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壯如夏,老如冬。在人生的冬夏,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覺變叛。夏天由不得你不愛風,冬天由不得你不愛日;夏天定要你讚頌冬天所詛咒的,冬天定要你詛咒夏天所讚頌的。其命令這般嚴重,又這般滑稽。不妨以一種超越的豁達遊戲人間,無寵不驚過一生。因為活著本來單純。
豐子愷,中國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曾師從弘一法師,學貫中西。被稱為最中國的中國人。
在《活著如此單純》裡,收錄了豐子愷先生的45篇散文佳作和諸多生活漫畫,其文字乾淨通透,畫作溫潤可愛,這皆源於他純粹至簡的生活態度。
單純是內心的修煉,是高級的智慧。豐子愷先生以個人超然豁達的心態,看淡得失,專注內心,做好自己。而以此為本留存於世的他的作品,在向我們展示豐子愷先生「簡生活」之無窮魅力的同時,又以其獨特的感召力吸引著、召喚著我們,以及那顆在混沌世間奔忙疲憊的心。
我最喜歡讀這類文字。它不像小說以跌宕的故事情節、曲折的人物命運抓住你的心,使你步步追隨著故事起起落落,叫你緊張、興奮;它幾乎沒有情節,甚至沒有多了不起的事,有的只是一點小情調、小清新,但正是這些,往往讓我們讀了感覺到心靈的舒適與安靜。
所謂「去留無意,望天邊雲捲雲舒;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此境界亦如此吧。
01這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一粒沙裡見世界,一朵花裡見天國;手掌裡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豐子愷說,這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無疑,這個心是用對地方的心,是淡泊心、平常心、智慧心。
他說,他曾長久地為了不知所究竟的事和物迷惑、悲哀,比如自己不小心掉在水中的不倒翁的下落、偶然折取的一根樹枝被隨手拋棄後的結果、寫滿字的紙燃燒成灰燼後「字」的去向,等等。
他以為這迷惑和悲哀會隨著自己長大而解除,不料反而愈加增多增深了。直到他終於了悟天地間會有一冊極大的大帳簿,方才內心得以安定。他說——
我仿佛看見一冊極大的大帳簿,簿中記錄著宇宙間世界上一切物類事變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因果果。自原子之細以至天體之巨,自微生蟲的行動以至混沌的大劫,無不詳細記載其來由、經過與結果,沒有萬一的遺漏。於是我從來的疑惑與悲哀,都可解除了。
當我讀著這篇《大帳簿》時,想起自己也曾有過這種疑問或困惑。說來,自己當時只是因一些不可知的事物產生遐想繼而納悶而已,並沒有作者的那層悲哀,更沒去深究,反倒是想不通就算了;完全沒有達到作者的了悟層面。
想來,這冊宇宙間的大帳簿當真有存在的必要和價值呢。如此,那些人生中惜不勝惜的瑣事就都有了它自己的今昔因果,而非只是我們心目中片面、靜止的形象了。
還有,書中《佛無靈》中一段文字提到作者的參佛吃素護生。他說,我也曾吃素。但我認為吃素吃葷真是小事,無關大體。我的護生之旨在護心,不殺螞蟻非為愛惜螞蟻之命,乃為愛護自己的心,使勿養成殘忍。
這是最接近人心的佛理。繞過那些被人們曲解僵化的條框直抵人心,亦即佛心。
還有一則關於趕羊的學問——
有一回我畫一個人牽兩隻羊,畫了兩根繩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繩子只要畫一根。牽了一隻羊,後面的都會跟來。」
在這裡,豐子愷恍悟自己閱歷少的同時,詳盡了牧羊和趕鴨的學問,將它們的模仿性告知讀者,讀來既有風趣又有智趣,心中相當歡喜。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我們庸常之人所缺乏的就是這「洞明世事」的智慧了,故而,多讀些《活著本來單純》之類的書,大有益處。
02孩子,天生的藝術家;藝術家,長大了的孩子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謂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來的心,這心是從外世帶來的,不是經過這世間的造作後的心。
雖說每個成年人都曾經是個孩子,但孩子卻是成年人永遠回不去的過去。我們喜歡孩子,是因為他的天真無憂,目光和心靈的清澈單純;我們羨慕孩子,是因為他的完全出於自然的活脫脫的真切和自由。
在《活著本來單純》裡,豐子愷把孩子和藝術家的同情心和可貴心等同一類,加以褒揚,深入人心。他說——
人類本來是藝術的,本來是富於同情的。只因長大起來受了世智的壓迫,把這點心靈阻礙或消磨了。唯有聰明的人,能不屈不撓,外部即使飽受壓迫,而內部仍舊保藏著這點可貴的心。這種人就是藝術家。
而兒童大都是最富於同情的,其心甚至比藝術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