊「異見者」貝佐斯,居然不惜以一國總統之尊親自去給一份八卦報刊打call背書,也是史上少有。然後,這個推文迅速被很多國際媒體報導了。
  • 年度英劇《PRESS紙媒》:八卦和真理的取捨之間
    可就在一個人人都習慣看10w+,閱讀碎片化的時代裡,竟然出現了一部講報紙、報社的英劇——press(《紙媒》)故事圍繞著兩家虛構的英國報社展開,一個是《先驅報》(Herald),影射的是主打嚴肅新聞的老牌報社《衛報》,另一個是《郵報》(Post),影射的是主打八卦、民粹新聞的《太陽報》。
  • 《報社》看英國PRESS,的一點拙見
    所以,無意間在優酷發現了這部劇,在優酷平臺上的名字是:媒體人,查了豆瓣(豆瓣上名字是:報社),感覺分數還可以,不低,就打開看了,並且用兩個晚上一個下午看完了六集。首先要說片名這個問題,我覺得優酷的媒體人這個名字比豆瓣的報社要好,而且更恰當。因為這部片子就是講的兩家報社的媒體人在職業道德,良知,欲望之間的搖擺,在困境中的崩潰和抉擇。
  • 「恥度」大開的婚外《情事》 美劇
    相較於同類劇著重描寫「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的衷曲,《情事》更似以婚外情為誘因的心理劇,「恥度」大開的同時,又一反美劇快節奏、頻爆點的基因,敘述起來像慢工細活的刺繡,男女主角的雙視角是兩根線,在多重人物關係繃緊的布匹上,來回往復繡出故事的全貌。而面對同場加映的兩個故事版本,水落石出之前,你選擇相信女性視角還是男性視角?隨著畫外音嫋嫋降臨,故事在回憶中展開。
  • 《報社》:談談霍莉·埃文斯的職業焦慮
    》有另一個譯名叫《新聞之爭》,劇集中相爭的兩家報社分別是《郵報》和《先驅報》。說是兩家報社之爭,實質,還是主持兩家報社的男人和女人在爭鬥。落實到《報社》第一季,就是《郵報》的鄧肯·艾倫和《先驅報》的霍莉·埃文斯之間的劍拔弩張。第二季裡,鄧肯·艾倫大概會為他打著新聞之爭的旗號做下的惡付出代價的吧?沒有看過英劇《報社》的讀者大概會問,鄧肯·艾倫做了什麼惡事?可以用不短的篇幅說一說的,《報社》中何止鄧肯·艾倫!
  • 《報社》BBC新劇,安利給想了解新聞業的你
    9月份,一部講述新聞業的英劇悄無聲息地上線了。《Press》,譯作《報社》或《新聞之爭》,由大名鼎鼎的BBC(英國廣播公司)出品。紙媒衰落,一家報社該如何生存——堅持新聞理想還是迎合娛樂化潮流?劇中兩家報社給出完全不同的答案。「油膩男」老鄧主管的《郵報》,迎合大眾愛好,走在泛娛樂化轉型的前沿。 《郵報》的確很油。
  • 彷徨or堅守,英劇《報社》引媒體人共鳴
    《報社》目前的豆瓣評分是8.6分。與幾年前曾被豆瓣網友盛讚的講述電視新聞人題材的美劇《新聞編輯室》全程打雞血風格不同,《報社》獲得豆瓣網友稱讚的點在於其展示了新聞人嚴肅認真甚至有點「喪」的狀態,學過新聞學的觀眾,會從這6集中看出許多新聞學中必定會提及的內容。譬如何為新聞真實性?
  • 越長大,我就越愛看英劇
    越長大就越能體會短小精悍的妙,我喜歡英劇,因為它劇情緊湊、不拖沓,用最精簡的體量塑造最豐富的人物和劇情,信息量極大,富有戲劇張力,展現極強的編劇能力。往往一兩集就能來個大反轉,不到最後一秒你永遠猜不到結局。英劇雖短,但評價很高,在豆瓣上,甚至能達到9分以上的高分,與國產劇3分檔形成明顯反差。
  • 《報社》報社:這裡沒有新聞
    「他們」在努力操控公眾情緒,「他們」在私自定義網際網路的開放性概念,新聞的爭端變成大v之間的拉踩。視野放到國外,早在2018年老牌的BBC就推出了一檔比《新聞編輯室》看起來更古板的新聞職業劇《報社》——講述報社新聞爭端的6集迷你英劇。
  • 關於報社現狀的這部英劇,讓媒體人心有戚戚焉
    《新聞編輯室》(2012)2018年,在全球都被眾包新聞充斥,公眾根本沒有精力撥開私人事務去關注那些也許和他們並無多大關係的公共事務時,老牌的BBC反而推出了一檔比《新聞編輯室》看起來更古板的新聞職業劇《報社》——講述報社新聞爭端的6集迷你英劇。
  • 豆瓣8.6,英劇果然良心,不注水專挖真相
    收到照片的第一家報社,是以伸張正義著稱的《先驅報》。現在出現的大量營銷號,已經變成了無孔不入的垃圾媒體,他們發布的消息粗製濫造,到處造謠、歪曲事實、煽動極端情緒。去年喬任梁因為抑鬱症離世,就有許多營銷號說他是同性戀,還編造出來了各種駭人聽聞的「故事」。
  • 2016年「報社」大回顧!
    兔子們春節快樂~不知不覺一年就為大家寫了這麼多報社,現在可以慢慢回味一下~其實在想到「報社」這個名稱前,星仔就已經編輯過類似報社的內容,在這裡一起整合給大家
  • 哪部動漫的真人版恥度最高?
    這些尚未敲定真人版的大肥肉虎視眈眈。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那些恥度大、福利多的作品!#1 《紳士學園》原作:平本彰漫畫恥度:❤❤❤❤❤#2 《變態假面》原作:安藤慶周漫畫恥度:❤❤❤❤#3 《娘王》原作:倉科遼作、紅林直的漫畫恥度:❤❤❤❤❤
  • 韓國恥度超高的「他X的有夠帥」短片
    每一集只會有一位藝人,然後會介紹那位藝人的帥氣、「哪個部位」很厲害,例如:笑眼、手、下巴曲線⋯等,之後徹底研究該部位,誇張又超乎想像的創意拍攝手法,讓人笑到肚子好痛啊~讓歐巴們在拍攝現場崩潰的「大恥度」
  • 【影評系列】沉默的真相 - 人性的五十度灰
    作為一部非硬核的懸疑劇,《沉默的真相》確實沒有什麼懸念。聰明的同學,故事未過一半,甚至開頭就已經猜到兇手是誰,但是整個故事圍繞的問題是「為什麼 」。三線平行蒙太奇敘事的方式,極其巧妙地把侯貴平,江陽,與嚴良三個不同時空不同人物的探索連接共情起來。直接用平行鏡頭將這種連接的張力發揮到極致。將這場跨越10年的尋求正義的接力賽,生動立體地呈現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