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南準與他的「太空殖民」

2021-02-19 Artplus國際藝術

白南準(Nam June Paik)高清作品《電子高速公路:美國大陸,阿拉斯加,夏威夷》

在一次對白南準進行的訪談中

主持人問道: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對錄像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感興趣的?

白南準回答道:其實五十年代時,我在做電子音樂,作為作曲家,其實我開始從事表演是因為我作曲很糟糕,但是我發現我的表演同樣糟糕,我需要另謀出路,那時我發現,實驗電視領域還未被開發,所以我就默認排除法,你能逃,逃跑時你能向後,或向前跑,可是如果你跑時背靠後,是更加危險的,他們可能射擊你背後,危機時只有一個方法逃跑,就是向前跑。

白南準

我在逃避電子樂,因為我沒有電子音樂的天賦,所以我轉向電視領域

我總是想當第一名,如果要保證能當第一名,只有一個辦法,如果你是一個人跑,如果你一個人跑馬拉松,你不得不當第一名,所以我仔細探索了一下,1961年至1962年,哪些藝術領域是空白的,一個這樣的領域就是——影像藝術,所以我進入了這個領域,

白南準是個很有趣而且直接的人

主持人問道:是你發明了一個叫錄像合成器的東西是嗎?

白:那是胡說。

那不是一個為影像藝術領域的貢獻,他們說我發明這個,是胡說的。

因為錄像合成器一直在那,在我們的指縫中,而你不能發明手指,錄像合成器僅僅是如何用你的手指,代替嘴巴。

簡單地來說,人們以前總是是用他們的語言來組成電視影像,所以我說那我們來用我們的手指,來做電視吧,所以我用很多開關組建了一臺電視,這樣做很常規,因為從音樂的角度上來看,你會用你的手指來做音樂,因為我是一個很爛的音樂家,也是一個糟糕的影像藝術家,我就說好吧,可是幸虧我有十個手指,所以我告訴他們讓我用到我每個手指。

這是一個錄像合成器,不是一個什麼新玩意,它已經存在幾百年了。

主持人:幾百年???你在糊弄我(微笑)

在談到近些年來對於在電視領域所作的實驗,白南準用了一個太空殖民的例子舉例到:

在某種程度上影像是關於如何用失重,如何用沒有重力的表現形式。

現在大家都對太空計劃有興趣,他們想要把幾千個青年男女,送上太空來殖民太空,但是他們還沒弄清楚如何在太空性交,因為如果在失重的環境下,你沒法性交,太累了,有重力做愛會更簡單些。

 

我們在電視領域所作出的實驗,是因為電視裡面也沒有重力,怎樣在,失重的環境下生存,這是影像藝術通過實驗解決的問題。

對我而言,電視的問題,需要把電視的冠冕堂皇,把這個虛假的裝逼狀態,丟掉,把它改掉,這是影像革命的核心,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那到了下個世紀,電視會變得很無聊。約翰·凱奇把嚴肅,從嚴肅音樂中抽離出來,我把嚴肅和嚴肅電視做了隔離,這是我給影像藝術帶來的小貢獻,如果我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被記住,那我就開心了。

相關焦點

  • 作品欣賞(一) 白南準
    >凱奇音樂理論中的「偶發性」和「非確定性」給白南準很大影響其次這本身也是白南準的個人天偏好在認識凱奇之前,他的德國音樂老師沃爾夫綱·福特納就推薦白南準到位於科隆的電子音樂工作室因為他發現白南準對雜音和聲音的組合很著迷而站在常規化的作曲的角度講這種聲音無法解釋和譜成曲子正如用繪畫的特徵與美學思想
  • 展覽 | 白南準
    白南準應當是每位視覺交互信息體驗數碼新媒體裝置學生的入門必修課。 他的description用詞簡潔,主題明確,有理有據,最主要的是作品和作品介紹對的上,不會出現貼錯作品介紹還完全沒有被觀眾發現的事。 但這也許是因為現在我們站在好幾十年之後再看他的作品和概念,初級且有效。
  • 新媒體之禪——藝術大師白南準
    白南準驚訝地發現,他在聽凱奇音樂時所獲得的無聊感與他聽禪學講座時的感受一樣,諸如「空」的概念等。白南準從凱奇的音樂中獲得革命性啟發。他要放棄多年的唯西方化教育所培植的對古典音樂誠惶誠恐,頂禮膜拜的心態。
  • 太空殖民未必美妙,看看地球的現實紛爭就知道
    SpaceX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從小深受科幻文化影響,一直想要殖民火星,這是他在2002年創立這家公司的根本動力。馬斯克認為,移居火星攸關人類生存,因為未來地球很可能不再適宜居住。此次龍飛船的成功發射,意味著登陸火星提上了議事日程。 像馬斯克這樣熱衷於太空擴張和外星殖民的人士絕非少數。
  • YT | 作為韓國難民移居海外,最終成為玩轉小視頻的世界錄像之父白南準
    在檯面上,他作為世界錄像之父的地位與印象深入人心,但是,簡單粗暴地說,他其實早在1960年代玩起了各種視頻拼貼、混剪、鬼畜,只是當時的技術手法與成本並不普及,同時,也由於他本人順遂的學經歷,使其被正經地視為「藝術家」,而不是玩玩而已,甚至當他過世之後,只在韓國生活過一小段時間的他,被認為是韓國當代藝術的代表,一別於今日流行熱議的話題「韓國單色畫」運動,究其原因就在於白南準所使用的作品媒體以及他在海外的知名度
  • 倫敦泰特大展 60年代「愛豆」白南準是如何煉成的?
    他的名字叫做白南準(Nam June Paik,1932-2006),從此也成為了 「電子圖像」的同義詞。 1974年誕生的「TV Garden」是白南準最重要的裝置作品之一,它展示了藝術家對科技創作能力的深刻把握,以及他創造生發出來的新美學語言。
  • 港媒:中國沒和美國進行太空競賽 目前並無殖民太空計劃
    而有外媒表示,這是中美兩國之間的「太空競賽」。然而港媒在文章中表示,雖然很多媒體都在渲染這樣的氣氛,但中美兩國並未開展所謂太空競賽。 報導稱,中國的主要精力放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因此不會也沒有必要非要在太空中打敗美國,反而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和消除貧困對中國來說才是中國放在首位關注的內容。
  • 《三體》太空城能否實現?科學家證實太空旅行對健康會有負面影響
    人類太空殖民地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遠。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太空旅行對人類的健康影響,而新發現表明健康影響可能是有害的。太空旅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危險的,如果人類的計劃是將來在火星上殖民,那麼最重必須了解所可能面臨的威脅。
  • 無垠的太空 第四季
    浩瀚宇宙,要探一個究竟也是難上加難,宇宙太空給人的感覺就是神秘又極具吸引力。 想像如果有一天人類不在地球居住移居到其他星球會是什麼樣呢? The Expanse   第四季回歸,豆瓣8.8,這部劇的一直以來都很好評,甚至有高達9.5的評分!
  • 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殖民其他星球,未來人還算人類嗎?
    1920年代,波託奇尼克想像的宇宙太空基地。因為波託奇尼克的點子太前衛,他的想像就這麼被擱置多年,一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又再度被人想起。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提倡太空殖民概念的已故普林斯頓物理學家歐尼爾,以及英國星際協會。在你覺得太扯想走人前,這邊還是告訴你一下,英國星際協會在人類成功登陸月球前30多年,就已經預言過人類會登上月球了。
  • 《太空旅客》太空孤獨
    《太空旅客》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好不容易找出假期想出去旅行,景區裡也都人滿為患。《太空旅客》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孤獨與寂寞的電影。前往殖民星球的「阿瓦隆」號飛船遭到小行星撞擊。個人休眠倉發生意外,機械師星爵提前90年甦醒。
  • 馬斯剋星船試驗箭炸裂,人類離殖民火星還有多遠—新聞—科學網
    馬斯克很早就表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自成立以來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殖民火星是他真正的目標。而他每一次的試驗,都是人類實現殖民火星夢想的一次嘗試。 爆炸會對其後續飛行試驗產生影響 對於此次爆炸的原因,SpaceX官方發言人宣稱是星船MK1在進行低溫極限壓力測試,而這種測試的目的是模擬最大壓力。
  • 新劇開播:[迷失太空/太空迷航/Lost in Space 第一季]全集資源放送
    ◎譯  名 迷失太空/太空迷航◎片  名 Lost in Space◎年  代 2018◎產  地 美國◎類  別 科幻◎語  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4-13(美國)◎IMDb評分  9.5/10 from 31 users◎IMDb連結  http
  • 《星際穿越》當地球老了,人類將去太空殖民
    庫珀曾經是一名太空人,他有一顆探索的心,他不甘於守著農場,看著一年比一年差的環境,像是在等待死亡。又是一個沙暴天氣,庫珀一家人躲回家。小女兒墨菲的臥室的窗子忘了關,黃沙滿屋飛。庫珀關窗後,和女兒墨菲一起發現了沙子很神奇地在地板上落出一組符號。庫珀根據這組符號所代表的坐標找到了布蘭德教授的秘密研究基地。
  • 星際殖民2圖文攻略教程 遊戲系統上手指南
    由Zero Sum Games製作的太空即時戰略遊戲《星際殖民2(StarDrive 2)》是《星際殖民》的續作,新作能否像前作一樣成為經典呢?
  • 《太空旅客》最絕望的孤獨
    昨天看了《太空旅客》這部電影,電影結束時,我哭了。落淚,並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拍得多麼感人,而是為其中極致的孤獨感落淚。電影講述的是未來,5000位乘客和258位工作人員乘坐太空飛船前往殖民星球,前往殖民星球需要在宇宙中飛行120年。
  • 臺灣終於有人看透:沒日本殖民就不能進步?怎麼不說大陸!
    而也有人認為,日本殖民歷史不必美化,但八田不是殖民統治者,只是專業官僚。還有統派人士像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認為,八田與一是殖民官僚幫兇,若有人感謝他,「我只能說,不是壞就是傻」。而資深島內媒體人徐宗懋早在2015年就發表過題為《永遠告別八田與一》的文章。
  • 【新劇前瞻】Netflix翻拍經典科幻劇《太空迷航》(Lost in Space)今天放出!
    Netflix翻拍1965年的經典科幻劇《太空迷航》(Lost in Space)於今天一次放出10集,該劇被定調為家庭冒險太空劇, 所以別期待裸露
  • 《太空旅客》愛情惹爭議
    深圳晚報記者 李京蔚 首映日的《太空旅客》,不出所料地登頂當天票房排行榜,3200萬元的成績超亞軍近2倍。和預想稍微不同的是,這部視覺效果驚豔的太空冒險電影並不是恢弘雄壯的「太空歌劇」,而是有一半時間都在安靜談情說愛的「小情歌」。而觀眾們爭論的重點,也集中於男主角到底值不值得愛的「三觀」問題上。 宇宙倫理?不!
  • 我們在太空走丟了來到陌生星球的故事,美劇科幻巨製《迷失太空》
    今天給大家介紹《迷失太空》。大概就是被迫降在一個陌生的星球上後,羅賓遜家族為了生存和逃跑而與所有的可能性作鬥爭,但是他們被隱藏的危險所包圍。原創作人:歐文艾倫,馬特薩扎馬,伯克夏無級明星:莫莉帕克,託比史蒂芬斯,馬克斯韋爾詹金斯故事情節在未來的30年裡,太空殖民已經成為現實,而羅賓遜家族也在那些被測試和選擇的人當中,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裡為自己創造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