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玩家到電影新貴 和和影業操盤邏輯:挖掘新銳網羅名導

2021-01-18 網易財經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今年春節檔周星馳電影《美人魚》33.9億元的票房神話,讓參與該片的保底發行方大賺了一筆。主導這場保底發行的幕後推手——「和和影業」迅速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影視公司成立僅3年,自帶金融血統。經過幾輪股權變更,該公司的股東已由和和基金、五礦信託等金主,變更為11個自然人股東。其中包括多位明星股東——如歌手楊坤、導演曹保平、演員陳坤等。

分析和和影業今年以來的布局,不難看出,無論是名導大作還是新人新作,和和影業都偏愛與具有強烈風格化的導演合作。而同大眾路線保持一定距離的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影展」),則是和和影業的資源庫。近日上映的《黑處有什麼》便來自FIRST影展。

保底發行入局《美人魚》大勝,《絕地逃亡》失敗

《美人魚》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紀錄。

業界傳得沸沸揚揚的天價保底發行,得到了和和影業董事長楊巍的證實。楊巍此前向新浪娛樂透露,《美人魚》的投資方共有九家,和和影業是保底發行合作的主體,負責全部保底資金的籌劃支付,保底金額是否為18億元由於保密制度的約定不便透露太多。

由於和和影業具有投資基金公司和信託公司的基因,因而被業界視為依靠金融資本出高額的保底發行費用,從而拿下電影項目的發行權,風險極高。但按照楊巍的說法,和和影業並不是到《美人魚》的發行階段才介入的,而是從《美人魚》電影籌備初期就跟進了投資。

據娛樂資本論報導,2010年年底,在五礦建立籌備階段,楊巍就加入了,並成為五礦信託的核心成員之一。在五礦信託工作的5年裡,楊巍接觸了不少電影投資項目。離職後楊巍從上海一位朋友手中接手和和影業。

金融為電影帶來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帶來很多傷害。今年4月《葉問3》票房造假讓快鹿集團的金融騙局全面爆發。3月的時候,一向低調少言的楊巍則像是嗅出了行業危機,她罕見的髮長微博表示,「金融創新或保底發行應是更科學的投資制度管理以及合理有效的退出機制設計,同時通過更新的投資組合整合優質的渠道資源進場協動電影的營銷,而融資並不是唯一目的,陸續出現的一些所謂創新手段令人十分擔憂。」

楊巍還公開回應稱,「和和影業不是保底發行專業戶,是一家以投資電影內容為本的公司。」

不過保底發行本身,依然是和和影業時而用到的手段。根據今年7月和和影業、聯瑞影業、中聯華盟傳媒與A股上市公司唐德影視籤署的保底發行協議,唐德影視以10億元向和和影業等上述三家公司出售《絕地逃亡》的票房收益權。後來唐德影視自己也加入了保底發行的行列。

但《絕地逃亡》最終僅8.87億元的票房,並未達到起初10億元的票房期望,這也意味著該片保底票房的失敗。

扶持青年影展 深度捆綁明星資源

跨界想玩電影的金融資本很多,但最後把自己玩死的也不少。

究其原因,多位影視業的資深人士向每經影視(微信公ID:meijingyingshi)記者分析道,不懂電影,不尊重電影「內容為王、創意取勝」的規律,是跨界資本以失敗收場的原因。

「同樣帶著跨界資本的錢,和和影業的不同之處在於楊巍是 資深電影粉 。」一位資深影視投資人對每經影視記者說,「實際上,FIRST影展也是楊巍參與創辦的,為楊巍打開了電影之門。」

從FIRST影展的官網信息也可看出,和和影業是贊助方和金主之一。

楊巍自稱「文藝金融女」,深度參與FIRST影展最初也許只是出於愛好,但當楊巍開始運作影業公司時,電影節就變成了該公司的資源庫。從FIRST影展走出來的四名青年導演的作品,全部出現在和和影業今年7月發布的片單中。

與此同時,FIRST還給楊巍帶來了與大導演合作的機會。她坦言:「能與姜文、王家衛結緣,都是因為FIRST影展。」這兩位名導都曾任FIRST影展評審團主席。

在和和影業今年7月發布的片單計劃中,就有姜文執導的新片《俠隱》,張嘉佳執導、王家衛監製的《擺渡人》。

工商資料顯示,今年5月起,五礦信託、和和基金陸續退出和和影業。一個月後,該公司的股東變更為11個自然人股東,楊巍位列其中。股東還包括多位的明星——如歌手楊坤、導演曹保平、演員陳坤等。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耳東影業《老師·好》榮獲「最佳新銳導演」和「最佳編劇」
    9月15日,2019首屆都勻電影電視節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秦漢影視城隆重開幕。本屆電影電視節以「啟航新都勻,鑄就中國夢」為主題,將設置6場不同的影視活動,邀請影視行業精英、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和電影人匯聚都勻,交流和探討電影電視行業的發展。
  • 專訪和和影業楊巍:電影是個「投人」的行業
    是什麼人能將《邪不壓正》《美人魚》和《暴雪將至》建立起聯繫,又是什麼人能將姜文、許鞍華、曹保平等知名導演和忻鈺坤等青年新銳導演匯聚一堂?這個人就是楊巍。和和影業董事長 楊巍前不久在西寧,和和影業發布了自己的2018和動力片單計劃。
  • 和和影業公布「和動力」片單 創新金融制度做優質電影
    和和影業成立三年首度亮相  創新金融模式助力優秀電影當天的發布會以「和的N次方」為主題,也是行業新貴和和(上海)影業有限公司(下簡稱和和影業)的首次正式亮相。發布會一開場便以一支「和」字的N種組合視頻,為和和影業定下低調、平和的姿態。隨後和和影業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巍女士登臺,正式介紹和和影業的歷史及企業文化。
  • 楊巍「奔私」和和影業一年:阿里入股位列第二大股東
    籌謀數月的阿里影業戰略入股落地,投資完成後阿里影業將持有和和影業30%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信託出身,轉戰影視行業的楊巍,在中國電影的「牛市「,以影視金融模式創新聲名崛起。然而面對突然減速的電影市場,奔私以後能再續戰績嗎? 如果從五礦信託2015年年報中所言「2015年9月辭去副總經理一職「,這是楊巍奔私和和影業第14個月。
  • 和和影業公布"和動力"片單 王家衛姜文"入夥"
    發布會上,和和影業不僅總結了成立三年以來的主要工作:運用良性一級資本和創新金融制度做優質電影,還公布了「和動力」片單計劃近30部作品。同時,和和影業還宣布將與阿里巴巴影業集團進行股權合作;並通過和和基金,聯合七家業內公司發布七支基金,共10億元用做影視戰略融資。
  • 和和影業楊巍:關注電影表達、關注青年導演
    隨著項目儲備的增加,和和影業今年也聯合聯瑞影業、麥特文化、黑螞蟻影業等電影行業投資、製作、營銷、發行專業成員成立了垂直的發行團隊「白馬發行」。和和影業選片的標準是什麼?投資布局的邏輯又是怎樣的?在剛過去不久的FIRST青年電影展上,我們採訪了和和影業董事長楊巍,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 《幕後玩家》:一部懸疑大片,這樣燒腦的劇情你看懂了嗎?
    而幕後玩家也正是利用了鍾小年的這一點,逼迫他做選擇讓他體會雙面人生所要付出的代價。影片本質上是個懸疑片但由於整個影片鋪得太滿,劇本層面過於平庸導致全片毫無懸疑性可言。前面的類型化元素設置倒是亮點有密室逃脫也有步步追兇非常驚險刺激,但越到後面就越崩壞直到結局。對金融市場大背景的環境詮釋,是影片很大的亮點。
  • 商人韓寒的資本路徑:從力盛賽車 到果麥文化和博納影業
    這個在中國輿論場活躍了20年的人物,正在褪去其少年時代的青澀感,通過創立亭東影業,以及投資果麥文化和博納影業,逐漸勾勒起一個商人的野心版圖。一個是半路出家的車隊老闆需要挖掘新鮮力量,一個是初出茅廬的車手需要職業化培養,雙方一拍即合,2004年見了一面,幾個月後就在電話中敲定了加盟的事。沒過幾年,夏青的眼光得到證實,韓寒在賽車場上大放異彩,冠軍拿到手軟。
  • 電影《玩命直播》好看嗎?主題曲和插曲都是什麼
    《玩命直播》是美國獅門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動作冒險電影,即將在國內上映,電影《玩命直播》好看嗎?電影劇情講了什麼?主題曲和插曲是什麼歌?  《玩命直播》是美國獅門影業公司出品。由亨利·朱斯特、阿里爾·舒曼執導,好萊塢新銳青春偶像艾瑪·羅伯茨、朱麗葉特·劉易斯、戴夫·弗蘭科、喬尼·波查普、薩米拉·威利、艾米麗·梅德、金可·格倫等主演的動作冒險電影。  故事講述高四女生Vee在網絡上玩「真心話大冒險」,遭到一群自稱「監控者」的操縱,不得不在險境中求生。  該電影於2016年7月27日在美國上映。中國大陸於2017年1月6日上映。
  • 合一影業:用電影傳遞快樂、智慧和感動
    劉開珞認為,這得益於作為一家優酷土豆集團旗下的網際網路電影公司,合一影業在傳統影業規律與網際網路的結合度上把握得還不錯。    和傳統電影公司一樣,合一影業也面臨著市場快速變化的挑戰,在建立科學嚴謹的電影評估系統和風險規避措施之外,了解觀眾並與他們產生互動,才是最關鍵的。在劉開珞看來,電影不僅要有新元素、新角度,還要能夠傳遞快樂、智慧和感動。
  • 從專業邏輯到資本邏輯:中國電影生產主體的社會網絡分析
    隨著電影市場規模,市場化邏輯開始貫穿於電影產業中的各個環節,在市場化的專業分工邏輯下,製片人群體的地位回歸。職業製片人成為電影生產過程中的協調人,統籌製片、發行等各個環節,同時參與多部電影的生產過程,在不同製片人和導演群體之間建立聯繫,提高了網絡的密度和中心性。一些製片人在此過程中成長為網絡的核心節點,在電影生產關係網絡中具有掌控資源流動、根據生產目標調動和分配資源的權力。
  • 成立僅3年的和和影業,為何能讓阿里影業、陳坤、曹保平等青睞有加?
    和和影業成立於2013年,最大股東是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巍,其他股東包括陳坤、楊坤、曹保平等。而讓和和影業一戰成名的還要數保底了電影《美人魚》,據和和影業方面透露,截止今年10月,和和影業總票房近48億元。針對這次合作,和和影業董事長楊巍的回應中有這樣一句,希望和和影業「在金融工具為影視項目提供嚴謹規範的整合管理服務中樹立行業典範。」
  • 如何讀懂馬雲的電影布局?
    對於這個邏輯,阿里影業 CEO張強給出的解釋是:「這個跟我們參與投資郭敬明拍《小時代》、趙薇拍《致青春》的道理是一致的,即熱門IP+粉絲電影+名人導演的打法」。觀眾的評價就是我們的標準,觀眾的選擇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觀眾的期待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拍觀眾喜歡的電影。」一番煽情力十足的表白之後,我們來關心一下,馬雲給張強定的KPI,按照計劃,在未來兩年,阿里影業每年投資或製作8到10部電影、3到5部大中型電視連續劇以及3到5部網絡連續劇。那麼問題來了,阿里影業用哪些實力來支撐其電影野心?
  • 聚划算品牌聚星網羅新銳品牌,踢館正當時
    聚焦懶宅經濟 「踢走」刻板偏見直擊痛點、呼應需求、挖掘創意,新銳品牌計劃的創意營銷模式在實用性和傳播度上做到了兼具。此前數據顯示,「宅」人群整體用戶規模突破8億,呈穩定增長趨勢。對於這些人群來說,懶是一種追求,宅是一種信仰。
  • 優酷土豆集團成立合一影業,O+O電影助力合一夢想
    、香港新亞洲娛樂總裁餘毓興、磨鐵影業運營官劉葆琪、韓國電影導演金泰均、著名導演寧浩、著名導演張一白、著名導演高群書、著名製片人周其良、著名音樂人,演員王太利、新銳導演叫獸易小星、新銳導演盧正雨、新銳導演子墨等50餘位嘉賓到場祝賀。
  • 天空之城影業,超越IP 做有時空感的品牌電影
    2015年7月,一部《大聖歸來》將它的投資出品公司「天空之城影業」推到市場前端。娛樂和金融深度融合「天行者基金」不是摘桃,而是種樹  「娛樂金融」不是簡單的「娛樂+金融」,真正有效的往往是二者融合的新形態產品。
  • 陳坤楊坤入股和和影業 聯手姜文打造「和動力」片單
    發布會上,和和影業總結了成立三年以來的主要工作:運用良性一級資本和創新金融制度做優質電影。發布會上和和影業公布了「和動力」片單計劃近30部作品,同時宣布將與阿里巴巴影業集團進行股權合作;並通過和和基金,聯合七家業內公司發布七支基金。和和影業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巍女士表示:「未來和和影業將繼續堅持良性資本在行業上的應用,採取創新的金融制度為行業帶來新的力量。」
  • 雲鋒金融CEO李婷入圍「2018福布斯25位亞洲新銳女性榜」|【有魚有新聞】
    此次榜單是《福布斯》雜誌首次發布亞洲新銳女性榜,25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女性因創造的財富和發揮的影響力,以及她們正在推進的想法趨勢而上榜。她們為亞太地區日益發展的商業帶來全新的視角。 李婷於2015年正式加入瑞東集團(雲鋒金融集團前身)並出任執行長。自加入雲鋒金融以來,她從零開始構建大部分業務,將雲鋒金融打造成為了一家創新型金融科技集團。
  • 從春節檔看阿里影業的「網際網路+」影視商業版圖
    到目前為止,BAT三家已通過併購或內部孵化的方式,基本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網際網路+"泛娛樂生態。相比於百度著力於電視劇集、騰訊側重遊戲和綜藝,阿里在電影產業閉環的打造上,可謂一騎絕塵、佔盡優勢。電影產業布局一直是阿里投資的重中之重,投資頻率和金額都在BAT中位居首位。
  • 【北影影視金融】博納影業集團於冬分享「從電影大國 走向電影強國」|課程預告
    融媒體時代,網際網路作為技術融合、渠道融合、內容融合的重要基礎,為傳統電影提供了創新的基因與變革的動力。一年以來,因為疫情,全球電影產業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影視作品發行模式的變革真正意義上地推動了「院網融合」進程,網絡視頻內容開啟了破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