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黑不吹,中立物種看世界
2020年,網際網路江湖話事人已過而立之年,似乎需要保溫杯裡泡枸杞了。
4月阿里巴巴「腎疼「了一下,蔣凡張大奕的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不管當事人是「走腎」還是「走心」,但是阿里巴巴絕對是「走腦子」的,因為太疼了。
5月21日馬化騰因「腰疼」缺席兩會,然後7月初又被三個騙子「撞了腰」,腰杆子比較硬的騰訊如何收場呢?
目前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排名中,你覺得誰比較心疼呢?
三者雖然都疼,但是處境有不一樣。從歷史觀的角度看問題,無非就是人和事兩方面。縱觀中華名族5000年歷史,公司接班人關係到盛衰榮辱,一直都是首要問題。至於事,事在人為。三者對比一下,各自有哪些優劣勢呢?
阿里巴巴最大的優勢在於:人。2019年9月10日馬雲宣布退休,由張勇接任董事長。張勇不負眾望,主場雙11和客場618,取得完美戰績,阿里巴巴實現了順利過度,領頭羊的確定,可以保證在未來10年戰略的穩定性和執行力。人心穩則可移泰山。阿里巴巴的隱患在於社交,一直都沒做起來。同時電商+社交的拼多多已對淘寶和天貓產生巨大威脅。
騰訊的最大優勢在於:社交流量,獨佔移動社交流量的泉眼——微信,稍微灑灑水,就可以養成一隻獨角獸。騰訊的隱患在下一屆領頭羊的問題。
另一個話事人的最大優勢在於戰略高級。在AI領域的無人駕駛,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深度學習和Iot方面,已完成布局,並建立了技術優勢。AI+IOT絕對是網際網路的未來。但領頭羊問題也是懸而未決。
在BAT 裡面,馬雲56歲,李彥宏52歲,馬化騰49歲,三個人都可以選擇80歲退休。但誰能保證自己的思維能夠一直適應公司發展?領頭羊也需要時間培養和考驗。
2020年,你哪兒疼呢?
船長,我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