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依舊,歲月留痕:懷念舅公豐子愷

2020-12-28 正春和

文 | 蔣如洲

1

上海陝西南路39弄93號是舅公豐子愷的舊居。這幢具有百年歷史的西式洋房,雖地處上海淮海中路附近的繁華地段,但小區鬧中取靜,是藝術家理想的居家寓所。

小樓為三層連排結構,舅公最喜歡的是二樓陽臺突出部頂上的那個天窗。身居鬥室,卻能晨見日出,夜見月明,故將寓所命名為「日月樓」。

舅公從1954年入住,直至1975年老終,在此居住了21年。從此,日月樓如同它的主人一起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我從1956年至1979年期間到訪過多次,因此,也連接著我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親情記憶。今年秋天,在時隔45年後,我帶著兒孫晚輩特意去看看舅公豐子愷的舊居日月樓。

雖「豐子愷舊居陳列室」因種種原因仍「閉門謝客」,然站在樓下,睹物思人,那些抹不去的往事好像就在眼前。

▲豐子愷

2

1956年冬天,祖母豐雪雪帶我第一次到訪日月樓。

記得到當我們進入住大門,剛剛走到左邊的樓梯間,只聽一聲:「雪弟,你來了!」我雖然從未見過舅公,但聽到這個特別的稱呼倍感親切。

(豐子愷父母育有10個子女,豐子愷行七,在他之前所生都是女兒。父母盼子心切,豐家姐妹兄弟間均以哥弟相稱,豐雪雪行八,自然順位稱呼為「雪弟」了)循聲望去,見從二樓走下來一個長長白鬍鬚的老人,滿面笑容,腳步健朗,快步走到了我們的面前,舅公一手扶著祖母的肩膀,一手輕輕地摸了摸我的頭,親切地說道:「小囡囡,告訴我你的名字好嗎?」

我生性膽小且木訥,又生長在農村,接觸人非常有限。到了大城市,看到從未謀面的陌生人,尤其是舅公長著長長的鬍鬚,恐慌極了。

只是緊緊拉著祖母的衣角,躲到了她的背後,嚇得連頭都不敢抬。看著我的窘態,舅公和祖母等都笑了起來。祖母一面讓我叫舅公,一面告訴舅公:「這是我的大孫子,叫如洲。」

舅公連忙說:「雪弟好福氣,孫子都那麼大了。」

在此後一個來月的時間裡,雖然與舅公天天見面,舅公也常常親切地喚我的名字,並送我磁鐵條之類的小玩具,我卻仍然不敢叫他一聲舅公,也沒有與舅公說過一句話。但他那慈祥、溫潤、親切的面容以及這個家庭的一片祥和溫馨的氛圍,則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3

1966年「文革」開始,這年秋冬之際,作為初中生的我與同學們一起匯入了「革命大串聯」的隊伍。先後到了杭州、寧波、上海、南京等地。在離開家鄉時,就聽說舅公被打倒並遭到批鬥,家也被抄了。

因此出發前父親特意囑咐我:「一定要設法到上海一趟,去舅公家看看真實情況,如果舅公被關起來了或者身體被鬥垮了,你趕緊想辦法告訴我,我也要趕過去看看。」

從父親的語氣裡我感到事態嚴重,心裡有點忐忑不安。所以,到上海的第二天我便奔日月樓而去。

記得當時是保姆英娥奶奶開的門,房子裡沒有什麼動靜,好像沒人似的。英娥奶奶把我引上二樓,我看到舅公原來的書房成了臥室,滿架的書畫也不見了。

舅公的臥室被擠到了陽臺上,靠牆的一面搭了一張一米五左右的小床,旁邊放了張小書桌。床位上方掛了一幅由國學大師馬一浮先生書所寫的「星河界裡星河轉,日月樓上日月長」對聯。

舅公就靜靜地坐在那裡,神情自若地抽著香菸,咀嚼著切得像黃豆大小的豆腐乾和筍乾。

我呆立在門口,一時不知說什麼是好,舅公看我直愣愣的站著,笑了笑問道:「是如洲吧!坐吧,是什麼時候來上海的?」

這時我緊張的情緒才鬆弛了下來,一一回答了他的問候。與此同時也想起了爸爸的囑咐,趕緊說:「爸爸讓我來看看你,娘娘(奶奶)叫你保重身體。」

他說:「謝謝!你回去告訴娘娘和爸爸,我這裡沒事體,叫他們放心好了。你在上海多住幾天吧!」

其實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自己也無法知道明天又是怎麼回事。說「沒事體」只是為寬寬親友們的心而已。

看到眼前孤獨無助的舅公,想到以前看見他時的自信、樂觀、陽光的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便藉故告辭了。

在與舅婆聊了一會故鄉的情況後,我又下一樓去看看原來的客廳和飯廳。只見那裡已經是滿地灰塵,原有的美式沙發、電視機、飯桌等家具,以及掛在兩個廳裡的舅公畫作都已不翼而飛。只有一架鋼琴還靜靜地呆在樓梯底下方。

當我正為這裡的變化感到一絲悽涼之時,門外一群小學生喊著「打倒豐子愷」的口號闖了進來。我急中生智,壯著膽子大聲地責問:「你們來幹什麼?」

不料,這一問真把這群小學生嚇住了,他們看到我戴著紅衛兵袖章,說著「紅衛兵在這裡,紅衛兵在這裡」,匆匆退了出去。

午飯時分,我向舅公舅婆等講述了剛剛在一樓發生的一幕,引得大家一陣苦笑。接著,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議論起了紅衛兵抄家的事情。

舅婆說:「我在裡弄居委會開會時聽說紅衛兵抄家時,有個別紅衛兵把主人家的貴重物品私藏了起來,怎麼可以這樣?」

舅公說:「上海解放時,我們去給解放軍送開水,他們都不喝,真是秋毫無犯。」

可見,那時的豐子愷儘管遭受了種種不堪,但他對於共產黨以及其領導的解放軍的信任沒有絲毫改變。他相信自己一生不遺餘力地寫文、作畫,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

抗戰時期,抱定絕不留在淪陷區被日寇所利用之決心,喊出「寧當流浪漢,不當亡國奴」的口號,憑一己之力,率全家十人逃難,歷盡艱辛,到達大後方。並以己所長,揭露侵略者的暴行,鼓舞人民積極抗戰。

解放後,他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參與新中國文化建設,在56歲之年苦學俄語,翻譯了如《獵人筆記》等許多俄羅斯文學作品和蘇聯時期的教材。如此等等,都是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有益於人類進步事業的,也與共產黨的奮鬥目標一致。

也許正是這樣的信念,相信黨和人民終究會對他以肯定,在特殊的年代裡依然心胸坦蕩,達觀而堅韌,始終掌控著自己的人生節奏,在極其不利的條件下仍筆耕不止。

在日月樓這個小小的陽臺上,抓緊進行「地下活動」。他常常是早晨四點起床,利用早餐以前的有限時間,忘我工作,留下了許許多多不可多得的文字和墨寶。

1970年譯成《落娃物語》《竹取物語》,1972年譯成《伊勢物語》(1984年出版),同年創作隨筆33篇,集為《緣緣堂隨筆》(1983年出版)。

1973年,豐子愷預感自己的身體堅持不到李叔同先生誕辰100周年之時,故提前7年抱病完成了恩師李叔同囑託的《護生畫集》第六冊100幅畫,至此,這部為實踐對恩師「世壽所許,定當遵囑」諾言,用長達近半個世紀完成的曠世畫作終於問世,也留下了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的一段佳話。

4

1975年,我已是北京大學的一名學生,寒假期間回到了家鄉浙江省桐鄉縣。

返學前,父親蔣正東對我說:「一吟恩娘(豐子愷幼女豐一吟)來信說,舅公準備今年清明節後來我們家探親,併到故裡石門鎮看看。你路過上海去舅公家一趟,一方面代表我表示歡迎;另一方面,如果能早點定下來,我們也好早作準備。」

帶著父親的囑託,我於2月底的一個傍晚抵上海日月樓。

第二天早飯後,我走到舅公的居室日月樓陽臺,代表父親邀請他回故鄉看看,舅公十分高興並肯定地說道:「要去的,要去的。等到青蠶豆出來了,我就去!」

接著他問我:「你在北京大學讀書,學的是什麼?」

我告訴舅公:「我是中文系的學生,專業是文學。」

他關切地問道:「你們專業現在開了些什麼課程?」

我說:「現在開有古代詩詞曲賦,現代文學等等,現代文學主要講魯迅先生的作品。」

說到魯迅先生,他顯得有點激動,說道:「魯迅先生是個好人。我年輕的時候翻譯了日本作家的一本小書準備出版(夏目漱石《苦悶的象徵》——作者注),後來得知魯迅先生也在翻譯同一本書。在內山書店與先生會面時,我說早知道先生也在翻譯,我就不翻譯了。魯迅先生說:『不要緊,你的譯本先出版好了,我的譯本在你的書出版後再出版。在日本不是同一本書有好幾個版本嗎?』」

那天,舅公沒有講魯迅先生的思想和學問,而是專講魯迅先生的為人,顯然在他看來做人比學問還重要,他在引導我要像魯迅先生一樣的做人。

這大概也就是他的老師李叔同先生提倡的「先器識,後文藝」之道吧。

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造訪竟成了我與舅公的訣別。

斯人已去,而我一次次造訪日月樓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舅公對於我的教誨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遺忘,我還會到訪上海豐子愷舊居日月樓。

相關焦點

  • 豐子愷:「不要臉」的畫風,讓豐子愷收穫了大量的粉絲,愛了愛了
    是的,那個不辭辛勞救了一隻雞的老人就是豐子愷。豐子愷一生有四位良友:煙、酒、茶和唱機。可以說,酒是豐子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豐富了他的生活,為他的創作帶來諸多靈感與激情,在人生低谷時,也是酒,撫慰了豐子愷的心。豐子愷嗜酒,但從不喝醉,他追求的是一種情調與趣味。
  • 豐子愷漫畫日曆2019:願你像個孩子一樣生活
    他叫豐子愷,他曾說:「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意思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於是,他的漫畫裡,除了美學大師朱光潛所贊的「有詩意,有諧趣」,更有那大人們最懷念的舊時歲月。青山綠水,故人重逢、好友舉杯;街頭巷尾,家長裡短、稚童嬉鬧.
  • 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再無程蝶衣
    他是為了小石頭,為了那個一直照顧他、關愛他的大師哥、後來的霸王段小樓而留了下來,心甘情願的在後來唱: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除了段小樓,京劇就該是他最難割捨的東西了。其實人戲不分倒也正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對戲的痴迷。他為日本人唱戲,開始僅僅是為了營救段小樓,但青木對京劇的尊重與喜愛又令他不自禁的感到寬慰。
  • 爍石流金 || 還留戀 歲月中 你無意的柔情萬種
    但是,就是願意一次次重提,不由自主——還留戀,歲月中,你無意的柔情萬種,是程蝶衣,是張國榮,是《霸王別姬》。 懷念一部電影,有的人也許會去重溫一遍,會去聽一聽原聲帶,去翻看劇照.帶著懷念的舊情,看故地新時新景,企圖尋訪到似曾相識的感覺,一絲一毫,都是驚喜。
  • 讀書藏書 | 看看豐子愷筆下的牛
    豐子愷的這幅《慶豐收》,畫中的小牛憨態可掬,兩朵紅花插在牛頭上,很是可愛。這幅畫創作於1961年,距今正好一個甲子,又是辛丑春來到。年豐牛亦樂,隨意過前村看豐子愷的畫,總覺得很親切很感動,尋常的生活,兒童嬉戲,大人們的談笑,山川日月,倍覺可親。這是逝去的歲月,像極了小時候的日子,無憂無慮,充滿趣味。
  • 豐子愷: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
    豐子愷(1898.11.9-1975.9.15)1975年9月15日,農曆八月初十,「中國現代漫畫第一人」豐子愷逝世。四十五年後,豐子愷的原版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出版,囊括目前發現的豐子愷原版彩色漫畫212幅,四色印刷,印裝精美。這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一部豐子愷彩色漫畫集。
  • 李叔同與豐子愷師徒一生情,道不盡東瀛藝路夢中人
    豐子愷一生中最著名的老師就是李叔同,李叔同幾乎是豐子愷精神上的父親。李叔同和豐子愷都是文藝人士喜愛的人物,兩人都有留學日本的背景,都在美術、音樂、譯介諸多領域有建樹,豐子愷能成為受人敬仰的著名畫家,與李叔同有必然的聯繫。可以說李叔同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到豐子愷的藝術生涯。
  • 走近大師——豐子愷漫畫
    1914年,豐子愷沒有辜負母親臨行前給他預備的糕和粽子 (寓意高中),在杭州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這所著名的師範學校、當時江南新文化運動的中心裡,豐子愷結識了對他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的兩位老師——李叔同和夏丏尊。
  • 28年後再看《霸王別姬》:我們懷念程蝶衣,卻都活成了段小樓
    故事自落筆至今已經過數十載風霜,但歲月仍不能掩它那徑直侵入讀者心中的光芒華彩。一九二四年的冬天,一個妓女抱著一名男童急匆匆衝進京城一家戲班子,想讓男童跟著學戲。男童面相清秀,本是塊好料,卻因多長了一截畸形的手指,被班主拒之門外。「娘,手冷,水都凍冰了。」母親手起刀落,男童在痛苦地呼喊中,失去了橫生的一指。
  • 豐子愷漫畫欣賞
    1975年秋,"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病逝,距今已有40周年。作為遊藝於美術、音樂、文學、教育、宗教、社團多個領域的博雅文化人,豐子愷一生中的一百八十餘部著作長期貫穿著兩大突出特徵,一個是童心童趣的氣氛,一個是自然情境的流露。豐子愷早年曾師從李叔同,師徒二人在佛教文化與日本經驗的基礎之上,探尋並發揚了一種非政治的東方主義價值,達成了走向"兒童感"的創作共識。故而豐子愷筆下人物無論年齡大小均似有淳樸童心,既排斥基於欲望的倫理,亦反對過分抒情對日常生活的撕裂。
  • 為什麼《霸王別姬》中血性的段小樓最後變得奴顏婢膝
    如果說歲月讓他失去了血性,十年動蕩逼走了他人性裡的善,帶來了人性裡的惡。那麼歲月、動蕩這兩樣東西,又豈獨獨是他有的?菊仙可以不顧眾人唾罵,衝上去搶丟在火裡的刀;程蝶衣被批鬥,也仍舊當眾替他勾眉畫臉。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段小樓的行為其實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標準。他的犧牲看似為了兄弟,可傷害起兄弟來卻也沒有手軟,他的擔當看似是為了愛情,可喊殺喊打也沒有含糊,他好像胸懷民族大義,但倒戈起來依舊全無壓力。
  • 豐子愷漫畫集
    豐子愷原名豐潤,他生下來後,由於父母親十分喜愛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鄉讀小學時,有一次,鄉下要搞 麼選舉。
  • 艾雪長篇小說:《歲月留痕》連載(60)
    歲月留痕艾雪  電商雲集 (四)         離婚如今不是新鮮事,柳圈莊從南往北數一數
  • 27年後再看《霸王別姬》:我們懷念程蝶衣,卻都活成了段小樓
    在一年年未曾衰減的懷念裡,哥哥一直活在我們心頭。每次想起哥哥,還是會想起來他最經典的電影——《霸王別姬》。這部電影1993年上映後,就一直被奉為華語電影巔峰。它在國際上一共得過38個獎,是中國唯一一部獲得坎城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當年一張電影票四塊錢,院線還不發達,電影卻能賣四千五百萬票房。
  • 霸王別姬重映海報曝光;小樓依然舊時顏,怎奈世間再無程蝶衣
    這部由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陳凱歌電影作品《霸王別姬》中經典情節的畫面再次進入觀眾視線,令人懷念。程蝶衣始終在履行著他對師父的承諾,他和段小樓兩個人在一起搭伴唱了一輩子的戲,把戲曲事業投射到自己現實生活中,讓他人戲不分。他曾經擔憂段小樓沉落於紅塵俗世,放棄唱戲,後來事實也確實證實了他的憂慮。
  • 豐子愷:學會藝術的生活
    豐子愷:學會藝術的生活 2020-12-23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在農村舅爺、舅公、舅外公和舅老爺有什麼區別?哪個地位更高?
    在農村舅爺、舅公、舅外公和舅姥爺有什麼區別嗎?哪一個地位更高一些?馬上就要過年了,而在年底的時候,農村的酒席也比較多。無論誰家裡辦酒席都是熱熱鬧鬧的,能叫的親戚基本都會叫過來,大家一起來慶祝一下,相互也粘粘喜氣。
  • 安家小樓結局是什麼? 安家小樓最後和安麗麗在一起了嗎?
    《安家》大家對於小樓,大家是什麼樣的看法呢?小樓為了給師傅出氣,直接殺到寧馨家,威脅寧馨和她男朋友,最後把房似錦應得的佣金追回了。但同時也被寧馨舉報,開除不說,還上了行業黑名單。小樓要錢的方法雖然欠妥,但沒有真心對待房似錦的寧馨更可氣!
  • 小樓昨夜又東風
    女人依舊低頭撫摸著玉簫,像是自言自語道,「今日是他頭七。」  公子收回了笑容,起身嘆了口氣,「小樓昨夜又東風了,想開點,我走了。」說罷轉身下樓,偌大的房間裡,女人失神地抬起了頭,苦笑道,「小樓昨夜又東風了,你聽的到嗎?」十年前,謝凜之遇到了夏小樓。
  • 漫畫大師豐子愷的「斜杠人生」
    豐子愷作品《遊春人在畫中行》 豐子愷的「任性」可謂貫穿終生,當年「遊學」日本十個月,想到時間太短也學不到什麼,他索性「逃課」跑去逛展覽、聽音樂會、泡書店了。而就在這十個月裡,豐子愷的內心經歷了過山車,先是決定放棄畫畫,又因為一次偶遇,重拾畫筆。也正是這次偶遇,讓如今家喻戶曉的「子愷漫畫」埋下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