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親子早教:老人帶娃問題多!隔代撫養觀念不同怎麼辦?

2020-12-27 網易新聞

(原標題:芝士親子早教:老人帶娃問題多!隔代撫養觀念不同怎麼辦?)

隔代撫養可以充分利用家族資源、共同抵禦現實世界的艱難和風險,有很好的一面;另一面是,家族成員很容易因守不住各自的家庭角色界限過度捲入,把好事變成壞事。芝士親子早教有一個用戶的經歷是這樣的,她講述了司空見慣的一個家庭小紛爭,她在孩子和老人之間權衡的智慧和對育兒理念的堅持讓我記憶非常深刻。

大家好,我是元寶媽媽,今年35歲,女兒元寶今年2歲半。

我是在33歲的時候有的我的女兒,因為來之不易,所以我一直對元寶的各種事情都非常重視。我曾經對自己說,我一定要給她最好的一切,盡我所能陪伴她。但事實是,休完產假之後,還是要叫奶奶來幫忙帶元寶。

和很多家庭一樣,我們家的奶奶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也是經常讓我崩潰~怕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就不讓元寶自己吃東西;不讓孩子吃手,總覺得不乾淨;怕孩子冷老是想給她穿襪子;還有剛加輔食的時候,擔心娃不拉便便,每天都趁我不在家的時候把屎把尿;總覺得孩子不吃輔食是因為我做的不好吃,一點鹹味兒都沒有,偷著給孩子餵大人吃的東西…………

這種種不同的帶娃方式,讓我們每天因為這些事爭論,我不知道每天在家跟她說多少遍,可她總說,以前都是這麼帶孩子的,我兒子養的不也這麼優秀嗎?哎~真的是特別無奈。

元寶8個月的時候我開始在家裡有意識的引導他鍛鍊抓握、學習一些像「揮手拜拜」這種簡單的動作。我教元寶的時候,奶奶就會在一邊特別不屑的說,「孩子這麼小,教了懂什麼啊!」她自己咧~卻總是想扶著讓元寶站啊、學邁步啊,我說小朋友不能太早讓她站著,對腿部發育不好,奶奶根本聽不進去,還總覺得我是在挑她的毛病。

元寶13個月的時候,我的工作開始變得非常忙,能夠陪伴她的時間開始變少,我就開始擔心,接下來她的教育問題。為此,我想了各種辦法。

一開始我報了一個線下早教班,囑咐奶奶帶著元寶去上課。後來我發現,奶奶經常不去,說是覺得沒有必要,我的錢也就這麼打了水漂。也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有一次元寶在圍欄裡玩,不小心摔了一下,奶奶馬上就過去,一邊扶起元寶,一邊打地面,還說「打它,把我們寶寶都摔疼了」。另一件是因為奶奶的寵溺,元寶開始變得非常任性,有時甚至通過打自己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兩件事讓我覺得,必須跟奶奶把元寶教育的問題說清楚,所以和爸爸商量以後,一起跟奶奶來了一次促膝長談。為了得到奶奶的認可,我也是做足了準備,各種舉例,講道理,好在奶奶最後和我們達成了一致,以後的教育問題聽我們的。

為了更方便地和奶奶溝通育兒經,我開始研究線上早教,一方面線上早教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另一方面我和奶奶在一起學習的過程可以互相交流。參加了幾個不同類別的早教體驗課,最後選擇了芝士親子早教。

與其他早教機構不同的點在於芝士親子早教即使是8塊錢的體驗課依舊讓你感覺到誠意滿滿,根據寶寶的月齡送教具,一對一的老師輔導,全程答疑,沒有強行銷售的性質。奶奶現在每天在家都會按照課程裡教的陪元寶玩耍~也開始培養元寶自主進食、陪著元寶讀繪本等,每次我和奶奶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就讓奶奶去問群裡的老師,這下終於不用我苦口婆心的說服她了。

現在元寶2歲半了,不能說特別優秀吧,但是起碼沒有輸在起跑線上~每次我們去體檢或做測評的時候,醫生都會說,這孩子長得真好~

通過對芝士親子早教的實地考察,發現芝士親子早教不僅會為家長提供符合中科院0-3歲兒童發展發的綱領的全方位系統的早教方案,還會以細緻的月齡劃分、9大能力的定向測評,定製化調整寶寶的成長方案,以鼓勵的態度讓他們釋放自己的潛能,同時帶動弱項,真正實現了「以長帶短」。年輕一代的父母應當肯定和感激祖父母對自己的支持、付出,理解老人在撫養過程中傾注的情感、承受的壓力,老人是我們育兒路上一起升級打怪最得力的助手。就像故事中元寶的奶奶,兒子、兒媳提前跟她討論和溝通早教的問題,當老人感覺到被尊重,這樣的紛爭就有可能會避免了。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小半年,孩子變化讓人哭笑不得,隔代育兒的坑你踩過沒?
    編輯:張大貓現在很多80後、90後都是獨生子女,組成家庭後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老人幫忙帶娃也成了一種默契。老人幫忙帶娃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緩解兒女的生活壓力,老人們還能享受天倫之樂。但其中有些問題,也非常值得父母注意,比如娃的教育。
  • 寶媽:隔代幫忙我謝謝你!隔代「親子」,求您哪兒涼快待哪去
    再後來,孩子長大了也常常粘著奶奶,看媽媽的眼神仿佛像個陌生人…本來老人家能幫忙帶孩子也是年輕人的福氣,這樣夫妻二人能工作生娃兩不誤,卻沒想到隔代幫忙的結果卻成就了這樣尷尬的隔代"親子關係":孩子幾乎把奶奶看成了媽媽,卻把媽媽當成了,無關緊要的「外人」。
  • 81歲謝賢老將出馬上陣帶娃 隔代親子綜藝治癒上線
    在芒果TV新綜藝《寶貝的新朋友》裡,謝賢將與張雙利、嶽躍利、姚安濂四位明星爺爺老將出馬,與五個素人萌娃體驗一次隔代親子關係的快樂之旅。「當爸媽帶娃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之後,最具有反差萌的爺孫隔代親子生活體驗秀《寶貝的新朋友》應運而生。」
  • 2020年央廣網教育峰會:芝士親子早教CEO樓麗麗
    12月3日,芝士親子早教CEO樓麗麗做客央廣網教育峰會訪談直播間。芝士親子早教CEO樓麗麗主持人:各位央廣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央廣網教育頻道系列訪談節目,這裡是央廣網2020教育峰會的直播間,我們有幸邀請到芝士親子早教CEO樓麗麗做客央廣網。樓總,歡迎您。
  • 芝士親子早教:原來孩子未來的差異,竟是從這個時候就決定了
    「芝士親子早教通過考察發現了上述現象。還有,有的寶寶語言能力很強,可以給老師朋友講每天看到的事情,甚至還能給你講道理,幼兒園表演節目敢於站在最前面也不怯場,但有的寶寶連「老師,我要上廁所」都不敢說。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幾乎都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在3歲以後有這麼大的不同?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對近千名兒童多年的觀察研究得出:若17歲的青少年所測得的普遍智力水平為100%,那麼約50%是在4歲之前形成的,30%是4到8歲形成的,20%是8到17歲形成的。人生前4年的發展速度極其驚人,等於隨後的13年。
  • 《寶貝的新朋友》曝光謝賢「空巢老人」生活,這檔隔代親子秀想表達什麼?
    這一邊,暖心軟萌的Jasper正飛奔在收割粉絲的路上;那一邊,江湖人稱「四哥」的謝賢引爆了「空巢老人」的話題。10月16日中午,芒果TV原創隔代親子關係真人秀《寶貝的新朋友》先導片上線,與《爸爸去哪兒5》形成親子節目雙播格局,在本季度泛親子類節目大戰中火力全開。
  • 幫獨生女兒三年帶兩娃,老媽累出抑鬱症!你家的孩子是誰帶的?看看網友咋說的!
    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上佔40%,老人成為帶娃「主力軍」。「現在老年人因為隔代帶養帶出情緒問題的,還真不在少數。」張昌勇向記者透露,現在每天要接診三四十個睡不著的老人,追問發現三成都跟帶伢有關。
  • 乘風破浪的寧靜,她的育兒觀念和她一樣熱辣
    雖然我沒有流量明星那麼多狂熱的粉絲,但我有國民度。我無需證明這件事,不信就拍戲,是騾子是馬遛一下就行了。」就是這樣的灑脫的寧靜,她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的呢,她有什麼育兒觀念值得我們借鑑的嗎?眾所周知,寧靜的前夫是個美國演員,是在拍《紅河谷》時認識的。他們的兒子叫雷納,今年都19歲了。
  • 別讓隔代教養演變為家庭戰爭
    我們一般常聽到的隔代教養則是廣義的隔代教養,指的是長輩協助照顧孩子。通常出現在雙親皆須工作的家庭,比方上班日孩子住在長輩家、父母周末才帶回;或是全家與長輩同住,父母親每天下班後再接手照顧孩子等,依每個家庭的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教養型態。這種隔代教養的特點在於長輩所扮演的角色僅為「協助」而已,父母親仍為主要照顧者。即使大部分的時間孩子都由長輩照護,不過真的發生事情時父母仍會到場處理。
  • 隔代教養真的問題重重嗎?是!但也真的有辦法改變.
    了解我們的讀者朋友都知道,從小小星出生到現在一歲,一直都是我和星粑兩個人來撫育他,四位老人沒有參與過。很多朋友對此都表示「非常羨慕」,因為「隔代養育」所引發的問題的確不勝枚舉。然而,就目前的中國社會大部分家庭都是「雙職工」的現狀下,我承認,想像我們一樣完全自己撫育孩子的確很難。所以,哪怕我強烈支持一代人撫育一代人,但我也知道「隔代教養」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 幫獨生女兒三年帶兩娃,老媽累出抑鬱症,網友的評論炸了……
    更讓她憋屈的是,經常會為養育問題跟女婿起爭執。 三成老人帶孫子出現情緒問題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上佔40%,老人成為帶伢「主力軍」。「現在老年人因為隔代帶養帶出情緒問題的,還真不在少數。」
  • 謝娜不讓婆婆帶娃,說出原因後眾人稱讚,老人帶娃應「趨利避害」
    這時,主持人就好奇地詢問謝娜:你和你先生每天有那麼多的工作要做,孩子在家怎麼辦,你們能忙得過來嗎?謝娜表示:自己會和先生說好,把工作時間調節開,會保證兩個人有一個是在家的。主持人驚訝地問道:為什麼不拜託老人幫忙帶一下。謝娜說:父母老了就是該享受的時候,父母沒義務幫我們帶娃。
  •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
    文/紅樓無夢「養老」一直是大眾討論的熱門話題,尤其是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養老問題更加突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養兒防老」的觀念,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養兒防老這種觀念似乎不那麼靠譜了。在中國傳統的親子關係中,父母永遠是把子女放在第一位的。他們為子女辛苦了一輩子,最後還要為自己的養老問題擔心。很多老人開始反應過來,自己的辛苦付出卻被子女當成了理所當然,甚至還百般挑剔,因此一部分老人達成共識:子女已經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了,自己也應該對子女徹底放手,餘生為自己而活!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網上有一組關於「你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 丹尼爾姜美娜:早教+託育一體化模式將成為行業發展必然趨勢
    「從社會需求、政策導向、教育需求、及行業市場空間這四個維度來看,早教+託育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是必然的也逐漸成為剛需。」丹尼爾聯合創始人姜美娜做客TWP騰訊智慧育兒分論壇——早教託育專場,分享她對早教託育行業的相關見解: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文|文兒各位寶媽們,你們的孩子都是誰帶大的?在這個過程中你辛苦嗎?我的孩子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出生後因為沒人幫帶,我就辭職回家當了全職媽媽,直到孩子三歲多才出來。結果等我娃上了小學,好友也把她女兒接到城市上小學,兩者對比才發現:讓誰帶娃6年後才能見分曉。讓老人帶是先笑後哭,自己帶則是先哭後笑。只因若是老人帶娃,父母看起來前6年會特別輕鬆,但等孩子上了小學,你會發現以下方面十分棘手,還真是先笑後哭。
  • 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現如今,不少父母生了孩子之後,面臨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去工作又沒人照顧孩子的窘迫境遇,基於這個現狀,老人帶娃就成了「潮流」。除了全職媽媽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的,有找保姆的,但比較少。畢竟現在的父母看多了保姆作妖的新聞,自然很不放心把自己的心肝寶貝交給她們。而老人就不一樣了,對於自己的親孫子/外甥,本身就疼愛的不行,在照顧上自然會親力親為,父母也能夠放心了。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 周杰倫老婆節目揭秘天王家庭,大吐育兒「傷心」事:和長輩觀念衝突,到底誰該閉嘴...
    今天妙媽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的是書中關於隔代育兒矛盾相關問題:這套書目前正在我們商城進行團購,想要知道書中更多育兒方法的家長,也可以點擊下方圖片了解詳情👇身份錯位。白天媽媽上班,孩子由老人帶,晚上媽媽回到家,孩子跟媽媽玩一小會,還是跟老人睡。
  • 品讀·原創|那些幫子女帶娃的「隨遷老人」
    大寶小時候是我一個人帶的,她哭的次數比二寶多得多,因為我分身無術。比如我去衝奶粉,或給她做輔食,顧不上抱她,只能任她哭鬧。我別無他法,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從兩個孩子身上我體會特別深刻,自己帶娃和老人幫襯著,簡直是一天一個地。只是辛苦了老人家。姥姥是從千裡外的老家來幫我帶娃的。
  • 孩子很不聽話,婆婆又護著,寶媽連捅自己七刀:這是有多絕望啊?
    現在的女人帶娃,真是煎熬,男人難道就不管,不調和矛盾嗎?有男網友在新聞下留言:生活殘酷又冰冷,多數爸爸都很忙,要養家要賺錢,根本無法像全職媽媽一樣,照顧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無法真正地做到,回家後努力去調和家庭矛盾,請體諒下當爸爸的男人吧!我們也很累!還有網友說:婆婆不該插手,教育孩子的事,就該交給孩子的親生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