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1898-1975)是著名散文家、美術教育家、翻譯家和漫畫家,他愛子女是眾所周知的。先生的漫畫別具風格,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動的圖像,文字平易,畫風純仁,有的漫畫作品直接就以他的子女作描繪的對象。
「兒童相」漫畫創作以詼諧、幽默、暖暖的溫情為主調,充滿了純真和童趣
他說:
由於「熱愛」和「親近」,我發現了一個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兒童世界。在這裡可以隨心所欲地提出一切願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頂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飛機;眠床裡可以要求生花草,飛蝴蝶,以便遊玩;凳子的腳可以給穿鞋子;房間裡可以築鐵路和火車站;親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來……我深深地理解他們的心理,興奮而認真地作這些畫。
看著這些畫,仿佛回到了快樂的童年。
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麼複雜,簡單甚好。
這是民國畫家豐子愷的人生哲學。
他帶給世人風格清新的漫畫,帶給世人最真誠的處世話語。
觀其漫畫,如沐春風,觀其言語,如飲甘泉。
俞平伯曾評價豐子愷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今天,讓我們再次觀其畫,聽其語,感受豐子愷的人生哲學。
要用功哇,爭取考到一百分哈哈。
在頭上寫王字總叫我想起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鹹鴨蛋》來,要在小孩兒頭上寫「一筆虎」。
人肉「駿馬」
一根煙,又何嘗不是短短的一生?
不知細葉誰裁出,原是先生鬍子長。哈哈哈哈哈
這輛腳踏車有生產許可證麼?
豐子愷的畫作受誰影響
初遇恩師;遊學日本,「邂逅良師」
1914年,16歲的豐子愷考入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
當時,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有號稱「」革命運動領袖「」的景恆毅主持。,沈鈞儒、沈尹默、魯迅、馬敘倫、陳望道、葉聖陶、朱自清等名流都曾在此任教。
豐子愷在這裡遇到了兩位指引他真正走上藝術道路的恩師——慈母般的夏丏尊和嚴父般的李叔同。
兩位先生深受學生愛戴,夏先生心直口快,苦口婆心;李先生則內斂少語,不怒自威,
豐子愷說兩位老師是「媽媽的教育」和「爸爸的教育」。
在恩師夏丏尊的影響下,他開始喜愛寫作並稱,「我每逢寫一篇文章,寫完了總要想,不知夏先生看了這篇東西怎麼說。」
李叔同教授的課程是音樂與美術,並非主課的課程,卻因自身獨特的魅力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李先生的人格和學問,統制了我的感情,折服了我們的心。」「大約是我的氣質與李先生有一點相似,凡他喜歡的我都喜歡。」
老師提倡「白話文」,這一主張更是影響了豐子愷一生的創作,從文章到漫畫都是滲透其中。
一天晚上,李叔同老師叫住了豐子愷說:「你的畫進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兩處教課,沒有見過像你這樣進步快速的人。你以後可以……」
平時不多言的老師的一番話,在豐子愷聽來猶如金石擲地。
三十年後他回憶道,「當晚這幾句話,便確定了我的一生。我打定主意專門學畫,把一生都奉獻給藝術,直到現在沒有變志。」
我時常在想,為何我們如此喜歡豐子愷的漫畫,後來我看了白傑明的《豐子愷傳》,終於明白,我們親近豐子愷,親近他的畫,是因為豐子愷的一生,有詩意,有諧趣,儘管見證了周遭諸多風物人事的變遷,家園被毀,舉家顛沛流離,但仍然與現實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是因為豐子愷的畫,充滿著一種童真與詩意,而這恰恰是我們尋常人早已淡忘和遺失的美好。
「此境風月好」,就像展覽的標題一樣,清風,明月,美好。
豐子愷說: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兒童的形象經常出現在豐子愷的漫畫中
兒童的心靈是最純真的,
一個大師卻能以兒童的角度看世界,
那麼他的愛也是博大而淳樸的!
保持一顆童心,
他就永遠不會老!
一個純粹的「老頑童」。
因此,在欣賞豐子愷大師的漫畫時,你能感到讓思想笑出聲音的智慧與幽默!
品他的詩,悟他的畫,賞他的文,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從未有過的豁然開朗!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渡過的細沙,在不經意見悄然滑落。
那些往日的憂愁和哀傷,在似水流年的蕩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靨就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大師在我們心中永遠不老!
今天小編就把珍藏多年的這一系列的豐子愷的畫,分享給大家。如果大家有共鳴的,請記得私信我們,可以分享更多屬於我們的美好的記憶。他的每一本書畫,我都想擁有,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多大也不要失去童心哦!!
隆重推薦豐子愷的《萬般滋味 都是生活》,真的是能帶來美好的一本書!!!!!
點擊下面連結就可購買!!!!正版包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