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拉片探索鏡頭語言下的美|第一期:《秒速五釐米》「炸火車」結尾片段拉片分析

2021-02-18 敗家攝影師

前言:新海誠的美感

新海誠是我最喜歡的動畫導演,沒有之一。

在我高一時看完《秒速五釐米》之後我就確定了這一點,到現在我在超星工作,這一點依然不變。

誠哥的作品有令人賞心悅目的美感,用網友的話說就是

「每一幀都可以當作電腦桌面」

以至於誠哥每出一部作品,很多人都會說:

「又可以換一波桌面了」

甚至這兩年網上還有人出了視頻教程,教人如何把照片P成新海誠畫風

像這樣

還有像這樣的

類似的數不勝數。

新海誠畫風的美,自不必我多說,我們這一期要講的,依然還是靠拉片去分析分析誠哥作為導演,他的視聽語言,他靠鏡頭講故事的能力。

下面放上本人原創的對《秒速五釐米》最後四分鐘的拉片分析。

正文:《秒速五釐米》片段拉片分析


一輛列車駛過,男女主內心獨白,列車門開。只是簡單的一個鏡頭,卻仿佛暗喻著什麼。

男主踏入列車,新海誠風格式的開門構圖,只取腳的特寫。

切到女主踏入列車。

至此基本可以了解到新海誠的意圖。兩個關係親密的人,漸漸成長漸漸疏遠,度過迷茫期,踏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列車。

然後就到了下一個鏡頭

    

厲害了!我的誠哥。

相信第一次看秒五的同學看到這裡基本心裡都會咯噔一下,有種莫名的憂傷。而這部電影的精華部分也就是從這裡開始。

上一個鏡頭還是男女主踏上列車,下一個鏡頭卻是跟隨著歌聲響起直接切到了一個從俯拍城市迅速搖到這樣的一個平著航拍城市鏡頭,城市還下著雪,片名也跟著顯了出來。

我們從學生踏入社會,踏入人生的列車,還沒來得及反應,轉眼便成了這城市之中的芸芸眾生……

接著跳到這個鏡頭,女主杵著手坐在列車裡看著窗外,伴隨著歌聲,下面便是很正常的引入全影片兩個主角的成長畫面。以下不一一放出,只取幾個有特點的做分析。

這是隨著歌聲一段旋律的一次快切,四個鏡頭以一個特寫到三個大全景構成,共同元素是雪。共同主題是孤獨,第一第二個鏡頭個人比較喜歡。

第一個鏡頭以兩個鞦韆只有一個鞦韆下有腳印來體現孤獨

第二個鏡頭以太陽才升起只有男主的房間是亮的來體現孤獨

這兩個鏡頭拼在一起也很有意思,男主跟其他女生迎面走來,男主看了郵箱一眼。女主和其他男生背對觀眾走過去,女主看了郵箱一眼。兩個關係親密的人因為地理位置的距離而導致心與心的距離疏遠了。

簡單兩個鏡頭便把故事說透了,這便是新海誠鏡頭語言的本事。

上面兩個鏡頭是言明男女主關係開始疏遠,接下來的一組鏡頭則是更加強化了這一概念。

男主長大工作後的女朋友進了家門打開燈,家裡略顯雜亂,這個女生背的包一邊帶子落下也更先得人處在疲憊狀態。

吃剩的泡麵,手機時間顯示晚上十點多,進一步強化女生的疲憊頹廢。

女生一個人在家,玄關與房間的明暗對比加強了孤獨的感覺。

女生背後的工作桌與相框仿佛暗示著她並不是一個人住。

層層遞進,畫面迅速平移,男主此時在酒吧

一段厭倦期的情侶關係躍然於熒幕。

當然這還不夠。

很正常的情侶或夫妻關係平淡甚至不咋的的畫面。

但是放在這簡直就是神補刀

當然這還是不夠

畫面又回來,男主苦澀的表情喝下這杯酒。

下一個鏡頭是女主在喝水。

之前交代男主現狀,接下來該交代女主現狀了。

看到了什麼,顯得很高興。

是一個男人

是女主長大工作後的男友。

又是一個暴擊。

人生最悲慘不過自己活的像條狗,前任卻生活的各種幸福美滿了。

我們的男主簡直可憐。

大景

男主放下杯子,是準備回家了吧

又是大景,一座橋橫在熒幕上,後面燈火通明,男主一人在雪中。

又是一個對比!

人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面是男主一人黯然神傷。

為了突出這一狀態,背景取色也都是象徵冰冷憂鬱的藍色。

另一面是女主幸福的靠在戀人肩膀上

同樣為了突出女主幸福,背景取色也帶上了溫暖的暖黃。

至此,兩人算是徹底陌路了。

最後分析分析喜聞樂見,也是秒五最致鬱的,被網友戲稱「炸火車」的一段。

兩人擦肩而過,都意識到這是遇到故人了。

簡單幹淨的幾個鏡頭,不多說

馬上切到這個鏡頭。

一方面說明道口欄杆放下來了,所以他們走的很快,另一方面這樣的剪輯也暗示了兩個曾經親密的人就這樣相隔了那麼遠。

男主要回頭,要看看女主。

女主也要回頭。

喜聞樂見的火車。

又來了一列,男主幹脆換了個姿勢,準備跟女主見面了。

這個鏡頭,除了明擺著的意思之外,從全片去看,這鏡頭有很強的暗示作用。

男主面對著飛馳的、不斷變化卻又毫無改變的車廂(這鏡頭時間極長,簡直長到讓人吐血的地步,感覺是誠哥有意為之。)

仿佛在喻意著男主在回憶中迷茫,割捨不了過去,不接受新的幸福。

等火車過去,女主並不在對面等著男主。

女主有了新的幸福,而男主此刻會是什麼表情?

理所當然的失落。

如果影片至此結束,也算的上一部雖然很致鬱但是很好看的文藝青春片了。

 

雖然青春學生時代愛情很美好,很純真,但異地必須死的現實真理就在那裡。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你或許還在留念過去,但你留念的那個人一定早就開始迎接新生活啦!

 

以上是個玩笑話,不過也基本符合了好多人的情況,不然《秒速五釐米》這部影片也不會帶給那麼多人共鳴。

但誠哥不僅僅只想表達這麼一個主題。他想表達的是更高一個層次的。

道口欄杆放上去了,男主閉上眼睛。

注意看!,男主笑了!

這是啥?一笑泯恩仇啊!

一個瀟灑的轉身

男主笑著轉身走了

這個構圖,在陽光照耀下,在藍天白雲映襯下,男主轉身笑著走了。

這喻意什麼?

沒錯,他釋然了,是真正的釋然了。

最後新海誠用了這個鏡頭緩慢向後拉作為影片的終止鏡頭

這裡是影片開頭男女主小時候約著明年一起賞櫻花的地點,也是影片結尾,兩人互相對過去釋然迎接未來的地點。

導演真正想表達的並不是影片五十多分鐘表達的孤獨這一主題,而是用五十分鐘的孤獨為鋪墊,來升華這最後一刻的主題——成長。

笑著釋然過去,笑著迎接未來。

這是便是《秒速五釐米》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結尾


講述青春的電影那麼多,講述成長的電影也那麼多,讓我念念不忘的唯有《秒速五釐米》。

雖說是動畫電影作品,但《秒五》依舊遵循著視聽語言,我看了十多遍《秒五》,但如果不拉片,真的就只是停留在感嘆畫面美,感嘆主題深刻這麼一個狀態,至於它為什麼美,為什麼能讓人產生如此的共鳴,我是無法探究的。甚至我拉片了,寫下了上述分析,也因水平有限還沒有完全探出其奧妙,不過因為拉片,真的體會到了很多僅僅看影片體會不到的東西,比如怎麼通過鏡頭去表現人的孤獨、比如怎麼拍出兩個人的關係。這樣的體會真的是很有意思。

相關焦點

  • 有個片子|《秒速五釐米》
    影 片 介 紹▼秒速五釐米新海誠執導動畫電影出品時間:2007年出品地區:日本我們即使發了一千次的簡訊.但心與心之間 估計只能接近一釐米。...影 片 劇 照▼△主題曲後臺回復   《秒速五釐米》  獲取視頻連結...時 光 影 評▼我該用什麼樣的速度去生活,才能與你相逢。時光機影像社/劉倩《秒速5釐米》這是新海誠最為人熟知的電影。由三個片段組成。
  • 在《秒速五釐米》的結尾,小野失散已久的微笑其實是作者的鋪墊
    在《秒速五釐米》的結尾,作者將古典音樂加入到元葉尋找明理的過程中,此外,作者還用大量筆墨描繪了兩人小時候經歷的場景,如火箭發射、櫻花落下、軌道入口出發等。然而直到謝幕結束,遠野仍然沒有找到他心愛的明理。看到這些,很多粉絲都為小野感到難過,因為他辭職是為了在明理找個朋友。
  • 新海誠 / 秒速五釐米
    關於《秒速五釐米》最後兩分鐘     在秒速五釐米間,他們發現了彼此。也在秒速五釐米之間,他們錯過了彼此。   末時,他最後的一笑,不僅是如釋重負,還是一種坦然:即使相見,時光不能倒流、過去亦不能再來。不如留下昔日的記憶、錯過的瞬間,藏於心底,細細回味純純的愛。開始各人的新生活,這不更比一次顫痛的相見更來的唯美?
  • 這樣拉片才有用!
    大量的拉片是成為一個電影導演的必修課,楊超老師作為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導演已多次用自己的作品為大家做拉片示範。近日,為了讓年輕人能更好地掌握拉片這一項技能,楊超導演再次拉片分享,這次他用的案例是周星馳重要作品《喜劇之王》。下面就跟隨小編來看看楊超導演是如何讀解這部電影的。拉片,是一種反覆觀看、暫停、慢放、逐格觀看電影的,神經質的觀影活動。
  • 新海誠(一)|《秒速五釐米》
    《秒速五釐米》動畫電影《秒速五釐米》,以唯美的畫風和獨特的敘事風格,讓大家知道了青春的愛情充滿青澀與期待,也看到了現實的無奈和未來的期待。時空中的距離、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和櫻花飄落的速度,新海誠用還原現實的場景、共鳴的愛情,讓我們感受到獨特的「物哀感」。
  • 秒速五釐米
    每秒5釐米,似乎這個速度並不是很快,甚至可以說是很慢,因為人的步行速度都比它快,但日本動漫家新海誠用《秒速五釐米》告訴我們:這是櫻花花瓣飄落的速度。在多如牛毛的日本動畫界,敘事平淡溫情的新海誠是個另類。每一幀都能拿來當電腦桌面的唯美背景是他最大的特色,雋永傷感的音樂為他的影片帶來打動人心的力量。
  • 原 創|:《秒速五釐米》不亞於前段時間大火《你的名字》
    但若要說起他的代表作,無疑是2007年在日本上映,至今仍會經常被各種微博營銷號扯出幾句經典臺詞騙上幾百轉發量的《秒速五釐米》了。《秒速五釐米》是一部有著強烈新海誠個人烙印的影片,這幾乎可以說就是他的自傳了。
  • 看電影怎麼拉片?這樣拉片才有用
    為了讓年輕人能更好地掌握拉片這一項技能,楊超導演再次拉片分享,這次他用的案例是周星馳重要作品《喜劇之王》。
  • 楊超:這樣拉片才有用!
    小編看到微信「導演幫」發的一篇非常有用的文章,用實際例子來教我們怎麼拉片,而且所用的電影是小編非常喜歡的《喜劇之王》,分享給大家。
  • 北京電影學院王舸老師在線課堂:聰明的編導生在家都是這樣拉片的
    畫面美不美,有沒有意境、內涵、張力,將直接影響觀眾的收視情趣。一幅好的電視畫面首先是主陪體錯落有序,按一定的美學原理、用光原理、構圖原理等等,來營造美感,形成電視語言,然後傳遞出去,形成「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嗅其味,最終達到如臨其境之感」。
  • 秒速五釐米,是我們回不到的過去
    剛上大一那會兒吧,在舍友的推薦下看了『秒速五釐米』,當時只是對這部動漫的細膩精緻的畫風和優美的配樂所震撼,而對劇情並沒有什麼感覺。
  • 十三年了,我終於看懂了《秒速五釐米》
    這是動漫電影《秒速五釐米》開端的一段對話,很簡單,卻很美,並成為了貫穿整個電影的線索。更是讓櫻花飄落的速度是秒速五釐米成為了一個幾乎接觸二次元就能知道的名句。 《秒速五釐米》是新海誠於2007年上映的動漫電影,這部只有短短一小時零二分鐘的電影,卻把所有微妙的情感都融化在了無聲的細節裡。
  • 用羅伯特麥基理論進行電影拉片訓練丨拉片
    鴻溝的設置,我們以後會參照《故事》第十一章場景分析的方法,對大量的電影故事場景進行拉片分析,從實際的電影故事場景中總結別人是如何設置和寫作鴻溝的。另外,鴻溝不光作用於節拍,在故事的進展過程中,鴻溝也用來推進主人公的行動。具體關於「鴻溝」的知識,請詳細閱讀《故事》第七章「故事材質」。
  • 《殺人回憶》拉片解讀 - 從奉俊昊導演風格探索影像與故事的變奏
    預告:《寄生蟲》拉片直播將在12月17日晚8:00開啟!拉片直播片段1 :人物服裝細節 I 為什麼「紅色」只出現在「他」身上?拉片直播片段2: 鏡頭運動 I鏡頭中 "L"型與「Z」型的調度是在打開敘事空間 拉片直播片段3: 如何通過鏡頭運動呈現兇手選擇對象時的心理過程?
  • 《秒速五釐米》電影推薦
    秒速5釐米實在是非常有名的一部動畫,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有人喜歡清新又帶有小情緒的句子,有人驚嘆於畫面的高度仿真和精美,有人為其中一段段錯過的愛戀而惋惜。《秒速五釐米》是一部傷充滿著物哀與傷感的浪的動畫電影作,無論是畫面、音樂還是故事都瀰漫著一層淡淡的憂傷每一幀都能拿來當電腦桌面的精美背景是他最大的特色,再加上傷感而優美的音樂為他的影片帶來打動人心的力量。故事以三幕劇式的特殊的結構為我們分別展現了貴樹與明裡童年、少年再到青年對於純真的愛情的描寫。
  • 影評丨秒速五釐米
    吶,聽說是秒速五釐米…什麼… 櫻花飄落的速度…就像是下雪一樣…       在這無比熟悉的幾段臺詞後,是讓人不禁恍惚的列車,哐當哐當的聲響將思緒帶到了初識秒五的往日,自那花瓣飄落之伊始,我已不知多少次翻開這個故事,但卻沒有完整的看完第二遍這個故事,也許是不想去面對電影裡少年的無奈與惆悵吧。
  • 今天,我們來學一學拉片的10個正確姿勢
    今天我們聯合知名導演、編劇、影視自媒體博主@王小伍 老師,推出了這門《手把手拉片學電影-詳解10部好萊塢經典電影背後的視聽語言》課程,用10部經典影片作為素材,與大家一起學習拉片的10種正確姿勢,你準備好了嗎?
  • 這麼拉片,就能發現電影導演的秘密
    拉片的目的,是發現電影導演的秘密。電影導演的核心秘密是視聽語言(蒙太奇),即如何用影像來分解、重組時空。聽起來很高科技。其實就是,他是怎麼拍的。拉片容易走入的誤區:去拉劇情、表演、美術等內容層面的東西,而不去聚焦內容下面那個,電影的基本形式架構——視聽語言。視聽語言是電影導演的底線、核心技能、基本內功,你叫它什麼都成。
  •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任是稚拙也動人——《視聽語言拉片實訓教材》分鏡頭讀解史詩級電影
    如果說影片的拍攝創作是一個順時針的過程,那麼,拉片訓練就是一個逆時針的過程。影片的創作是從文學本,到分鏡頭、導演闡述,然後再進行拍攝、剪輯來完成的。拉片訓練就是要從成片逆著推斷出影片的拍攝、剪輯思路和設計,分析導演的想法和設計,從而推斷出導演要敘述的故事和表達的思想。有了這樣的能力,才有基礎去順著進行影片的創作。
  • 秒速五釐米|休大帥
    Z | 排版轉自網絡| 配圖| 秒速五釐米"櫻花下落的速度是秒速五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