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能想到別人的難處 福報就這麼來的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能想到別人的難處,福報就這麼來的(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在世間為什麼我們的福報不足?這也是其中之一,我們見病人就遠離了——他家有病人了,咱遠離吧,別去看了,他萬一跟我借錢怎麼辦?他萬一有點什麼事找我怎麼辦?或是有要我出力等等的事情怎麼辦?因為怕麻煩,怕承擔責任,就遠離了。當你遠離的時候,你的福報同時也遠離了。為什麼有的人福報非常大呢?因為他能夠照顧病人,有慈悲心。

講一個例子:海城有一個居士,他講述過他們家以前的事情。在他父親那一代,每到過年的時候,三十晚上包餃子,蒸熟的餃子除了供佛、供神以外,他把餃子幹嗎呢?拿到火車站,他認為火車站有很多要飯的,回不去家的,他給火車站要飯的人分餃子。

你想那個年代非常困難,誰家吃點白面都不容易,年齡大的都知道,過年才吃頓餃子,平時想要吃點細面、白面的,是不可能的,白面都很少很少。可他們家包了餃子,卻拿車站分給那些要飯的吃。

改革開放以後他們家做生意,一直到現在都很順利。能想到別人的難處,福報就這麼來的。這個福報是靠我們布施,靠我們慈悲去關心和愛護他人所得來的,並不是靠供財神爺得來的。很多人學佛以後,還供財神爺去求福報,這都是不正確的,這和佛的教導完全是兩個概念。

【法師簡介】妙祥法師,遼寧海城大悲寺住持。居家學佛期間開始過午不食,嚴持五戒。後禮安慈法師剃度,於山西五臺山受比丘戒。1995年自五臺山行腳至遼寧蓋縣,沿途託缽乞食,不摸金錢。1996年至1999年在遼寧本溪深山止語閉關,期間主修楞嚴七,每七122天,頭7天常立不坐,中7天發願;後7天誦咒,共22天不睡,接著靜坐100天。閉關三年共打八個楞嚴七。2000年起住錫海城大悲寺,每年率大悲寺僧團行腳乞食至今。鳳凰佛教《般若講堂》欄目今日刊登法師開示如上。

相關焦點

  • 妙祥法師:神秀大師實為千古奇冤
    ——《四十二章經》——【妙祥法師開示】磨鏡,這個用詞挺好,古大德中有很多人都用,佛在世都講磨鏡,所以這個磨鏡非常好,磨鏡的目的就是「垢去明存」。這個磨鏡也是擦拭鏡子的意思,關於這裡的故事,像六祖惠能大師和神秀大師都說過這個。
  • 嫉妒心沒了,福報就來了
    同時還要想到:「三界中有無量眾生,連吃穿都沒有,如果也像他這樣一切圓滿,那我該有多高興啊!」如此反反覆覆觀修。我們多少人,見別人買的房子特別好,就很容易生嫉妒心,或者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凡事首先想到自己,從來不想其他眾生。但修隨喜心時,必須要斷除這種想法,而願一切眾生得到快樂。在具體修的時候,首先,對容易生起隨喜心的對象,比如親戚朋友或關係密切的人,以他們作為所緣境,願其獲得幸福快樂、圓滿富足。
  • 佛教:人的福報,確有定數
    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都是有定數的。如果你一直都在透支你的福報,早晚有一天會用盡的時候,福報用盡體現在你身上的就是諸事不順。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一個人有多少福報,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的皓首也。
  • 福從哪裡來?積福,你應該這樣做!
    學會惜福真的很重要如果惜福、培福能貫穿一個人的一生必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莫大的助益給我們現世今生帶來更多的福氣惜福並非我一人主張,淨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師也是這樣的。別人送他銀耳等補品,他自己總不願意吃,而是轉送到觀宗寺去供養諦閒法師。別人問他:「法師,你為什麼不吃好的補品?」他說:「我福氣很薄,不堪消受。」印光老法師性情剛直,平常對人只問應當不應當,情面是不顧的。
  • 福報,到底是什麼?
    觀看結束,更有傳喜法師的精確解讀與深入導引,字字句句,殷殷切切,廣奧輕柔,悲智深長。這一場場珍貴的甘露法雨,現已輯錄成集、隆重上線,願虔誠渴慕的你,能於此聆正聲,思佛德,入妙理,趣菩提。我們此刻坐在法堂,把心收在身體裡,身體坐在坐墊上,每個人都有一席之地。通過這一席之地,我們安身而立命。立什麼命?立正覺的命。
  • 福報是從哪裡來的?
    這個福報當中包含很多內容,那我們就以賺錢為福報的根本。很多人一輩子很努力、很勤勞,但最終也沒有錢;有些人很聰明,也沒有錢。有時候我也在想,這個賺錢到底怎麼樣的人才能發財呢?勤奮的人能發財嗎?那還有誰比那些民工更勤奮呢?聰明的人能發財嗎?
  • 一位高僧說:出現這3個徵兆的,福報要來了,恭喜你!
    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忙斷腸。毫無疑問,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是希望自己是有福之人的。那麼如何才能成為有福之人呢?福報來臨前都有哪些徵兆呢?有一位高僧說:出現這3個徵兆的人,福報要來了,恭喜你!聖嚴法師道出了佛學中的一個真理——凡事順其自然最好。的確,凡事不可強求,隨遇而安就能享受到當下的幸福,這樣就能讓自己活得開心。試問:當一個人能順其自然時,還會有什麼不滿,有什麼牢騷呢?這是一種真正隨遇而安的心境。
  • 人生路上,做到這四點,你的福報就來了
    有的人一生福報滿滿,有的人一生福分淺薄,這都是人因為各自的因果所造成的。世上人,世上事,都有其因果報應。人的福報,大都是自己「掙」來的。要想福報多多,人也要多行善事。在世間的許多事中,做到下面這四點,人也就會得到福報的青睞。
  • 為何福報大反而表現的是諸事不順呢?
    曾經有人到圓霖老法師處請教佛法時,問可否開一個飯店?法師說不要開,不要開。但為何沒有出現這樣的狀況,歸根結底還是福報不夠啊!真正有福報得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好不順的結果警醒你,福報不夠,就會為魔所持,幹起壞事來無比的順利。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沒有福報,連善事都做不了!應如何修福報!
    福報不夠,雖然功夫用到了,但是福報不夠,所以開不了悟。如何修福報?人,離不開福報,沒有福報,生活就很困難。修福屬於福報,除了修福以外,更重要的還要修道。道就是智慧,就是指我們這一念清淨的心。【中庸】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 魔王波旬的陰謀竟然這麼可怕!淨空法師:為何魔王波旬不怕果報?
    如果常常能想到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就明白了。  那就像《心經》,「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什麼?就是小光子,就是彌勒菩薩講的這一念。你看一念它有形,形是色,它有識,識是受想行識,它有這個東西,這個就是有精神,這就是五蘊。這是什麼?
  • 如何增加自己的福報,改變自己的命運?
    您一天到晚坐在這兒,什麼事也不做,好吃懶做的,大家卻都來供養您,請您老人家接受,供養您之後,還要給您磕頭;而我每天從早到晚,由這條村乞討到那條村,要跟人家磕頭,人家才給我一口飯吃,我們倆的際遇怎麼會差這麼遠呢?」大喇嘛聽了以後,回答乞丐:「你說怎麼辦呢?孩子。」乞丐想想也沒話回答,就說:「我有什麼辦法呢?那是個人的業報!您看,我好命苦啊!假如您能把一天的供養給我,我這一生的生活就沒問題了。」
  • 淨空法師:現在修福比古人方便,所獲果報卻不如古人
    1.淨空法師念佛...佛法中教人修福,修福是什麼原因?你沒有見性。沒有見性要想得福報,那怎麼辦?只有靠「修」。靠「修」得到的這個福,不是自性的,自性才是無有止盡。像我們在淨土經裡面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是自性的福報。《華嚴經》上講到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也是自性的福報。諸位要明了,如果我們破迷開悟,明心見性了,像華藏、像極樂世界這樣的依正莊嚴就現前。
  • 佛說做到這三點,福報不召自來!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福報,平時做的好事多,得到的福報就多,做的好事少,得到的福報就少!有很多人,做了很多的好事,他的福報會不召自來。但是,他對於自己的福報,一點感覺都沒有,其實,他的這種情況,就是屬於「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自己雖然沒有感覺,但是別人都會很羨慕他,也想達到「福報不召自來」。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淨空老法師:【薄福之相】不能容人,輕言妄談,喜歡出鋒頭
    餘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了凡一回頭一反省,就把自己的毛病找出來,這個難得。所以平常很少說話的禪師,雲谷禪師有時候一天一句話都不說,能跟了凡說這麼多,不容易。古人所謂遇到知己,才說這麼多話。 了凡一想,科第中人,就是官場人物,都有福相。
  • 因為你福報不夠,所以總被業障拖著走!
    福報不夠,禪定升不起來,被業障拖著走,就應該去念經、抄經、念咒、念佛、供僧、印經、放生、施食、修廟、侍奉父母、禪修、道場做義工,這些實修都能提升福報。天人有福報就有禪定在天上享福,沒福報就失禪定墮到其他界道。  所謂氣場、底氣,其實也是福報。福報大的人,光比較亮,禪定功夫大一些,所以給人感覺氣場強大,這並不是裝能裝出來。人也是如此。
  • 因為你福報不夠,所以總被業障拖著走 !
    福報大的人,光比較亮,禪定功夫大一些,所以給人感覺氣場強大,這並不是裝能裝出來。人也是如此。  有福報就快樂,沒福報就算呆在皇宮裡也整天憂愁苦惱,就像墮在地獄裡,沒福報是一切心理問題的根源。智慧慈悲人品財富美貌氣度乃至所有一切都是福報。
  • 一位老僧說:心善之人,皆有三種福報,早晚會來!
    之前去寺廟的時候,有一位老僧告訴過我,所有心善的人,都有三種福報,只要堅持下去,這三種福報早晚會來,所以堅持自己,就能收穫明天。第一種福報,與人為善,終有一日人會與你為善,將心比心來的感情,才更為濃烈。所謂與人為善,便是與身邊之人為善,不管是陌生人,還是一個簡單的路人,善良的人都會用自己的誠意去與之交往。
  • 人這一輩子,福報或有定數,懂得分享,福報滾滾來
    實際上,母親是一個明白「掙福報」的人,她的心中,有大愛,只是子女們不懂,被錢蒙蔽了心靈。錢多了,也許會引起子女不和睦,還會遭受他人的嫉恨,還可能被別人算計,真真正正有福報的人,未必有很多錢,反而是過得安逸,安靜,家庭和睦。人這一輩子,福報皆是有定數的,你付出的愛,都是會以另一種方式重回你身上。「愛人者,人恆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