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偉大的導演」小津安二郎的家庭敘事與現實溫情

2021-01-08 微光人文

凡塵俗世,就算極為簡單的事,人總是喜歡將之複雜化。眼看複雜,人生的本質可能根本就沒有什麼。——小津安二郎

日本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出生於1903年的12月12日。也是在同年,在日本東京淺草出現了日本第一家電影院,「電器」館。

小津安二郎出生時家境較為優越,世代經商,因此對於他的電影生涯也具有著許大的影響,在1923年,小津進入松竹公司,並開始他的電影生涯。

到1927年的時候,小津安二郎的處女作《懺悔之刃》出現之後,在他的一生之中,斷斷續續拍攝了54部電影。

作為最具日本本土特色的導演之一,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風格具有著深厚的哲學意蘊,甚至有許多專門的電影史研究者,對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風格進行深入透徹的研究。

在他的鏡頭之下,我們看到了日本傳統文化之中的物哀情思,也有詩化的家庭情感,與禪道意蘊。

這些獨特的元素,使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特立獨行於同時代其他導演。

01家庭到生死:美好轉瞬即逝,生死無人倖免

在他的電影生涯中,對其創作具有重要影響的就是其家庭環境。

小津安二郎自幼與其母親的關係極為親密,在母親的引薦之下,才進入了當時的松竹映畫公司,擔任攝影助手。

攝影助手的職務,也為他的導演創作打下了基礎,並且,他的電影生涯,也是母親第一個支持。

母親的深刻影響,也讓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之中頻頻出現家庭之中父女關係的元素,對於家庭倫理的表達。

另一方面,對於小江二郎的電影創作更為重要的一點因素就是戰爭。

在他的影片之中,雖然並沒有直接以戰爭作為其題材的電影,但是,在戰前與戰後的不同時間段,小津安二郎的鏡頭之下,多了一些更為悽涼和悲苦的情景。

也正是戰爭的影響,使小津安二郎的創作產生轉變,從最初的溫馨的家庭倫理生活的輕快風格,轉向了更為深刻的生死問題的思考。

02物哀情思:景喻於人,人喻於景,天人合一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之中最為獨特的表達,即日本文化中的的物哀情思。

通過非具戲劇化的情節,在變化之中尋求不變。

在內容的表現之中,追尋不落痕跡的,淡抹濃妝式的鏡頭語言。

不以戲劇化的轉變,作為推動電影劇情的最重要的手段。

而是在展現出其戲劇化的背後,將外部景色以更為馥鬱濃香的方式,在其電影之中呈現。

在其作品《東京物語》之中,慣用的長鏡頭將敘事情節更為完整和唯美的表達出來,不僅向觀眾展示了豐富的日本傳統生活情景,也塑造了許多鮮明的人物形象。

運用極為簡潔而又明快的固定的鏡頭與情境,將故事更為敘述的深入人心。

在平淡的鏡頭之下,將氣韻更為深入的表現出來。

例如,在老夫婦剛到東京時,本來決定出外遊覽時,卻臨時取消計劃,老父親孤獨的坐在窗前。這一鏡頭,就分明的呈現出其孤獨的意蘊,似乎借著景色的呈現,和不同的鏡頭的靜物分明,將難言的孤獨和物哀呈現出來。

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晚春》之中,最終決定出嫁的女兒,陪著自己的老父親去旅行的場景之中,呈現出京都東山的清水寺和木結構的佛堂等景色。這些古都的文化景觀在與遊玩的父女的心境之中,更為空靈,表達出滄桑而又無奈的心靈表徵。

在山水庭院對面是父女兩人的滄桑和無奈,被抽象化了的心中山水,正是小津安二郎所要表現的物哀的風景。

景喻於人,人喻於景,兩相結合,天人合一。

而在《秋刀魚之味》這部影片之中,大部分場景幾乎都集中在家庭、酒館、飯館、辦公室等日常生活的場所,將多元化的社會生活,轉回到日常化的個人世界之中。

情與物的結合,是人在平淡的家常之中的審美與人性。

是對我們每一個人日常生活的更為溫情化的敘事手法。

人情味,成為在小津安二郎鏡頭之下的物哀的更為深刻的描寫,也使物哀這一概念,在日常化的生活之中,融匯於情感之內。

03家庭敘事:詩意幸福的表達,是家庭美好的願景

另一方面,小津安二郎的作品特色之二,是對家庭關係的生動的描寫。

在普通人家的日常之下,刻畫出每一個角色的細膩的情感世界。

在他犀利而又溫情的鏡頭之下,我們總能看到那些在生命之中,平淡而又溫馨的畫面。

將世俗生活中的穩定和安詳,與美好的外在風景融合到一起,具有著古色而又靜雅溫馨的特點。

例如,在影片《晚春》之中,父親和女兒的交流,就明顯的能看到對家庭情感的深入呈現。

父親和女兒一起坐在榻榻米席位之上,女兒所剛看的能樂舞臺戲中,演員們已經更換了衣裝,扮演著各式藝術形象。父親與觀眾席的另一位女士點頭致意,女兒看見了這一幕,沉入了自己的心事之中,因那位女士曾給父親介紹其他女性。

整個場景沒有一句臺詞,而是在抑揚頓挫的能樂節奏,和伴奏及配唱聲之中,將每個角色內心的戲劇性變化,和情感的精細表徵,表現的更為自然而又精緻。

另一部電影《東京物語》之中,也有著沒有一句臺詞的留白情節。

當周吉老人與東京與昔日老友聚會的時候,僅僅是追憶那些過去的場景。沒有去抱怨子女的冷漠,而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能過的比自己如意。那些空鏡頭的呈現,例如冒著黑煙的工廠,火車行駛的風光,都著重表現出空間對於人的情感的深刻隱喻。

環境真正的參與到了電影的敘事之中。

《秋刀魚之味》中,嫁女這一主題,並沒有以非常尖銳式的戲劇矛盾的手法呈現在鏡頭之下。

而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情感的微妙變化,將這一最終的結局呈現出來。

平山的女兒路子,起先是固執的,不願意出嫁。但在得知暗戀的人已經有交往對象時,壓制住內心的情感,接受家人的安排。

每一個場景,都沒有戲劇化的呈現,但是卻在淡淡的人物的質樸人情變化之中,窺見小津安二郎對於人的行為情緒的溫情而又質樸的理解。

在他的鏡頭之中,家庭和日常生活的幸福,總是成為重要的主題。

擴展到場景之中,詩意和禪意寓於家庭觀念之中,使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似乎要溢出屏幕一般。

04禪道之「無」:親近於人的鏡頭語言,生活常態最具幸福

最後,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之中,最突出的,是禪道意蘊上的「無」。

在他去世之後的墓碑上,也刻著「無」字。

這一字,概括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最為本質的特徵和風格。

影片的鏡頭語言之中,小津安二郎幾乎都使用「親近於人」的方式,來表現對話和情景。

不同於其他導演的宏大的敘事景觀,小津安二郎反其道而行,通過平民化的敘事視角,將觀眾帶入每一個普通人這一身份之中。

去認識普通人的生活,認識普通人的心靈的變化,默默觀察著那些在表面生活之下的波濤洶湧的情感的變化。

即使是在平淡而又溫馨的談話之中,依然使日常生活的矛盾與風光,變得更為崇高和使人理解。

生活的常態,在小津安二郎的鏡頭之中,逐漸形成最具幸福感的形式。

在《東京物語》之中,兩個老人初次來到東京在旅館下榻時,被隔壁年輕人們的吵鬧聲吵的夜不能寐之時,老人只能用扇子扇風來解決這一令人焦躁的處境。此時,鏡頭直接切入到了迴廊之中,這一令人燥煩的情緒,似乎就在這一鏡頭的切換之中,逐漸的緩和下來。

在《秋刀魚之味》中,整體散發的懷舊氛圍,空靈意蘊深厚的「無」的特點,更為深入的表現出來。

鏡頭畫面呈現出簡樸而又溫暖的特色。

在老友相逢時,將老年父親的落寞和悽清,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之中表現出來。

社會之中所具有的殘酷、醜惡、拜金、虛無等,在他的影片之中,一般都不會是重點。

更多的是在親情、愛情和友情的溫馨家庭敘事中,深入表達過往的留戀,和對美好情感的懷舊情愫。

這一「空」的寧靜,正如昔日的中學老師醉酒之後的感嘆一般,

「我是寂寞又悲傷啊,到頭來還是一個人」

最空的意境,正如孤單的老人在逐漸逝去的生命的長河之中,試圖挽留卻又挽留不下的那些歲月一般。

05總:人的家庭情感,是解救孤獨的良藥

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之中,無論室外的景色,還是留白的鏡頭語言,亦或是日常化的家庭敘事、「無」的禪道意境,最終都是回歸到人的情感之中。

離不開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我們關心的美好的過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希望總是寓於失望之中,孤獨是在鬧市中無可理解的。

每個人生來孤獨,但不意味著一生就寓於孤獨的意蘊之中。

而是在家庭的情感與友愛和愛情的懷念之中,尋找到美好的希望與未來。

相關焦點

  • 小津安二郎鏡頭中的家
    入選英國《視與聽》雜誌「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十位導演」。作品《東京物語》被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旬報》評為 「最佳日本電影」。▌《東京物語》劇照1963年,60歲誕辰之日,病逝於東京。他的墓碑上只留下一個字:無。
  • 人物 小津安二郎的餘味
    小津安二郎おづ やすじろうYasujirô OzuJames Maki(1903.12.12-1963.12.12)日本電影導演、編劇>堅持了日本電影的傳統風貌對於傳統家庭結構的挽留以及對於寂寥失意的生命晚年的感嘆成為小津作品的戀戀風塵
  •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出版:在生活與電影之間的真實小津
    最近,著名導演賈樟柯在一次小津安二郎的研討會上評論說:「過去了解的小津實際是一個『美學化了的小津』,閱讀《小津安二郎全日記》使我從小津的美學世界進入其私人的世俗世界和日常世界,體會到一種『矛盾的統一』。就好像一體兩面一樣,電影作品呈現出來的小津和日記裡所描寫的小津之間有時候分裂,有時候一致,有很多電影創作上的蛛絲馬跡,也可以通過日記了解到。」
  •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出版:愛吃愛睡愛讀書
    小津安二郎是影壇公認的日本電影史上三大導演之一,他和溝口健二、黑澤明鼎足而三,也是世界電影史上風格鮮明、辨識度極高的大師級導演。他的《東京物語》《晚春》《早安》《浮草》《秋日和》等作品,經常被認為是人們了解日本文化的一大窗口。小津安二郎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了《小津安二郎全日記》。
  •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還原一代電影巨匠的人生
    [日] 小津安二郎 著 田中真澄 編 周以量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電影史上三大導演之一,和溝口健二、黑澤明鼎足而三,也是世界電影史上風格鮮明、辨識度極高的大師級導演。在各種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和最偉大的電影評選中,小津安二郎的名字和他的代表作《東京物語》等都是榜單上無可爭議的常客。其獨特的電影語言和電影美學、固定機位和低拍攝角度,成為無數電影人研究解讀的課題。  在日本電影研究界,田中真澄主要以研究小津安二郎而聞名,其編著的多部著作都是日本研究小津安二郎的必讀文獻,尤其是耗時多年的日記收集和整理成就,盡在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
  • 小津安二郎的人間風景
    漫漫假期~融融為你帶來一組小津安二郎的作品集!
  • 小津安二郎的攝影絕活:克制
    所以我想拋卻那些華麗的攝影技巧,來探討一下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和他那種帶有克制風格的電影攝影。小津安二郎和所有偉大的導演一樣,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風格一直是非常獨特的,你能在五秒之內就認出他的作品,如緩慢的故事節奏、充滿東方式的智慧和幽默等等。
  • 《彼岸花》小津安二郎的溫情凝視
    第一次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像第一次喝清酒,清醇,溫潤,最後是一點點的冷冽,一點點的惆悵。空鏡頭裡的背景音樂,有點《雪絨花》的調調,略帶憂傷的甜蜜的回憶。工整嚴謹如靜物寫生的構圖,橙紅的水壺,青花茶杯,竹竿上晾曬的衣物,橙色的芬達汽水瓶,走廊盡頭的椅子上的坐墊,麻袋背景的字幕,這些都是小津對日常生活溫情的凝視。
  •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晚春》是由日本知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執導,笠智眾、原節子主演的家庭溫情電影,上映於1949年,在當年《電影旬報》的十大佳片中,《晚春》名列第一。這部距今70多年的電影,雖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當你願意靜下心來認真品味這部電影,卻能感覺到不一樣的溫暖,沉浸在小津安二郎締造的平淡、真實、溫情、透徹的感情世界裡,這也是小津安二郎電影的風格之一。
  • 不喜歡黑澤明的小津安二郎,他的日記藏著怎樣的秘密和私生活?
    不喜歡黑澤明的小津安二郎,他的日記藏著怎樣的秘密和私生活?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創作受到哪些文學滋養?小津日記裡有哪些值得玩味的細節?小津作品打動人之處,並非溫情而是犀利?戰爭對小津個人和作品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原節子:小津安二郎的繆斯
    有一句玩笑話說,導演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分兩半,一半屬於原節子們,另一半屬於笠智眾以及幾個可有可無的男人。這話過於絕對,畢竟小津安二郎的諸如《秋刀魚之味》、《早春》等電影中也沒有出現原節子。然而原節子在小津的電影中溫婉動人、安靜淡雅的女性形象成為日本女性最具代表性的面貌,也成就了她國民女星的地位;而小津的創作也從她的加入開始進入巔峰時期,這樣的互相成就不能不說是一段佳話。
  • 小津安二郎作品推薦,喜歡的看過來
    1、《東京物語》《東京物語》是由小津安二郎執導,笠智眾、原節子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住在小城中的平山周吉老兩口,在與東京成家立業的子女們短暫相聚並迅速分離、各自回到原有生活軌跡的故事。《東京物語》是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影片講述了日本家庭關係的疏遠。
  • 歷史今天:1903年12月12日,日本戰犯導演小津安二郎出生
    (特約作者:一一)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日本知名導演。他以低視角仰視拍攝的方式獨樹一格,成為後來導演的效法學習對象。戰爭生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打響後,35歲的小津安二郎作為預備役軍官伍長被徵召人伍,隸屬華中派遣軍直屬軍部野戰瓦斯部隊第二中隊;1937年9月24日,他從大阪上船,29日在上海登陸,直接投入淞滬會戰,之後小津隨部隊進攻南京,隨後一直轉戰中國的華東、華中各地,1939年退役回到日本。1943年再次入召,派往新加坡。二戰結束後,小津作為戰犯被遣返回日本。
  • 小津安二郎的「日常之味」
    ( 1955 年 1 月 17 日)這是大師級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日常之味」。 循著小津的冷靜寡言的私人化的記憶去尋找他拍出電影的靈感,雖無必然聯繫,但似乎隱隱地能夠感覺到,那就是他。小津安二郎是公認的日本電影史上三大導演之一,影迷們喜歡小津的電影,大多是被那種餘味悠遠的「小津調」所吸引,他的作品精巧、淡然地表現了日本式的家長裡短和悲歡離合,但就是在這種不起波瀾的平靜中,令人感到人世的寬闊,歲月之風的勁疾。小津一生執導的五十四部劇情長片中,有三十七部存世,中國觀眾熟悉的是《東京物語》以及《晚春》《早安》《浮草》《秋日和》、《秋刀魚之味》等等。
  • 含蓄的大師小津安二郎,憑《東京物語》成為父母一輩代言人
    日本頂尖電影大師之列,如果說黑澤明是苦惱個人的藝術代言人,溝口健二是受剝削女性的代言人,那麼小津安二郎就是保守的大眾,尤其父母一輩的代言人。他一生都在拍同一個母題——日本家庭系統,角色多為獻身於家庭的中產階級,拍片策略以淡化劇情為主,劇本常常為演員量身定做,甚至於五十六部作品所用的技巧、故事都大同小異,僅有細節上的不同。
  • 原節子:東方女神 小津安二郎的繆斯
    文 | 陸支羽假如說,小津安二郎導演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宅男,那麼原節子便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宅女。低調而耀眼的、散發著菩薩女神般光芒的原節子,無疑是小津電影裡永遠的女兒,就像笠智眾是小津電影裡永遠的父親一樣。父親尚在世,女兒要出嫁,便是小津永恆而偉大的家庭命題與美學命脈。
  • 伯樵評《小津安二郎全日記》︱昭和小津:反超克的鏡像
    2011年愛知縣立大學日本文化學部準教授與那霸潤出版了《帝國的殘影:兵士·小津安二郎的昭和史》一書,試圖從昭和史的角度全面重新釐清小津遺產。在與那霸潤看來,無論是作為士兵、導演還是日本人的小津,都與圍繞著那場侵略戰爭的軍國日本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
  • 日本導演三巨頭,最喜歡的還是第三位北野武
    日本導演導演三巨頭,「古典巨匠」小津安二郎,「現代主義巨匠」黑澤明,「後現代拼貼高手」北野武,這三位代表日本電影的所有風格。「古典巨匠」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導演最能代表日本民族特色的導演。 小津安二郎導演他的電影敘事特點,大多聚焦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擅長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進行細緻入微的描寫。
  • 日本導演三巨頭,最喜歡的還是第三位北野武
    日本導演導演三巨頭,「古典巨匠」小津安二郎,「現代主義巨匠」黑澤明,「後現代拼貼高手」北野武,這三位代表日本電影的所有風格。1.「古典巨匠」小津安二郎小津安二郎導演最能代表日本民族特色的導演。他的影片致力於向觀眾展示日本寧靜、悠遠的美學風格,是真正意義上的古典主義導演。
  • 偉大的電影導演 還是冷血的儈子手,日軍軍曹小津安二郎
    倒在電影短短百年的歷史上,有著許多偉大的電影導演,如希區柯克,如卓別林,而在亞洲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導演,小津安二郎,他的許多作品《東京物語》、《晚春》等都是電影界中裡程碑的存在。二小津安二郎的戰爭史作為一名日本家喻戶曉的知名導演,日本軍方對於這位導演能夠積極響應聖戰更是大肆宣傳,在小津安二郎的一生一共七次參加過戰爭,不同於那些隨軍的記者和拍攝戰爭的導演,小津安二郎確確實實的參加過戰鬥,用手中的軍刀殺過我們的同胞。