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對蘇德條約的狡辯,沒有最綏靖只有更綏靖,波蘭捷克已哭暈

2020-12-25 東東說歷史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籤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西方一直認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蘇聯縱容了德國進攻波蘭,進而導致二次世界大戰。

我們先看一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主要內容:

1.締約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擊行為。2.締約一方如與第三國交戰,另一締約國不得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3.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締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4.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締約國間的一切爭端。5.條約有效期為10年。6.秘密附屬議定書。其中規定: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同時,德國還默許了蘇聯在比薩拉比亞的利益。

看條約內容,西方人說的沒錯啊,蘇聯確實挺綏靖(說到這裡忘了解釋一下什麼是綏靖,對侵略不制止,姑息縱容,任其發展)。

第一條是先把自己摘出去。

第二條是互不幹涉,實際上就是各自侵略而不幹涉

第三條是不是只能蘇德結盟才能徹底避免?

第四條是互相綏靖的,就是不用武力改變現狀。各自承認對方的一切

第六條這是劃分勢力範圍,這是蘇德雙方堂而皇之的不經過第三國同意而任意侵犯第三國的主權。

這個條約是蘇德都想得到的結果。德國不想過早的與蘇聯為戰,更不想蘇聯阻礙自己進攻波蘭。而蘇聯也想通過這個條約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戰略緩衝區和更多的時間,蘇聯也不想兩面作戰,因為1939年的五月,遠東發生了諾門坎事件。

這個條約籤署之後,英法等國家就開始指責蘇聯,這是縱容德國,波蘭被侵略就是蘇聯導致的,是蘇聯導致了二戰的開始。

從時間上來看的確如此。1939年8月23日籤署條約,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

蘇聯當然不會同意這個說法。蘇聯人也有自己一套說辭

蘇聯人的理由

我們蘇聯想跟你們英法先籤署協議,一起防範德國,你們不同意啊。死活不籤署。甚重默許了德國在中南歐和東歐的行動。你們英法才綏靖,你們最綏靖。

你們早在1938年就同德國籤署了慕尼黑協定。

慕尼黑協定的主要內容:

1. 捷克斯洛伐克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德軍於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階段完成對上述地區及其他德意志族佔居民多數地區的佔領,這些地區存在的任何設備必須完好地交給德國;2. 對尚不能確定德意志族是否佔居民多數的捷其他地區,應暫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組成的國際委員會佔領,於11月底前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其歸屬,並劃定最後邊界;3. 捷政府應在4周內釋放正在服刑的蘇臺德政治犯;4. 有關政府須在3個月內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波蘭和匈牙利少數民族問題,否則,德、英、法、意首腦將再次開會討論;5. 英、法保證捷新邊界不受侵略;6. 當捷境內少數民族問題已告解決時,德國也將對捷提供保證。

從慕尼黑協定來看,英法為了自己這是直接同意了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這個比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好不到哪去。

蘇聯人繼續指責:

德國1939年4月份就開始準備進攻波蘭了,與是否籤署蘇德條約沒關係。如果不是你們,也不存在奧地利的合併,也存在西班牙共和國的覆滅,也不存在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和克萊佩達,也不怒在1938年的倫敦和巴黎同德國籤署的互不侵犯條約。

蘇聯人同時對二戰性質有個結論:

1939年9月開始的二戰前期是帝國主義兩個陣營的戰爭,直到德國入侵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變成了反法西斯的,正義的戰爭。

以上觀點來自於蘇聯人沃爾克夫所寫的《二戰內幕·蘇聯觀點》

說道這裡,貌似蘇聯人說的挺有道理。其實不管是蘇聯,還是英法都忽略了一個問題。

沒有一個好東西

二戰為什麼從1939年9月份才開始?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就開始進攻中國東北了。世界上除了歐洲還有亞洲呢。英法與蘇聯互相指責對方綏靖,互相指責對方縱容德國,你們難道就沒有同德國瓜分歐洲?你們雙方在維護自己的利益,就能夠隨便出賣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你們互相指責,卻不知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遭受了侵略,已經水深火熱。

看到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奧地利,讓我想起了所謂的國際調停。誰又會真正的考慮一個弱國的感受,表面上是調停,背地裡幹的都是瓜分利益的勾當。

二戰的法西斯不是好東西,英法美蘇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相關焦點

  • 張伯倫 | 綏靖政策的終結者
    當時,希特勒繼續擴張版圖,準備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發起進攻,而張伯倫坐不住了,法國與捷克籤過互助條約,如果德國真和捷克開戰,英法難免被拖下水,他立即飛往德國和希特勒會晤,希望和平解決此事。1939年3月,德國背棄諾言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深感被英法拋棄的捷克政府,沒怎麼抵抗,很快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被德國佔領,消息傳到英倫三島,引爆了輿論,所有人都感覺自己被希特勒騙了,此時張伯倫公開向波蘭、希臘、羅馬尼亞提供安全保障,宣稱德國一旦進攻它們,英國就會向德國宣戰,張伯倫天真的想用這種方式恐嚇希特勒,迫使他放棄近一步擴張。
  • 「卡廷慘案」後的大國綏靖
    ,加速了戰爭的爆發,但對戰後英美綏靖談得不多。4月12日,德國通信社對外廣播說,他們在卡廷發現了1940年4月至5月被蘇聯內務部殺害的波蘭軍官現場。蘇聯的反應很快,4月14日塔斯社發表聲明,信誓旦旦堅稱這些波蘭軍官是德國人佔領這些地區時殺害的,說這是德國人慣用的嫁禍於人手法,企圖用這種卑鄙偽劣的方式詆毀蘇聯。 1939年蘇德籤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同時還有一個秘密議定書,確定了兩國在東歐的利益範圍。
  • 二戰時閃擊波蘭的只有德國自己?波蘭其實是被蘇聯和德國瓜分的
    蘇波恩怨首先就給大家講下大家最疑惑的關於蘇聯與波蘭之間的恩怨,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橫衝直撞同時進攻很多個國家,以至於大家的關注點都在德國身上,但事實上波蘭與蘇聯的關係一直很差,甚至有歷史淵源,有個說法是俄國與波蘭有五百年的恩怨,比中日的恩怨還深。
  • 英國和印度的勾結,清朝和民國的綏靖!
    英國和印度的勾結,清朝和民國的綏靖!前言拉達克,"喇嘛之地",當今西藏的阿里以西地區。"拉達克地區"有小西藏之稱,坐落於青藏高原的靠西地帶,屬於印控克什米爾的一小部分,主要由列城和其他的班公湖地區所組成,該地區的大多數都是藏人,其文化風俗皆與我國西藏相同。
  • 西線無戰事,對德宣戰後,英、法兩國為何按兵不動?原來有隱情
    ,並很快攻陷波蘭首都華沙,由于波蘭一直受英、法兩國保護,所以一直奉行「綏靖政策」的英、法兩國無法對此無動於衷,只得對德宣戰。 1938年,英、法與德國籤署了《慕尼黑協定》,以出賣他國主權換取德國的退讓,捷克斯洛伐克被當作「商品」出賣給了德國,同年捷克被德國吞併。通過此條約,英、法兩國還希望德國將侵略的目光轉向東歐尤其是蘇聯,以達到「禍水東引」的目的。
  • 二戰前波蘭大話:三天滅亡德國,當年的波蘭有這個實力嗎
    原因也很簡單,波蘭作為英法的戰略緩衝地帶,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看英法的態度,而當時的英法兩國,在美國慫恿和調解之下,對德國的態度也是朝三暮四,從未有明確懲罰出現,不僅不懲罰,還弄了不少援助。道威斯計劃,還有楊格計劃的不斷出臺,都是這援助的明確信號,至於英美的目的,則是以德制蘇。
  • 「史記成語(十八)」「恐秦症」和冤大頭——古人的綏靖政策
    每次想起二戰歷史的時候,最氣憤的就是西歐國家的綏靖政策了,想必大家和我有同感,面對已經被納粹黨控制的德國和法西斯化了的義大利,英法等國總是希望犧牲一些小國的利益安撫侵略者,豈不知餓狼不管餵多少肉都是不滿足的,最後把自己搞到難以收場的尷尬境地,整個歐洲大陸幾乎被希特勒的鐵蹄踏遍,世界陷入二次世界大戰的黑暗。
  • 為何蘇德戰爭被蘇聯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看完就明白了
    不可否認,在二戰爆發前夕,由於英法推行綏靖政策並企圖將禍水東引,以致於史達林不得不為了保護蘇聯自身的利益而短暫的與德國媾和。在這一時期,與德國保持貌合神離的蘇聯也加緊了其在東歐擴張的步伐:瓜分波蘭、入侵芬蘭、吞併波羅的海三國、佔領羅馬尼亞......無論如何,蘇聯的這一負面歷史確實客觀存在。
  • 告訴你民國冷知識:民國綏靖公署,行營,行轅都是什麼機構?
    所以能夠當上綏靖公署主任的,一定是地方實力派,或者是老蔣的嫡繫心腹將領,因為這是妥妥的草頭王啊!比如說經營山西多年的閻錫山就擔任過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而老蔣的心腹胡宗南就擔任過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在抗戰之前,民國一共設有18個綏靖公署,而抗戰期間,這些綏靖公署基本被裁撤,或者改編為集團軍,但是經歷了抗戰之後,綏靖公署卻又被改了回來。
  • 民國時期綏靖公署、行營、行轅等機構層出不窮,詳解其性質和級別
    (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粗略統計一下,這一時期共設立了18個綏靖公署,比如廣東綏靖公署主任餘漢謀、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駐閩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川康綏靖公署主任劉湘、豫鄂皖邊區綏靖公任衛立煌(西安、贛州行營主任顧祝同)比如胡宗南第一戰區改編為「西安綏靖公署」、閻錫山第二戰區改編為「太原綏靖公署」(名字沒變,級別升格了)、顧祝同第三戰區改編為「徐州綏靖公署」、劉峙第五戰區改編為
  •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要進攻波蘭?因為波蘭是德國人的最佳目標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357字,閱讀約5分鐘1、秘密出臺"白色計劃"希特勒曾打算發動一場奪取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局部戰爭,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使德軍至今還沒有打響戰爭的勝利當時波蘭只有一絲兵力,對德軍幾乎沒有抵抗能力。德國派出了自己的大軍,很快橫掃了波蘭。德軍從西、北、南三個方向進軍波蘭,很快將富庶的礦區和工業區全部收歸麾下。僅十幾天後,德軍抵達華沙,很快取得了戰爭的決定性勝利。
  • 二戰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從此之後,德軍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希特勒上位後,偃旗息鼓,暗中發展軍事,打算洗刷《凡爾賽條約》帶給德國人的屈辱。短短幾年內,德國的軍事實力突飛猛進,一躍成為西方世界的強國。此時,英法對外施加的「綏靖政策」無異於給了希特勒絕佳良機。 之後,德軍趁機兼併奧地利,不但奪回蘇臺德,還拿下了斯洛伐克。
  • 二戰之初,希特勒為什麼堅持,先拿下波蘭,其中有什麼意義
    當德國發展到,足以和蘇聯抗衡的時候,歐洲的一些小國家苦頭就來了,尤其是捷克思路伐克,德國機會不費吹灰之力,就全面接收。出現這樣的情況,和英法大國對德國,採取的綏靖政策不無關係。二戰之後,很多學者對英法兩國,這種姑息政策,進行了分析。
  •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Molotov–Ribbentrop Pact) 籤署80周年
    因此,柏林仍然是我們最主要的敵人。8月21日,當所有人都明白,談判已經陷入絕境的時候,蘇聯領導層同意了之前柏林提出的關於派遣德國外長前往莫斯科籤署兩國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雙方於8月23日夜至8月24日期間,匆忙籤署了已經起草的文件。1939年9月28日,在約阿希姆·裡賓特洛甫第二次造訪莫斯科期間,雙方籤署了《蘇德友好與邊界條約》。該文件重新劃定了蘇聯的西部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