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本來單純‖豐子愷,以超越的豁達遊戲人間,無寵不驚過一生

2020-12-21 愛琴海ai讀書

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壯如夏,老如冬。在人生的冬夏,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覺變叛。夏天由不得你不愛風,冬天由不得你不愛日;夏天定要你讚頌冬天所詛咒的,冬天定要你詛咒夏天所讚頌的。其命令這般嚴重,又這般滑稽。不妨以一種超越的豁達遊戲人間,無寵不驚過一生。因為活著本來單純。

豐子愷,中國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曾師從弘一法師,學貫中西。被稱為最中國的中國人。

在《活著如此單純》裡,收錄了豐子愷先生的45篇散文佳作和諸多生活漫畫,其文字乾淨通透,畫作溫潤可愛,這皆源於他純粹至簡的生活態度。

單純是內心的修煉,是高級的智慧。豐子愷先生以個人超然豁達的心態,看淡得失,專注內心,做好自己。而以此為本留存於世的他的作品,在向我們展示豐子愷先生「簡生活」之無窮魅力的同時,又以其獨特的感召力吸引著、召喚著我們,以及那顆在混沌世間奔忙疲憊的心。

我最喜歡讀這類文字。它不像小說以跌宕的故事情節、曲折的人物命運抓住你的心,使你步步追隨著故事起起落落,叫你緊張、興奮;它幾乎沒有情節,甚至沒有多了不起的事,有的只是一點小情調、小清新,但正是這些,往往讓我們讀了感覺到心靈的舒適與安靜。

所謂「去留無意,望天邊雲捲雲舒;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此境界亦如此吧。

01這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一粒沙裡見世界,一朵花裡見天國;手掌裡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豐子愷說,這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無疑,這個心是用對地方的心,是淡泊心、平常心、智慧心。

他說,他曾長久地為了不知所究竟的事和物迷惑、悲哀,比如自己不小心掉在水中的不倒翁的下落、偶然折取的一根樹枝被隨手拋棄後的結果、寫滿字的紙燃燒成灰燼後「字」的去向,等等。

他以為這迷惑和悲哀會隨著自己長大而解除,不料反而愈加增多增深了。直到他終於了悟天地間會有一冊極大的大帳簿,方才內心得以安定。他說——

我仿佛看見一冊極大的大帳簿,簿中記錄著宇宙間世界上一切物類事變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因果果。自原子之細以至天體之巨,自微生蟲的行動以至混沌的大劫,無不詳細記載其來由、經過與結果,沒有萬一的遺漏。於是我從來的疑惑與悲哀,都可解除了。

當我讀著這篇《大帳簿》時,想起自己也曾有過這種疑問或困惑。說來,自己當時只是因一些不可知的事物產生遐想繼而納悶而已,並沒有作者的那層悲哀,更沒去深究,反倒是想不通就算了;完全沒有達到作者的了悟層面。

想來,這冊宇宙間的大帳簿當真有存在的必要和價值呢。如此,那些人生中惜不勝惜的瑣事就都有了它自己的今昔因果,而非只是我們心目中片面、靜止的形象了。

還有,書中《佛無靈》中一段文字提到作者的參佛吃素護生。他說,我也曾吃素。但我認為吃素吃葷真是小事,無關大體。我的護生之旨在護心,不殺螞蟻非為愛惜螞蟻之命,乃為愛護自己的心,使勿養成殘忍。

這是最接近人心的佛理。繞過那些被人們曲解僵化的條框直抵人心,亦即佛心。

還有一則關於趕羊的學問——

有一回我畫一個人牽兩隻羊,畫了兩根繩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繩子只要畫一根。牽了一隻羊,後面的都會跟來。」

在這裡,豐子愷恍悟自己閱歷少的同時,詳盡了牧羊和趕鴨的學問,將它們的模仿性告知讀者,讀來既有風趣又有智趣,心中相當歡喜。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我們庸常之人所缺乏的就是這「洞明世事」的智慧了,故而,多讀些《活著本來單純》之類的書,大有益處。

02孩子,天生的藝術家;藝術家,長大了的孩子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謂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來的心,這心是從外世帶來的,不是經過這世間的造作後的心。

雖說每個成年人都曾經是個孩子,但孩子卻是成年人永遠回不去的過去。我們喜歡孩子,是因為他的天真無憂,目光和心靈的清澈單純;我們羨慕孩子,是因為他的完全出於自然的活脫脫的真切和自由。

在《活著本來單純》裡,豐子愷把孩子和藝術家的同情心和可貴心等同一類,加以褒揚,深入人心。他說——

人類本來是藝術的,本來是富於同情的。只因長大起來受了世智的壓迫,把這點心靈阻礙或消磨了。唯有聰明的人,能不屈不撓,外部即使飽受壓迫,而內部仍舊保藏著這點可貴的心。這種人就是藝術家。

而兒童大都是最富於同情的,其心甚至比藝術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

相關焦點

  • 讀豐子愷《活著本來單純》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吹了吹堆積著的塵埃,一個很久都沒有觸碰過的書架上,翻出來一本綠色封皮的書,上面寫著《活著本來單純》,出於對書籍名的好奇心,我撕開了書本上的塑料薄膜,開始了一段美妙的欣賞之旅。,巴金也讚美豐子愷說,「我的腦子裡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心」。朱自清說,「豐子愷先生的文和畫就像一首首小詩,我們就像吃橄欖似的,老砸著那滋味兒。」,中國現代美學奠基人朱光潛在談到豐子愷的時候,說「他的畫極家常,造境著筆都不求奇特古怪,卻於平實中寓深永之致。」
  • 豐子愷《活著本來單純》: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
    如果了解了豐子愷,很多人一定會喜歡上他,一個與佛門結緣的畫家、散文家。超然與豁達用來形容他再貼切不過,簡單、慵懶的文字中伴隨著佛家的點點智慧,佛家的大慈大悲與寬闊胸懷也成就了他。「這個世界有愛有恨,有喜有悲,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守護自己的樂觀、善良的心,心裡沒有雜草,一切很美好。
  • 活著本來單純,豐子愷帶領我們一起感受生命美好!
    不但現在如此,就是再過個把月,到了清明時節,也不見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極樂。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將要「斷魂」呢。可知春徒美其名,在實際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杜宇一聲春去,樹頭無數青山。」原來山要到春去的時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
  • 《活著本來單純》摘錄筆記
    人間的事,只要生機不滅,即使重遭天災人禍,暫被阻抑,終有抬頭的日子。佛對於沒有本錢的人,也把貴重貨物交付他,這樣看來,對佛做買賣這種本錢是沒有用的。畢竟,對佛是不可做買賣的。無寵不驚過一生。
  • 豐子愷:活著本來單純
    忽然兵車在牆外轟鳴而過,上海方面的機關槍聲、炮聲,越響越近,也越密了。 大家坐定之後,聽聽,想想,方才覺得這裡也不是安全地帶,當初不過是自欺罷了。有決斷的人先出來僱汽車逃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裡面的人就多一分恐慌。我們集合鄰人來商議,也決定出來僱汽車,逃到楊樹浦的滬江大學。於是,大家立刻把小孩子們從假山中、欄杆內捉出來,裝進汽車裡,飛奔楊樹浦了。
  • 活著這回事,本來如此單純丨上書房
    《活著本來單純》書摘《學會藝術的生活》原本我們初生入世的時候,最初並不提防到這世界是如此狹隘而使人窒息的。所謂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來的心,這心是從世外帶來的,不是經過這世間的造作後的心。明言之,就是要培養孩子的純潔無疵、天真爛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後,「不為物誘」,能主動地觀察世間,矯正世間,不致被動地盲從這世間已成的習慣,而被世間結成的羅網所羈絆。常人撫育孩子,到了漸漸成長,漸漸脫去其痴呆的童心而成為大人模樣的時代,父母往往喜慰,實則這是最可悲哀的現狀!
  • 蘇軾雖然一生坎坷不平,多次大起大落,也可以能一直保持豁達樂觀
    蘇軾也是有這樣的抱負之人,但是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蘇軾在眉州出生,因為進京赴考,所以名動整個京都,連仁宗都說他有宰相之才。後來母親離世,他為母親守孝三年,守孝之後,就出任鳳翔籤判,孝期滿三年就回朝,不幸的是,父親又離世了,又得接著守孝三年,到湖州出任知州,不曾料到又遭小人陷害,烏臺詩案,後來被貶黃州。
  • 不寵無驚過一生丨豐子愷漫畫
    如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俞平伯這樣評價豐子愷。畫龍點睛的是,子愷先生經常為畫配上一兩句古詩詞,拙樸的書法加上切題的詩句,令人回味悠長。怪不得朱自清說,一幅幅的漫畫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兒的小詩,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著那味兒。
  • 民國第一貓奴豐子愷:一生寫貓、畫貓,還讓貓咪爬到自己頭上
    豐子愷一生與貓有緣,雖然他自言並不是喜歡貓,只是喜歡畫貓而已,但我們粗略的統計了一下,在他一生寫過與動物有關的散文中,寫貓是最多的。他養貓、畫貓、寫貓外,還收穫了不少讀者送給他的貓,但他也曾因畫貓、寫貓在文革中遭到批鬥。豐子愷養的第一隻貓叫「白象」,因為這隻貓咪渾身雪白,看起來「偉大如象」,故因此而得名。
  • 豐子愷:孩子啊,如何有趣又單純地生活
    文丨豐子愷 編輯丨雲雀兒布穀老師:豐子愷先生,他給我們留下太多可愛的作品,他的漫畫妙趣橫生,寥寥幾筆勾勒出生活情味;他的文字溫潤純良,一字一句洞察人間百態。豐子愷先生用一生向我們展現了他的人生態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豐子愷先生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的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豐子愷畫畫不要臉》」。有一次,豐子愷在家裡讀報,赫然看見了這樣一個醒目的標題。
  • 地有荒寒,心有暖意:豐子愷的畫,怎一個美字了得!
    萬般滋味,皆是生活,是這位天真爛漫、豁達超脫的老人留給我們的人生智慧。 看一看先生的畫作,真就如俞平伯所言:「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讀一讀先生的文字,就好像一爐香、一盞茶、一束光,安頓著塵世中的每一顆心靈!
  • 「人間慈父」漫畫家豐子愷,為7個兒女做的哪4件事,最讓人感動?
    有人說,豐子愷一生最成功的角色,不是漫畫家、散文家,而是「人間慈父」。人間慈父豐子愷↓↓點擊下方播放,聽本文精華版。豐子愷21歲照片豐子愷的家庭教育:父親嚴厲,母親慈愛豐子愷出生時,已經有6個姐姐,他因此備受寵愛,小名叫作
  • 豐子愷漫畫100幅,總有些細節在不經意間觸人心弦
    羨他村落無鹽女,不寵無驚過一生。——豐子愷民國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老頭。他長相清秀,畫的畫童真童趣,文章也是寫得極其清雅質樸,句句至理。豐子愷在畫畫豐子愷,生於光緒二十四年,浙江桐鄉人他的一生建樹頗多,被後世譽稱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
  • 豐子愷的文人抒情漫畫與貓的不解之緣
    朱自清曾將豐子愷的漫畫比作「帶核兒的小詩」,認為其有著橄欖般的悠長回味,而俞平伯則以為「子愷漫畫」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他的作品處處體現著對家人的親情、朋友的友情、生活的熱情,以及對萬物的深情。
  • 當春天遇上豐子愷……
    春天是一年的初始, 當下桐鄉正處於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復工復產的關鍵期,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裡, 正如豐子愷先生的畫作 《好花時節不閒身》,
  • 走近大師——豐子愷漫畫
    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 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 六歲,在父親的私塾中讀書名豐潤。1914年,豐子愷沒有辜負母親臨行前給他預備的糕和粽子 (寓意高中),在杭州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這所著名的師範學校、當時江南新文化運動的中心裡,豐子愷結識了對他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的兩位老師——李叔同和夏丏尊。
  • 豐子愷:做人得有點「童心」,遊學日本,「邂逅良師」
    這是民國畫家豐子愷的人生哲學。他帶給世人風格清新的漫畫,帶給世人最真誠的處世話語。觀其漫畫,如沐春風,觀其言語,如飲甘泉。俞平伯曾評價豐子愷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老師提倡「白話文」,這一主張更是影響了豐子愷一生的創作,從文章到漫畫都是滲透其中。一天晚上,李叔同老師叫住了豐子愷說:「你的畫進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兩處教課,沒有見過像你這樣進步快速的人。
  • 漫畫大師豐子愷的「斜杠人生」
    (想了解更多可點擊訂閱中讀小課《「豐味」人間》) 暫不提這些故事,豐子愷的漫畫受到竹久夢二作品的啟發,這是豐先生自己也表白過的,1934年,他在開明書店寫下一篇發表於《繪畫與文學》的文章以表這段經歷對自己的觸動: 「記得二十餘歲的時候,我在東京的舊書攤上碰到一冊《夢二畫集·春之卷》。
  • 像豐子愷一樣,把一顆童心貫穿生命的始終
    但對豐子愷一生影響最大的導師,卻並非上面所提到的幾位,而是豐子愷的音樂兼美術課老師李叔同。讀書期間,李叔同作為老師的溫文爾雅給豐子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叔同從不責罵學生,每次上課是從他自己的深深一鞠躬開始,態度極其謙恭,即使是學生犯錯他也只是輕聲告誡。
  • 誰都有這樣的「命」|豐子愷|汪曾祺|林清玄|童心|蘇東坡_網易新聞
    人生在世,學會順應環境,處事豁達,才能真正掌控生活,不懼任何不堪的處境。民國二十二年春,豐子愷親自設計建造的「緣緣堂」落成了。這座樸素大氣的宅子修建了整整三年,一磚一瓦都傾注著他無數心血,是他夢寐以求的精神家園。沒想到,僅僅五年之後,緣緣堂就在日軍的空襲中化為了一片廢墟。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故鄉和宅院,帶著一家老小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