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互不侵犯條約》(Molotov–Ribbentrop Pact) 籤署80周年

2021-02-23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The Molotov–Ribbentrop Pact

籤署80周年

2019年8月23日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及關於蘇德在東歐劃分勢力範圍的《秘密附加議定書》籤署80周年紀念日。這兩份文件由蘇聯外交人民委員維亞切斯拉夫·莫洛託夫和德國外長約阿希姆·裡賓特洛甫於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籤署,因此,該條約又被稱為著名的《Molotov–Ribbentrop Pact(莫洛託夫-裡賓特洛甫條約)》。

從一開始,西方就對蘇德條約的締結指手畫腳,該條約引發了許多評論,其中大部分都是批判性的。而最近一段時間,針對俄羅斯的此類攻擊更是變本加厲。我們的反對者不斷將該條約的籤署,作為指責蘇聯和法西斯德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負有某種「同等責任」的「理由」。然而這與真相和事實迥異,並且,在不考慮當時的軍事政治背景的情況下,對這兩份文件進行評價,是不正確的。

條約籤署之際,戰爭陰霾已經遍布全世界。從法西斯德國的政治軍事計劃及其具體動向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1938年3月,德國吞併了奧地利;1938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因《慕尼黑協定》被瓜分;1939年4月,希特勒將1939年9月1日定為進攻波蘭的日子。而在東方,針對蘇聯和蒙古,日本在哈拉哈河流域發動了軍事行動。

一貫主張在歐洲建立集體安全體系的蘇聯,此時面對的卻是英國和法國對這一方針的暗中破壞。蘇聯、英國和法國就籤署互助協定(蘇聯於1939年4月提交了該文件的草案)所進行的談判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顯然毫無進展。1939年8月在莫斯科舉行的新一輪軍事問題三方會談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前來會談的英國和法國代表團根本就未獲得應有的授權,而且他們也並未準備好籤署相應的軍事公約。

在1939年8月中旬之前,史達林曾一直致力於創建一個由蘇聯、法國和英國組成的反希特勒聯盟,直至三方的談判破裂——這得到了許多嚴肅的歷史學家,甚至包括西方歷史學家的認可。蘇聯當時非常清楚,第三帝國的對外政策理念,與納粹關於東方「生存空間」的奇談怪論直接相關:正如希特勒所言,在斯拉夫的土地上。因此,柏林仍然是我們最主要的敵人。

8月21日,當所有人都明白,談判已經陷入絕境的時候,蘇聯領導層同意了之前柏林提出的關於派遣德國外長前往莫斯科籤署兩國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雙方於8月23日夜至8月24日期間,匆忙籤署了已經起草的文件。

1939年9月28日,在約阿希姆·裡賓特洛甫第二次造訪莫斯科期間,雙方籤署了《蘇德友好與邊界條約》。該文件重新劃定了蘇聯的西部邊界。在籤署該條約的同時,雙方還籤訂了三份秘密文件:《關於可以將居住在蘇聯和德國政府勢力範圍之內的居民進行遷徙的秘密議定書》;《關於修訂8月23日籤署的蘇德勢力範圍協定的秘密附加議定書》(1941年1月10日籤署的議定書,對關於立陶宛部分領土的內容進行了修正);《關於不允許波蘭在另一締約方境內從事宣傳活動的秘密附加議定書》。

實際上,這些獲得了籤署的文件意味著,雙方沿著蘇聯的西部邊界,劃定了蘇聯和德國的勢力範圍。蘇聯獲得了在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波蘭東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和比薩拉比亞的行動自由。根據這些協議,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中下旬進入波蘭,並於1940年6月進入波羅的海國家。通過這些行動,蘇聯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西部地區與這些共和國的其餘部分合併在了一起。蘇聯的西部邊界平均向西推進了300公裡,而《莫洛託夫-裡賓特洛甫條約》的籤署,得以將蘇德之間不可避免要爆發的戰爭推遲了近兩年。因此,能夠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引信」的,根本不是這份《條約》,而是一些歐洲國家(首先是英國和法國)的綏靖政策——對於希特勒準備發動的侵略,他們不是進行對抗,而只是試圖將其轉向東方。

由此可見,1939年的蘇德條約,是對慕尼黑陰謀的回應。假如沒有《慕尼黑協定》,也就不會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至於說到蘇聯和德國的關係,由於籤署了八月-九月的協議,他們之間沒有建立任何的「聯盟」。蘇聯將自己的邊界向西延伸,對未來戰爭的戰線進行了周密部署,使其與蘇聯中心要害地區的距離擴大了至少300公裡。因此,蘇聯限制了德國意圖向東部推進的野心。通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文件(俄羅斯軍事歷史學會已將這些文件的副本刊登在「俄羅斯聯邦歷史網站」上)所進行的分析,可以明確的是,1939年籤署的互不侵犯條約,幫助蘇聯避免了陷入兩條戰線的戰爭。

1989年,在第二次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政治和法律評價委員會」披露了1939年8月23日籤署的秘密議定書,並將其列為官方日常使用文件。1990年和1992年,俄羅斯外交部在其編輯出版的文件集《危機的一年(1938年-1939年)》和《蘇聯對外政策文件(1939年)》中,刊登了秘密議定書的內容,這些內容出自外交部檔案館保存的文件副本。

相關焦點

  • 蘇聯人對蘇德條約的狡辯,沒有最綏靖只有更綏靖,波蘭捷克已哭暈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籤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西方一直認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蘇聯縱容了德國進攻波蘭,進而導致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先看一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主要內容:1.締約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擊行為。2.締約一方如與第三國交戰,另一締約國不得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3.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締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
  • 二戰時期的蘇德戰場有多恐怖?
    二戰前期, 英法等國為將禍水東引採用了綏靖政策, 結果就是蘇聯與德國在莫斯科籤訂了秘密協議《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簡稱蘇德條約。 而當時蘇聯的領導人史達林一直對這個條約抱有期望。而德國在吞併法國,又無法攻佔英國的情況下,又將槍口對準了蘇聯, 1941年阿道夫希特勒撕毀蘇德條約, 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攻打蘇聯, 蘇德戰爭徹底爆發。 而此時的蘇聯並沒有反應過來, 所以軍工實力優越的德國佔領了先機, 逼近了首都史達林格勒。
  • 俄羅斯越俎代庖: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波蘭:不是解放,是奴役
    在這個背景之下,波蘭即將迎來華沙解放75周年。前段時間,波蘭官方已經明確,不會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不會舉辦大型慶祝活動。消息傳到俄羅斯,引發了俄羅斯人的極度不滿。當地時間1月13日,俄羅斯西部軍區新聞局發布消息,在1月17日,俄羅斯軍方將在首都莫斯科俯首山舉行大典,屆時將有大型煙花表演,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
  • 蘇德戰爭:耗時1418天,傷亡人數超6100萬,堪稱二戰之最
    一個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個是已經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國家,1939年的時候,仿佛前一天還在互相掐架,結果第二天就稱兄道弟,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下簡稱《條約》)。 這個條約引起很多後人費解,為啥? 蘇聯為啥向法西斯低頭,德國又為啥跟最討厭的共產黨人握手?
  • 蘇德大戰僅頭18天,蘇軍就被俘30萬人,最後怎麼就反敗為勝了?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30分,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蘇德勢力分界線上突然發力,由約300萬德軍組成的德軍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如同猛虎捕食一般撲向了蘇聯勢力圈。德軍參謀部在德軍正式進攻之前,給三路大軍定下明確的目標,中央集團軍群直插蘇聯首都莫斯科,讓蘇聯陷入「行政」上的「亡國」。
  • 為何蘇德戰場堪稱二戰最慘烈?動輒殲滅百萬人,傷亡以數千萬計
    從地域劃分的角度來看,二戰主要可以分為歐洲戰場,蘇德戰場,北非戰場,亞洲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而蘇德戰場被認為是戰爭最為慘烈,損失最為慘重的主戰場,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戰爭,慘烈程度空前絕後,是真正的人間煉獄!
  • 從二戰開始到蘇德戰爭前,蘇聯侵略了多少國家,真的是觸目驚心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到蘇德戰爭資金,蘇聯入侵了許多國家。從蘇聯當時的行為來看,它確實與德國沒有什麼不同。在德國襲擊波蘭之前,蘇聯與德國籤署了一項不侵略條約,該條約分割了包括波蘭在內的歐洲。蘇聯沒有在與德國同一天襲擊波蘭的原因是,蘇聯和波蘭還籤署了一項不侵略條約。 9月16日,波蘭政府流亡時,蘇聯出兵了。蘇聯派兵的口號是波蘭的滅亡,蘇聯將派兵保護波蘭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利益。這樣,蘇聯和德國共同分割了波蘭。
  • 新日美安保條約迎來60周年 駐軍費用修改談判或成爆點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特約記者 雁初  陳洋】現行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19日迎來籤署60周年,日本共同社18日報導稱,以此為契機,日美雙方計劃進一步強化兩國同盟關係。17日,日美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當前兩國同盟是有史以來最為穩固,且涵蓋領域最為廣泛。
  • 二戰中的芬蘭:堪稱歐洲的平頭哥,先後和蘇德兩大強國交手
    二戰爆發後,芬蘭先後捲入了蘇芬戰爭和蘇德戰爭,與德國、蘇聯兩大強國先後交手,而且讓對手吃了不少的苦頭,堪稱「歐洲的平頭哥」。1917年2月6日,芬蘭宣布脫離俄國獨立,從此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儘管蘇聯政府承認了芬蘭的獨立,但他們對芬蘭的獨立一直耿耿於懷,所以蘇聯策動了芬蘭國內布爾什維克進行起義,導致芬蘭陷入了內戰中。芬蘭人平定了國內起義後,遂對蘇聯採取了嚴重的敵視政策。
  • 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蘇聯解體30年後,俄羅斯人愈加懷念故國
    為了保證五年計劃的平穩進行,蘇聯在1935年分別與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籤訂《蘇法互助條約》和《捷蘇互助條約》。兩個條約的籤訂,讓蘇聯領導人錯誤地認為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屏障阻擋德國納粹的東擴。可惜1938年,英法將蘇聯排除在了慕尼黑會議之外,然後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
  • 法德籤署《亞琛條約》;2018年我國政府債務負債率為37%;資金加速...
    慶祝中法建交55周年招待會在位於巴黎的中國駐法使館舉行。中國駐法大使翟雋在招待會上致辭。「其一,川普有關她案件的評論顯示了政治參與;其二,她的案子有一個治外法權的問題;其三,有關伊朗制裁的問題涉及她的案件,而加拿大並沒有籤署這些伊朗制裁決議。」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4日回應稱,中方此前已多次強調,孟晚舟一案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普通的司法問題,而是嚴重的政治問題。加拿大從一開始就犯了嚴重錯誤。「任何一個有正常判斷力的人都能看清此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